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王希望自己麾下的每一个飞行联队都能保持自己的传统和光荣,这也是他不打算轻易就把损失严重的第1战斗轰炸机联队并入第2战斗轰炸机联队的原因……每个联队都应该把自己的火种传下去……要不然不断的合并拆分使得部队不容易形成密不可分的团结和友谊,是部队就会有竞争,良性的竞争从来都是中国王在建设中国参战军时就大力提倡和鼓励的。
在世人瞩目的乌克兰上空7·29空战中,联军前线航空队的伤亡相当不小,两天前的7·29上午的空战中,联军航空队损失68架战机,阵亡和失踪飞行员38名,被击落的飞机中包括4架中华FR—18,好在都坠落在伏尔加联邦境内,西南方面军派出地面搜索部队搜救飞行员和残骸,此外前一夜在乌克兰境内跳伞的飞行员已经被联军潜入的特种作战小队寻获救回。
迄今位置,联军前线航空队只在乌克兰上空出现三天不到的时间,但空战和对地攻击的作战强度堪称东线战场之最,特别是对地攻击中在7·30日凌晨出动了驻卡缅斯克—沙赫京斯基和察里津的第3重型轰炸机联队的1个汉德利佩季O/400轰炸机大队,在空袭乌克兰人布置在边境附近的第一道堑壕式防线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两天对哈尔科夫城防和东北部森林地带的空袭中,萨马拉的联军司令部中没有同意继续投入第3重型轰炸机联队的汉德利佩季O/400轰炸机对地空袭也引起了不少联军将领的不解,尤其是指挥乌克兰战役西南方面军中路军宇都宫太郎和大庭二郎都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西南方面军参谋长兼中路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畑俊六少将试探性的猜测,总司令阁下是怕我们把对方炸惨了放弃守卫哈尔科夫直接撒丫子撤退……
其实王庚的考虑还不止如此,当初田中义一和蒋方震在司令部会议上有同样的疑问,中国王的回答是汉德利佩季O/400和V/1500虽然携弹量比DH4侦察轰炸机和FR—18战斗轰炸机要大的多,但飞行速度慢……
第七百八十五章(二)联军航空队
重型轰炸机起飞和空中编队所花的时间多,光是爬升到3000米的位置就得花上半个小时不止,而且德国人和乌克兰人地面防空能力尚未领教过,联军航空队的SE5、DH4和FR—18搭配和编队作战能发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而重型轰炸机应该作为战略或者决战使用……
比如说联军决心攻克哈尔科夫或者基辅这样的重镇时,或者要突破德国人、乌克兰人重兵防守的阵地时,那么重型轰炸机的使用才是最合适的场所,要不然性价比太低,不说是高射炮打蚊子吧,起码是个重锤砸蟑螂还在瓷器店里施展腾挪不开的感觉。
协约国东线联军航空队就是中国参战军航空队,此刻日籍飞行学员和联邦籍飞行学员的招生和培养尚未展开……
而作为中国最早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此时已经成为中国航空队培养飞行员的大本营,一年来南苑航空学校的规模扩充了十倍,1917年10月,首批速成培训毕业的500名飞行学员已经成为中华航空公司和联军航空队的中坚力量,1918年1月毕业的第二批速成学员的数量为1000人,此时第一批的速成学员的飞行小时都已经超过500小时,而1918年4月毕业的第3批航校速成飞行学员的数量更是高达1500人。
1918年7月底毕业的南苑航校第4期速成飞行学员的数量是惊人的2000人,在和这先后4期速成飞行学员同期毕业服役的,是数量超过1倍的地勤和机械师们,说起来,航校地勤机械师的培养甚至比飞行员要难,毕竟捣鼓发动机、油路、控制系统这些机械动力相关的操作,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都有相当的要求。
好在地勤机械师的选材面对身体的要求比飞行员要低的多,加上王庚从美国聘来的工程师数量超过了1000人,在这些家伙的传帮带比划之下,南苑航校的机械师培训好歹没有拖航空队飞速扩张的后退,等到1918年8月,整个参战军航空队的在编飞行员数量将达到5000人,地勤和机械师超过12000人。
截至1918年7月底,至少经历过30小时以上单飞训练的航校第4批学员毕业人数高达2000人,由于这些学员都是数十万参战军将士中选拔身体合格又有高小以上学历的优秀知识青年组成,所以在航空教学方面的接受能力和基础都要比普通士兵好的多。
当然,南苑航校早期的两批毕业生基本被王庚从全国各地都重新招募了回来担任教官,加上英国皇家空军派来了20名的资深飞行教官和50名机械工程师的援助,使得隶属于中国参战军司令部下属航空处的南苑航空学校成为一个巨大的飞行员速成工厂。
而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早年成立时,把从陆海军选拔来的各五十名学员分「普通组」和「高级组」两阶段训练,自民国三年初开始训练,计划一年结业,可王庚哪能等得起一年的时间?早在1917年7月南苑航空学校刚划归参战军司令部下属航空处管辖之后,这厮就任命王助、巴玉藻担任航空处的正副处长,并兼任中华飞机制造公司的正副总工程师,而任命了王鹗为南苑航校校长,姚锡九为教育长。
金世中、章斌、金贤、张纳墀、钱乃斌、胡文彬、何士龙、传锦隆这些南苑航校的第一期毕业生都任命等为教官,在王庚这个甩手掌柜的无理要求下,王助巴玉藻以及南苑航校的这些资深教职员们,在1917年下半年愣是捣鼓出一份速成学员培训大纲和教材来。
南苑航校飞行生施训的程序是:1、先进行航空理论课程教育,由地面学科教官教授,课程内容包括飞行原理、发动机原理和飞机结构等几大部分;2、再由飞行教官讲解飞机的操控技巧与要领,进行座舱实习,练习手脚协调与杆舵一致的要领,并在地面练习滑行与模拟起飞滑跑。
