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迢迢从南方运去,这一切都是为了到时候给苏联一个“惊喜”;但是这就让黄伯涛很不满意,他总觉得德国人的工作效率太低,那么一大堆重工业基地竟然还没产出,让他的部队难以及时得到装备——他的部队可是入朝作战主力

为了树立黄伯涛的威信,同时隐蔽好孙立人这位军神,这次的入朝作战陆军刚开始就只有黄伯涛部作为主力,在他们得手后再让黄维和陈明仁去接受练习防守。

当然,对一场大战的准备谭笑绝不会过于草率,像一直在东北集训的梁爽、王洪彪部以及衣锦荣归回来整顿和补充的半个骑二军都是预备队。他们将在万一出现战情意外时可以进行增援,同时也将是战场稳定后参与轮战的受锻炼部队。

在南京,随着五国元首会议正式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盟军的对日作战计划也开始浮出水面了:就是毫不取巧地一个个岛去拿下来

提出这个作战方案的是温应星,其实在中国参谋部的研究中,早就有了类似原来时空的跳岛战术的方案,但是那个方案太好了,可以迅速击败日本人,所以那是一个“坏方案”

谭笑要的就是各国再把整个东部沿海像原来时空打朝鲜战争建设日本、像前一段时间南洋混战建设两广一样,把整个东部沿海再来一次大建设:任何的工程队都不可能像列强的工程部队一样两个月给你生生弄出一个像钦州湾新港城那样规模的工业城

对这个“坏方案”进行最后定案的日子到了,盟军总司令温应星威风凛凛的坐在主位,他目光缓缓扫了一遍到场的各国军方一把手后,开始了发言:“为了更好策应这次的作战,尽可能调动日本本土驻军外流;中国军队决定再次单独发起一场规模浩大的战斗,今天凌晨,我军东北集团军已经横扫了鸭绿江以西的日军部队,前锋部队已经进入朝鲜。。。。。。”

在各国军方要员听得目瞪口呆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很上口的军歌已经飘洒满整段从九连城往南接近三十公里长的江岸:中国军队黄伯涛兵团十万大军全军强渡鸭绿江,打响全面进攻日本的第一枪

(作者:最近更新时间稍晚,是因为工作时间的调整,大家久等了,不好意思,这段或者把更新时间固定在18点前后吧)

第一四九章 朝鲜“大练兵”

中国军队在黎明时分的渡江战是分三路开始的,由于日本人在退还东北后和中国还有大量的边贸来往,九连城就基本成了一个不设防城市。平时中国军队的驻防部队表现得很松懈,甚至在日军的驻军司令部有知会的情况下日军可以荷枪实弹地进城,连在中国军队登陆台湾期间也一样;所以这里驻防的日军根本就没有想到中国军队会发起袭击。

张灵甫率领的左路军就是从九连城开始动手的,这个一向看不起日本人的将领在得到任务后兴奋得一段筹备日子都没睡好过;胆大包天的他竟然做出了九连城仅留下一个连驻防,全军叠瓦式突进的有前无后打法

为了麻痹日军,张灵甫所部配置的十几辆“龙刚式”和那些德国I、II型坦克都拆散了运过来,然后在仓库里组装;由于这里是中朝贸易重镇,中日之间很多的黑色贸易业在这里完成,所以他们的瞒天过海行动非常成功,日军根本没警觉。

但是坦克部队并不是发起进攻的第一梯队:为了进攻的突然性,张灵甫的部队完全没有依赖机械化部队和海军协助,他们就用最原始的陆军步兵开始突然袭击。

首先动手的是偷偷在前几天已经潜伏到江东的师属特战队,他们在悄悄把沿江的日军哨所拔掉、据点监控起来并且切断了这些据点与后方的联系后,把讯号传递回西岸;大军就就开始实施渡江了。一时间,所有准备好的船只、橡皮艇纷纷下水,密密麻麻的渡江部队把江面都遮蔽了在由德国人严厉训练出来并且担任部分指挥官的工兵团努力下,不到一小时可以承受坦克过去的十二座浮桥就已经全部修建完毕;而此时对面的日军驻军还在特战队的监视下蒙头大睡

