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ㄒ娴脑鹑巍!�

平东军的各级将领听了又都咧嘴笑了起来,打仗发财是他们每个人的愿望。

李林龙继续说道:“对于征北军的诸位将领,你们的目标也当如此,抓紧将军队训练成铁军,寻找时机,出征东北,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遍地的野味财富,只要打败了那里的一些游牧民族,把他们集中迁移到内地,再把关内之人迁过去,那块土地就没有反抗和战争了,将归你们真正所有。”

有的将领挠着头皮说:“好是好,只是把那么多人口全迁到内地,是很麻烦的事啊!”

另一名大嗓门将领站起来说道:“麻烦什么?咱们只要打败那里军队,手中握着大刀,听话的就迁移,不听话的统统杀掉。如此之后,那块土地上都是咱们人了,不就归咱所有了吗?”

其他将领连连说:“对对,就这样办!”

李林龙听他们互相呛呛,心里长舒一口气,他知道主动进攻、掠夺敌人财富的思想,已经扎根在这些将领的心中,他们的毕生只要有机会,就会努力实现这一主动攻击敌人的战争思想。

第二十六章 辽东整军(三)

大雪覆盖了苍茫无际的大地,鸭渌水结上了厚厚的冰层。

指挥唐军第一梯队的高侃、高德逸、陈化南等将领每天都在率领幽府兵、雍府兵对高句丽人进行骚扰性进攻。

高德逸是个好大喜功、卤莽好战的人。他看见在骚扰战中,唐军多有斩获,心目中对高句丽人不屑一顾起来。

潜伏在对岸的密探返回来报告:冬季来临后,由于天气寒冷,高句丽人军队大多龟缩到几个山城里,只有小部分人马驻防在对岸的营寨中,沿江的十处营寨兵马总兵力只有五千多人。

高德逸闻听喜出望外。他认为如果安排奇兵袭击,可以横扫十寨,这样的战功要是报到朝廷那可是大功劳,声望有可能压过李林龙。

按理,这样的军情他应该禀报给第一梯队的统帅高侃,但他害怕功劳落到别人的手里,不但没有上报,反而和部下陈化南等人密商后严密封锁了此消息。

在夜幕的掩护下,高德逸命令陈化南带领一万雍府兵为先锋,自己亲率剩余的一万雍府兵为后队,偷偷过了鸭渌水向高句丽的军营横扫过去。

两万军队分几路踏着鸭渌水的冰面到了对岸,集结后,按照既定的目标向最近的高句丽的军营扑去。那里的高句丽人果然没有丝毫防备。大军一杀到,驻守在营寨里的千余名高句丽人望风而逃。

高德逸、陈化南等人见状,率领军队一阵猛杀猛砍,斩了几百溃散的兵丁。

高德逸见仗打的如此轻松,对陈化南说道:“雪大风硬,高句丽人的确没有什么预防。这样,你率领你部扫荡南面四个营寨,我率军袭击北面五个营寨。切记,打的轻松咱就打,敌人势大,就立刻率军撤回到对岸。”

陈化南爽快地应道:“好主意,就这样办!”

两支军队分开,各自向目标席卷而去。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泉盖苏文精心设计的陷阱,唐军的一切行动都掌握在高句丽人的手里。

高德逸的军队全部都是骑兵,他们准备攻击的第二个军营需要途径一处道路崎岖的山地。

满地厚重的积雪,战马群无法快速驰骋,整个队伍只好沿着崎岖的山路缓慢前行。

道路越来越狭窄,而两面的山坡则变的越来越陡。高德逸久历战阵,对于这样的地形,他也捏了团汗,暗思:这也就是冬季,要是其他季节,这里可是伏兵的好地方。

“咚……”一阵战鼓响破天空,旋即无数响应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来,从两侧山坡上的雪海里钻出数不清持弓的兵丁,雨点般的箭雨顷刻间飞旋而下。

