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冰点。
【2073年6月12日】
联合国安理会再次举行会议进行表决,最终以2票弃权,13票赞成的结果通过了“结束对以色列实行制裁”的决议。
次日凌晨,巴勒斯坦正式宣布与以色列开战。并向以色列南部城市迪莫纳、贝尔谢巴以及中部城市特拉维夫发射了三枚超重元素弹。除射向贝尔谢巴的那枚核弹被以方防御系统拦截外,其余两枚均命中目标地区,迪莫纳伤亡人数超过一万人,一座核武基地被毁,而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则有三万多人在睡梦中被夺取了生命。
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向巴勒斯坦提供这三枚超重元素弹的伊朗,也立即受到了多方指责。但伊朗仍公开表示支持巴勒斯坦的“合理报复”行动,并称伊斯兰联盟不惧怕任何威胁。
【2073年6月15日】
美军海军第五舰队大规模航母战斗群在波斯湾集结。
【2073年6月20日】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多国部队直接绕开联合国,投入五万兵力,开进中东地区。中、俄等中立国家呼吁双方保持克制与冷静,并向联合国提议召开多边谈判,但遭到美、英等国的强硬拒绝。
【2073年6月23日】
伊朗向中东地区多个美军基地发射了携带超重元素弹头的“黑石”导弹,三分之二被拦截击落,但仍有三分之一命中了目标,其中包括第五舰队驻扎在巴林的司令部。
一天后,美、英、法、德等七个国家正式对伊朗宣战。
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等伊斯兰联盟国家同时宣布成立伊斯兰联盟军,表示坚决与伊朗站在同一阵线,彼此消除分歧,共同对敌。
【2073年6月28日】
who(世界卫生组织)派遣的医疗专家团队撤离交火中的巴以冲突地区。(专家团携带大量样本撤出时,加沙地区患上“蛇纹病”的人数已突破两千大关,并仍在快速增长中。)
【2073年6月30日】
美军在波斯湾与伊朗海军发生交火。
伊朗首都德黑兰上空遭到北约空袭部队轰炸,城市陷入半瘫痪状态,死伤者逾万。
第二天,空袭部队再次轰炸了伊斯兰联盟军所在的多个城市,造成更多的伤亡。
【2073年7月30日】
战争持续一个月后,伊斯兰联盟军国家失去了对他们重要地区、城市百分之五十的控制权,但英美等国同样损失惨重。
北约七国部队遭到了伊斯兰国家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交战过程中,原先中立的沙特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阿曼、土耳其、埃及等国也先后宣布加入伊斯兰联盟军。美军第五舰队几乎全灭,第六舰队紧急开赴战区,陆军伤亡不计其数,其他北约各国也均遭受了轻重不等的损失。
【2073年10月2日】
全面中东战争爆发三个月后,战局陷入胶着。
以色列虽然有它的北约盟友从旁协助,却被周围所有伊斯兰国家的炮火环绕,成为了众矢之的。无数以色列难民被迫远离家园,通过暂时由美军第六舰队控制的地中海区域,向希腊等国寻求战争庇护。
【2073年12月28日】
以色列宣布无条件投降。
北约方面,面对日益攀升的伤亡人数及军费开支,参战国国内反对派以及民众开始施加压力,要求政府尽快撤军。
【2074年1月7日】
中、俄两国再次强烈呼吁双方进行和平谈判,而这次,北约七国与伊斯兰联盟达成共识,均同意和谈。
【2074年1月14日】
中东战争参战各国第一次多方首脑会谈在日内瓦召开。
由于双方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太多人流血牺牲,谈判过程极其艰难,之后的十一个月里,会议进展缓慢。
【2074年12月8日】
伊朗总统(同时兼任伊斯兰联盟军总指挥)遇刺身亡。
伊斯兰联盟指责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是这次刺杀的幕后真凶,但美、英各国均予以了否认。
【2074年12月24日】
伊朗副总统宣布继任总统一职,并正式退出和谈。
在此之后,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也先后宣布退出本次谈判。
中东和谈破裂。
【2074年12月31日】
伊斯兰联盟军向美、英、法等北约部队本土发射了共计13枚洲际弹道导弹,其中8枚被拦截,剩余5枚成功命中纽约、波士顿、伦敦、里昂、慕尼黑五座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造成了上百万平民伤亡。
其中,who(世界卫生组织)一间位于纽约的实验室同时被毁。该实验室正在研究“蛇纹病”这一罕见新型疾病的成因。据不完全统计,中东战区巴勒斯坦境内当时患病与死亡人数已达近万人。
一位美国cdc(疾控中心)官员在纽约空袭前几天公开表示:一种人类目前还无法得知病因的致命疾病正在中东地区蔓延,我们的士兵正在这片危险的土地上作战,军队应该立刻撤出中东地区!
