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外远处偷偷观望的姜氏诸长老们见我地动静越来越大,门内依旧无声,都壮着胆子慢慢靠近。

靠!我就不信一道门都搞不开——何况连锁都还没有发明呢!

“让开!”我对身后的长老们吼了一声,总算有了一个小小的助跑距离,然后猛冲加速。

“砰!”

我一个侧踹猛击在庙门上。

门檐上的灰尘哗哗地往下掉,连墙上都传递出震动。

“啪!哗啦!”

檐上掉下来几块瓦,在门前摔得稀烂。

可大门呢?——汗!还是没有动静!

“叫人扛圆木来!”我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不过估计这门地制造工艺不精,厚度至少得有十厘米左右,一脚下去,感觉效果实在不怎么显著。

五六名战士扛了一根直径大约有三十五厘米的圆木来,到了门口却逡巡不前,十来只眼睛盯着我,那意思是——真的要撞?

“看什么看——撞!”

我吼了一声,率先抬着圆木的一头,其他战士赶忙跟进。

“一、二、三——撞!”

“砰!”的一声大响,殿门从木枢处飞了出去,再“啪”的一下倒在殿内。

“姜由你这小子!”

怒吼声中我第一个跳了进去,其他战士忙从大门口趴着门框往里一看——没有人?!

姜由哪里去了?

族中长老闻讯赶来,也是张口结舌,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什么时候抵上的门?”我问一干长老们。

”这个——前晚上就……”大长老犹豫了一下,嗫嗫嚅嚅地说。

其他长老也小鸡般点头,随声附和。

“前天!对,就是前晚上就没有出来过!”

我往殿内看了看,应该无处可以出去,也无处可以藏身。

大门是用两根圆木抵上地,圆木入端抵在地面两个小坑上。若要我做到这一点也不甚难,先将门虚掩,圆木轻轻靠在门背后,再缓缓抽身出门,将门闭上就行了,比锁还牢。

关键是这小子玩这招是为了什么?

跟长老们捉迷藏么?他应该早就过了那个年龄,也不会在现在还有那个心情。

正在猜测各种可能,一名黎族战士跑进来。

“族长的马也不见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 夜入由族

“#他骑兵呢?”大长老叫起来:“赶快全部派出去,找族长。”

“这几天骑兵都在往外跑啊——  现在只有五匹马在家!”那名战士委屈起来。

黎族的骑兵是从太昊得到的马,但总量不多,前后加起来也不上七十骑,这次跟由族作战又有所折损,现在还余不到四十骑,但任务极为繁重,不仅要在黎族所种的庄稼周围巡逻,还要负责在太昊和其他姜氏部族间保持联系,这些天来更是“马不停蹄”,每天没有几名骑兵能呆在城里。

“派出去!——全部派出去!”大长老嘶声吼起来,吓得那名战士快跑出去。

姜由会到哪里去呢?

“不会想单骑闯由族吧?”我肚子里突地冒出这个奇怪的念头。

以这小子的蛮劲,这并不是一个没有可能的选择。

但我还是没有想到,这家伙真这么做了,而且做得比较彻底。

半个月后我才真正得知事情的原貌。

就在我破开庙门的两天前的傍晚,一骑突出石头城,这些天来骑兵们经常入暮后奔进奔出,守门的战士们也没有注意,但凡骑兵到门下,赶快打开门就行了。

这一骑却有些特别,牛皮罩体,不见颜面,埋头直冲。

出城后,一骑绝尘,直奔由族方向。

半途中,距离太昊不远时。有几骑从对面冲来,双方在草原上相遇。

“谁!”黎族的骑兵看到对方也慢了下来,伫立不语,心里有点发毛,大声喝问。此时夜虽然已经薄暮,但人影还清晰可见。

牛皮缓缓褪下来骑地头部,硕大的铜头露出来。

“族长!”几名骑兵兴奋地叫起来。

这些天族长不出宗庙,虽然族人不多议论,却无不忧心,现在突然看到族长在这里出现,不由得大喜过望。

“跟我到由族去!”姜由见行迹暴露,便沉下脸来。

“可是——族长!——就我们几个人——”一名勇敢的战士毛着胆子发出不同意见。

“呵呵!你们怕了?”姜由看几名战士都有些犹豫,便捺下性子“我们就是牛群过不了山才会败,现在由族人已经将牛赶过了山。我们还怕什么?去是不去?!”

