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三千里-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勇可嘉。” 
“谢大帅!”那名指挥急忙称谢,然后奏道,“邓将军殉国后,末将及诸部属悲愤莫名,奋勇杀入敌阵欲为之报仇,赖众将士用命,邓总兵在天之灵佑护,竟让我等捕获一艘倭人巨船,抓到倭将两名,现在舱外听候发落!” 
“押他们进来!”陈璘怒喝道,几名军官立刻冲出船舱,拖死狗似地拽进两名五花大绑的倭将,摁倒在地。众人细看,见这两人约在40上下,身上带伤,神情沮丧;扔在一旁的牛角头盔和精良铠甲,说明了此二人并非一般小卒。 
“给他们纸和笔,让他们写出自己的名字!”一名幕僚将纸笔递到二人面前,又在上面写了问询的话,那二人互相看了看,假装不识汉字,身后众军立刻拳打脚踢,二人没奈何,只得各自写了。幕僚收回供状,只能认出其中的汉文,于是禀道:“大人,这两名倭酋一人叫做什么正成,一人叫做什么秀政。”陈璘面无表情,点了点头道:“押下去。”众军一拥上前,将这两名日本武士拖了下去。 
(注:据笔者考证,参加侵朝战争的日本名将谓秀政、正成者共四人,其中两人在后来的日本历史中出现过,应该是回国了;还有一人下落不明;一人阵亡在文禄之役。露梁海战中俘获的平秀政、平正成,估计不是假冒,就是另有其人,官职可能相当于明军中的游击、参将之类,不是日本战国中的著名将领。) 
这时各船将领纷来汇报战果,陈璘听说没有擒住岛津义弘,颇感遗憾,陈蚕宽慰道:“或许那厮早已葬身大海,要不就是被朝鲜军俘获了。”陈璘捋须点头,问道:“李舜臣将军为何不来?我正想与他把盏言欢,共庆胜利。”话音未落,只见一名中军官入内禀报道:“朝将李莞在外求见!” 
“有请!” 
随着话音,只见李莞头戴白孝进来,扑通跪倒在地,哽咽着说道:“小将李莞拜见陈大人。” 
“贤侄请起。”陈璘先是愕然,即而让其起身,可是声音却有些发抖了,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这时只听李莞道:“我军在激战中曾经击沉倭酋旗舰一艘,想那岛津义弘狗贼已经随船沉入海底,特来告之元帅。” 
“哦,哦。”陈璘魂不守舍地应道,眼神中满是期待和忧虑,静候下文,身边众将同样沉默不语,都看着一身孝衣的李莞。 
李莞抬头看了看大伙,张了张嘴再也忍不住,终于失声痛哭起来,陈璘见状不用问,也已经知道出了甚事,当下大叫一声:“贤弟呀,你你!”喊罢身子向后一仰,咕咚倒在地上。“大帅!”陈九经、李莞等人忙抢前救护,用凉水浸面,陈璘好半天才悠悠醒转。 
邓子龙之死已经让他心中极为悲痛,只是强自忍耐而已,这时又知李舜臣阵亡,这怎能不让他深受打击,不禁长叹一声潸然泪下! 
众将慌作一团,一时围在他身边不知说什么好,李莞泣声道:“请大人节哀,我叔父虽然不幸殉难,可是今天这场露梁大捷,足已告慰其在天之灵,今天是喜庆的日子,是胜利的日子,您应该高兴才对啊!” 