3、等航空理论学习与地面实际操控纯熟,且达到一定水平,方可正式升空飞行。
4、航校各门功课考试合格,放单飞时间超过30小时,即可毕业进入参战军航空队,毕业生直接授陆军少尉。
这些课程如果按部就班的话一年的培训学习时间是起码的,但是如果从实战的角度出发,第1个月学理论、第2个月在地面学操控和实习、第3个月升空进行起降、飞行、拐弯、跟斗、爬升、俯冲和编队飞行,最后完成放单飞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当然,刚毕业进入航空队的飞行员属于航空队的见习飞行员,在各自的中队中还要学习很多实战的编队、格斗、爬升、俯冲、摆脱、侦察、投弹、对地攻击、夜航等等课目和技巧,就算是一名南苑航校毕业的优秀学员,毕业后进入航空队见习,至少也得1到3个月的时间才能逐步熟练掌握以上课目和技巧。
至于经验,等他们打下第一架敌机或者被敌人击落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形成这些宝贵的经验,当然,平时训练时的空中格斗并不能完全代替实战,真刀真枪的扣动扳机或被敌机咬住尾巴所带来的紧张和刺激远非训练和实习能比。
而协约国东线联军航空队实行的是一线轮战值勤制度,飞行中队的飞行员执行45天的一线战备值勤后转入二线休整15天,每个一线中队都有每45天都会至少轮换三分之一的飞行员,新毕业参加航空队的飞行学员们首先进入的是驻扎在二线的飞行中队,王庚一手制定的这个制度保证了每一个前线的飞行中队的优秀飞行员不会因为长期没有轮换的战斗在第一线而最终陨落长空。
当一线的飞行员执行完2个45天的战斗任务之后,将获得45天的二线休整的机会!
第七百八十五章(三)联队长李藻麟
等执行完3个45天的战斗任务后,将获得60天的二线休整的机会,理论上这将大大的降低了战时一线王牌飞行员的战损率,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骨干随时在二线待命和带练新飞行员。
当然,此时中华飞机制造厂的飞机产能还远远不足也是一个原因,处在第一线的每个飞行中队虽然只有3个小队12架飞机,但是飞行员却有4个小队16名,多出来的这个轮换的小队将保证整个中队执行任务时不会因伤病减员而造成中队出勤的飞机数量下降。
如果不是王庚看不上SE5和DH4,本来这两款飞机英国人因为自己的产能不足,已经委托授权美国通用飞机公司代工生产,协约国联军完全可以从美国进口更多的SE5和DH4。
可在王庚看来,优秀的飞行员比飞机要宝贵的多,SE5的短板是飞行高度,DH4的短板是格斗能力,而中国独家研发的FR—18卓越者的格斗性能和SE5相仿,飞行速度、高度、火力和载弹量都远超DH4,所以王庚卯足了劲不愿意把宝贵的产能和原材料资源浪费在SE5和DH4身上。
在协约国东线联军航空队中,此刻担任第2战斗轰炸机联队联队长的是李藻麟陆军上校,南苑航空学校第一期优秀学员,也是联军前线航空队司令黄静波少将的亲密战友,在南苑航空学校第一期41名毕业生中属于年富力强的佼佼者,1892年出生的李藻麟此刻不过27岁而已,他的那些年长的同期学友多数在三十开外,大多数人在王庚的参战军下属航空处接收了南苑航校后回到航校担任教官。
而李藻麟则是在航空队前线司令黄静波这位老同学的一力保荐下,被王庚直接从陆军大学第5期给挖过来的精英人才,民国这陆军大学的招生是每一期学制三年,第五期正常毕业要等到1919年,这王庚那肯等那么久?国家正在用人之计,像李藻麟这样年轻而又优秀的飞行员将来当然要指挥空军而不是去当个陆军师长啥的……陆大的学业日后再补不迟。
这李藻麟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祖上世代务农。李藻麟的元祖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自祖籍直隶省(河北省)饶阳县逃荒到京郊,落户在北京广安门外丰台万宝坊……东管头村。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李藻麟的父亲年届而立,因积劳成疾……丢下李藻麟母亲、九岁的李藻麟和六岁的弟弟,早早离开人世。李藻麟的母亲是城里人,不会种地,那时北方也没有妇女下地干活的习俗。孤儿寡母三个人难以在农村过活,只得进城寄居在舅父家中。舅父家并不富裕,但他还是尽力帮助守寡的妹妹度日,想办法让李藻麟们兄弟二人上学念书。
李藻麟在城里上的是广益小学,据说,这是京师第一所私立小学,是校长陆达夫创办的。小学毕业以后,李藻麟考入京师满蒙文高等学堂。这是一所造就边疆人才、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学校,设有满文和蒙文两科。李藻麟那时遐想翩翩,内外蒙古幅员辽阔,如果有机会骑上骏马……驰骋在浩瀚无垠的大草原上,该有多美啊!于是李藻麟选择了蒙文。
毕业后本应继续深造,无奈家庭经济拮据,不仅无力供李藻麟上学,还需李藻麟挣钱养家糊口。那一年李藻麟16岁……如果去学徒,年龄偏大,而且做学徒一开始也挣不到钱;如果找正式工作,年龄又偏小。母亲想让李藻麟去当佣人……小听差的。对此,李藻麟感到十分苦恼。一时间,何去何从,一筹莫展。
恰在这时,出现一线生机。李藻麟在同学边明远家里,说起自己当前的窘境,他的父亲很同情李藻麟,给李藻麟出了个主意。他告诉李藻麟:目前,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正在招生,两年毕业,吃、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