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阜、梁丘赐二人,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刘氏家族里面,无论刘玄,还是刘赐和刘信,在他们看来,都是些小鱼而已,想抓随时可以,漏网了也无甚可惜。他们耐心等待的,是刘縯这条大鱼。

 第25节

日期:2008…11…182:52:16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30:

活着

作为一名职业帅哥,以恪守如下信条为己任:头可断,发型不能乱。然而,大多数人并非帅哥,对他们来说,发型乱点没关系,头可万万断不得,活下去才是人生的第一信条。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那么,为了继续活下去,一切手段都可以也必须考虑。

刘秀回到老家舂陵不久,活不下去的帝国子民们纷纷组织起来,天下从此大乱,将中国拖入长达十数年的黑暗时期。

短短两年之内(公元17…18年),数十支非政府武装力量先后在国中涌现。其中比较重要的,记在下面:

1、吕母的武装。

成立时间:天凤四年(公元17年)

主要活动区域:琅邪附近的海上。

起因:复仇。(吕母之子为海曲县吏,犯小罪,县宰杀之。吕母立志为子申冤复仇,散尽百万家财,招合少年及亡命之徒。吕母自称将军,率众攻破海曲县城,斩杀县宰,割其头颅,祭子之坟。仇既报,乃率众入海。)

规模:前后聚集,达万人以上。

何以为生:发展成为海盗。

首领:吕母。

政治纲领:无。

2、瓜田仪的武装

成立时间:天凤四年(公元17年)。

主要活动区域:会稽长州。

起因:不详。

规模:不详。

何以为生:不详。

首领:瓜田仪(姓瓜田,名仪)。

政治纲领:无。

3、绿林武装

成立时间:天凤四年(公元17年)。

主要活动区域:荆州绿林山附近。

起因:饥饿。(荆州大饥荒,难民流落野泽之中,掘凫茈为食,共推王匡、王凤为首领。)

规模:南阳马武、颍川王常、成丹等人先后前来投奔,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何以为生:攻打附近的小乡小聚,获取补给。

首领:王匡、王凤、马武、王常、成丹。

政治纲领:无。

4、张霸武装。

成立时间:天凤四年(公元17年)。

主要活动区域:南郡。

起因:不详。

规模:万人左右。

何以为生:不详。

首领:张霸。

政治纲领:无。

5、羊牧武装。

成立时间:天凤四年(公元17年)。

主要活动区域:江夏郡。

起因:不详。

规模:万人左右。

何以为生:不详。

首领:羊牧。

政治纲领:无。

6、樊崇武装(即后来的赤眉军)

成立时间:天凤五年(公元18年)。

主要活动区域:青州、徐州之间。

起因:饥饿。(青州、徐州大饥荒,寇贼蜂起。琅邪人樊崇勇猛过人,群盗皆附之,一岁间至万余人。)

规模:琅邪人逄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等先后率众投奔樊崇,合数万人。

何以为生:掠夺于青州、徐州之间。

首领:樊崇、逄安、徐宣、谢禄、杨音。

政治纲领:无。

7、力子都武装

成立时间:天凤五年(公元18年)。

主要活动区域:徐州、兖州之间。

起因:饥饿。

规模:六到七万人。

何以为生:掠夺于徐州、兖州之间。

首领:力子都。

政治纲领:无。

在历史教科书上,一般笼统地将以上这些武装力量定性为农民起义。然而,在一开始,这些武装力量并没有和官府对立,他们只有一个最最朴素的愿望:活下去。他们并不愿意造反,也从没有喊出打倒朝廷、王莽下台之类的政治口号。因为饥寒穷愁,因为生存的渴望,他们才暂时聚在一起。他们的心愿很简单:捱过这段艰难的日子,捱到收割季节,粮食成熟,便回归乡里,生活重新开始。因此,尽管武装力量的规模已经达到数万之众,却并不敢攻城略地,只是转掠求食而已,而且也不敢多抢,求得当天的口粮足矣。

由此可见,这些武装力量并无长久之计,而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组织松散,管理混乱。拿势力最为强大的樊崇武装来说,也只有两条最简单的章程:“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赔医药费)。”无文书、旌旗、部曲、号令,所有的管理,都通过口口传递。地位最高者,号三老;次一级者,号从事;再次一级者,号卒史。普通人之间,互相不称同志,而称巨人。所谓三老、从事、卒史,只不过是县一级的小官名,也可见得,樊崇武装并没有另立山头、和朝廷对着干的意思。他们还是盼着某一天能够返回乡里,不敢把事情做绝。不像后来的起兵者,一上来便要称帝,至不济也要称王。成不成另说,气势先要拿足。

从这些武装力量的形成来看,基本上全都是因为饥饿。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古代,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心腹大患。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套用现金流一词,则其食物流极其脆弱,在正常的年景,扣除各种赋税,三年耕,能有一年之蓄,已经要谢天谢地了。一旦赋税高上去,马上便要青黄不接,只能靠借贷救济勉强支撑。一旦碰上大规模的天灾,食物流便会彻底断裂,无以为继,结果只能是活不下去。

偏偏在王莽末年,天下连年大旱,蝗虫蔽天。大半个中国的农业,都在这种不幸的天灾面前接近瘫痪。如此大面积的天灾,摊上任何一个皇帝,都可能是致命的。摊到王莽头上,王莽也只能自认倒霉。王莽登基称帝以来,其政策固然有过诸多严重失误,但真正将他逼上绝路的,还是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大面积的天灾,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首先是流民四起,弃乡觅食。接着是田地抛荒,劳力短缺。再接着是流民所到之处,随之也陷入粮食危机,更多无辜者被迫卷入,老弱病残死于道路,壮年男女则加入流民队伍,雪球越滚越大……