“高兴,高兴!”陈璘含泪点头,努力挣起身子,一手拉着李莞,一手拉着陈九经走出船舱,众将紧随其后,众人迎风站在甲板上。 
望着海面上无数日军浮尸和战船残骸,陈璘感慨万分,吩咐道:“拿酒来!”有卫士端上美酒,陈璘倾了一盏捧在手中,低声祝福道:“李贤弟,虽然你我已经天上人间,相见无期,可是这杯酒我仍然要敬你,有这葬身露梁海的上万名倭贼陪祭,你必将微笑而去,你的英名风采,必将流传后世,万古长青!”祝罢一探手,把这杯酒浇入泛着血红色的海水之中。 
狂飚着的露梁海,慢慢地回复了平静。伴着雄浑的号角和呜咽的鸥鸣声,联军舰队扬帆起锚,再次踏上征途…… 
露梁海之战,在世界海战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明史·陈璘传》记载:“(露梁役)贼大败,脱登岸者又为陆兵所歼,焚溺死者数以万计。”综合《明史》、日本《日本战史 朝鲜の战》、朝鲜柳成龙《惩毖录》等史料分析来看,在露梁海战中,明鲜联军共俘获日船近百艘,击沉100余艘,焚毁250多艘,至少歼敌13000多人。后续登陆围剿残倭,又毙敌千余人,合计歼灭日军14000人上下。 
岛津义弘趁乱逃脱后,辗转经南海岛换乘小船归国,残存日船陆续抵达对马岛,经清点只剩下五十几艘,此战的胜利,粉碎了岛津义弘率第五军团乘胜而归的美梦,为联军全歼小西行长第二军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璘稍作休息后,20日继续前行,21日晨逼近南海日军据点,日军刚刚离去。次日,陈璘率水师经露梁津返回,“时綎方攻行长,驱入顺天大城。璘以舟师夹击,复焚其舟百余”。日军断后勇将上川忠实身中三十六箭而亡,小西行长本人则率亲信夜遁逃走。 
在这场战役中,明军参将季金勇担先锋,屡破敌舟,与此同时,王士琦、刘綎设法联系上了被困顺天城内的一名降倭朝鲜官员郑六同,晓以大义劝其归正,郑六同幡然悔悟,趁两军混战之际,纵火焚毁了日军的弹药库,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并成功逃脱了日军追捕。 
这一段史实若是拍成电影应该是非常精彩的,但联军究竟是怎样和郑六同联系上的,郑又是如何趁乱纵火的呢?具体情节史书并没有记载,这又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笔者查遍三国史料,尤其是日本史料,没有关于日本第二军团成功突围的记载,从日军战船百余艘被焚也可以看出,第二军团在艰苦的守城战和突围战中几乎殒失殆尽,连逃生必备的船只也无法保住。 
既然如此,指望这样一支疲惫之师去突破联军严密的海上封锁,那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日本第二军团13700人从朝鲜生还者无几。 
综上所述,按照最保守的估计,顺天及露梁战役中歼灭的日军人数至少在25000人,日军第二、第五军团基本被全歼。 
22日,逃到南海岛上的日军残部从锦山偷渡,撤退到乙山,并且构筑工事,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陈璘接到哨船报告后,立刻率军前去围剿,经一日一夜激战,粉碎了日军有组织的抵抗。有关锦山、乙山战役,《明史·陈璘传》中是这样记述的:“贼退保锦山,官军挑之不出。巳,渡匿乙山。崖深道险,将士不敢进。璘夜潜入,围其岩洞。比明,砲发,倭大惊,奔后山,凭高以拒。将士殊死攻,贼遁走。璘分道追击,贼无脱者。” 
以后的战事不说也罢,些许小股流窜的日兵不是饿死,就是被朝鲜民众杀掉,或是向联军投降,沦为“倭奴”。刘綎与陈璘率部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时,就曾以日本降兵打头阵,这些人在残酷的战争中大多成为了异国炮灰。 
露梁海战是援朝战争的最后一场大战,也是联军获得完全胜利的一战。这场战役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在东南战役初期中路军失利、日军占据先手的情况下,联军将领能够正确判断形势、水陆密切配合、迅速果断地制定应变对策的结果。 