把日本人从睡梦中惊醒的是那些在虎山长城防线上倾泻下来的炮弹一百多门从75mm到155mm的野战炮、流弹炮居高临下对日军的军营、炮兵阵地、前沿工事等轮着来了趟全覆盖密集打击;日军设在九连城对岸的工事由于地势原因根本无法还手,在一个小时的密集轰击后基本全部失去防御功能。

恨不得自己冲到最前线的张灵甫带着钢盔挎着枝“搏杀式”冲锋枪直接站在一辆美式敞篷通讯指挥车座位上指挥着各部全速跟上,这个特别想自己打上几梭子弹的将领只能很失望地看着一路上已经被拖到路边的日军尸体没法开荤了——他在开战前学习了野一师的做法,直接给部下下达了不留俘虏的作战命令

左路军登陆后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一路摧枯拉朽地顺着地势沿江而下,横扫着碰到的一切日军。

中路军是黄伯涛亲自率领的部队,他们是得到左路军顺利过江后才开始强渡的,渡江手法和左路军几无二致;在己方预先布置好的强大炮兵先发制人掩护下,基本没遭到什么阻力就完成了抢滩和后续部队输送。

真正的恶仗安排给了右路军戴安澜部,由于右路军监控一带是图们江出海口,江面宽阔,而日军在这一带的海军实力相当强大,所以右路军的渡江只是佯攻,他们的真正作战目的是延缓日军顺江北上。但是现在已经变得心高气傲的国军将领们岂会安分于这个目标?戴安澜的右路军在得到命令后,根据地形,把一批大炮拆开由驳船运载冒充普通货物偷运至沿江一带的芦苇荡里安置好,就等着日军的江防部队经过了。

这一场炮战是突然打响的,沿江上来的日军江防舰队措手不及被几十门早就等候多时的大炮来了一阵痛击,一般的浅水炮艇在遭到几轮轰击后就瘫在水面上了;几艘日本海军岸防舰队的驱逐舰还可以作出一定的对抗,在国军的弹雨中拼命还击,但是失了先手的舰队本身受创严重,至少有半数的炮位无法正常战斗。但是毕竟舰炮的口径大,炮火威力惊人,岸上袭击的炮兵阵地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几乎四分之一的阵地都有炮毁人亡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直到空军的支援到来才结束。

这次参与对日作战的中国空军并没有像登陆台湾那样派出空军的全部精锐,仅仅是把原来中央军和从各地军阀那里收缴集中的各型战机参战,不过数量却也不少;这些夜战能力很一般甚至不具备夜战功能的战机是在天亮以后才赶来参战的。空军的出现让日军拼死顽抗的海军部队再也没有了战斗下去的勇气,纷纷往出海口一带逃逸;但是这些本来已经不同程度上受了伤的军舰想在一百多架战机的打击下逃脱实在痴心妄想。日军的这些军舰还没有离开陆军的视线范围便被中国空军逮住猛炸,连搁浅的运气都没有便一艘艘被炸沉在江里,成为了阻挡日军海军进入江口的障碍。

天亮后真正最激烈的战斗属于空军,虽然日军要应付南北两条战线,已经没几架可用的战机在这里防守,但是被马尼拉袭击战养出来凶悍气质的日军海航部队还是派出了仅有的十架战机参战。这些二线战机的性能和中国空军的战机不相上下,但他们却要以超过一比十的悬殊比例去迎战中国的空军菜鸟们

在被围殴的情况下日本海航部队还是取得了一比一的交还率已经算是超常的发挥了,在半小时的空中追逐战之后,鸭绿江的天空成了中国空军的天空,从这里一直到朝鲜都再无可以和中国空军对抗的力量。

