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然而,时隔30多年,戈尔多夫却公开发表文章对美国拍摄的登月照片表示怀疑。他认为,所谓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里拍摄的。他强调,他是在进行了认真的科学分析和认证后作出这一结论的。其主要理由如下:(1)没有任何一幅影像画面能在太空背景中见到星星;(2)图像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阳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应是一个方向的;(3)摄影记录中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条旗在迎风飘扬,而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4)从摄影记录片中看到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犹如在地面行走一样,实际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因而人在月球上每迈一步就相当于人在地面上跨跃了5至6米远;(5)登月仪器在“月球表面移动”时,从轮子底下弹出的小石块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发生同一现象的速度一样,而在月球上这种速度应该比在地球上快6倍。
  戈尔多夫表示,他质疑30多年前美国宇航员“拍摄”的登月照片和摄像记录,并不是否定当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壮举。他认为,美国宇航员当时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术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于当时美国急于向全世界表功,因而伪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摄影记录片,蒙蔽和欺骗了世人几十年。他说,美国著名工程师拉尔夫。勒内、英国科学家戴维。佩里和马里。贝尔特都对他的这一质疑表示赞同。无独有偶,自称参与了阿波罗计划工作的比尔。凯恩教授曾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书中对阿波罗登月计划也列举了一些疑点,甚至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最后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真实与骗局,就像硬币的正面与反面,永远走不到一起“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场骗局的问题,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士肯定“骗局论”,他们认为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依据有:这是最有争议的一幅照片(1)阿波罗登月照片纯属伪造根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资料计算,当时太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只有6—7度左右,但那张插上月球的星条旗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大约近30度。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在“跨出第一步”后46小时才可能得到。
  (2)阿波罗登月录像带在地球上摄制通过录像分析,宇航员在月面的跳跃动作、高度与地面近似,而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征。
  (3)月面根本没有安装激光反射器根据美国某天文台的数据可以计算得知,现在在地球上用激光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强度只是反射器反射强度的1/200。其实,这个光束是由月球本身反射的。也就是说,月球上根本没有什么激光反射器。
  (4)阿波罗计划进展速度可疑美国直到1967年1月才研制出第一个“土星五号”,1月27日进行首次发射试验,不幸失火导致三名宇航员被熏死。随后登月舱重新设计,硬件研制推迟18个月,怎么可能到1969年7月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5)对土星五号火箭和登月舱的质疑现代航天飞机只能把20吨载荷送上低轨,而当年的土星五号却能轻而易举地把100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将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为什么后来却弃而不用,据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
  (6)温度对摄影器材的影响月面白天可达到121℃,据图片看,相机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没有采取保温措施。胶卷在66℃就会受热卷曲失效,怎么拍得了照片?这些人士认为,对以上这一切美国政府一直没个交代,而知情者由于担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胁迫,至今对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诞生于美苏太空竞赛年代的“登月骗局”定会水落石出。
  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可能造假。
  首先因为该计划当时是在全球实况转播的,近亿人亲眼看到。另外,宇航员还从月球带回了一些实物,如岩石。
  其次,美国政府不会拿信誉开玩笑。如果是一次骗局,他们根本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况转播,而只需事后发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则万一有个闪失,美国政府要承担很大后果,甚至会名誉扫地而一蹶不振。
  第三,美国宇航局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程人员,绝大多数人都会持科学的态度,不会视严肃的科学问题为儿戏。如果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受损,而且,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实非易事。
