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蒋怒吼道:“查,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出来。飞机过河去查看。看看红军过河的有多少人?”
在五间厅陪在老蒋一侧的少帅,则愁眉不展的劝慰道:“总司令,我们不能再中国人打中国人了,尤其在日本亡我之心不死的情况下,他们不过是一伙没有生路的农民。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谈嘛。何必打生打死。”
老蒋对这个糊涂的少帅,已经失望透顶了,他不明白这个一直支持他的少帅,到底是吃了什么药,这剿G问题上脑子一直转不过来,胳膊肘往外拐。
老蒋像呵责小孩一般说道:“汉卿,D国大事,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你都懂不起吗?国内不靖,如何去对抗外敌?如何集中力量一致对外?去管好你的部队,不要和杨虎城走的太近了,对你没好处。我看他的部队都被G军统战了。”
老蒋其实不清楚,早在4月份,不仅杨虎城的西北军被统战了,连少帅的东北军也同样被统战了。
少帅离开五间厅,回头痛苦地看了眼正在忙碌的指挥部,眼睛已经显出了坚定。
12月9日,全国各地纪念“一二*九”事件一周年。西安也不例外,城内一大早就聚集了大批学生和群众,纪念“一二*九”,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早上九点开始,人群已经聚集了上千人,看过去浩浩荡荡,非常热闹。
其中甚至夹杂着年纪很小的小学生。说不清楚这些孩子到底是在干什么,但是,不晓得哪个王八蛋J*警,胡乱开枪把一个小学生当场打死。这下捅了马蜂窝了,本来温和的YX瞬间像被打了鸡血一般,一些J*警被当场暴揍,人群还不满意,游X队伍纷纷高喊要到华清池情*愿。东北大学的学生更是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等口H。
不过在灞桥,国军架起了机关枪。游*X队伍中机灵的,赶紧通知了上级,总之没多久少帅赶来了。站在灞桥的一个土堆上向人群含泪喊话,他向人们保证,一定把大家的意思带给总司令,给他一个星期,看他实际行动,如果劝不了总司令,他让游X的人上门来打死他。
游行队伍虽然没有继续往华清池,但是还是大批聚集在灞桥,气氛极端紧张。
当晚,少帅在五间厅再次拜会老蒋。
“总司令,那些不过是一群学生,也是一腔爱国热情,情绪激动行为过激,可以理解,让卫队放了他们吧?”
老蒋怒斥:“你知道什么,对这批学生,除了拿机关枪打以外,是没有办法的。”
那些学生都是东北大学的学生啊,本身就怀有无比歉疚之心的少帅,被老蒋这种法X斯语言激怒了。
大怒反问道:“机关枪不打日本人反而去打爱*国学生?”
老蒋见张学L还敢顶他,顿时怒火中烧,劈头就骂他没有脑子。两人在五间厅的吵架声,老远都听的到。
愤怒的少帅一回到西安,立马请西北军杨虎城来商量大事。他已经决定实施兵谏。
当夜,少帅和杨虎城秘密协商了行动具体细节。并命令白凤翔去捉拿蒋介石。
少帅问白凤翔认不认识老蒋。
白凤翔说:“只见过照片,没见过本人,到时候乱军之中怕出错误。”
少帅当即决定第二天他带着白凤翔去见老蒋,理由是参加第六次“围*剿”军事会议。
11日,老蒋也做出了最终决定,要用中央军节制西北军和东北军剿G。当天夜里,老蒋邀请张学L、杨虎城和蒋鼎文、陈诚、朱绍良等晚宴,席间,老蒋宣布了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等换将的任命书。命令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共任务。
事情至此,大家都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老蒋同样也因为自身盲目的自信付出了代价。
张学良和杨虎城一回到西安,就召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会议,决定清晨实施兵谏。
12日清晨,华清池青烟薄雾,背后的骊山包裹着霭霭的白雪,好不漂亮,老蒋像往常一样推开窗子,欣喜地观看了会景色,精神满满地准备做早操。
“呯”一身枪声,从华清池的门口传来。老蒋的脸顿时漆黑,他听的出来这个中正式步枪的特有声音。门口已经响起嘈杂的声音。
老蒋一个激灵,衣服都来不及穿整齐,急忙推开后窗,爬上2米多高的围墙,翻了出去。墙外是很深的护城河,从围墙上磕碰下来之后,不仅假牙掉了,后背也疼痛不止。老蒋忍住疼痛沿着山坡一直往上爬,爬到一个山洞,藏了起来。
不过,白凤翔还快根据老蒋出*T的痕迹找到了那个山洞,当即被活捉。
同时被扣的,包括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遇难的还有不少老蒋的卫队。
西安事变爆发!全国惊愕!
中国的名义首长,竟然被地方军阀给绑架了?那可怎么了得。全国各地群情激愤,张杨两人没有等来舆论的欢呼,而是各地讨伐的声音,其中还包括像闻一多这样的名人,也反对劫持国家元首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会使中国四分五裂,中国抗日将没有可能。应该说这种声音的,在学术界名人界不在少数。
闻一多问道:“国家是谁的,是你们自己的吗?真是胡闹,国家的元首也可以武力劫持,一个带兵的军人,也可以称兵P*乱,这还成何国家,我要严厉责备这些叛徒,你们这样做是害了中国,假使对首领有个好歹,那么就不必想着复兴了,国家也要回到民国二十年前的大混乱的局面,你们知道吗?”
