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东岳和西朝长久以来,一直是水火不容,祀宗征过几次战,北朝就狡猾许多,大概是想坐收渔利。说是水火不容,其实不然,炎夕的记忆中,祀宗对文昭帝的评价极高,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也许就是如此。
其实,未召宫极冷清,袁夫人每年夏天才出宫,其余的三个季节都待在宫内,炎夕上完书斋,一定准时回宫,夏天来临时,她和母亲一起到春锦池边赏荷花。
绿色的枝蔓像美人的细腰,亭亭袅袅。
炎夕雀悦的说话,袁夫人只是静静的聆听。
对她来说,祀宗的离开代表一种责任,她要代替父亲,好好的,爱她的母亲。
母亲不喜欢说话,她来说。
母亲不喜欢笑,她来笑。
她的少女年华,除了那尊皇后阙,她将全部的心力都用在这三年,她找过桃源人氏,不过始终无处寻他。
她已经失去了父亲,再不想失去另一位至亲。
远远的那一头,有人恰恰经过,他深邃的眼眸好像会说话,他冰冷的心,因为那少女灿烂的笑容,竟有了一丝奇异的温度。
略微蹙起眉,身边有道声音传来,“表哥,怎么不走了?”
李宙宇清明的双眼回复初始的平静,他记忆的痛楚已经被扯起,隐隐有丝预感,他的将来,国家将不再是唯一。
这一幕,袁夫人收在了眼底,她问,“夕儿,你觉得太子怎么样?”
母亲的眼神太多促狭,炎夕一愣,“娘,太子怎么了?我才不管呢。”
“我觉得太子不错,夕儿,你的婚事由娘作主。好么?”
炎夕静静的依在母亲的膝上,阳光暖暖的照下来,她还不太明白,母亲说的话,俏皮的回道,“不要,我的丈夫,要由自己亲自来选。”
袁夫人叹道,“你生性直烈,心却太软。炎夕啊炎夕,你一定要心狠,只有那样,你才能得到幸福。”
“幸福和心狠有关系吗?”
炎夕感到母亲温柔的指尖抚过她的额畔。
“有……但它远比说起来要难许多。”
“那我怎么做到?”
“你一定要做到。否则,你将会失去更多。”
夕阳底下,袁夫人的眼眸是唯一的缺撼,她与身后的万朵荷花融合在一起,美丽的悲伤化作银色的彩虹架起夜幕的星辰。
那日电闪雷鸣,未召宫从未如此深沉。
“奴才叩见公主。”尖细的声音传至殿内。那是李福,他是西帝心腹。炎夕惊觉怪异,自先帝驾崩,李福便自请为先皇守陵,今日为何出现。
李福起身,他穿的是昔日宦服。
“袁夫人接旨。”
宫殿四处,众人频频跪下。
炎夕不解,也只能与母亲一同下跪,今日伯父才来过,为何现下有圣旨?她微微抬眼,忍不住低喘,那旨书,是祀宗的旨。
只见李福恭敬倾身下跪,对袁夫人道,“袁夫人请接旨,此为密旨,切记骈退左右。”
袁夫人颤抖地双手接过李福手中的旨书,转身入内。炎夕十分想知道,父亲留了什么给她的母亲。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那一别竟然成了永别。
袁夫人如同杜鹃般残凋在锦榻上,御医查看之后,未召宫传:袁夫人病逝,乳娘崔氏连同旨书也无踪而去,一时之间,恐惧笼罩在整座宫殿。
炎夕见那白娟血帕上,她的母亲亲手写下的那三个字,皇后阙。
殷红血迹,在日光下更是噬人魂魄。
炎夕抚触袁夫人冰冷的身躯,眼泪,再也盛载不住,无声的流了下来,
皇城内鸣响哀钟,震至未召宫。
有一宦官说道,“袁夫人独葬于皇陵……”
炎夕怎会不知,她的母亲并非皇后,更非后宫之人,能葬于皇陵是新帝的恩赐。
催泪之烛,消失殆尽,未召宫内一片戚然。
她为自己找寻了千百个理由,那些能够帮助她,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这天夜晚,天上有千颗明星,它们转动着各自拥有归宿,她托着头,四周是黑白的幕帷,她的归宿又在哪里?
