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每年的5月和10月里,这块石头会喷出白色的气泡来。这些白泡喷出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半天到一天左右。科学家们虽然对这块石头进行了长期研究,但至今也找不出原因。当地人把这块神奇的石头称为“气泡石”。
  菲律宾一名在巴丹省潜水的渔民,在水中看到一块奇异的红色石头。在水中拾起时有凉快的感觉,当石头离开水面暴露在空气中时,便开始发热,而后冒烟燃烧起来。一支地质调查队在非洲麻利朗东部的耶葛山脉调查矿脉,意外地挖到了一块直径约50厘米、会发光的圆形石头。令人奇怪的是,人一摸这块石头就会浑身发麻。队员们想把这块石头带回去研究。但6个人竟然拉不动它。这块石头呈蓝色透明,里面有许多很小的圆形石子。队员们想把它打开看个究竟,但6个人用铁锤敲了好久也敲不破它。3天后,那6名队员忽然感到全身发麻,视力也逐渐衰退。经医生诊断,原来他们中了那块石头放出的毒。不到一个月,6名队员全部去世了。那块放毒的石头被科学家们取走,正对它进行多方面的细致研究。
  在美国内华达山脉东侧的“死谷”中,有一种能自己走路的石头,并且能留下许多“足迹”。它们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科学家们的注意。从1989年开始,美国著名科学家夏普对这一奇特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把25块石头按顺序排列,并逐个准确地标出了位置,经过定期测量,果然发现这些石头几乎全部改变了自己原来的位置,有些石头还改变了原来的方向。最使他困惑不解的是,有块石头竟然自己连续爬行了几段山坡,“行走了”长达64米远的路程。科学家们对石头走路的现象作了种种推测,有的人认为是风吹的,有的人认为石头有磁的成分,还有的人认为是地磁感应。然而,经过进一步考察,这些说法又一一被否定了。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促使石头行走的呢?这还是个未解之谜。
  1964年一个夏天,意大利电影剧作家特奈利在一个山洞中发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怪石,上面有人工雕刻的图案,打磨得光亮圆滑。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石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闪电的作用下,在特奈利住所的墙上投影下一个栩栩如生的远古时代的人像,其表情惊恐万分,似乎是面对一头凶残的野兽。后来,特奈利又在世界各地找到了很多这样的石头。如一块美国石头,投的影是一个戴头盔的人,用刀插进一头野兽的肚子;另一块德国石头,却显示出两人拥抱的影像。特奈利对这块石头进行了仔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这些石头真是远古时代洞居人的遗物吗?远古人用什么工具把图案雕刻在石头上?这些图案代表什么?为什么这些石头能反映出图像呢?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些问题。
  12。怪圈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一夜之间却突如其来地出现一个个圆圈,假如你目睹到这一景观时,是否会感到惊讶呢?这就是令人困惑不解的“怪圈”之谜。
  据记载,“怪圈”早在中世纪就出现过,惜乎未有书面记录,到了60年代,有关“怪圈”的报道开始见诸于报端,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而科学家对“怪圈”关注并加以研究是在60年代中后期。当时,1966年1月19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发生了UFO事件,事后草地上出现了“怪圈”。
  于是,“怪圈”成为新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怪圈”出现的国家和地区有10余个,它们是:欧洲的前苏联、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挪威、瑞典和瑞士;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怪圈”虽然频繁出现,但根据专家们对“怪圈”的研究,发现“怪圈”大多呈一样的几何图形,如:单圆、椭圆、同心圆、同心圆组、大小多圆组、同型多圆组等等。出现“怪圈”的地点,多在成熟的玉米、小麦、稻田里,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怪圈”的整体外观非常整齐,没有零乱感觉;二是在“怪圈”附近找不到任何人、动物或机械装置留下的痕迹。
  至于“怪圈”的大小,根据《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1990年在英国南部出现的300多个“怪圈”中,小到2米~3米,最大的直径有600米;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的“怪圈”也是大小不等。1995年4月8日中午,地处嘉定的上海原子核所人工大草坪内,出现6个直径1。40米~5。20米不等的蘑菇状“怪圈”。无独有偶,在浙江金华大黄山公园内的一个山坡上,也有一个“怪圈”,“怪圈”内寸草不长,原有的草都枯萎了。据公园管理人员反映,“怪圈”原来只有脸盆大小,1995年6月以后不断“长大”,目前直径已有6米。有人在“怪圈”内呆了个把小时,回家后就腰痛、拉肚子,三四天后才恢复。