右路军对岸的日军防线在遭到中国空军的狠命打击一番后,于中国空军返航的时间里主动撤防逃逸;见状戴安澜也改变计划不在上游渡江而是直接在中国江防部队的帮助下跨江而过。。。。。。在温应星召开军事会议前,中国入朝作战的部队作战主力已经全部过江,后勤部队也已经在渡江途中了。

在得知中国军队竟然在登陆台湾后再次突然袭击日军从朝鲜方向大举发起进攻的消息后,盟军其它各国将领先是愕然然后是大喜过望,他们也觉得中国对日本通往苏联战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发起进攻绝对能够调动日军国内部队前往增援。尤其是那些在太平洋诸岛上领教过日军顽强的美澳军队,更是喜出望外,虽然他们嘴里对中国军队的行动事先没有和大家打招呼还友好地表示抱怨,但每个人的开心已经洋溢了一脸。

与中朝边界上的变脸大战不同,在蒙古边界上的中日军队则表现得相当友好:中国军队每天都会把大量的牛羊米面以及日式军械和弹药卖给日军,要价还很低,基本就是和平时期的供应价;这就让日军的后勤负担大大减轻了。虽然日军也知道这是中国军队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但无论如何这种贸易对前线作战始终是很大的支持,日本人也就乐得接受了;只是在朝鲜边界战事发动后对于中国边防一方更加注意。

西伯利亚的天气是说变就变,两个月前苏日双方还在热得像剥皮的热浪中交战,现在已经是在纷飞的初雪中瑟瑟发抖地战斗了。这两个已经被战争折磨得几乎是一穷二白的国家,他们在前线作战的军人都已经开始吃不饱;有中国军队在后勤上支持的日军还好些,每天还可以吃到两顿半饱的,而苏军竟然每天每个士兵只能配给一块黑面包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缺乏粮食可想而知苏军的战斗力有多高了,现在苏军的士兵没有命令谁都不会把身体探出战壕去主动打冷枪,战壕里全是抱怨和低落,甚至很多不满直接指向了神圣的斯大林。。。。。。

由于苏军的疲软,日军并没有因为朝鲜半岛战争的影响而撑不住,虽然苏军得到消息后确实发动了几次非常大规模的进攻;但是所有的攻势都被日军已经厚达二十公里的纵深战壕顶住了,结果除了苏联好不容易赶产出来的坦克损失了接近两百辆外,就是苏军挺进了微不足道的两公里——不见得能守住的两公里新阵地。

苏军在前线寸步难前,而国军在朝鲜战场则表现令人振奋:中国军队采用了在另一个时空彭元帅的那招狼群战术,进攻部队中有一半人化整为零,以连为单位,每人带上两个基数的弹药和三天口粮,遇到防守就绕过渗透,水银泻地般把日军的防御冲得七零八落

为了锻炼部队运用这种准备用于日后对付苏联的步兵野战战术,东北集团军各部都抽调了部队参战,其中更是把原本作为后备力量使用的梁爽、王洪彪的部队全部投入。现在的国军单兵装备好得惊人,虽然这次为了麻痹苏军,并没有把最尖端的单兵武器用上,主要的步枪还是使用和日军一样的三八大盖,机枪也以捷克式和相同口径的民二十四式为主;但是部队中普遍大量配备的枪榴弹在野战中发挥了难想象的作用:在重装备运动不便的山地作战,大量的枪榴弹几乎就起到了炮兵的作用;特别是近战时,人人配备枪榴弹的国军一轮齐射基本就能摆平数量上少得多的日军掷弹筒兵。仅仅五天,占尽装备优势并完全主宰了天空的中国军队已经在野战中基本肃清了朝鲜西部的日军,虽然还没有攻下定州、安州和平壤;但是要拿下这三座被重重包围的城市在国军眼里也不是什么难题,留着它们更主要的是为了吸引日军的援兵前来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