袁夫人是信佛之人,往生之日,妙音师太来到未召宫,她是袁夫人的旧识,她说话时,仿佛身边升起祥云朵朵。
新帝请师太留下,陪炎夕几日。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炎夕十五,父母皆逝,乳娘更不知去向。女子成年乃大事,新帝前来未召宫。秉退婢女,新帝站至炎夕身侧。
铜镜内有一女子,容貌如拂晓之风,淡若夕尘。
“夕儿父母皆逝,朕为你挽绾。”新帝沉声说道,满身雅气浑然天成。
炎夕只见那双长指穿过她的黑发,如丝缎般的黑绸,她长长的头发被执于新帝宽大的掌心。新帝脸上漾满笑意,
炎夕心悸,不禁泪眼,镜内,她只见,有人站至身后,那容貌与父皇同出一辙,若是她父皇在世,也必会如此。
“朕若有幸,也该有一女像你一般大。”新帝叹道。
炎夕笑说,“大伯说笑,我朝明明偏爱男子。若是有幸,大伯又怎知你会有一女?”
新帝胸膛鼓动几分。又说,“夕儿,若是有来世,朕想要你当朕的女儿,可好?”
炎夕笑意不再清然,若有来世,她仍要做她父皇的女儿。
新帝微叹,却目光放柔,为炎夕插上发簪。“你的容貌与你母极为相似。”
炎夕笑道,“炎夕愿做第二位袁夫人。”
新帝摇头,“你的母亲如果再世,必定不愿意你成为第二个她。”
新帝离去,告知炎夕。他若有闲时,会来未召宫看望她。
几日之后,炎夕身体不适,留于未召宫静养,她心带愁绪,并非恋慕昔日未召宫繁华,只因如今形单影只。喏大未召宫竟只有她一人。她独留二婢,愁容更深。
“叩见太子殿下。”女声传来。只见门外立于一男子,眉若神剑,眼似黑鸿。
炎夕淡然说道,“我已派人告知太傅,我今日身体不适。”随即咳了两声。
“我并非前来探望。”李宙宇声如利刀,“何时西朝长公主变得如此娇弱?”
炎夕不答。他们三人虽相处多时,李宙宇与她向来不合。鲜少对谈,章缓与她倒为投机。今日她顿觉孤寂,眼光涣散。望向李宙宇许久,方才反应过来。他原是想让她反驳一番。便会精神一些。
炎夕说道,“宙宇,谢谢。”
男子扭头,此女子太过聪敏,他原不该来。但见往日出水芙蓉,今日却如将零昙花。他终是管不住自己的脚步。
炎夕起身,望向墙侧一幅归山图。“此图为我母亲所绘,至今才知何谓,笼中玄鸟不如山中野鹤。”
李宙宇将起身的她,旋而抱起。
炎夕惊呼,面露赧色,那温暖勾起她的回忆,曾经也有一男子,如李宙宇般高大,她也曾每日撒娇,那便是她的父皇。
他将她置于床榻。
“你心中有事,可以说出来。”
炎夕见他,声调冷硬,但仍强作镇定。偏偏天生没有章缓的柔和,却非学章缓说这种话。淡淡笑意舒至她眉心。她细细端详,那男子也算生得好,若非与章缓站在一起,李宙宇也算是宫墙内的一道闲适风景。但,只有炎夕知晓,有样东西是李宙宇有,而章缓没有的。
那便是帝王之风。
见她不说话,李宙宇说道,“我自幼习武,不好女色,是因为知道女子多情,不想为情所困。”
“那倒不一定。”炎夕笑语,“我出生至今,知情重,也知国重。为情未必务国。”他若有心上人,何必如此看不开。
李宙宇初笑,那笑容竟与日光无异。“章缓自小,生于女族,族内无一男子。他重情比你我都深。”
“原来是这样。”炎夕睁大了双眼,有些嫉妒地说道,“怪不得他长得漂亮。我没有兄弟也没有姐妹,大概是玩伴太少,所以沾不到别人的光华。”
李宙宇脸上的笑意更浓,他柔声说,“你是延曦公主,既然是延了初曦之光,又怎么需要别人的光华?”
