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饷创蠊婺5牡乩着诒ǜ堑谝淮渭健R皇敝洌负跤行┎桓蚁嘈拧�
朱棣的判断没错,这确实是地雷炮。利用守方优势,盛庸花了两天时间,在预设阵地的前方埋下了数百颗地雷炮。这些地雷炮都是陶罐制成,里面填有火药,并用竹竿套上火线,一直埋到南军阵前。当鞑骑冲近时,南军点燃火线,随即将各个陶罐炸个粉碎。被炸碎的陶片飞溅而出,直接打到鞑骑身上。而鞑骑身上最多只有一件皮甲,根本挡不住飞速溅开的陶片的锋芒。待硝烟散尽,上百名鞑骑已倒在了血泊当中。
“呜噢……”南军阵中爆发出一阵欢呼。这批地雷炮,是盛庸和铁铉将济南、德州的所有火器工匠集到一起,不分昼夜地花了七日功夫做成。此时果然建得奇功。
朵颜鞑骑长年居于塞外,平日里只知游牧骑射,连手铳火炮都很少见到,对这种能使地面直接炸开的地雷炮就更是闻所未闻了!一时间,本还凶神恶煞般的勇士们个个面露惊骇之色,生生在南军阵前停了下来。叽里呱啦的一阵鞑语后,鞑骑们竟拨转马头侧后方逃去。
“唉……”眼见鞑军败下阵来,朱棣脸色一沉,随即对身后的旗官道:“传令,推弩车上去!”交待完军令,朱棣又对身旁的金忠道,“世忠代本王坐纛指挥,本王亲率亲军冲阵,待局面打开,尔便挥大军压上!”说完,朱棣马鞭一挥,带着一众亲军向前方奔去。
旗兵挥舞令旗,很快,二十架弩车便从燕军阵中冲出,向南军战线的中央推进,在他们后方百步外,是朱棣亲自统率的三千亲军。此次燕军出征虽没带炮,但弩车却还是准备了好些的。见南军摆出坐阵,朱棣便拿定了主意,用强弩对付这帮敌人。南军坐在地上,无疑就是活靶子,眼见弩箭射来,他们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慌乱。纵然弩箭直接杀死的敌军有限,但其他人受此威胁,再想保持镇定坐姿可就难了,接下来肯定就是下意识的起身躲避。只要南军不遵军纪乱哄哄地起身,朱棣便可率亲军趁机杀上。
南军没有弩车。白沟河大败和德州失守后,一切器械都已被李景隆丢弃一空,眼下的南军不光技不如人,就是器械也落后许多。弩箭射程远较一般弓箭为远,所以燕军很安全地推进到了弩车射程之内。
“停住,准备发箭!”指挥弩车的是中军右副将何寿。待已逼近到距南军约莫两百步时,何寿下达了命令。士兵们得令,纷纷把弩车停好,操纵车上的床子弩向敌军瞄准。在他们身后,朱棣和他的亲军已是厉兵秣马。只待南军阵型松动,便要呼啸而下。
南军这边也有了反应。见燕军弩车上前,南军前方两阵的前排兵士倏的起身,从身前的地上提起了一面面巨大的木盾,将身体牢牢护住。
何寿嘴上露出一丝冷笑。燕军弩车上的三连发床子弩乃精工所制,矢大如凿,两百步内发射可连穿数人!区区一面木盾,又岂能抵挡得住?
“嗖!嗖!”二十张床子弩一齐发射,六十支八尺弩箭破空而出,直向南军飞去。只听得一连串蹦蹦之声响起,何寿的眼睛顿时睁得老大——绝大部分弩箭嵌进木盾,但却都没有射透!
