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师帮帮忙-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不一样了?”吕仲明眼里带着笑意,反问道。

“你是仙人。”尉迟恭道:“我们都是凡人。”

吕仲明知道长期居住在并州,日晒凶猛,风沙厚重,水土原因,这里的人皮肤相对来说都比较暗沉,偏古铜色一点,但也不构成是仙人的理由嘛。便道:“那是因为你没去过江南,江南人都长这样,世民兄皮肤也好,眼睛也亮,长得也俊,怎么不说他是仙人?”

“不一样。”尉迟恭道:“他没有仙气,你身上有种仙气,走路时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无忧无虑,一边走一边笑的模样。”

步伐?性格?吕仲明道:“一边走一边笑,那是傻子好吧……”

尉迟恭莞尔,又叹了口气,似乎有话说不出来的样子。

“这个……”尉迟恭拿出吕仲明的那片鳞,说:“我可以一直收着么?”

吕仲明看了一眼,便道:“当然,给你的就是你了。”

尉迟恭点头,自嘲般地笑笑,说:“本以为你生气了,会要回去。”

吕仲明摆手,笑道:“没有生气,打嗝打得都没气了。”

说话间两人到了正德殿,守门的卫兵一起朝二人鞠躬。

“尉迟将军。”

尉迟恭提着灯笼,作了个“请”的手势,自己却不进去,说:“我在外头等你,待会送你回去。”

吕仲明点头,进一门,褪了靴子,再踏上垫板,走近殿内。

只见殿中央一名中年人两鬓发白,倚在胡床上,看手中一本书,李世民则坐在一旁,给那中年人烹茶。

“没想到吕道长如此年轻。”那中年人道。

“见过唐王。”吕仲明笑道,正要收拾心神,好好糊弄一下李渊时,忽然间一紧张,胸腹之气又逆行上来,忍不住打了个呃逆。

“嗝儿。”

吕仲明:“……”

静夜中,夜空晴朗,万里无云,漫天星星。

吕仲明不得不承认李家果然气派,李世民用来煮茶的器皿,许多是连他都没见过的,然而他实在没什么心思去跟李渊多说,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呃逆上,听说闭气也可以止住呃逆,他便开始尝试以闭气控制。

李渊却丝毫没有发现,或者是已经发现了,为避免尴尬而不说,问道:“吕道长在晋阳可住的顺心?”

吕仲明点点头,不说话。

“道长请。”李世民笑着给他一杯茶,吕仲明接过,喝了。

李渊道:“道长实在太年轻了。”

吕仲明笑笑。

李渊道:“只不知道长是正一道,还是五斗米道?”

吕仲明喝下茶,闷了个呃逆,心道似乎好了,便开口答道:“晚辈是上清道。”

“上清道?”李渊有点奇怪。

“天下道门。”吕仲明放下茶杯,淡淡回答:“其实本无分别,唐王所问的五斗米道与正一道,前者乃张鲁,后者乃张道陵所创。事实上以创始者来区分道家流派,并不正确。”

“噢……”李渊缓缓点头。

吕仲明感觉自己已经不呃逆了,便自若答道:“毕竟在他们创教前,盘古一气化三清,三清便已斩去三尸,证于天地,万古长存。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现今天下道门,有以玉清为尊的玉清道,也有奉行老君经文的太清道,还有奉上清灵宝天尊的上清道,晚辈便是上清道门人。”

至此,李渊方恍然大悟,点头,说:“道长所言有理,只不知上清道中,所学为何?是丹药之法,还是延年益寿之术?”

“容晚辈问一句,唐王有何心愿未遂?”吕仲明看着茶杯,随口道:“是求长生,还是想修仙,抑或是泽被子孙,求三清赐福?”