炎夕摇了摇头。“你不懂,我可以叫你宙宇吗?”
他愣了愣,脸上的笑容涣了一些。点了点头。
炎夕甜甜地笑了,说道,“你也可以叫我炎夕,你是太子,我也是公主,大家平起平坐,互唤姓名也没什么。”
她的笑容黎明的朝阳徐徐地放出柔和的光芒,他本该提醒她,太子与公主完全不能平起平坐,但这一刻,他听从了自己的心。
炎夕有些倦怠。抓着他青衫一角,望向床边人许久,才开口,“能不能等我睡了,你再走?”
他并未回答,倒是坐了下来。
炎夕见他没有拒绝,于是闭上双目。“今日,我不是一个人。”
月光照入了冰冷的宫殿,他高大的身影映在她柔美的脸庞上洒出几道阴影。
李宙宇感到他整个人被一股光亮包围着,他一动不动地凝视着炎夕的脸庞。对自己说,只不过是因为她病了,他来探望罢了。
章缓见炎夕脸色红润,笑道,“不见公主多时,今日病体微恙?”
“我已好了。”炎夕笑说,随即转了几圈。
李宙宇不说话,只望着,那身着白衣的女子在旋转时,飘舞的下摆如晨中灿莲,印透他的眼眸。
“太傅今日已传完课,我们正要离宫。”章缓不敢直说炎夕来得太迟。
炎夕点了点头,“我明日会随你们上课,这几日,我并未偷懒,今日是来请教太傅几个问题。”
章缓了然,他笑眉弯转,几近飘莹。“那我便先告退了。”
见炎夕走进书房。章缓欲喊李宙宇离去。只听李宙宇说,“你先行回府,我尚有要事。”
章缓有些惊奇,每日与李宙宇出进宫廷,又怎会不知今日他并无要事。李宙宇眼中,心中只有朝中事,所谓要事自是国家大事。章缓笑道,“是。那我便先行离开。”
炎夕走出房间,正想离开。玉池水畔,却有一人。
“宙宇,为何不走?”她笑意横生,自那日之后,她便觉得此人并没想象中,如此难亲近。宙宇乃庶出,平凡人家都有嫡庶之分,更遑论皇室。
他表情与平日无异,只走近炎夕,“你说,今日身体已无恙,不如出宫走走。”
“出宫走走?”炎夕欣喜。她从未出过宫。宫中禁令,公主是万万不能出走宫廷的。
“我是太子,自然有办法。”李宙宇面容缓和,唇角微微勾起。“你走是不走?”
“好。当然走。”炎夕难掩兴奋。
山明黄山道,夕阳近几分,出宫始知宫廷小,炎夕叹道,莫怪母亲向往自由。她随李宙宇莲步轻移。贩市走卒,哪个脸上不是笑意盎然。宫廷之中,即使是皇室子女也不敢如此随性而笑。
“飞雀楼。”炎夕念道,这个名字实在起得好,凤凰只觅梧桐而栖,小小麻雀才能高飞。
“你喜欢?”李宙宇不由分说,便携炎夕入内。
平日宫殿,朱桌玉榻皆为皇族人独享,玲珑帘内更为禁地,若不是宫主召见,何人胆敢入内,可眼前,那小小珠帘却隔着一室热意融融。
“宙宇,我们就坐在他们中间。”炎夕笑道。四周莫不为其绝艳容貌而停室半刻。
李宙宇有些不悦,却不知心中怒气从何而来。
点了几样小菜,见炎夕满面笑容,仿如出山之雏,李宙宇也微微露出笑容。
茶楼人杂,一层竹阁可容十张桌椅。
正在享用人间美食,炎夕孤寂之心正慢慢退却。却听见隔壁有人在说。
“我国可怜,前后二国君都无立后,两代竟只有一名公主。”有一大汉,粗声嚷道,倒一壶苍酒于大碗中,一饮而尽。
“嘘,这里人多口杂。”另一名打扮似是个秀才。模样极为小心。
大汉一口北腔。“皇宫之事,已不是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