从战略上分析,明鲜联军三路出击是一个整体,日军则是龟缩沿海据点,各自为战。局部胜利无法改变全局被动,尤其是明军水师的参战,使得日军失去了海上补给能力,如果再打下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明朝曾经计划如果战事僵持不下,即派水师登陆日本,开辟第二战场,并在人员、物质上都做好了准备。日军在朝鲜的抵抗越顽强,结局就越可怕。丰臣秀吉之死是从根本上挽救了侵朝日军,挽救了他的国家。当然,如果换在明朝中前期或是清朝初期,日本连这最后的一点指望都不可能得到。 
说到露梁战役,有人片面突出明军水师的功绩,否认陆军的牵制作用,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说法,刘綎、麻贵,包括打了败仗的董一元,都是身经百战之人,是从九死一生的战场上滚爬出来的,绝非饭桶。 
战争是残酷的,是斗智斗勇、使奸使诈的,并不像文人们想像中那样华丽堂堂。我们必须承认,侵朝日军刚刚经历了长期的国内战争磨练、战斗力很强,各个军团基本以直属将领的私人武装为核心,而这时的明朝军队已经不是打败蒙古铁骑时的那支队伍了,这一点无需讳言,只有承认对手的好勇斗狠,并且在自己衰落的时候,仍能战胜这样可怕的对手,才更能突出胜利者的荣耀、才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言归正传,乙山剿灭残倭的战斗结束后,历时7年的万历朝鲜战争(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正式落下了帷幕。玉浦鏖兵、平壤大战、碧蹄馆之战、南原血战、稷山激战、鸣梁海战、蔚山攻防战、泗川之战、顺天包围战、露梁海战、锦乙之战,那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战斗,在中朝两军战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 
王士琦、刘綎、陈璘、董一元、麻贵等明军将帅歇兵数日,先后接到邢玠的贺信,并吩咐诸人把军队主力暂时驻扎在原地,各自率领着部分骑兵在年三十儿之前赶回王京,接受万历皇帝的嘉奖圣旨及朝鲜国王李昖的检阅。 
朝鲜国王李昖也派人给王士琦去了贺信,内中言道:“大人督楼船之师,扼贼露梁,碎其船舶,俘斩无算,妖氛廓清,威灵远扬,盖小邦被兵七载,始见斯捷,沦亡之忧,变为愉快,啣皇上之湛恩,佩大人之功德,宁有穷哉……” 
胜利的消息此时早已传遍了朝鲜各地,沿途处处是载歌载舞欢迎明将凯旋的朝鲜民众和官员,众人一路推托了无数邀请,总算按时到达王京。 
朝鲜国王李昖亲自来到城门口迎接,一番寒暄自不必讲,当他发现陈璘鬓发由黑全然变白时,不由得执手叹道:“大人鬓发尽皓,形容尽变,殊异于当初相见之时,必用虑于战功之故也。”陈璘摸了摸鬓角,回想起沙场上那些不眠的日日夜夜,不禁露出了一丝苦涩的微笑。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岁末,在朝鲜王宫里举行盛大的晚宴,不仅是过年,更是为了庆功。邢玠首先请刚到王京的经略大臣万世德宣读明帝圣旨,内中对东征诸将平定朝鲜倭乱的功绩大大褒奖了一番,顺带抚慰朝鲜君臣。 
包括宣祖李昖在内,两国将领大臣们都跪下听旨,山呼万岁,然后邢玠重新以东征总督的身份对众将加以慰问,并对战争情况加以总结,万世德也不失时机地举杯走붵前台,说本官再简短补充两句……李昖最后致辞,先感谢天朝圣上义助蕃邦、再造家国之恩,其次感谢邢玠指挥有方,用兵如神,第三感谢明军及本国将领率部浴血奋战,将倭兵杀得大败……第四宣布宴会开始! 
众人早就等不及了,纷纷奋箸夹菜,很多明鲜将领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结下了深厚友情,这时候交杯换盏,谈笑风生,有数不尽的话要说,众人欢饮,至晚方散。 
二十七年四月,邢玠奉旨率东征军主力回国,留下万世德、李承勋、杜潜统兵16000暂驻朝鲜。《明史》称此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 
诸军告捷,明廷发帑金10万两犒师,论功行赏,首推陈璘,次刘綎,又次麻贵。陈、刘各擢为都督同知,麻贵升任右都督,邢玠晋封太子太保,予荫一子。万世德虽然没有在战场上立功,但是在这之前他做为天津巡抚,主持援朝后勤工作甚为出色,所以加右副都御史,并予世荫。败将董一元、杨镐俱复原职。 
“外交家”沈惟敬被判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