【2075年1月3日】
遭到本土打击三天后,中东战局又起变化。包括美军在内的北约多国部队,开始紧急撤离他们占领的多个重要地区及城市。
此举并非那名cdc官员的警告起了作用,而是美国差不多二十年前就开始部署在太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计划”准备启动的先兆。
七颗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启示录”卫星,每一颗上都搭载着12枚名为“达摩克利斯之剑”的金属动能武器。这些顶端呈尖锥形的细长金属棒,由钨钛合金制成,弹头装有ubh(126)元素引爆装置,直径35厘米、长7米、重达数吨。
依托卫星平台,它们将在太空发射,以流星的速度(39000km/h)击中目标,通过卫星制导,利用小型火箭助推和自由落体产生的巨大动能,可实现任何时间对地球上任意地点的非移动类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发射,能毫不费力地摧毁大型建筑群和几百米深的地下掩体,就像陨石撞击地球一样,它获得的动能巨大,打击地面时所产生的破坏力可想而知,加上超重元素弹头引爆,能产生无与伦比的连锁破坏效果。
【2075年1月8日】
到达预定轨道的七颗卫星列成环状,缓缓展开了它们庞大的银白色面板,仿佛七位末日天使张开了其羽翼。
数分钟后,从太空俯瞰,整个中东地区开始被一波又一波的白色闪光所覆盖。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基尔库克、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麦加、利雅得、阿布扎比、德黑兰、喀布尔……在这一天,许多城市成为一片废墟,或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2075年1月10日】
一段长达数分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攻击地面城市的录像被公布,引起了中、俄等国对美国这一天基武器系统的强烈不安。
【2075年1月27日】
鉴于“达摩克利斯之剑”所造成的巨大人道主义灾难,安理会各成员国经过多番交涉,美方却始终拒绝有关立即中止“达摩克利斯之剑计划”的各项提议。
多个领域近年来正逐步被中国、俄罗斯赶超,本国经济持续低迷的美国,迫切地需要一场或多场战争重塑其世界霸主的地位。而美方表现出的强硬姿态,成功惹怒了俄罗斯方面,俄总统随后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称将不惜一切代价,消除在俄罗斯人民头上的“悬顶之剑”的威胁!
【2075年2月4日】
当七颗“启示录”卫星的其中之一运行至中国境内上空时,该卫星的飞行轨道参数被中方破解,一艘代号为“重明鸟”的无人航天飞机成功将其拦截。
飞机载荷舱内携带的机械臂捕获了“启示录”卫星,这一过程被卫星摄像头拍摄下来,并传回了美国afspc(空军太空司令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总部。随后画面中断,卫星被“重明鸟”号带回中方地面基地进行分析。
美军方发言人立即发表新闻演讲,指责中方这一行为是彻头彻尾的无赖行径,强烈要求中方立刻归还被劫持的“启示录”卫星。对此中方予以反击,称只是执行常规防卫任务,任何可能威胁本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中方都绝不姑息!
【2075年2月17日】
美外交部长访问亚洲多国。外界普遍猜测,美方此举一是试图修复近期与中俄等国的紧张关系,二是拉拢日本、印度这两个美国在亚洲的最大盟友,为下一步的安排未雨绸缪。
【2075年2月25日】
“达摩克利斯之剑”造成的可怕打击后,剩余分散的伊斯兰联盟军开始向土耳其境内集结。作为报复,联盟军再次向美英等国发射了十余枚洲际导弹,其中有一半被拦截击落,另外五枚成功在预定城市上空引爆。
【2075年3月1日】
日本海上自卫队频频在东海海域挑衅中方舰船,双方摩擦不断,发生了多次交火,冲突渐渐升级。
【2075年3月28日】
中日正式开战。
【2075年3月30日】
美军第七舰队试图进入台湾海峡,遭中方拦截。
【2075年4月2日】
俄罗斯黑海舰队通过土耳其海峡进入地中海,声援遭“达摩克利斯之剑”轰炸袭击的伊斯兰联盟军。
【2075年4月19日】
第三次世界大战彻底爆发。
无数曾经和平发达的城市被毁,大量难民流离失所。
在二十一年前,人类首次从小行星“泰坦”原石中发现ubh(126)元素时,大概不会想到,仅仅两年后,全球便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人们更不会想到,二十年后这些被大量制造出来的武器,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先后被投入进了这场遥遥无期的战争中。
【2077年9月8日】
研究工作被迫中止两年零九个月后,一队由各领域顶尖科学家组成的调查团冒着极大的危险,多次深入已彻底荒芜的原加沙地区,采集了大量空气、水源、土壤和动植物样本。
【2079年11月26日】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确定,造成累计数十万巴勒斯坦人死亡的“蛇纹病”,就起源于2058年1月1日,当时尚存在的以色列政权,向加沙地带发射的那枚携有ubh(126)元素弹头的“战锤”导弹。
【2080年7月2日】
战争持续五年后,由于这一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发布,美、英、中、俄等国先后宣布无条件停火。
被小行星“泰坦”从未知的宇宙深处带来地球的ubh(126)元素,就像是一把打开梦想国度的钥匙,曾让人类欣喜欲狂。
文明与科技因它而飞速进步发展,与此同时,这把钥匙又俨然直通人类的末日,它像开闸的洪水般,使世界失去秩序。
人们犹如身处噩梦之中。
第28章
石磊和他手下的队员们,今天都只穿着一身普通迷彩服,即便这样,当他们呼啦啦围住个子娇小的谭小青时,整个场面依旧像是一群狼围住了一只兔子。
谭小青瞪起眼,对上这群人高马大的特战队士兵,气势上竟一点都不逊色,她开口就数落起眼前的石磊:“石头,别忘了现在你才是队长,还有你们几个——”瞟了眼石磊身边的队员,“都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