“这个——”骑兵们面面相觑,不敢开口。

“哼!”姜由郁怒了“你们不去,我也要去!”

然后转过马头就走。

“族长!等等!”

这几骑眼看不对,只得扭转马头跟在后面。

要是族长平安回来,这几名骑兵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但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

若是族长不幸身殁,日后族中长老们或族人们问起来,说是因为害怕才没有跟在族长后面。那才叫万劫不复。

便是现在回到族里,又哪里有人可以追得上族长的马?

到太昊去求援?

要是族长会向太昊求援,还会这样做吗?

罢了!大不了陪族长一起死!

姜由见骑兵们跟了上来,哈哈一笑,让几名骑兵心里发毛,感觉上了贼船。

第三天下午,一行七骑已经到了山口前。

看来由族人根本没有守城作战地觉悟。更没有想到姜由会这么快回来,那段临时修起来的城墙上竟没有一兵一卒,由族战士们都回各村庆祝去了,春耕在即,农时不可误,谁还会在这里守一段土墙?

姜由两眼放光。城墙下一###城门洞开,竟看不到由族人!

七骑一马平川越过山口向南,前方的平野中,十来公里外就是连成片的农田。由族最近的一个村子,也是当初作战的主力。就在这里了。

距离五六里外,姜由就让战士们下马,留一名骑兵在林中看马,其他5名跟他一起潜行往村中而去。

此时风极也才离开这个村子两天。

从坡地上往下看,村子中间的篱笆墙间,足有数百间草屋,篱笆外有数千亩黍地,里面又圈了一个畜栏用于关那些从姜氏联军处俘虏的牛。俘虏们应该还关在各草屋中,但应该还是有些俘虏没有关处,竟捆在畜栏外,有少量的由族战士看守。

姜由让战士们退回,在林中静候。

入暮之后,星明月暗,四野中只得虫鸣兽叫,由族大屋中地长老们已经安歇,看守的战士们也早就靠在畜栏旁裹着羊皮半入酣梦。

六个人影轻轻地从林中潜出,沿长草边缘潜向畜栏处。

畜栏扎得本就不甚牢固的藤条被轻轻解开,很快,畜栏上解开了一个上百米的大缺口,牛群发出了一点点骚动,却没有惊动守卫的战士。

一道人影翻过畜栏,进入囚禁了数十名姜氏战士的“人栏”,轻轻地解开了数名战士的藤条,被惊醒的姜氏战士正要呼叫,瞬间反应过来,加入解救地行列。

“什么人?——谁在那里?——不要动!”

由族的战士发觉了迹象。

要不是为了与姜氏和谈,由族战士们恨不得将这些俘虏杀光或者放入森林里不管了。要这么天天守着,长老们又一时半会不能作出定计,让守卫的战士天天啧有烦言。

可是再累的战士也不敢睡得很死,现在这个动静越来越大,怎么会不惊动他们。

囚栏中人影幢幢,不断有杂音传出。

“吼!”

姜由一看遮掩不住了,干脆爆发,高大的身影从牛皮下伸直,铜头在火光中反射出光芒。。

隐藏在畜栏中的黎族战士用燧石点起火,牛群在畜栏中乱跑起来,很快就从打开的缺口处大量涌出,几个相对隔开了一下地畜栏也被打通,牛群很快在几处火光中汇成一处向外涌动。

“是姜由!”

