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煲丫搅怂媸彼娴乇慊峥嫉牡夭健�

靖远渡口虎豹口,黄河东岸十五公里的一处树林。

三十军政委李总带着一个舟楫师正在加紧制作渡船。负责大军西渡所需的船都由他这个当过木匠的将军负责。从11号开始连续十天,所造的船还远远不够预定目标。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国军已经大规模出动,30军必须在这几天强渡过河,占领和控制西岸。

事实上,红军打算过黄河的意图,老蒋早已经侦测到了。于16日向大军发出了近*剿令,向准备渡河的红军发起进攻。先头部队与20日抵达了会宁附近,战役一触即发。

21日下午,李总命令263团做好渡河准备,十几个船已经被运送到了虎豹口的岸边。

此处是黄河较为狭窄的河道,河面只有三百米,但是水流湍急,在河西岸还有马步青的两个碉堡。所以渡河只能在晚上进行,不过,这段河白天渡过去都要二十多分钟,晚上渡河难度更大。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李总到现场确认地形和水位之后,下达了当晚264团先期渡河,控制黄河西岸。

事实上,昨天30军一个团已经尝试在红咀子渡口初渡黄河,但是被敌人发现偷渡失败。今天把渡口选到靖远以南20公里处的虎豹口,则是打定了主意,即使偷渡失败也要强渡黄河,哪怕付出巨大的牺牲也要完成任务,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大伙还在做准备呢,沿着黄河就下了一大队人马,把河边的公路都搞的烟雾腾腾,263团还以为是老蒋的部队上来了,准备迎敌呢。一看前头带路的是西路军骑兵师参谋长李彩云,带着一个班的骑兵在前,后面看过去好像是一大堆轰鸣着的汽车。

这是这么搞的,这个李彩云一点隐蔽意识都没有,这下好了,这么大的动静,对岸一定发现了,晚上强渡还渡个屁啊!

等李彩云一上来,李总就劈头盖脑的批评李彩云:“李彩云同志,你怎么搞的,不知道晚上要强渡吗?你这么一搞,你让部队怎么强渡?就你这动静,别说对岸,就是老蒋都听到了。”

李彩云敬了礼之后,委屈的说道:“政委,这是中央的直接命令,我有什么办法。中央命令第一师工兵团负责虎豹口架桥任务,我就是来传信的。”

李总一愣,哪里来的第一师?一方面军吗?一师不是还在南面吗?那个扯淡的说要架桥?叉,三百米宽的江面也能架桥?真以为自己是神仙啊。

李总拿过中央的命令一看,还真有此事。恼火的摘下帽子,干脆坐在一边看,他当是要看看,这莫名其妙的第一师工兵团怎样在虎豹口架桥梁。

人家工兵团根本没跟他打招呼。先头几辆挖机一到就直接开进一个较宽的路基上挖桥台,后面的车子更多,装载机一到工地就直接开进了黄河,这段黄河水流湍急,但是深度不是很高,普遍都是一两米的深度,中间也不过三四米得深度。

这些工程车,开进河里,直接在河床上开始作业,挖沙的挖沙,挖石的挖石,压实的压实,清障的清障,一切都井井有条。

李总越看越认真,后来干脆也不坐了,直接站工地边观摩。

令他更加吃惊的场面出现了。工兵团后面一排排坦克头上顶着一根足有二十米长的桥面,直接驶进了河道,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一辆辆都笔直地排向了对岸,在河流最深的地方,根本就看不到坦克了,只有一段露出在水面的桥面还在升高,自动升高到与前面一样高的位置,自动停止了作业。

桥面上的工作人员则把一段段桥面用铆钉铆紧,同样的动作,在三十辆坦克的排列下桥面已经延伸到了黄河西岸。一座宽五米,长300米的大桥已经成功架设在了黄河之上,整个过程只有不到60分钟。

李总彻底傻眼了。他使劲揉揉眼睛,他不敢相信,眼前的桥梁,也不敢相信一个小时之前,这个河面还一无所有。

这是奇迹,这是工程奇迹。

李总走到一个现场指挥的同志边上问道:“同志,你好。你们这是什么架桥方法?这么神奇?”

指挥官见李总穿着军级指挥官的服饰,赶紧敬礼,说道:“首长,我们这是攻击桥,桥面都是预制好的,利用特种坦克的机动性和自重,作为桥墩,然后利用升降机使桥面处于同一水平,一般来说300米的中等水深河面,架设全桥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李总啧啧称奇,娘的,他可是花了十天才搞了十几个船。人家一个小时不到,就直接架好桥了,太打击人了。

李总走上桥面用劲跳起来蹬了下桥面,完全没有晃的感觉,再多的人上去应该都没问题。

好奇的问道:“同志,这桥能过多少吨?”

工兵团长笑道:“首长,标称承重60吨,能过我军的坦克和其他大型载重汽车。”

李总以为自己听错了,啥时候我军有坦克了?

惊奇的问道:“同志,我没听错吧?我军的坦克?”

工兵团的指挥官一看手表,说道:“首长,你们的部队还没有换装吧,等一下你就会看到我们的坦克部队。”

话音刚过,远处一条钢铁巨龙飞速行驶过来。在这种平直的沙石路面上,TK-35A/I的坦克能够跑到五十多公里的时速,这在当时来说都是了不得的速度,大部分的骏马也跑不到这个速度。

哄哄。。。。。。

坦克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李总见到这些强大的大家伙,眼睛都绿了,自己的部队要是有这东西,那还不遇神杀神?

