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简单的否定儒家思想,是不可行的,因为儒家思想充斥了大唐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了大唐的血脉里,想改变儒学在大唐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必将遇到来自统治阶层的贵族、地主、儒生们的疯狂围剿,恐怕什么新思想没等实施就得夭折。
他思考再三,决定折中一下子,以吸收儒学里面精华思想为基础,融合自己想要填加的主动进攻、积极进取的丛林竞争思想,编写一部思想法典——《武学法则》。
在这本以鸿扬发展儒学为名义的法典里将把积极进取、主动进攻作为他的主体思想,用这种思想培养儒生“爱国、爱民族、团结、友爱、自信、自强”等精神,增强儒生们“习武、竞争、进取”等意识。
《武学法则》推广起来以后,儒生们将变的坚强和强悍起来,也必将带动百姓,使整个民族变的强悍起来。
他暗思:只要这步骤成功,整个民族将逐渐充满自强进取精神,并因为普遍习武,增添了血气和阳刚。那时一个拥有血气的民族,将是不可战胜的。也到那时,中国将必然不会再有被蒙元、满清统治的历史,不会再有鸦片战争的耻辱,不会再有倭贼得逞侵略中华的可能……
李林龙决定倾力编写《武学法则》,他把营州长史卢照邻找来,又招聘了四十多名在营州、幽州几地有些声望的儒生。
他知道〈武学法则〉想要编写和推广,单靠自己是成功不了的,必须有一个团队,共同去努力。所以应当得到这些儒生们的支持,把他们变成团队队员,共同编写此书,并积极推广。
他把儒生们聚集在一起,笑着说道:“我最近学习儒学的《论语》、《诗经》等几本论著,看了半天,由于才疏学浅,有很多地方颇为难解,故邀请诸位前来,帮助排疑解惑!”
儒生们都自负满腹经纶,见他如此一说,个个抖擞精神,想要一展学识。
李林龙说道:“有两户人家生活在一处风景秀丽的小岛,一户人家是勤劳的农民,他有位漂亮的妻子,由于他的勤劳肯干,他家颇有家资;另一户是名懒惰的闲汉,他不好劳动,生活的很窘迫,虽然勤劳农民经常周济他,可是他依然觉的吃不饱、穿不好,因此他时常想:要是我能夺取农民家的资产,占有农民家的漂亮老婆有多好。请问,农民知道了懒汉这样的想法,该怎么处理?”
一名儒生站起摇头晃脑地说道:“农民应当找他谈心,告诉他不应当有这样的想法,劝他改邪归正,为其一;其二,可以多给他粮食、衣物,使他生活无忧,以德服人;其三,多加强防备,防患未然。”
李林龙笑了笑,继续说道:“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学子考上了功名、当了小官,就想到当更大的官,当了更大的官,就想到发财盖房子买地;小商贩争了小钱就想买商铺,买了商铺,还想买更多的商铺……这样的想法几乎人人都有。那名懒汉也是如此,农民给了他足够的粮食、衣物,他吃饱了、穿暖了,可是他新的欲望又来了,他想要是每天有山珍海味,每天有娇娘陪伴多好,于是在欲望驱使下,他又开始惦记农户家的资产和漂亮的女人。此时,农户该当如何呢?”
儒生们没了词,有儒生应当道:“那只有防患未然了,多多提防他。”
李林龙继续笑着说道:“百密一疏,农民有一天出去劳动,懒汉趁虚而入,欺凌了农民的漂亮妻子,掠夺了农民家的财富,农民后来知道了当怎么办?”
儒生们愤怒地应答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与他拼了!”
李林龙脸上正色起来,声音提高了几度,大声说道:“拼了!可是这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农户的家里已经被蹂躏,他的妻子已经被欺凌,他即使杀了懒汉,耻辱也将永远萦绕于他的内心。这样步步后手与人,是解决事情的办法吗?你们解决问题就按这个思路解决吗?要是把两户邻居放大到国家,等到自己的国家被人侵略和掠夺了,尸横遍野、十室九空时,才记得报仇吗?是不是有些晚了?”
儒生们脸色难看起来,个个脑袋低垂。
卢照邻问道:“大帅有何高见?”
李林龙应道:“农户要是在那名懒汉第一次遐想时,就果断出击,杀掉懒汉,那么还有以后的事情发生吗?”
有儒生说道:“这样的做法有失仁道,况且万一懒汉没有最后侵占农户,岂不怨杀了懒汉!”
李林龙眼睛圆睁,应道:“假设你是那个农户,为了仁义道德,为了害怕冤杀懒汉,就始终把自己的财产和妻子置身于危险之中吗?”
有儒生依然不解地说道:“大帅,那名懒汉有第一次非分遐想时,农民教训他一次,使他畏惧,不就可以杜绝以后灾难的发生了吗?何必非要杀他呢?”
李林龙摇头说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犯罪。项羽姑息放过了刘邦,结果最后死在刘邦之手,历史上这样的典故,举不胜举。农户教训懒汉一次,也许可能把他打服,但更可能使他仇恨农户,并寻机先下手杀掉农户。也就是说农户简单的教训懒汉,把自己置身到更加危险的境地,这样的办法不是解决问题之道。我们有斩草除根,不留后患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儒生们信服地点头。
卢照邻应道:“大帅说的对,防患于未然,不如主动出击,消灭潜在的隐患,这可以避免以后悲剧的发生,这才应当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有儒生也如梦初醒地说道:“放大到国也应该如此,在我们周边的国与诸部落没有对我唐形成危险前,看到了他壮大的势头,就主动出击,消灭他,就不会有威胁到我大唐的安全了!”