李渊正思考时,吕仲明却放下茶杯,认真道:“若是想借仙力了却心愿之法,仲明无计可施。上清道所教授,非是求神问鬼之术,也不能使人长生不死,更无法令人超脱三界成仙。”

听到这话,李世民脸色一变,忙皱眉以眼神示意,吕仲明却假装看不见起身,向李渊拱手道:“仲明不才,就此告辞。”

吕仲明正要走时,李渊却忙道:“请留步。”

吕仲明回头看着李渊,李渊长叹一声,缓缓道:“本王明白了。”

李世民笑道:“道长,茶还没喝完。可是嫌李某待客不周么?”

吕仲明笑了笑,坐下,不说话。

“阁下见笑了,仲明家学,对唐王兴许起不了帮助。”吕仲明道:“我只学了‘道’,以及如何‘证道’,天地之间,最难寻的,独独便只有‘道’。唐王位极人臣,坐拥并州,千万百姓便是您的子民。世间之道,便在唐王的身上。仲明只懂如何平去这乱世,协助唐王证此道,重新缔造一个升平盛世,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此道,乃是‘帝王之道’。”

李渊笑道:“老朽有眼无珠,盼吕先生莫要往心里去。”

吕仲明知道此刻不上点料,双方还止于客套,并无进展,便先表忠心道:“唐王,仲明不才,此来愿为李家尽一份心力,只盼能有朝一日,见唐王证得王道。”

李渊道:“好,仲明快快请坐。”

吕仲明道:“容仲明问一句,唐王觉得,来日天下形势如何?莫不是还想为隋家尽一份心力,至死则以?”

李渊:“……”

李渊道:“道长言重了,如今战乱频起,本王守卫并州,抵御突厥,也属无奈之举,常常盼着有朝一日,能回中原,尽力收拾这乱局。”

吕仲明知道自己来前,李世民必定是遣人将他们三个的来龙去脉都调查清楚了,知道秦琼与罗士信当了逃兵,自然也知道他是杨广要的人,便不再与李渊拐弯抹角地说话,直接开门见山了。

来前他也了解过李家的发家史,心道李渊为人圆滑,说什么都不愿被人抓住把柄……既是如此……

“大隋已是广厦将倾,垂垂危矣,杨广的脾气,想必唐王也是知道的,何时生,何时死,不过在他一念之间,又何必再为他效命?大隋气数已尽,一朝倾覆,唯有唐王起兵号令,方能平息眼前乱局。”吕仲明喝了口茶,便这么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仿佛是知道李渊必将起兵造反一事,听得李世民暗自心惊。

李渊先是脸色微变,继而浮现笑容,问道:“道长,李渊何德何能?堪当此大人?我李家为隋效命多年……”

吕仲明一哂道:“时局瞬变,此一时,彼一时了,本以为唐王胸怀大志,仲明才与两位哥哥前来投奔,唐王若不愿招兵起事,就此别过。”

李渊不说话了,吕仲明看出他也在犹豫,便不再纠缠这话,又解释道:“起事指日可待,如今天下,不过是杜伏威、杨广、李密、窦建德数人为敌。杨广已穷途末路,又与江淮义军彼此牵制,远在万里之外,不必理会。”

李渊没接话,吕仲明便连珠炮般把话都说了,心道反正来都来了,今天小爷也给你来个唐朝版隆中对,誓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又说:“但唐王若想打起旗号,起兵反隋,万万不可自立为君,须得等候时机。”

李世民拿着杯子的手不住发抖,已说不出话来了,李渊却眯着眼,问:“何时方是良机?”

“杨广死的那一天,就是良机。”吕仲明答道:“这几年,与突厥宜和不宜战,先以怀柔手段稳住突厥。朝廷若催起,便道因守卫边疆,无暇抽兵镇压中原一带。待得杨广大势已去,天下英杰群起而攻之,假以时日,不出三年,杨广必将走到死胡同,待杨广死后,唐王可拥立其宗族为君……”

吕仲明稍一沉吟,便起身走到李渊身后,抬头看着墙上的地图,续道:“这个时候,想必唐王已稳住了突厥人。且一时缓得外患,发兵直取大兴。一旦占领了大兴,最大的阻力便来自瓦岗,李密必然会警觉。”

