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前,韩信派几百名士兵重修栈道,章邯闻讯,不以为然,因为他不相信刘邦能在短时间内修复栈道。麻痹了关中军后,韩信便派奇兵取陈仓小路袭击关中军,刘邦重新占领了关中。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陈仓,是一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暗度陈仓”,用来形容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刺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

■ 暗箭伤人

典出宋?刘炎《迩言》卷六引用《左传?隐公十一年》中的一个故事: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下令攻打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的时候,青年将军公孙子都指挥士兵奋勇攻城。老将军颍叔考是一员勇将,他奋勇当先,命令士兵架起攻城的云梯,自己跳下战车,就爬上了城头。公孙子都之前就与颍叔考有矛盾,他眼看颍叔考就要立下大功,又着急又气愤,生怕颍叔考抢了自己的风头,便偷偷地抽出箭来,对准颍叔考就是一箭,只见这位勇敢的老将军一个跟斗摔了下来。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叔考是被许国兵杀死的,连忙拾起大旗,指挥士兵继续战斗,终于把城攻破。郑军全部入了城,许国的国君许庄公逃亡到了卫国。

“暗箭伤人”这一成语就是由此产生的。“暗箭伤人”亦作“暗箭中人”指放冷箭伤害人,不过,作为成语它却并不限指以暗箭为凶器,凡是背地里耍手段伤害人的,都可叫做“暗箭伤人”。

四字篇 第一章(2)

■ 八面威风

典出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元朝末年,朝政腐败,灾民流离失所,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也在家乡招兵买马,不久,朱元璋就拥有了一支二三万人的队伍。在朱元璋攻下安徽和阳后,又继续进攻江南。

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同乘一条小船,准备渡江。船主是对老夫妻,天亮开船的时候,撑船的老头举起船桨,嘴里喊起了号子说:“圣明的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威势很盛。”

当时,朱元璋大喜,虽然那时朱元璋并没当上皇帝,不过他觉得在过年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非常吉利。后来,他果然起义成功,当上了天子,建立了明朝,他成为历史上闻名的皇帝明太祖。

现在,“八面威风”这则成语的意思也是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和过去基本没有区别。

■ 白云苍狗

典出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王季友,唐朝诗人,他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贫困,抛弃了丈夫而去,但外界不明真相,都说这是因为王季友有外遇,纷纷指责王季友。杜甫为此不平,并写了《可叹》诗为诗人王季友鸣不平。杜甫认为,这种把好人变成坏人的社会舆论,有如白云苍狗一样。

诗云:“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白云”指白色云朵;“苍狗”指黑色的狗。“白云苍狗”意思是天上的浮云像白衣裳,顷刻间又变得像黑狗。现在说“白云苍狗”已脱离杜甫为诗时的背景。亦作“白衣苍狗”,泛指事情变化无常,使人莫测。

■ 百步穿杨

典出《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春秋战国,楚国有个名将叫养由基。他射箭的水平十分高超,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靶子设在五十步外,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人的一片喝彩。养由基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说:“随便挑一片叶子,当作靶子,我就能射中。”周围的人,包括潘虎,都不相信。养由基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正好射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了。

“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一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用“百步穿杨”来形容射击本领高强。

■ 班门弄斧

“班”即鲁班,古代巧匠。“班门弄斧” 即在鲁班面前搬弄斧子。

语出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在明朝诗人梅之涣的诗《题李白墓》中也有: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坟前,有不少自命为才子的人在那里题了很多诗句。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叫梅之涣的学者看到后,也在他们的诗后题了一首绝句,讽刺他们道:“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采石”是指采石矶,是李白坟墓的所在地。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一位建筑家和机械学的发明家,这首诗是说,采石矶江边的一个坟墓啊,那里躺着的是才华横溢、名垂千古的大诗人李白啊,来来往往的人们都在那里题上一首诗,真的等同于在鲁班门前卖弄大斧呢。

四字篇 第一章(3)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另外,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 包藏祸心

典出《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春秋时期,楚国公子围要带兵进入郑国娶妻,阴谋借机袭击郑国。郑国的子产识破了楚国这种迎亲的险恶用心,便派子羽出城迎接,让楚国公子围在城外迎亲,公子围的代表不答应,子羽只好明说:“我们的国家小,不算错;但是,如果因为国家小,希望仰赖大国,而自己不加防备,那才是大错呢。郑国同你们楚国联姻,本想依靠你们大国来保护我们小国,可是你们心怀鬼胎暗取我国(包藏祸心以图之),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公子围见阴谋败露,料想郑国定有防备,只得放弃偷袭郑国的打算,但又不承认自己有吞食郑国的意图,坚持要进城,表示楚兵一律不带武器,全部空手。

后来,人们就用“包藏祸心”形容外表不露声色而暗中害人。

■ 杯弓蛇影

典出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驽,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驽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怿,由是廖平。

汉朝应劭的祖父应郴,十分好客。一次,他见一朋友好久不来,十分惦念,就登门拜望。只见朋友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应郴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经过再三询问,朋友才说:“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小蛇在游动。喝下去之后心里就总是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想要呕吐,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应郴心生疑惑,酒杯里怎么会有小蛇呢?

回到家中,他看见墙上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灵机一动:是不是这张雕弓在捣鬼?于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朋友那天坐的位置,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真像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为了解除朋友的疑惑,应郴马上去向朋友解释。他让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朋友恍然大悟,病马上就痊愈了。

后人以“杯弓蛇影”来比喻自己吓唬自己。

■ 背水一战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率军攻打赵国。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径口”。他命令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第二天,双方展开激战。交战中,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只能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为什么要背靠水排阵,韩信笑着说:“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我就是要用没有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信心。”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它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来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四字篇 第一章(4)

■ 宾至如归

典出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春秋时期,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当时,晋平公借口为鲁国国丧致哀,没有迎接郑国使者。子产就命令随行的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然后赶进车马,安放物品。

晋平公得知这一消息,吃了一惊,派大夫士文伯到宾馆责问子产为什么要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

子产回答说:“我听说过去晋文公做盟主,宾客到达的时候,样样事情都有人照应。宾客来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可是,现在晋国铜鞋山的宫室有好几里地面,而让诸侯宾客住的却是破旧的屋子,如同奴隶的住所。门口进不去车子,我们又得不到接见。如果不拆掉围墙,让这些礼物日晒夜露,就是我们的罪过了,到时我们怎么向盟主交代呢?”

士文伯把情况报告给了晋平公,平公感到惭愧,马上接见子产,隆重宴请。

现在,“宾至如归”经常用来形容旅馆饭店等服务周到,起居饮食舒服。

■ 兵不厌诈

典出《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春秋时,楚国纠集诸多小诸侯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国君晋文公告急求救。

晋文公决定支援宋国,他召见舅舅子犯,请教作战谋略,他说:“我将与楚国开战,但‘彼众我寡’,这怎么办?”子犯答道:“对于讲究礼仪的君子,应多行忠诚、信用;在你死我活的两军交战时,不妨施行欺诈的手段来迷惑对方。”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后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兵不厌诈”一词,战争中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疾病到了此处就是无法医治了。

典出《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