以密集队形蹒跚前进的队伍被突袭打的混乱成一团。纷飞如麻的箭雨快如闪电地穿透一名名将士的身体,腥膻的血雨随着噗噗撕裂人体的声音飞扬而起。

“唐…军…悍…勇…,整队…反击……”高德逸面对敌人突然的偷袭,毫不畏惧奋力大喊。

“反击……”大大小小的将领面对不利局面拼命地招呼自己的部下。

雍府兵里大多都参加过对突厥和高句丽作战,什么阵势没见过?骨子里都流淌着不惧生死的战斗精神,听到命令,有的勒转马头面向山坡用箭回击,有的见马掉头困难,干脆跳下马,步行向山上俯冲。

密密麻麻地的黑点继续从四下里冒出来,人数之多,漫山遍野。

高德逸见形势对自己一方越来越不利,大喊:“前军…掩护…且战……且退!”

将士们一边躲避山上箭雨的攻击,一边向后撤退,不断有人被夺去生命,狭窄的道路上血流成河。

状如蝼蚁的高句丽骑兵出现在大军的后方,嘶心裂肺地喊杀声声震四野。

高德逸眼见自己的一万人陷入高句丽人团团的包围中,心内痛苦万分。他眼睛圆睁,不断发出狮子般的大吼:“拼了!杀……杀……”

将士们知道在劫难逃了,也交相鼓气,大喊:“杀、杀、杀……”

高句丽人可不在乎唐军的喊声,战鼓鸣响,两侧山上的高句丽人排山倒海般俯冲下来,以密集队形对包围的唐军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而山谷入口的高句丽骑兵也挥卷战刀,气势汹汹的冲击过来。

五里长的山路陷入了全面的恶战……

在高德逸部与高句丽人恶战的时候,陈化南部也被团团包围……

……

败报传到了辽州李林龙手中。他脸如寒冰,把败报揉成一团,摔在案几上,对站在旁边的孙仁师、娄师德几名心腹将领说道:“一群笨蛋!高德逸这个无脑的家伙不但把自己的性命赔了进去,把雍府军也送进了坟墓。”

孙仁师拣起败报,看了看,应道:“山主,陈化南带几千人突围出来了,怎么处理他?”

李林龙冷笑了几声,怒斥道:“隐瞒军情,不经奏报而擅自行动,导致上万我大唐健儿客死他乡,其罪当斩,传我命令,杀!”

有将领出去传令。

孙仁师又问道:“高侃治军不严,如何处理?”

李林龙想了想说道:“理应责罚,但他是老将,也是李绩的老友,面子不能不给,把战报给他送去,让他自己反省吧。”

正说到这里,卢照邻走了进来,言道:“大帅,《武学法则》正式稿已经出来了,请大帅核准刊印。”

李林龙接过递过来的厚厚书稿,仔细读了几页,说道:“这本书数次改稿,所论和事例已经很丰富生动了。想是推广起来,应当能抓住人心。声之,你去召集城里的所有儒生,先学习这书稿,然后派优异者到营州、幽州各地学堂宣讲。如果大家都认同了,再向大唐各地推广。对了,派人先给紫薇学堂的骆堂监和西州军学院各送去几本,他们培养的都是未来干才,先让这些栋梁好好学学。”

卢照邻问:“这正式版需要印制多少册?”

李林龙想了想,道:“幽州、营州两地的所有雕版印社全力印刷,先印制五百册,后续根据需求量再印。”

孙仁师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在旁边插嘴说道:“山主,我看在军中也要推广这本书,这样能使从上到下的将士,感受山主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也好使他们可以以后更好的听命于……”

李林龙挥手打断了他的胡说,皱眉叮嘱:“大家言行谨慎些好,小心背后的有人告咱们黑状,危及兄弟们的身家安全。声之,在《武学法则》编撰者人名上把你我的名字都去掉,挑选儒家大师的名字为主。我担心这本书早晚要会被陛下看到,万一有小人谗言,弄不好祸从此出!”

娄师德在旁不解地问:“这不是发扬儒学思想吗?陛下怎么会有反对?”