李林龙见效果已经差不多,说道:“儒学博大精深,可以说学之不完。但内容教人向善的多,教人向恶的少,这当是好事。可是,我看了看,就有个疑问,我们的子民学习儒学后向善了,这世间难道就能清净吗?要知道那些周边蛮族依然磨刀霍霍,惦记我们这块肥肉呢!我们百姓都光讲仁义道德了,他们却对我们举起了屠刀,我们以文明去抵御野蛮,文明的人心慈手软,怎么能打的过喜欢舔血的异族呢?这不是让我们百姓自取灭亡吗?”
有儒生说道:“所以君子应该对君子讲善,对恶人讲恶!”
李林龙笑着答道:“你说的太对了,我们就当如此,儒学教导百姓也应该如此,既要教导百姓有文明有礼的一面,也要教导百姓有野蛮残暴的一面。对待生养自己之国、民族、朋友、亲人应当文明有礼;对待国之民族之潜在的敌人应当比野蛮人还要残暴和凶狠。这样才是正道。为此,大家觉得是不是应该编写一部这样的书来教导百姓呢?”
儒生们说道:“不错,应该有一本这样的书教化百姓。应该让天下学子明白对不同之国之民族之事情,应当有不同的态度和采取不同的手段。”
李林龙说道:“我看诸位都是大才,可以共同编写这部书,这部书要是出来了,并得到推广,各位的功绩,将永载史册。地位也都将日渐升隆。这可是前无古人,后五来者的千秋之功啊!”
儒生们都很兴奋,从事弥补儒学不足的事业,在他们看来是光荣而神圣的。
卢照邻有些担忧地说道:“以善对善、以恶对恶,儒生们都拥有这样的思想,百姓们也跟着模仿学习,要是理解偏了,岂不人心思恶了?”
李林龙应道:“所以这本书应当开篇就要把立书的原则、目的告诉大家,那就是爱国、爱民族、爱团队、爱家庭,对待同族同宗同血脉之亲人,当互助友爱、团结互助;而对待国之敌人、民族之敌人当同仇敌忾、主动出击、消灭隐患。”
儒生们点头,都认为非常好。
李林龙把心中早已经想好的书名说了出来,他说道:“书名就叫〈武学法则〉吧!”
……
李林龙任命卢照邻为主编修,其余儒生各负其责,他则担任顾问。
三个月的时间里,李林龙不过问军队训练如何,一心扑在〈武学法则〉的编撰上,第一稿再反复推敲下终于问世了。
全书共分四大章、三百条法则。第一章,立志法则,宣扬爱国、爱民、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和团队精神。第二章,立人法则。宣扬进取、竞争、自立、自强、奋斗思想。第三章 行为法则,倡导学子习武强身、见义勇为、锄暴安良、保家卫国。第四章,锄恶法则,倡导对待恶人、恶势力、恶敌国,以恶止恶,积极进攻,主动消除隐患,斩草除根,不留隐患。
全书引经据典,例举了大量历史事实,比如第四章里为了证明主动消除隐患的正确性,列举了汉武帝主动出击进攻匈奴,才使得匈奴长期骚扰边关的状况得到扭转的历史事实。
书在营州的雕版商社刊印了征求意见版一百册,发放到各地宣讲,征求社会各阶层有识之士的反应,最终定稿将在汇集众多人的意见修改后定稿。
……
李林龙要把这种思想在军队中也广泛传播,他召集平东军、定北军校尉及校尉以上将领六百多人在辽州集训,他亲自做主讲。
他对所有的集训将领们说道:“我们面对的高句丽、靺鞨,都是好战之国和好战之部落,他们从君主到百姓普遍习武,他们的目的就是侵占我们的领土,掠夺我们大唐的财富,我们身为大唐男儿、大唐将士,应当做什么?”
将领们齐声应答:“保家为国、责无旁贷。”
李林龙应道:“不错,保家为国、责无旁贷。可是是积极防御呢?还是主动消除隐患?”
将领们基本都喊道:“咱的实力够强大,当然主动消除隐患。”
李林龙笑着说道:“不错,主动消除隐患才应当是我们目前选择的。把战火引到对方的领土,我们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而敌人的损失将成倍增长,打败了,我们只是损失掉一部分将士;打胜了,我们可以占有敌人肥沃的土地,掠夺敌人的财宝,夺走他们漂亮的妻子,获得丰厚的战利品!”
众将领觉得可以得到很多利益,都向往地笑了。
李林龙说道:“其实主动进攻还有一个好处,他会使你的手下将士们充满发财的梦想,并积极为之拼力搏杀,而作为将领的你可以让跟你的弟兄都能建功立业、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如此光照自己下面的弟兄们,必然得到他们的拥护,你也才能率领他们打胜仗。”
一名将领起身问道:“大帅,我听说苍鹰军进攻西域时,对突厥人采取杀光、抢光的办法,我们对东部的人也采取这样办法吗?”
李林龙笑着说道:“不可以,突厥人不与我们同脉同宗,而且对待我们百姓的方式也很残暴,我们才采取杀光、抢光的办法,而高句丽人、百济、新罗之人追根起血缘关系,咱们和他们都是亲属关系,对待有亲属关系的他们,我的意见是可以抢夺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产,但不能采用杀光办法。太宗皇帝征伐高句丽时,把高句丽人大量迁往内地,这是很好办法。你们以后要攻克一地,就把他们的人全部迁到关内,而关内之人则大量迁到你们新占领的东部。这样虽着高句丽人、百济、新罗之人全部被迁走,他们原先拥有的土地,就真正归我们所有了!新占领的土地除了安置新迁移到来的关内之人,剩余的很多土地,就可以归你们和你们手下将士所有,那时每个人都成了大地主,这时你们就实现了你们作为将领给部下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