说到此处,吕仲明认真地看着李渊双眼,解释道:“李密此人自命不凡,可怀柔取之,令其与余下势力相斗,李密好大喜功,且不能容人,只要不与他起正面冲突,坐山观虎斗,其人必败。”

“待得那时,可沿大兴发兵取洛阳,招降李密,再杀之。”

“那天救张须陀将军之时,本想一箭送他上西天,为唐王绝此后患。不料终究是射偏些许,可见李密气数未尽。”

“然而不要紧,此刻关中之地已收入囊中。至此时,打的打,谈的谈,安抚的安抚,颁新政,安民心,轻徭薄赋,天下艰难多年,百姓不过是想讨口饭吃。”

“众望所归之处,好战之人不过是秋风残叶,不足为患。”吕仲明道:“但须得慎防义军与官阀残党勾结突厥。初定大兴洛阳后,想必还有几场硬仗要打。扫除突厥积患后,唐王已是九五之尊。证此王道,上达天听,待那一天,仲明自当为陛下一释平生之疑。”

殿内十分安静,李世民,李渊两父子看着吕仲明,都是微微张着嘴,李世民端壶的手定在半空,添水的壶嘴嘀嗒一声,水滴落在杯中。

“嗝儿。”吕仲明又打了个呃逆,恨不得把自己埋起来。

李渊一直眯着的双眼睁开,大笑三声,反而把吕仲明吓了一跳。

“说得好。”李渊笑道,双眼中,竟是透着一丝沧桑与睿智:“本王受教,世民,能请到吕先生前来,你功不可没。”

李世民笑而不语。

李渊起身,一振双袖,朝吕仲明一鞠躬,吕仲明忙扶住这老者,霎时间心中感慨万千。

李渊道:“本王愿拜先生为上卿!盼先生莫嫌弃本王!”

吕仲明笑道:“唐王过谦了,仲明进晋阳时,见全城百姓安居乐业,城中富饶,便知唐王乃是天命所归之人。请。”

李渊回榻上坐着,长叹一声,答道:“我本有心做点事,奈何年纪大了,许多事,有心无力,也拿不定主意,今日听先生一席话,茅塞顿开,受益良多。然而时机难以把握……”

“那是自然的。”吕仲明认真道:“不可贸进,须得准备周全。”自然知道李渊是个老狐狸,先前昏昏欲睡的模样,都是装出来的,必然早有计谋,多半自己所言正与他不谋而合,才有这待遇。

吕仲明欣然坐下,心道料都抖完了,现在可以尽情地装神弄鬼了,遂道:“天道轮转,生死有序,俱是世间法则,晚辈知唐王心有所系,却不必过哀。”

李渊道:“本王少时不信鬼神,不信运命,然而年纪大了,常觉心中戚戚,或许世间,真有许多事,乃是天命使然。”

“唐王言重。”吕仲明不再与他拘礼,悠然道:“天命,往往不过是上位者施加于众生的意志而已。若说成败兴灭,功名富贵,这些都不算是天命。天命不是天道,生死,乃是天道使然。”

李渊道:“请问小友,生死乃何物?”

吕仲明悠然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况于人乎?”

这句乃是道德经上老子所言,果然李渊一听便有触动,吕仲明又解释道:“生与死,就像一条河流的两岸,无法在此岸窥见彼岸,生人无法理解死,死者亦无法论‘生’,正如这一刻的你走过了时光,却永远回不到过去,而这一刻的你知道未来,却不知真正的确切未来会如何。以生窥死,是生者无法理解之事。夏虫不可语冰,因为蜉蝣朝生暮死,便从无冬寒一说,更无法想象。生前有生前的广袤,死后有死后的无涯,死亡是静,生时则循环往复,谓之动,一动一静,乃是无极。”

吕仲明抬眼看着李渊,笑道:“唐王不必为死者悲伤,就连诸天仙佛,都在这‘道’的纳入之中。一旦证得大道,便将与天地一体,到得那时,浩浩苍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