坦克装甲团一刻都没有耽搁,一到桥位直接驶上了桥面,桥面只是轻微的上下震动,没有出现大的摇晃。李总这才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工兵团真的是牛叉,他们已经完全落后与别人了。

坦克团一过河,敌方的碉堡就向坦克开枪了。孤零零的枪声,看过去是多么可笑。

还应枪声的是,坦克的炮声。通通两声,三百米远的碉堡冒起一阵浓烟,接着就没声音了。

这一幕看的李总无比悲催啊。昨天咱一帮人也是被别人这样孤零零的枪声赶了回来。那时觉得那枪声无比的邪恶,无比的让人胆颤惊心。可今天听起来,这枪声完全不是那个味道,面对坦克这枪声简直是有一种凄凉的味道。

人比人气死人啊!

坦克装甲团、机步团、摩步团、炮兵团一个个黑压压的碾过大桥,一直往西北方向延伸。李总都已经看到麻木了。不过等第一师过去之后,看到后面上来的四方面军第30军第88师眼睛彻底傻掉了。

那还是他们的30军88师部队吗?还是三个人一杆枪的部队吗?还是单衣草鞋的部队吗?这他娘的,装备比国民党的还要精良。

98K有木有?防水材料登山鞋有木有?标准化携行具有木有?单兵手雷有木有?工程塑料钢盔有木有?MG42机枪有木有?排级火力支援迫击炮有木有?

88师师长熊厚发、政治委员郑维山跑到李总面前,敬了一礼。

李总已经迫不及待的问道:“老熊,维山同志,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装备都把我眼睛晃瞎了。”

师长熊厚发笑道:“政委,别说你,全军现在都像做梦一样,生怕醒了这些装备就没了。我们这些装备都是刚刚换上的,就差你这边263团还没换。其他部队都已经换上新装备了。我们四方面军读书人少,会开车的更少,步战车分的少,汽车也分的少。一方面军的步战车和汽车都有一千多辆。谁让我们以前对读书人不好,现在后悔就迟了。”

张的事情,已经有人通知他了,但是换装的事情还没有通知到他,所以,李总也不清楚。

李总指着刚刚上桥的35式步战车,问道:“这就是我们的步战车?”

政治委员郑维山点头道:“嗯,原来会开车子的临时学的。我们30军分到62辆步战车。9军分到31辆步战车,5军分到26辆步战车。我们西路军总计有步战车119辆步战车,猛士突击车106辆,卡车总计211辆。随军油罐车10辆。”

李总听的已经没法思考了,逮住问题就问:“油用完了怎么办?”

师长熊厚发愣愣的说道:“没说怎么办?只说油料的事情一律找第一师的后勤支援中心。正常情况下他们会安排一周补给一次。”

听到有人负责油料的事情,李总舒了口气。

期待的问道:“263团的装备怎么安排的。”

师长熊厚发说道:“程军长已经命令后勤部给263团带过来了,就地换装。”

--------

20日晚至23日,第一师、30军、9军、5军、4军、31军、中央纵队、1军、3军、32军、二、六军团及第27、第28、第29、第30军在机械化的装备协助下,全部过了黄河西岸。

等国军敌关麟征部25师突击到靖远虎豹口一带。整个河东已经没有一名红军,连虎豹口攻击桥也已经全部分拆西进。除了留给关麟征满头问号之外一无所获。红军十万大军竟然凭空消失了?

-----

西安华清池五间厅,老蒋临时办公室。

接到先头部队关麟征报告,盘踞在会宁、靖远、同心一带的陈、徐部全部失踪,胡宗南也报告说,在陕北一带的毛、周部也空无一人,更离谱的是整个陕北赤区十室九空,据说都跟着红军走了。

而在黄河西岸,景泰一条山附近,红30军一部全歼了马步青的一个团,据跑掉的马匪子说,共军武器他娘的好的离谱。尽然还有跑的比马还快的“乌龟壳”,马步青的一个团生生被跑累死的马就有几百匹。

这种莫名其妙的情况,多像上次围剿江西G*匪的情况啊?

老蒋脸色凝重的摸摸脑袋。

一三七、XP版西安事变(一)

其实,谁他娘有空去追马步青的民团。谁让他们逃跑的方向,跟大军行进方向一致,活该跑死这些马匪。

大军一过黄河就兵分两路,以第5、9、30军及四方面军总部组成西路军,以徐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总政委,过河之后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进,造成红军大举西进攻占宁夏、甘凉,在那里寻找和建设根据地的假象。以掩饰主力北上戈壁,横穿阿L善盟,直抵蒙古南部戈壁。

这是一个强悍的进军计划,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大军能够穿越荒无人烟的戈壁,不仅没有水,也没有粮食,一千多公里一片荒芜。要从这种地方带几万人快速通过,连最有想象力的人都不敢尝试。

从黄河西岸的景泰,进入阿L善盟腾格里沙漠,一直到蒙古的库伦(乌兰巴托),全程1200余公里。按照特区的行军模拟,全机械化轻装情况下,一天一夜即可突击到库伦城外。不过现在带着数万百姓,坦克、步战车上面都爬满了人的情况下,在加上行军休息,预计一周的时间可以到库伦附近。

这极考验特区的后勤补给能力。为这次行动,特区的“土星1号”运输机全部出动,24小时轮流不断给北路军主力和西路军提供各种补给。虽然,压力大耗费高,但是对特区也有重大的意义,毕竟,未来比这种难度更大的补给还会经常发生,算是特区特区总后勤部的一次实兵演戏。

----

华清池五间厅,老蒋愤怒地斥责前线指挥官废物。

也是花了这么大的代价,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整整几十万大军啊,尽然连毛都没看见。

老蒋怒吼道:“查,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出来。飞机过河去查看。看看红军过河的有多少人?”

在五间厅陪在老蒋一侧的少帅,则愁眉不展的劝慰道:“总司令,我们不能再中国人打中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