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使自己的外形更为男子化。这倒为朗格尔等的心理分析报告中把希特勒描绘为男不男、女不女的形象,提供了可能是一种非同一般的事实依据。但这位世界头号战争狂人的性别,至今仍是一个未最后解开的谜。
●重塑性别、享受人生一旦发现婴儿的外阴男女难分,就应尽早地搞清楚它的实质,根据其所属社会性别类型、外阴畸形的程度及表现来进行治疗,决定其性别。确定性别最好是在3岁以前,如果在发育后或婚后再改变性别会使患者造成心理上极大创伤。至于幼小时外观正常,到发育才出现性别改变的,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适合的措施,赋予最适合的性别。但是由于生殖器官不健全,只能做到可以结婚而不能生育。治疗性别畸形,首先面临性别的选择及外生殖器与第二性征的改建问题。这是一个涉及社会、家庭及个人多方面的复杂关系问题,因此,必须十分慎重。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患者自身条件适合做成什么样的性别。从理论上讲,性别的区分标准应是染色体和性腺,如果患者的性腺是男性就应做成男性,是女性就应做成女性,但在现实操作中,却并非完全如此简单。如患者外生殖器接近女性,且从小就按女孩抚养者,可切除其男性结构,必要时辅以雌激素治疗,以利第二性征的发育,如无阴道或阴道短浅,可在婚前进行人工生殖器成形术。如患者外生殖器接近男性,且又按男性抚养时,可将女性结构切除,必要时辅以雄性激素治疗,并做必要的外生殖器修补术,如尿道下裂修补术。但一般说来再造有功能的阴茎是很困难的。术前,我们要充分征求患者的意见,也就是说,患者的心理性别是什么,这很重要。比如,有些患者从生理条件上看,比较适合做成男性,但其心理性别已经是女性,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将其做成女性。另外,患者术前的社会性别也是决定术后性别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性别能一致的话,对患者术后的正常社会生活很有利;如不能一致,患者在术前一定要在公安机关办理有关证明,将来还会牵涉到更改身份证、户口、身份档案等一系列手续,比较麻烦一些。所以为患者决定术后性别要非常谨慎,要充分考虑以上诸多因素再作决定,一旦决定,就没有“后悔药”了。不论是选择作男性还是作女性,均须作相应男性或女性的外生殖器外形与相关的第二性征,应充分估计手术的难度及有失败的可能,特别由女性假两性畸形人选择作男性者,难度尤大、风险也倍增。不久前,经卫生部、北京市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批准,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成立了“中国性别重塑外科中心”(GenderConfirmationSurgeryCenter),这是全中国,也是全亚洲第一个专门的矫治性、生殖器官和性别畸形的治疗和研究中心,从心理、生理、药物和外科手术等诸多方面为“两性畸形”这一独特的人群提供更多的实质性的帮助和治疗。可以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科学的进步,人类会更清楚地认识到“两性畸形”的本质,并有可能从根本上战胜它,使“两性畸形”患者从此不再受心灵的煎熬和痛苦的折磨,也能有机会像健康人一样享受美丽、享受情爱、享受幸福的人生。
13。人脚的奥秘一位日本教授对人的脚进行了长达37年的研究,观察的人数近40万。他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一般说,人脚底的长度相当于拳头的周长;7个脚的长度大约等于自己的身高。然而,脚是有“伸缩性”的。人在中午时脚最大,午睡一会儿,脚会缩小一点点。脚在一天中的变化差别有时会达到5%。儿童的脚几乎天天在长,每月平均要长1毫米,大约到25岁才定型。如果抓一下刚出生婴儿的脚底,往往右脚底有反应而左脚底“无动于衷”。
这说明左、右脚的机能是有差别的。这种反应差别约在出生半个月后才会消失。左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比右脚大,男女都一样。由此可见,左脚主要是起支撑全身重量的作用,而右脚是做各种动作的。人老以后,左脚的作用衰退,所以不易站稳。大多数人以左脚为主轴决定前进方向。体育运动员、舞蹈演员、戏剧演员在运动或表演时也常用左脚来支撑人体,用右脚来表演动作。多数人攻击时使用右脚。要是你闭起眼睛,沿着正前方的一条直线走去,那不要走多远,你就可能向左偏移了。
这种“左倾现象”,正是造成夜晚迷路者兜圈子的原因。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夜晚走路兜圈子是遇到了“鬼”,而挪威生物学家伽尔德。柏克教授历时30多年,通过对欧、美、亚洲的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最后写成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动物的行动是由兜圈子为基础的》。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走路时会保持直线的方向,但这主要是头脑和眼睛的功劳。如果仅就双腿来说,因为一般人的右侧腿脚肌肉总是较左侧发达,右脚跨步大于左脚,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向左转了。这样,人在黑夜看不到目标时,就可能兜起圈子来。
最有意思的是,赛跑运动员都是向左转圈的。因为1913年国际田径联盟成立之际,就把跑的方向规定为向左转。有人对此解释说,心脏位于左侧,所以重心容易偏左。因重心偏左,就用右脚登地面来增加速度,所以左转圈容易跑。研究者发现,千万年前的古代人脚踝狭窄,5个脚趾分开,人体重心落在脚底的前半部,这对追捕野兽比较有利。可现代人的脚踝呈圆形,脚底比较宽阔,5个脚趾并拢,人体重心位置已移到脚底的后半部分,灵活性就不如古人。如此继续下去,人的站立能力将逐渐减低。人的站立能力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20岁左右的青年站立能力最强,超过50岁就会有所减弱。但是,人的寿命假如超过80岁,站立能力反会比前些年提高些。
