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案追踪-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涞拇迕袼担蹦晡呵镌兜牡谝蝗纹拮游庥窭妓篮螅涂甲非蠓胙且蛭笔狈胙退镉窆笠言谝黄鸲嗄辏星樯詈瘢砸恢泵挥写鹩ξ呵镌兜淖非蟆2还胙募胰说笔比捶浅OM薷呵镌叮暇刮呵镌队星镉窆笏淙辉谖呵镌独创遄痈懵榻こШ笠沧揭恍┣呛臀呵镌断啾龋匀皇切∥准笪祝恢狄惶幔胙募胰硕喾苹蹬退镉窆蟮墓叵担酝即俪烧饧朗拢欠胙匆运老啾疲募胰宋弈沃荒茏靼铡:罄此镉窆笏懒耍胙募胰擞谑蔷屠戳烁鏊乘浦郏没嗡捣胙偌由衔呵镌端蜕狭艘环菔坎环频牟世瘢钪辗胙故羌薷宋呵镌叮比唬獠⒎欠胙谋疽狻7胙臀呵镌妒窃�1983年3月10日结的婚,而魏西落则是在同年10月17日出生的,很明显,从时间上来看,魏西落属于早产,但是通过对当年替冯瑶接生的村子里的接生婆的了解得知,虽然从生产的时间上来看属于早产,但是魏西落出生后的健康状况和正常生产的婴儿无异,并没有出现一些早产儿的不良反应。

虽说这条线索看不上并没什么特别,只能证明魏西落早产,但是孟少辉却心存疑虑,因为冯瑶是在孙玉贵死后一个月就嫁给了魏秋远,当时是3月10日,之后在10月17日生下了魏西落,早产可以理解,但是早产后魏西落并没有出现一些早产儿应有的不良反应,这就有点太不可思议了。所以孟少辉怀疑魏西落并非魏秋远的亲生儿子,而是在此之前冯瑶已经是珠胎暗结,而魏西落的亲生父亲很有可能是孙玉贵,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冯瑶的家人在孙玉贵死后一个月就急于把冯瑶嫁给魏秋远的原因。虽然现在已经无法找孙玉贵作证,但是好在还有魏秋远的血液可以进行亲子鉴定。到底魏西落的亲生父亲是谁,在现代科学的面前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了。

至于第二条线索就是关于胡震东的,从当年胡震东所在部队的领导处了解到的情况,当年这位领导正是胡震东的班长,他对胡震东的了解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据他所说,胡震东在部队的时候为人比较沉闷,寡言少语,和战友间几乎都不怎么说话,唯独和赵铁头的关系非常好,无话不谈,而赵铁头则完全相反,为人开朗活泼,并且非常热衷于法律知识,每天结束训练后都会跑去图书室里阅读大量的法律书籍,他说退伍后想当一名律师。

这样的一条线索对所有参与案件的侦查员而言的确非常震撼,当年的班长所说的话和赵铁头所说的居然完全是相反的,赵铁头说的是当年胡震东在部队里经常看一些法律书籍。由此可见,他们两个人里有一个说的肯定是假话,而孟少辉选择相信当年的班长所说的话,因为他没有任何的理由编造谎言来骗警方。

如果事实真如当年这位班长所说,那么赵铁头和胡震东的身份就值得怀疑了,再加上这位班长为警方提供了当年胡震东和赵铁头的拼图,从中不难看出,拼图中的两个人和现在的两个人很明显在样貌上对调过了,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很可能在退伍后就互相对换了身份。他们是在85年退伍的,而身份证是从86年年底才正式开始实施并普及的,也就是说胡震东和赵铁头极可能利用了当年的这个漏洞,在登记身份证时将身份资料进行了对调。

虽然得到的这两条线索不足以证明到底几起凶案的真正凶手是谁,但可以肯定就是魏西落、冯瑶、胡震东和赵铁头这四个人的身份存在着诸多疑点,看来也是时候揭开案件真正的面纱了。

孟少辉把重点先放在了魏秋远的凶案上,虽然缺少物证的支持,但是从目前所掌握到的资料来看,利用身份对调这条线索,逐一击破胡震东和赵铁头是唯一的方法。

审讯室里的灯光幽暗,气氛紧张,一种无形的压迫感透过四周的水泥墙传达到每一个在审讯室里的人的心里,孟少辉不例外,相信坐在他对面的麻雀村治保主任赵铁头也不例外,当然,他的真实身份应该是胡震东,不过他从进入审讯室的那一刻开始,倒显得非常地放松。

“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下谈话。”孟少辉说道。

“是的。”赵铁头很简单地回道。

“找你来的原因你知道吗?”

“不知道。”赵铁头依然回答简单。

“我们警方在调查的过程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什么?”

“我们找到了你曾经在部队里的班长。”

“班长?”赵铁头眉头微微皱了下,但很快就又恢复了正常。

“是的,他和我们说了一些事情,让我感觉挺意外的。”

“是吗?”赵铁头始终没有说太多的话。

“他说的话和你跟我们说的内容有些不一样哦!”孟少辉并不在意赵铁头的态度,因为那对他而言并不重要。

“什么内容?”

“当年你们的班长说,赵铁头在部队是很喜欢看法律书籍的,而胡震东则是一个很沉闷的人,和其他的战友都不怎么说话,除了和赵铁头外,这和你说的正好相反,不知道你有什么解释?”

“或许是班长记错了。”

“是吗?不过我想应该不会吧!他至今还记得赵铁头和胡震东的样子,还为我们警方做了拼图,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看一下?”