“呜噢……”南军阵中又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原来盛庸知道燕军未携火炮,故在出兵前特遣数千精壮军士,把德州城外老坟上的桦树悉数砍尽,将所得桦木统统做成三寸厚、八尺高的木盾!桦木本就结实,加之又足够厚,堪堪能挡住弩箭强攻。
见弩箭亦未能伤南军半分,朱棣的脸上顿时一片铁青。这两次攻击都只是前奏,无论得逞与否都不影响全局,但自己的连番受挫,却使本有些紧张的南军官兵士气大涨,这绝对是他始料未及的。想到这里,朱棣心中怒意更炽,当即一夹马腹,带着三千亲军,向南军猛扑过去。
七
南军中军大阵的最中央,盛庸与铁铉正站在临时搭建的望楼上鸟瞰全局。见朱棣的帅旗移动,盛庸的眼中闪过一丝喜悦的光芒,他当即大声下令道:“命前阵勿要阻挡,只管结阵自保,放燕庶人进来!”
其实不用盛庸指示,前方的南军早已准备就绪。六花阵本分内、外两层,阵中七军皆自成一体。本来,为确保中军大阵无恙,周围的六小阵应互相策应,抵挡来犯敌军,但此次,庄得的前军和葛进的右虞侯军却对气势汹汹杀来的燕军视若无睹,只在巨大木盾的掩护下龟缩自保。燕军一时无法破坏巨盾,索性便从两阵中央的缝隙直突向前,朝中军大阵杀去。而此时,盛庸的中军阵型也出现松动,竟让燕军连破几道防线,直让朱棣他们冲杀到了腹心。
燕王亲军在进攻时,本是一个松散、巨大的锥型阵,但刚才为了从南军前方的两个小阵中间穿插,这个锥型阵的左右两角已被挤压了不少,此时几乎成了一个长条状。方才朱棣带着马云、狗儿等一众内官冲在最前面。见眼前的南军四散而逃,朱棣正暗自高兴,忽然后方“啊呀”一阵惊呼响起,朱棣回头一看不由大惊——在自己身后四十余步外,南军忽然拉起了几道绊马索,几十个亲军骑士猝不及防,顿时栽落马下。
“杀燕贼啊……”就在朱棣惊愕间,震天般的喊杀声已四处响起。朱棣举目四顾,当即惊得张大了嘴巴——此时的南军中军阵型已发生了巨变。前方百余步外,约五千南军健卒聚集在盛庸所处的望楼下,而在两侧远方,则有更多的南军步卒结成一个个小圆阵,相互策应着向自己步步逼近;最要命的是身后,在用绊马索掀翻了几十个燕军骑兵后,南军步兵在大盾的掩护下一拥而上,将原先被撕开的缺口重新堵上,把大部分燕王亲兵堵在了中军阵外!此时的南军中军战线,已由最开始的矩形一变成为环形,除五千人马聚集中央,保护盛庸等主将外,居于外围的三万将士则逐渐缩小阵型,一步步将朱棣他们压缩在阵中!
就在朱棣身陷敌阵时,南军大阵外的金忠也发现了不对劲。庄得和葛进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便放任朱棣攻击中军,继而南军中军又将缺口堵上。金忠见多识广,立马意识到这是早有预谋,专钓朱棣上钩!
“先生,使长被堵在里面了,快想办法救他!”中军主将张玉这时正与金忠站在一起,眼见燕王亲军的身影被南军淹没,他当即急得大喊。
金忠此时也万分紧张。南军重新列阵后,金忠他们的视线被挡得严严实实,已无法得知朱棣在阵中的情况,但从南军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举动中,金忠可以断定,燕王现在必是凶险万分。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打破南军大阵,将燕王他们救出。
南军总数不过十万出头,现在的燕军加上鞑骑共有九万。以燕军的实力,强行破阵并不是不可能,最关键是破阵的速度!若阵还没破,燕王便已罹难,那就追悔莫及了。想到这里,金忠的脑筋开始飞速运转——破阵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要想快速破阵,无疑得仰仗骑兵,尤其是有重甲护身的铁骑,更是强行撕开敌军阵线的不二法宝。本来,燕军中共有三万铁骑,分别归于中、前、左三军,由张玉、丘福、朱能三位大将统率。若他们在,金忠自信可以冲破前方南军的阻挠。可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前军和左军中的二万铁骑已被高煦带去了威县,现在金忠手里只剩下张玉的一万铁骑,外加近万朵颜鞑骑。胡人不善攻阵,而这帮鞑骑方才又被地雷炮吓了个半死,强驱他们硬攻肯定不行,必须另想对策。
“欲破方阵,必攻四角!”这一兵家之常理在金忠脑海闪过。略一思忖,他终于拿定了主意:“传令士弘将军,率左军所剩将士与朵颜鞑骑迂回至敌阵东北角,攻其左虞侯部,以为策应!”说到这里,金忠又对张玉郑重道,“张老将军,现我军仅剩中军一万铁骑,还请你率他们正面强攻盛庸的中军大阵,无论如何,一定要杀入阵中。你部一出,我既率全部兵马压上,将正面两个小阵牵制住。南军兵少,只要我军全军压上,其纵有阵势依持,亦无太多余力制衡你部,你可趁势与王爷会和杀出!”