  一些气功爱好者也反映,“怪圈”内有一股特强的引力,气往下沉,说不清什么道理。1987年9月,英国皇家空军的一架飞机飞过曾经出现过“怪圈”的黑麦田地区上空时,无线电联系突然中断,飞机坠毁在爱尔兰西南的大西洋上,而驾驶员的尸体却躺在“怪圈”里。英国土木工程师朱安斯为解此谜,曾牵了一条狗走进“怪圈”;狗不肯进入,朱安斯哄骗狗进入,结果,狗神经不正常地呕吐,离开后反应就消失了。“怪圈”中还有其他异事,进入“怪圈”的收音机、照相机等仪器会莫名其妙地失灵;在“怪圈”内,还会听到奇异的电流声。自从神秘莫测的“怪圈”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后,迄今为止,关于“怪圈”的成因理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有以下几种:由于“怪圈”都是在一夜之间生成,从未找到一个现场目击者,因此,一直有研究者认为这纯粹是“嬉皮士”的恶作剧。
  1991年9月,从雾都伦敦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困惑了人们几十年的“怪圈”,原来是多格。鲍尔和戴维。柯莱导演的一出“十分肮脏的把戏”。这两人早在1958~1966年期间,就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练习过在麦田里画“怪圈”;而在英国,他们又利用两块木板、一根弹簧以及一个固定在棒球杆上的古怪器具,在庄稼地里,年复一年地制造“怪圈”。对于这一新闻,人们信疑参半,迄今尚无定论。英国“怪圈”研究小组组长、著有多部畅销“怪圈”研究专著的特伦斯。米登博士认为:这种“怪圈”现象是由球形闪电和其他气候因素,即“等离子体旋流”所形成的。1991年3月,日本科学家也在实验室里,用球形闪电成功地模拟了“怪圈”。早稻田大学的大林弘七教授也指出,“怪圈”是由自然界中的“等离子火球”形成的。“等离子火球”因空气中的电磁受干扰而产生,这样有一种强大的向下的压力,会压平地面的种植物而出现“怪圈”。
  一些对“怪圈”现象产生浓厚兴趣的生物学家认为:“怪圈”可能是农作物感染了某种尚未被人知晓的病毒而引起的。然而,农作物感染病毒是否会产生作用并形成如此规则的几何图形又让人疑窦丛生。《国际先驱论坛报》曾报道说,“怪圈”可能是旋风引起的带有静电的气流旋涡在顷刻间造成的。日本大学菊地弘教授有一种力学理论认为:带有静电的尘土在旋转过程中接触地面,造成农作物倒地,“怪圈”即由此产生。根据这一理论:晴天“怪圈”内的农作物呈顺时针方向倒地,阴天“怪圈”内的农作物呈逆时针方向倒地。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实验室里,用沙和人造风进行试验,也出现了“怪圈”。然而,自然界的风力是否会让人随心所欲地驱使呢?虽然“怪圈”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近年来,出现的地区和出现的频率与日俱增。所以,特伦斯。米登博士认为:许多“怪圈”现象与太阳表面黑子活动增强有关。稍具天文常识的人都知道,当太阳活动处于峰年期时,太阳黑子剧增,耀斑的发生引起了一连串的空间—地球效应,给地球的大气层、磁场和人类的活动带来了影响。而“怪圈”的综合研究,使人们不得不对此观点刮目相看。
  1992年8月,英国剑桥某学校的一群学生去郊游,途经一块油菜田时,一个学生说:“我希望看到田间出现奇迹。”于是,油菜田被一阵突如其来的薄雾笼罩。过后,果然有一个心形“怪圈”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而且是一个复杂的数学图形“曼德布罗集”。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怪圈”是一些有着“第六感觉”的超级能力者“意念力”的产物。
  在“怪圈”的成因理论中,最富神秘性的是把它同天外来客———飞碟联系起来。世界上第一个用电子计算机分析UFO资料的法国天文学家古罗多。波厄匀指出:在目击的UFO中,至少有10%在地面上着陆过。而国际UFO界公布的13类132种UFO形状中,圆盘状和球形、碟形也占了50%以上。因此,一旦这些UFO在地面上着陆,确实可以产生类似“怪圈”的着陆痕迹。惟一的区别是:飞碟着陆痕迹周边是倾斜到底,而“怪圈”周边是垂直到底。根据UFO资料显示,一些UFO在出现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有一些光彩会使人、兽伤亡,草木枯萎。因此,有理由怀疑“怪圈”是飞碟光所致。
  1990年7月25日清晨3:30分,在英国南部的威尔特郡地区,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怪圈”研究者们,在“怪圈”出没地安置的热成像仪、微光敏感照相机,追踪到了一种令人震惊的现象:一束三角形的橙黄色光束从天而降,把地面照得亮如白昼,顷刻间在麦地里出现了一大一小、直径分别为100米和50米的“怪圈”。于是,天外来客的议论纷起,达到了高潮,“怪圈”也成为飞碟的“标志”之一。在秘鲁东部,人们发现了由男女性别符号(♂和♀)组成的“怪圈”,科学家们甚至认为:这是驾驶飞碟的外星人向地球发出的“求爱信号”。英国“农田‘怪圈’研究会”主任迈克。格林声称:“不论‘怪圈’制造者是什么东西,它肯定具有很高的智慧,也许它是在试图利用这些奇怪的图形来和我们沟通。”除了上述种种观点之外,还有“飞机强气流旋涡所致”等一些看法,也因证据不足而未获公认。当然,人类在这种神秘莫测的怪异现象面前,终将得出合情合理的科学解释。
  13。时隐时现的神秘岛1933年4月,法国考察船“拉纳桑”号来到南海进行水文测量。他们在海上不停地来回航行,进行水下测量的作业。突然,船员们见到在上一回驶过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无名小岛,岛上林木葱茏,水中树影婆娑。可在半个月后,当他们再来这里测量时,却又不见了这个小岛的踪影。对于这个时有时无、出没无常的神秘小岛,大家都莫名其妙、不解真情,只好在航海日志上注明:这是一次“集体幻觉”。
  3年后,即1936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艘名叫“联盟”号的法国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这艘新的三桅帆船准备开往菲律宾装运椰干。“正前方,有一个岛!”在吊架上望的水手突然一声呼叫,顿时惊动了船上的所有船员。船长苏纳斯马上来到驾驶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小岛。他感到纳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