“警官,你到底想说什么?你想说我并不是赵铁头,而是胡震东?”赵铁头仍是一脸的平静表情,“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的身份证已经足以证明我的身份了吧!你可以拿我的身份证去验啊!我总不会给你们一张假的身份证吧!”

“身份证是真的,但是身份是假的。”

“警官,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

“你们是85年退伍的,但当年身份证还没开始普及,直到86年年底,身份证才真正普及到人手一份,而这其中有一年的时间,是你们两人的真空期,再加上你们两人都是在10几岁就离开了村子,20多岁才回到村子里,离乡背井数年,在样貌上的改变,相信村子里没人能轻易分辨出谁是谁,如果你们对调了身份,再加上身份证的证明,那就更加没有人会怀疑你的身份。”

“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吗?”

“那你又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们没有对调过身份呢?”孟少辉用同样的话反问道。

“这……”赵铁头一时无语。

“赵铁头和胡震东都是孤儿,家中也再无亲戚,根本无法通过DNA的比对证实身份,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承认,我们根本拿你没辙。”

“你!”

闻言,赵铁头诧异地盯着孟少辉,对他说的话显然感觉非常不理解,要知道,这等于是在说警方手上根本没有证据能证明什么,除非你自己招认。

当然,孟少辉不傻,并不是不知道这话说出口的后果,而是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赵铁头真是凶手,其实他要做的事已经做完了,根本就有充足的时间逃离这里,但是他却没有,而且从他进入审讯室开始孟少辉就能感觉到,他之所以那么放松,并不是因为不怕警方查出什么,而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办案这么多年来的经验让孟少辉选择大胆地赌一把。

“你是一名与众不同的警察。”赵铁头微微一笑。

正说着话,一名警员走进了审讯室,和孟少辉轻声耳语了几句便离开了。

“你不想知道刚才那名警官和我说了什么吗?”孟少辉问道。

“这是你的事,如果你想说,我不用问你也会说的。”赵铁头依然表现得很平静。

“他们去了你家,在你的床下找到了一些足以定你罪的证据。”

赵铁头嘴角微微上扬,但没有说话,从他平静的表情里孟少辉感觉得出来,他根本就没打算反驳什么,从他来到这里的那一刻开始,或许就没想过要为自己再做过多辩解。

第15章 仇恨

“你完全有时间把那些证据销毁的,但你却没有那么做,为什么?”孟少辉继续问道。

“因为没必要。”沉默了片刻后,赵铁头说道:“如果我扔了那些东西,那我的行为就和魏秋远当年是一样的了,我不希望那样,更何况我借用了‘赵铁头’的身份,我不希望因为我的行为而给他将来的生活带去不必要的麻烦。”

至此,孟少辉终于松了一口气,之前一直冒用“赵铁头”身份的胡震东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你们警察办案真的很厉害,连我们对换身份的事也查了出来。”恢复了身份的胡震东佩服地说道。

“我相信就算我们查不出你们对换身份的这件事,你也会来警局自首的。”

“你真的很特别,而且也是一个非常有自信人。”

“呵呵,我的自信是建立在多年办案经验的基础上,而且说心里话,我是用我多年的经验在赌,如果输了,或许我就会和这身警服告别了,但是我的经验告诉我,我输的几率很小。”孟少辉笑道。

“是啊!你赢得很漂亮。”胡震东点了点头,“从你找到替代我的身份的赵铁头时,我就知道我一定会输。”

“那现在能说说你的故事了吗?”

“呼……”胡震东重重地缓了一口气,相信这口气已经压抑在他的心里太久太久了,“15岁那年的事相信直到我死的那一天,我才会真正忘记和放下。我记得那天天气有点阴沉,现在回想起来,天气倒很是应景,我父亲当时的心情一定和天气是一样的,只是我当时还小,没去想那么多,以为父亲是为了带我去城里玩,我当时很高兴,到了城里,父亲把从村子带去的石头交到了城里的一个科研所,然后就带着我在城里痛快地玩了几天,这几天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时间,因为那是我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玩,也是最后一次见到父亲。后来父亲去科研所拿了石头的检验的结果,他看完那一张张报告单后,脸色就变得非常地难看。因为在城里人生地不熟的,他就把我带到了一家孤儿院,走的时候和我说让我暂时先不要回村子,先在孤儿院暂住一段时间,等他回村子把事情解决完了就回来接我,这是他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当时我有问过他原因,可是他怎么也不肯说,只是让我不要问,因为事情关系到整个村子。一直到后来孤儿院关门,我被送进了部队,我再也没见过父亲,也一直没有关于父亲的任何消息,我问过孤儿院的院长,是不是父亲不要我了,院长说可能父亲是什么难处吧,因为当时在那种生活条件都相对贫困的大环境下,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家庭的生活窘迫惨遭遗弃,所以院长也并未对我的遭遇起疑心。最后,因为始终无法和家人取得联系,院长就把我和其余的孩子一起送进了部队,部队里的条件的确比孤儿院好很多,对于我们这些还不够当兵年龄的孩子,部队委派了教导员教我们读书识字,虽然生活丰富了许多,但是对父母的思念却一刻没减。直到两年后我正式进入部队,意外地我遇到了同村的赵铁头,或许是天意吧!我居然和他在同一个班里,他的父母死于癌症,而他无处可去,流浪到了城里,部队的班长在街上看到了他,就把他带进了部队,从他的口中我得知了父母被烧死的消息,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有一种好像天塌下来的感觉,但是我没有哭,一滴眼泪也没有落,并不是我无情,而是因为我知道,无论我怎么哭,流多少眼泪,父母的死已经成为了事实,我无法改变,我能做的就是等,等到我退伍后,我一定要为父母讨回公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