14。人类飘浮之谜纳米罗尔村位于印度北方的边远山区,村中一位60多岁的老人叫巴亚。米切尔。他40多年来一直修炼瑜珈功,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浮,如同仙人。美国物理学家卡莱曼思教授和印度著名的生物学家米巴尔教授、人体形功能学者雷曼尔博士及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史密斯等,慕名前去拜访了这位“超人”。纳米罗尔村地处边远山区,道路艰险,人们要骑马、步行十多天才能到达。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卡莱曼思教授一行人到达后,拜会了米切尔老人。这位老人长着浓密而长的银色头发、胡子,浓眉下的眼神锐利,俨然一副哲学家的风度。他能讲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当卡莱曼思教授问巴亚米切尔能否展示一下“超人”的功能,飘浮上天空时,老人马上答应:“可以。”并请众人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时,在他独自居住的茅舍门前观看。
第二天一早,卡莱曼思教授一行聚集在茅舍门前,架起了录像机及各种探测仪。米切尔老人盘腿坐在门前的一块薄毯上,闭目养神。人们的目光、录像机镜头、各种探测仪全集中在米切尔身上。大约在2~3分钟之后,只见他身体轻轻上升,约升到1070米高时,他改变了盘腿的姿式,伸出双臂,如同鸟儿的翅膀,开始旋转飞翔。浮在半空中的米切尔像进入浑然的忘我状态。这一情景真令人目瞪口呆。大约在空中飘浮了30分钟左右,米切尔的身体开始摇动,接着以水平状态慢慢降下。录像机拍摄了他在空中的每一个角度。米切尔落地以后,几位科学家发现:他身体变得非常柔软,像棉花一样。当米切尔慢慢升空时,探测仪已测出从他身上喷发出一股气流把他托起。
80公斤体重的人升空需要相当大的能量,这股气流和能量是从何而来的呢?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当几位科学家问他是如何练成这奇妙的功夫时,米切尔很认真地答道:“这必须经过严格的精神训练,才能学到这门技巧,而肉体上的训练更为艰辛。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将人体内潜藏的巨大‘魔力’释放出来……”这些话,并不能解除科学家们心里的疑问:人体内潜藏的“魔力”到底是什么?是如何突破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关于人体在空中飘浮,卡莱曼思教授和印度的几位科学家曾就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在印度的古书———《佛经》上早有记载:早在2000年前,佛教的高僧们就能毫不费力地飞向天空,他们将空中所看到的景色,绘成巨画。印度考古学家们曾发现一幅巨大的石雕,它绘制的是印度2000年前恒河流域的曼达尔平原景色,完全是以高空鸟瞰角度绘制的。当时没有直升飞机,人们怎样从高空来绘制的呢?科学家们一直把印度古《佛经》中的记载当做神话,如今他们亲眼目睹了人体飘浮升空,不能不承认记载的是事实。
有关人体飘浮升空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目睹了。1910年,英国著名的探险家彼得。亚巴尔到缅甸北部丛林考察探险,在一座边远山区的大寺院里认识了一位修行老僧。这位老僧每天早晨在寺院门前静坐十多分钟,然后盘坐的身体慢慢升空,在深山的丛林上空飘一圈,才慢慢地落到地上。亚巴尔被这一神奇情景惊呆了,他用照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这位修行僧空中飘浮的镜头。回国以后,他在英国《卫报》发表了自己拍下的照片及自己看到的这位僧人升空的情景。当时有些英国科学家们不相信,认为亚巴尔是幻觉,中了一些宗教巫师卖弄的障眼法伎俩。亚巴尔坚决否认,他认为自己当时头脑清醒,目睹的情景真真切切。这位僧人在做人体高空飘浮时,并没有邀请他观看,是他偶尔碰上的,根本没有什么障眼法之说。
1912年,法国的探险家欧文。罗亚尼在尼泊尔和我国西藏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一带考察、探险。他请了一位西藏喇嘛做向导。这位藏人喇嘛在走路时,竟脚不沾地,似飘浮前进。喜马拉雅山一带积雪很深,罗亚尼每前进一步,脚都陷在雪里,因而每步都显得非常艰难。而这位藏人喇嘛行走时脚不沾雪,非常轻松,并且时时在拉他前进。如有一阵风来,这位喇嘛的身体如同树叶一样,身体飘起,随风前进。最令罗尼亚惊奇的是这位喇嘛带着他过康尔尼峡谷时的情景。这道峡谷约200多米深,100多米宽。如果爬山越过,需要大半天时间,而且非常危险,因无道路可行,随时可能跌入峡谷中,不粉身碎骨也要跌成重伤。罗尼亚正为过峡谷需要冒险发愁时,喇嘛弯下腰,把罗尼亚背在身上,要他别害怕,闭上眼睛。罗尼亚突然感到身体飘起,睁开眼睛一看,他惊呆了,喇嘛背着他腾云驾雾地在空中飞行,仅仅几分钟时间就越过了峡谷。他实在难以相信,在这荒凉的雪山地带,竟有如此本领的奇人。欧文。罗尼亚返回法国后,把这位藏人喇嘛随风飘浮的照片,和自己的奇遇写成文章登在《巴黎时报》上。有众多的读者不相信,认为这位探险家在写“天方夜谭”般的神话。印度的军事学家早就注意到这种人体飘浮术确实存在,并且在设想把它用于军事作战。
组织一支“超人”的军队,那就不怕敌方的地雷、坦克、导弹、轰炸机的攻击,随时可以突击到敌人的后方击败对方,就不必再花更多的钱研制尖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