  此外,美国的传媒几乎是无孔不入。假如政府有欺骗行为,各大媒体一定会大做文章。而至今美国新闻界并没有对此大肆渲染,其中必有一定道理。
  再就是揭露证据还不充分。有人指出,哈姆雷特的理由是不够严谨的。用几张照片和录像来判断登月是骗局,如同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可笑。
  在激烈的争论中,1999年7月20日,美国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仪式,纪念人类首次登月30周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向当年乘“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的3名宇航员授予了“兰利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们为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这多少表示了美国政府对此的态度。但是,阿姆斯特朗依然拒绝参加任何记者招待会、签名或合影,30年来,他选择了沉默。这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惑。那么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是否着陆了?美国登月是否真的是一场骗局?人们急切地期待着真正的答案。
  18。石球之谜1979年地质学家在新疆北塔山考察。在离北塔山牧场东部几十里的山谷工作时发现,在附近的山坡上发现有许多滚圆滚圆的石球。大的直径有一两米,小的只有乒乓球那么大。漫山遍野的圆石球好像是用车床加工过的。这些石球是怎么产生的,是怎么跑到山上去的?实在是个谜。
  究竟“谁”是这些石球的真正制造者呢?上个世纪人们陆续在哥斯达黎加、巴西、墨西哥、新西兰和埃及发现这种石球。有关石球形成之谜,多年来,中外学者观点众多。一种观点认为,石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在很久很久的过去,产生石球处的砂岩和粘土岩刚刚形成并开始硬化,地壳的运动和风化作用使这些岩层产生了大量的裂隙,雨水夹带着一些化学物质向下过滤浸透,还有一些碎屑也在雨水中夹带着。这些碎屑和化学物质渐渐胶结在一起,形成了一块结核体。结核体越滚越大,越凝结越多,随着岁月的流逝,结核体外面松散层渐渐被风化剥落掉,牢牢聚集在一起的由砂粒组成的石球便由此形成。另一种情况是在火山喷发时,大量高温岩浆顺山坡移动、冷却,在结晶过程中,以结核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而形成石球。
  有的学者认为,石球是人工雕刻而成。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石球可能是古人信奉原始宗教而雕刻的星神或祭品,也有人认为,石球、石人之谜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天外来客的馈赠?圆得不可思议来的不明不白。制作石球的先民以为灵魂可以与人的肉体分离而独立地游荡,人死了被埋葬后,灵魂并没有消失,他们在所谓灵魂不灭观念的支配下,雕刻石球以作死者坟墓的标志或象征,以为人死后灵魂将寓于石球之中。
  有研究者则认为这是外星人所为。他们根据哥斯达黎加等处印第安人古代传说,并结合该处石球的巨大体积、精确程度、外表雕刻的神秘图案和符号,以及它们特殊的摆放位置判断,石球之谜可能与地外文明有关。有科学家认为:“这些大小不一的石球放在那里是有一定目的的,例如,它们代表天上不同的星体,彼此相隔的距离表示星体间的相对位置。这很可能是宇宙来客给地球的纪念品,他想向人类传递某种信息。”有人认为石球与外星使者乘坐的一种球体在地球上着陆有关。因为人们普遍相信,球体是星际宇宙飞行工具最相宜、最适当的形式,球体对于在宇宙中飞行来说,是所有几何形状中最自然的一种。巧合的是北塔山上空曾多次出现过不明飞行物,而在国外其他发现石球的地方,也都曾有过出现不明飞行物的记载。
  北塔山神秘石球究竟属于上述何种原因所致,目前有关专家还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判断,也许,它是人类尚未认识的一种力量所创造,而这一谜案还将继续留待后人的破解。
  19。奥索岬石熊奥索岬位于地中海意大利萨丁尼亚岛东北端附近。游客从附近村落爬过崎岖的阶梯,登上奥索岬顶时,立即可以看到这一个花岗岩陆岬的顶上有一尊天然石雕像,酷似站立的巨熊。神秘的石熊在向北眺望,似乎在寻找什么。石熊似乎一直向北眺望,饱览邻近法属科西嘉岛一带的山光水色。奥索岬的原意就是“石熊角”。石熊是一个独特的标识。石熊周围的岩石,表面满布麻窝状小穴,这些小穴和石熊都是风蚀与含盐的浪花侵蚀而成。地质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蜂窝状风化”
  这种特殊的侵蚀作用,常在温暖干燥的气候下产生,结晶岩石尤其易受侵蚀。这种风化作用持续千百年,孔洞逐渐扩大,形状稀奇古怪。奥索岬邻近的科西嘉岛,就是以又多又大的蜂窝洞见称。位于智利沿岸沙漠地区的卡台拉石,也有五花八门的形态。但是峰窝状风化作用雕成的杰作之中,很少有像雄踞奥索岬上的巨熊那样容易辨认。石熊一直在向北眺望,似乎在寻找什么。
  1。生命可能起源于地球之外2001年1月30日,美国加州圣。克鲁兹(SantaCruz)大学的生物学家大卫。迪默(DavidDeamer)发布说,生命,包括人类生命,或者说生命的早期形态有可能起源于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
  国际生物界一直认为,细胞膜的形成对于生命的起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迪默便是一位专门研究细胞膜的生物学家。他在实验中发现,即使是在寒冷、充满辐射的真空宇宙环境下,细胞膜仍然能够形成并且增生,这说明恶劣的宇宙条件并未阻止生命的演化,生命有可能起源于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
  生命的早期形态可能起源于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迪默认为,通过在仿真宇宙环境下的实验,所有的人造细胞膜都具有半浸透性,氧气和水等物质能够比较容易地从细胞膜穿过,这正是生命形成所必需的要素之一。据此推断,星际空间里的有机化合物有可能促成了地球生命的起源。迪默同时表示,人们已在陨星尘埃中发现了这样的有机化合物,若干年前,人们还发现这些化合物“自我组合”成了肥皂泡一样的防水气泡。
  科学家们相信,细胞膜形成所必需的分子大量存在于宇宙空间,这些分子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迪默的发现证明,生命可以存在于宇宙的任何地方。
  与此同时,2001年7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