“好!就这么办!”张玉不及多想,当即答应一声便要出动。
“张老将军!”金忠又拉住张玉的马缰,补充道,“此战非为破阵,而是要救出王爷。张将军人少,一旦突入阵中,切勿与敌多做纠缠,找到王爷与之会和便可!”
“老夫晓得!王爷危在旦夕!先生莫要叨咕了!”张玉已是心急如火,哪顾得上和金忠啰嗦,当即拨马去了,不一会儿,张玉和朱能已分率所部驰出,向南军大阵杀去。而正如金忠所料,此刻前方的两小阵再也不龟缩自保,而是逐渐合二为一,对张玉的铁骑展开激烈的抵抗。
一场空前惨烈的血战开始了。燕军为营救主帅,个个奋不顾身,通红着眼英勇砍杀;南军方面,中军大阵外面的各小阵也是拼死展开截击。双方都要争取时间,燕军必须赶在燕王亲军崩溃前突入盛庸的中军阵中,把燕王救出去;而南军要做的,就是死死缠住朱能和张玉,坚决不让他们突破中军的外围防线。只要拖到朱棣被擒,眼前凶残的敌人必将丧失勇气,全线崩溃。
朱能部在南军背后,他那里的战况一时不好判断;而张玉直扑南军正面,他的进展被金忠尽收眼底。张玉的突进速度很快,一会儿功夫,仓促合军的庄得、葛进部出现松动,防线也逐渐凹陷进去。
“传令全军,准备进攻!”见张玉进展顺利,金忠暗自高兴。如今这种情况,盛庸是再也玩不出花样了的。照这种气势,只要己军全上,不仅燕王能救出来,一场完胜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在将士们蓄势待发之时,燕军西南方向却突然奔来一名哨骑。骑兵的背上插着两支箭矢,一看就是被人射伤的。
“南……南军!”还没到阵里,骑兵便支撑不住了,他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喊出自己发现的敌情后,便一骨碌从马上跌下来,倒地气绝!
虽不过寥寥数字,但哨骑的话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南军不都在前面吗?怎么后方也有南军?
金忠内心也是惊骇不已。他马上掉头瞭望,不多时,地平线上便冒出一大群黑点。真的是一支大军!
“中计!”金忠身子一软,几乎从马上栽了下来。而在南军那边,望楼上的盛庸和铁铉早已远远瞧得,当即欣喜若狂地击掌大笑。
这支突然出现的兵马果然是南军,而且人数不少,马步共计四万有余,领头的也不是别人,而是真定大营中仅次于安陆侯吴杰的第二号人物——参将平安。
当初白沟河大败后,平安随郭英逃回了真定。其后郭英被罢免,吴杰统领真定大营,平安便归于吴杰麾下。吴杰原先是河北都司掌印,说白了就是个坐纛将军,平日里只负责真定府的防御。而平安是百战老将,又久随郭英出战,在真定的北伐将士中威望甚高。有了这么层缘故,真定大营虽归吴杰主持,实际上平安的影响力却几乎可与他分庭抗礼。
燕军扫荡山东腹地,威胁直隶,盛庸不得不出城追击。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王度设计以真定军马为奇兵,希望他们能隐匿行踪增援山东,在两军激战正酣之际抵达战场,对燕军形成夹击,从而一举奠定胜局。但是,因吴杰一直对盛庸这个总兵阳奉阴违,为防吴杰抗命不遵,王度在让盛庸给吴杰下令的同时,又命使者暗中携带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