但是在现实政治上,要说这个事最兴奋的,不是少帅,也不是老毛,最兴奋的是何应钦。
整个南京城闹欢了,亲日派立马给在意大利的汪精卫打电报,要他来南京取代蒋。何应钦作为国防部长,竭力主张派兵轰炸西安,攻打张杨。
何应钦主张的轰炸西安,不是去炸张杨的,而是去炸老蒋。老蒋挂了,他就是军队的最高长官,机会千载难逢啊。甚至这小子,还没在中央委员会开会决定,就直接给洛阳机场下令,派轰炸机去炸西安。
不过,空军并不听他的,是听宋夫人的,轰炸机就在洛阳郊外丢了几颗炸弹就回去给上面报告,已经炸了西安。而后面的大规模轰炸,又因为狂风暴雨,天气恶劣而一再被推迟。
而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宋美L;很清楚依靠中央那些人是没有用的,她决定自己亲自去西安,她相信只要她亲自去谈,事情一定会有转机。
但是与孔祥熙商量之后,大家都不同意。毕竟现在的消息是,张杨是和中共密*谋,要致总司令于死地,甚至说这个命令直接来自苏联。现在过去就是羊入虎口。
宋美L犹豫了,可不能不去西安啊,她放心不下。
孔祥熙给她出了个主意:“最好是安排国际友人去,想来中共和张杨都不至于野蛮对待,性命是没有问题的。”
宋美L第一时间想起了瑞纳。澳籍友人端纳是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斯峪的记者,他一生的事业在中国,曾赞助过中国的辛亥革命,后来又成为北京北洋政府的客卿﹔曾为张作霖父子的谋士,与张学良交往密切,也是老蒋的好友。后来,澳洲发生G*命之后;他改入了英籍。这个人作为中间人是最合适不过的。
她当即给瑞纳去了电话,得到了瑞纳的肯定答复,并与宋美L一起去了南京。第二天一早飞往西安,宋美l亲自电告张学良,瑞纳将抵达西安。
从13日开始,国民政府正式向张学良和杨虎城提出要求其投降的命令,但是被拒绝了。何应钦更是欢欣鼓舞地敦促中常委早日做出攻打西安的命令。
本来期待能够获得国内声援的少帅,惊诧的发现大部分地区对于这次兵变持反对态度。他的压力陡然剧增。
全世界也被这个事情惊呆了。美英发出了措辞严厉的通电,警告张学良不要肆意妄为,伤害国家统帅。
更让世界不解的是苏联也发出了通电,斯大林亲自炮制的三条。
1、苏联认为西安事变是日本人、汪精卫和张学良共同炮制的阴谋。
2、蒋J石是中国唯一有资格领导中国抗日的人选。
3、中共应尽一切努力促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否则将断绝与中共任何关系。
塔斯社的报道说,张学良是叛徒是日本走狗。这样的断言,让张学良深受打击,接到电报的张学良甚至说道:“我救了共产党,他们尽然这样对我。”
阎锡山、宋哲元、盛世才等军阀在得知苏联的态度之后。纷纷持旁观态度,原来与张学良达成的政治同盟瞬间被撕毁。
在政治上、军事上陷入全面孤立的张学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最后一个盟友身上。于事变之后,他向周副主席发去了电报。
----
此时的中共北路军主力已经深入阿L善盟腾格里沙漠。接到电报的中共中央,也是激动万分。当即召开了中央会议。
对老蒋深恶痛绝的中共高级指战员,在会议上一致要求处决老蒋。给同志们报仇。如果说起私仇,在座的没有谁没有。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恩怨已经非常大了。
但是老蒋不同他人,中国没有他,中国的抗日怎么办?现在的中共扛得了吗?能够期待地方军阀吗?
说实话老毛的内心是矛盾的,他的内心告诉他应该除掉蒋,审蒋和除蒋是他真实的想法,但是,除蒋之后的中国会变成什么样?老毛也一样回答不了,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洛甫要老毛发表意见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老蒋比起汪精卫,还是有民族骨气的。”
反而,苏联的通电赤*裸裸的扇了中共的脸,老毛、周副主席、洛甫等高级领导人,看到通电个个暴跳如雷。这也让中共中央真正看清了斯大林和联共,这是一群为了本国利益可以随时牺牲中共的混蛋。但是,中共现在还不能有任何公开表态,公开和苏联翻脸。目前,打下蒙古才是最为重要的战略,绝对不能惊动苏联。
虽然,中共最后没有做出统一的决定,但是决定派遣周副主席和叶总去西安处理事变。
一三八、威力加强版长安事变(二)
在中共内部两种意见争执的同时,国民党内部也有两种意见交锋,以何应钦和戴季陶为首的主战派,强烈建议轰炸西安,武力讨伐张杨。而以宋美L和孔祥熙为首的则是主和,认为应该派人去西安谈判。
端纳在14日就到了长安,他在张学良的同意之下,见到了老蒋。并转交了宋美L的亲笔信。端纳的到来和宋美L的亲笔信让急躁的老蒋开始平静下来。但是,老蒋并不认为自己可以幸免。老蒋当日在高公馆写下了三份遗书,分别给妻子、儿子和国民。
其中一份给宋美L:家事并无挂念,惟经国与纬国两儿皆为兄之子,亦即吾妻之子,万望至爱视如己出,以慰吾灵。
另一份是他的Z治遗嘱:中正不能为国自重,行居轻简,以致乘间S惑所部构陷生变。今事至此,上无以对党国,下无以对人民,惟有一死以报党国者报我人民,期无愧为革命党员而已。我死之后,中华正气乃得不死,则中华民族终有继起复兴之一日。
不过这三份信和来长安的黄仁霖被张学良扣下了,只让端纳回南京汇报,转达张学良的口信,要谈判让孔祥熙来。
回到N京的端纳,把长安的情况给宋美L一说,宋美L急的不得了,此时的孔祥熙是代理行政院长,主持中枢,去长安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