孙仁师用手一拍他的脑门,奚落他:“娄黑子,你除了兵法,什么书都不读,懂什么!那书里根本没有提倡忠君思想,反而鼓动人们对恶徒的恶行为做斗争,那些地方官员、那些王孙贵胄很多就是这些恶徒的后台,这些人看了这样书会从心里反感,一定出来挑刺反对,陛下要是听了他们的话,不上火才怪呢!”

娄师德手指孙仁师:“我说孙猴子,照你这么说,这书会得罪很多人!你们还这样鼓动山主积极的搞,这不是给山主添乱吗?”

李林龙笑着说:“也不必言过其实,祸乱谈不上。这书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也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使他们反对这本书。陛下从维护皇权角度,有可能反对这本书。但目前来说,只是有可能。也许,他还赞许呢!”

卢照邻补充道:“现在提前做些防范是必要的,万一有事,编著者没有大帅名,虽然陛下也知道这本书出自大帅之手,他也不好明着难为大帅,毕竟大帅战功卓著,他不能因一本书起杀心。不过,那些儒生的以后安全,很令人担心!”

李林龙幽幽地言道:“一种思想的传播,总要有人做出牺牲,。当然这是最坏的估计了,事情估计发展不到这步!”

……

一年一度的春节使长安变的热闹异常。满街的大红灯笼,喜气洋洋的贺岁爆竹声使整个长安沉浸在喜庆中。

大明宫里也张灯结彩。高宗和武媚娘在光明殿内,看着六岁的太子李弘与宫女和太监们玩耍。

“陛下,李林龙奏报的高侃治军不严,高德逸私自出兵战败一事,陛下想如何处理?”武媚娘自己心中早有方略,故意问道。

“李林龙在辽州也不知道忙什么!朕让他征伐高句丽,他却以军队需整训为名,迟迟不动。只让高侃他们骚扰高句丽人,这样的安排,才致使高德逸和一万多名将士白白赔上了性命。他不思悔过,却责任推给高侃,行为卑劣的很。哼,身为主帅,如此作为,看来他是不胜任这职务,应该换将了!”高宗神情非常不悦,气哼哼地说道。

武媚娘对李林龙在辽州搞的一套,启能没有耳闻?她心里也满意,但李林龙毕竟是她推荐当上同江道行军大总管的,她不能自我贬低识人不晦,忙辩解道:“李将军深通兵法,现在不进攻,必然有其因,陛下不必猜疑。至于这次作战失败,实属高德逸擅自行动结果,不能怪他,也不能怪高侃。陛下不必上火,胜败乃兵家常是嘛!妾身认为,春季到了,李林龙整军估计完毕了,他会率军主动进攻的。”

“哼,但愿如此,再让朕失望,朕让他种地去!”高宗见武媚娘袒护他,不好再说什么。

“祈禀万岁,中书令李大人和兵部梁大人请求觐见。梁尚书说有军情急奏。”一名太监禀报道。

“哦?让他俩进来吧!” 高宗挥手示意。

李义府和梁建方快步走进,跪地行礼。

“起来吧!梁爱卿,有什么军情?”高宗问道。

“陛下,大喜!王玄策的征南大军占领了天竺全境,他们奏递了捷报。请陛下过目!”梁建方将军报转给太监递了上去。

高宗闻言,脸上笑意拂出,仔细瞧了瞧军报,微笑着道:“王玄策到是很能干。几仗歼灭天竺各国联军三十多万人,使天竺各地望风臣服,打的好啊!打出了我天朝上国的威风!嗯,所有有功将士应当嘉奖,他奏请建立印南大都督府和印北都督府的提议也很好,准奏。”

武媚娘见皇帝高兴,脸上也笑花绽放,接过奏报看了看,道:“奏请从关内移民过去的建议,选派儒生、高僧、道士、能工巧匠移民过去的建议也都可准奏,这样才有利于我天朝光泽照耀那蛮荒之地。”

高宗因为和李林龙谈过西域和天竺,也看过李林龙绘制的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