“姜由来了!——”

由族战士的尖声在村中荡开,草屋处处响起回应。

硕大的铜头在火光中特别醒目,让由族战士对当日的血战心悸重生。铜头到处当者辟易,为姜由让开一条通道。

以姜由骑上的牛为首,牛群开始向村子方向冲过去。

“快跑——姜由来了!”

村子中乱成一团。

牛群从村子的一侧冲过,近两成地草屋不幸处在牛群所过处,顿时变成一堆乱草,但牛群也因为踩进了草屋下的坑,跌倒了不少,数百头牛倒在坑边。

上百的姜氏战士骑上牛背,加入了战斗。

林中,数骑快马也快速从林中奔来。

村中一片骚乱,火光从多处燃起。

第一百七十二章 … 由族自决

等由族所有战士反应过来,大势已经不可扭转,只余逃命一途。

天明时,姜由已经肃清了村子里的抵抗力量,姜氏联军的近千俘虏全都反客为主,开始看守已经沦为俘虏的由族战士。

由族长老们大半未能脱逃,成为姜由的阶下囚。

姜由可不允许战果再发生变化,对逃入山林的由族人可以放任不究,但已经被俘虏的由族人则全都立即押往黎族石头城。在那里,由族人将无法可想。

“族长,我们为什么不回去?”两天前还对姜由有所怀疑的骑兵腆着脸到姜由面前,小心地征询下步的行止。

“我们要继续向南!”

尽管已经想到这种可能,黎族战士还是心中一突。

“趁由族人还没有醒过来——我们出发!”

数百姜氏战士骑上牛背,沿平野南向,很快远离了背后的大山。2000多头牛跑在后面,紧跟着姜由的铜头。

正在家中享受着胜利后和平安,忙着准备春耕的由族各村被突然出现的姜氏部队吓蒙了,反应快的还来得及跑路,慢一点的便被围村,然后开始捆俘虏。

姜由的战术比较简单,在近百里的范围内,扫荡了数十个村子,逼问下一个村子在哪里,然后挥军前往,每围一村,则将村中长老和村长捆了,危胁村中战士不得反击,然后带上俘虏走人。

为期近五天的扫荡以后,回军时已经在牛背上带了近200名俘唬,全是各村长老和村长,更重要的部落长老和村长都在第一战中就大半成擒了。

由族最核心的战士和最重要的“领导”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在石头城最终“胜利会师”。

吸取了由族教训的姜由没再犯由族的错误,让近200名黎族战士立即将山口的“城墙”控制了起来。

“族长——姜由那边派长老过来了,说是要请您过去参加姜氏的长老大会!”风极急匆匆地跑到我地办公室,将姜由地战果跟我详述了一遍。然后告诉我这个消息。

现在姜由取得了全胜。大张旗鼓地要开“长老大会”了,只是不知这次开的是哪一个范围的“长老大会”,是由族的呢?还是黎族的?甚至是姜氏地长老大会?

好啊!不管是哪一个级别的“长老大会”,至少说明姜由已经控制了大局,这场仗应该就已经可以算告一个段落了吧。

黎族宗庙内。姜由大马金刀地坐在首位,紧邻的是我地“贵宾位”。

宗庙内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姜氏诸族过来的长老代表、黎族长老和由族长老(没有捆上)都赫然在座。

姜由首先发表演讲:

“姜氏先祖。自在牛神山下立了宗族,分诸帐祭祀以来,各部族繁衍生息,大河两岸,高山草原。都有姜氏族人放牧种泰。牧草黄时,诸族都派长老到牛神山下致祀,千百年不断。数代以前,自炎、由两族兄弟相争。由族远离神山,族人血染草原。不得归祀神山,百年间竟不得举火播牲以祭祖神!”

“自太昊族长给由族安身之地。由族数十部以石城为基,建立黎族以来,由曾发誓不再让姜氏诸族再以兄弟之血染红草原,以后诸族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