好好的臣民,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可想而知,王莽同志该是多么地痛心疾首,且看他如何应对。

 第26节

日期:2008…11…202:03:57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31:

王莽的应对

有那么一阵,我在长安的时候,和王莽君曾颇为熟识。

我所熟识的王莽君,大口短颐,露眼赤精,每一说话,声音大而嘶哑,有一种别样的激情。身长七尺五寸,合今一米七三左右,性好形貌修饰,常著厚履,戴高冠,以增加体量和高度,当他看向周遭人等时,总是华丽的四十五度俯视。

我所熟识的王莽君,还没有成为皇帝,爱惜名誉,礼贤下士,于未来,持一浪漫想法,怀一远大理想。每言及当世,辄慷慨泪下,不能自制,以为礼崩乐坏、今不如昔。黄金三代夏商周,未为至善,由尧舜上溯的远古,方是完美归宿。

再遇王莽君,伊已贵为天子,不可企及地高高在上。他有了足够的权力,实现他跑步进入原始社会的目标,而他,也正一直为此一目标而努力。

与此同时,他却开始远离人群,将自己逐入封闭的孤寂。他终日固守于长安的宫殿之内,非亲近莫得见面。对大臣和民众而言,他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神秘。他无意学习秦皇汉武,时常巡游天下,虽然骚包炫耀,却多少也可以获知一些下情。他只是在宫殿里憋着,依靠手下庞大的官僚队伍管理帝国。对于帝国的种种动态,他只能通过臣子们的公文加以了解。人间之疾苦,民生之多艰,对他来说,只是公文上呈现的抽象文字,无可动情,无可感动于心、引发共鸣。

流民初起之时,规模甚小。数十人,或者上百人,便是一支流民队伍。倘若此时予以安抚,事态很容易平息下去。然而,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帝国官僚们的官僚习气,耽误了最佳的应对时机。官僚们为了政绩,存着侥幸心理,一开始根本不报,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事态扩大之后,虽不敢不报,但又多有隐瞒,实百言十,实千言百。于是乎,一层层地欺骗上去,县欺其郡,郡欺朝廷。朝廷大臣一看报告,并不严重嘛,这般小事,无需惊动皇帝。于是,王莽便被蒙在了鼓里。

等到终于惊动王莽,事态的严重已经可想而知。王莽毕生浸淫政治,自有其过人之处,马上便做出正确决策,下令赦免这些流民,准其各返乡里。

然而,赦免并没有起到意料中的效果,流民们散而复聚,不可断绝。王莽大怒,当朝痛骂道,这些人怎么就不要好?流民盗贼,宁有种乎?

曾经的王莽,其识见远不止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理应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可是现在的王莽,已经没有了生活。他只能依靠感觉。

然而,有感觉就会有错觉。王莽依然主宰着帝国,但他已经不再了解他的帝国。他在未央宫内,拍着脑袋,想着当然。他被他的理想冲昏了头脑,他为他的宏伟蓝图丧失了理智。他绑架着他的帝国,进行着一场伟大的试验。帝国的所有子民,理应为有幸置身其中而倍感光荣。可是这些流民,根本不明白他的苦心,非要拖后腿,非要不上进,叛徒,全是叛徒!

王莽给流民定了性,官吏们自然赶紧附和,纷纷发言,陛下您德高三皇,仁过五帝,天下莫不悦服。些许流民,不感陛下之恩德,实在是因为他们乃是天生做盗贼的料。陛下无须忧虑,萤虫岂能撼日月之光,不久便当自灭。王莽于是大悦,升迁这些官吏不提。由此,言路堵塞,只闻喜,不报忧,王莽更加无法得知确切的信息。

王莽的赦免政策,无可厚非。无奈口惠而实不至,流民返归乡里,依然没有解决吃饭问题,耕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兼以法禁烦苛,动辄获罪。还不如重归流民,吃霸王餐,做自由人。

更大的原因,则依然是为官府所逼。流民集中之时,力量强大,官府奈何不得。一旦解散,化整为零之后,官吏们趁机报复,追剿堵杀,以此充作政绩,邀功请赏。如此一来,流民惊恐,转相告语,再也不敢信任官府,团结得越发紧密。

我也曾劝过王莽君,天下事一至于斯,你多少也应和其他皇帝那样,使出减膳、祷天、下罪己诏等常用套路,以示心系百姓、与民同忧。表面文章总归是要做的,你不是最擅长做表面文章吗?我好言相劝,王莽君根本不听,还要揍人。我自然是怕揍的,于是从此噤声。

此时的王莽,老而孤独,是为可怜。雄心不死,是为可恨。和众多的年迈帝王一样,许是畏惧死之将至,王莽开始沉溺于巫术之中,而且越陷越深。

为了惩罚他眼中的这些叛徒流民,他祭出了厌胜之法。铸作威斗,以五石铜为之,形若北斗,长二尺五寸,令司命负之,出则开道,入则在旁。某地有流民起,便将威斗指向该地,作为诅咒和镇压,妄想如此一来,便可以不战而胜,流民自亡。

威斗无功,道士郎阳成又奏道,流民为乱,全因汉高祖刘邦的魂灵作祟。王莽于是遣虎贲武士闯入汉高祖庙,拔剑四面提击,斧坏户牖,桃汤、赭鞭鞭洒屋壁,又令轻车校尉居于汉高祖庙之中,以为镇慑。

王莽又抛出惯用伎俩,继续神化自己,下诏昭告天下道,我王莽,将和黄帝一样,成仙去了。潜台词就是,流民们,别再闹了,再闹,等我成仙之后,就不带你们玩了。在和平年代,大家也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