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15章 感悟

《红星照耀中国》,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1938年2月10日,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孤岛上海问世。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此书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4版,轰动了国内及海外华侨聚集地,在香港及海外华人集中地还出现难以计数的重印本和翻印本。

在书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作者还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吴铭掐掉烟头,在烟雾缭绕的小屋子里,轻轻闭上眼睛开始思考。一整天的时间,他都是这样度过的。

这是时代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吴铭用手拍了拍桌上的《西行漫记》。现在中国的穷人太多了,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旧中国的农村,是一头得了重症的大象,当大城市的那些资产阶级,他们自己走进自己国家的农村,都不敢相信,怎么会存在这样的旧农村?这样的旧农民?蒋氏政权,偏离旧中国农村现实太遥远!他改变不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彻底割裂那些支持他的资产阶级财团和地主的联系,这是他的统治基础,也就必然要照顾到他们的利益。而被武装起来的千千万万农民和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热情和破坏力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他败了。

只有毛泽东,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他领导的共产党,从农村开始,将旧思想、旧意识、旧腐朽连根拔起,再涤荡城市,用大手术来改造中国。

不可否认,这时的共产党是廉洁的、高效的、信仰坚定的脚踏实地的政党,但是为什么后来会犯那么多的错误,走那么多的弯路,吴铭百思不得其解。

香港人有句话:第一毛泽东,第二李小龙。毛泽东有的是横扫千军的气魄和战略,李小龙有的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拳脚功夫。对此,吴铭还是很服气的,伟人哪,想不佩服都不行。可是伟人哪怕犯个小错误那也是惊天动地,而自己这样的小虫虫撑死也就能顶翻两根枯草。

“嗯?”吴铭的脑海里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但还是很模糊。

咣的一声,房门被大力推开,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吓了吴铭一跳。咳、咳、咳,多萝西刚刚伸进脑袋,便被呛了回去。

“干什么?我不是说过不准人进来吗?”吴铭十分生气,大声吼道。

“咳,咳。”多萝西毫不示弱,一边咳嗽一边伸手挡住了房门,“你,你是国王,还是皇帝,说的话就不能违犯,说呀!”

“国王?皇帝?”吴铭似有所悟,痴痴地瞅着多萝西,“金口玉言?民主?专制?”

“喂!”多萝西莫名其妙,伸手在吴铭眼前晃了晃,“怎么啦?一天了,要吃饭了,我来叫你。喂!”

吴铭的眼珠转了转,恢复了灵气,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容,挥手打开了多萝西,“喂什么喂,你都这么大了吃饭还让人喂呀!”

呵呵,徐珍珍笑着拉开了多萝西,“会开玩笑,会挖苦人,那就证明他没病。你看他的眼珠子又灵活了,还是离他远点吧!”

吴铭拿起桌上的《西行漫记》,递给了多萝西,“看完了,吃饭去喽!”

“连声谢谢都不说,都不懂礼貌。”多萝西捂着鼻子,在吴铭身后喋喋不休。

“呆会儿我还得喂你呢,着什么急呀!”吴铭头也不回地说道,后背立刻挨了几记粉拳。

“你的脸怎么了?”吃饭的时候,吴铭看见李振英鬼鬼祟祟,遮遮掩掩,仔细一看,才发现他的脸上有一小块青紫。

“没,没什么。”李振英嘿嘿笑着。

“咱们穿得像个少爷,看不惯八路军士兵那鄙视的眼神,正好他们在训练,便跟他们切磋了一下。”韩寒笑着说道:“不过,我们可是五战三胜,赢了的。”

“都比什么?拳脚,射击,或者是跑步。”吴铭抿了抿嘴角,满不在乎地问道。

“拳脚。”李振英老老实实地回答道:“那个,明天,大哥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去看看,八路军有个家伙挺厉害的,听说在少林寺当过和尚。”

“少林寺的,我还武当峨嵋呢!”吴铭翻了翻眼睛,“切磋,点到为止,还不就是象杂耍似的比划,我的功夫太毒辣,你们不是想让我上去跟这个少林寺的和尚比武吧?”

“大哥,你去教训教训他也好。”李振英呲牙咧嘴地揉着脸,“他听说你刀法很好,功夫很棒,一脸不服气的样子,我看着特生气。”

“少来,咱是文明人,不动手动脚的。”吴铭摇着头,挟了口菜扔进嘴里。

“不比也好,省得你一世英名付之东流。”韩寒在旁边煽风点火。

“我本来也没什么英名。”吴铭毫不在意地笑着,“拿什么付之东流,你呀,真没学问。”

李振英和韩寒相视苦笑,都摇了摇头,无计可施。

“得了,别愁眉苦脸的了。”吴铭放下了碗筷,“我也闷了一天了,明天就和你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至于动不动手,到时候再说吧!”

“行,去了就行。”李振英很高兴地拍着马屁,“大哥你往那一站,就能把那家伙吓得再回少林寺去当和尚,再不敢说自己会武。”

“过了,过了。”吴铭很谦虚地拍了拍李振英的肩膀,“虽然我长得很帅,也不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吗?要谦虚,要低调。”

“呃!”韩寒作出呕吐状,众人哄堂大笑。

吃过晚饭,吴铭等人回到房中,聊了会儿天,徐珍珍和多萝西,还有章葆娟便过来找他。

“找我什么事?”吴铭走出房门,开口问道。

章葆娟迟疑了一下,笑着说道:“是这样的,刘先生唱的那首精忠报国真的很好,我们文工团也想学会这首歌,所以想请刘先生方便的话能去教一下。”

“去吧!”徐珍珍笑着劝说道:“这样好的一首歌,不让它流传出去,真的是很可惜。”

“就这么件小事,你们这么兴师动众的干什么?”吴铭笑着说道:“我去就是了。”

多萝西对吴铭的爽快有些意外,左看右看,轻轻拉了下吴铭的衣服。

吴铭皱了皱眉,落后两步,轻声问道:“干嘛,有话就说。”

“你有点变了。”多萝西有些奇怪地问道:“我还以为你会很干脆的拒绝呢,是不是看了《西行漫记》有所感悟啊!”

“有那么点意思吧,我只是突然想通了一件事情而已。”吴铭低声回答道。

“什么事情?说给我听听。”多萝西笑着挨近了吴铭,挽住了他的胳膊。

“你小的时候,有没有人说你将来会长得很丑?而且会干很多坏事?”吴铭问道。

“胡说,我小的时候很可爱,人人都喜欢我。”多萝西瞪了吴铭一眼,“再说,那个时候我还小,凭什么就能断定我的将来?”

“是啊,还小,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就不能苛责它可能要犯而还未犯的错误。”吴铭慨叹道:“是我的时空错乱,先入为主了。虽然我的力量很单薄,但我会尽力,找出它曲折生长的原因,避免将来的悲剧发生,这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听不太懂。”多萝西很老实地回答道。

“听不懂就对了。”吴铭淡淡一笑,“人生如梦,我有时就在想,没准哪天我一觉醒来,这世界就变了模样。可是在我没醒之前,我还是要中国做点什么,就算是为了我的母亲吧!”

第016章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到了八路军文工团,吴铭将歌词写下来,又唱了两遍,便坐在椅子上,喝着端上来的茶水,听着一群女孩子们在叽叽喳喳。

乐观、积极,虽然条件艰苦,却还能保持这种作风,共产党确实很厉害,吴铭心里暗自想着:可惜自己走过的地方太少,没有什么国、共对比的材料,等最后回到国统区再看一看吧!他对以后的行动,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心情也放松了许多,即便自己不能改变历史,那就尽量让自己和自己的亲人朋友活得好一些,这也应该能做到的。

“刘先生。”文工团团长何雯,也就是那个报幕员走了过来,“这首歌好是好,就是女孩子唱起来有点气势不足,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别的歌曲?”

“呵呵,我又不是真的能谱曲作词,这些歌都是我听来的。”吴铭笑着说道:“再说,我一个大男人,唱女孩子能唱的歌,你不觉得有些滑稽吗?”

“对不起,这个要求是有些过分。”何雯歉意地笑了笑,坐在旁边,“不知道刘先生是在哪听到的歌曲?我真的很想见见这位词曲作者,也希望他能写出更多的激励人心的歌曲。”

“这个,嘿嘿。”吴铭干笑了两声,“他不喜欢被人打扰,脾气怪得很。”

“原来是这样。”何雯凝视着吴铭,似乎想分辨他说的是真是假。

吴铭很镇静,微笑着与她对视,显示自己说得是真话,不心虚。别说,这个何雯长得还挺漂亮,就是脸上有几个不易觉察的小雀斑,但并不影响整体的美观。嗯,这眼睛有问题,眼梢上挑,是个泼辣厉害的家伙。

“您眨眼睛了。”何雯突然笑道。

“那又能说明什么?”吴铭不以为然地说道:“谁都要眨眼睛的。”

“说明您没说实话。”何雯狡黠地说道:“即便精忠报国不是您作词谱曲,您肯定也有别的适合我们唱的歌,对不对?”

“不对,不对。”吴铭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同志们。”何雯突然冲着其他的团员喊道:“大家都过来,刘先生要教咱们唱一首新歌。”

“喂!”吴铭急着伸手制止,“别胡说呀,我真的不会了。”

一群女孩子围拢过来,何雯接着说道:“刘先生说这首歌比较难,怕大家学不会哦!”

“唉!”吴铭的耳朵里象是塞进了一群麻雀,吵得他头如斗大,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让我想想,让我好好想一想。”吴铭揉着太阳穴很痛苦地呻吟道。

过了一会儿,何雯站在场中,轻展歌喉,“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经过那个多少风吹和雨打,我们的大中国呀……”

“我父亲已经决定到延安为八路军工作。”多萝西走过来,轻声说道。

见吴铭只是点了点头,并未发表意见,多萝西继续说道:“要不要陪我去延安?中国不是有句话:破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吗?”

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