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雍正皇帝-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熟一镰我就割一镰,我是叫吓怕了。“

弘历一门心思想安慰一下身边的田文镜,遂道:“你得谢谢这道大堤,不是它挡

住洪水,今年你麦田早没了。“老人道:”我得谢老天爷,修堤时没把命搭进去!“

弘历便觉讪讪的,又问道:“这地一亩收多少麦子?”

“也就一石五斗吧。”

“这算好年景吧?”

“好年景要打到两石。”

老人用草帽扇着敞开扣子的前胸,说道,“今年只能算个中等,沙土地,得要肥料。

草肥、粪肥、熏肥越多越好。别看地薄,照样出粮食。可惜我们没钱,买不起粪肥呀!“田文镜忍不住插口道:”开封城东专设了粪肥场,一文钱一担,算便宜的了吧,一亩买他几十石撒了,这里又不缺水,那就是铁定的旱涝保收地!“老人苦笑道:

“田制台不会盘算。他光知道造肥,没看看肥场离地有多远,一来回四十里,百里百斤一吊一的价,豆腐盘成肉价钱了。脚力钱也是钱呐!”

弘历肚里一阵好笑,见田文镜发怔,一把拉了就走,说:“天晚了,城门就要关了。咱们回去吧。

“田文镜只好随他们来到铁塔旁的驿道上,邢建业因见他没骑马,忙过来让出自

己的马给他骑。田文镜一边认镫上马,自嘲地笑道:“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我这个人是太痴了些,以为心到必定神知。我太痴了——”他猛烈咳嗽两声,用手帕子接了,见是血,手一颤,装作没事人将帕子掖了袖子里,一边放辔徐行,说道:“四爷,我实是累透了,心里也不好过,出来走走。李绂他从湖广到北京,在河南穿境而过,匆匆观花,对我不满,也还情有可原,阿山布罗、柯英、张兴仁他们天天和我一个城里,不知道我是忠是奸、是廉是贪?昨晚他们

三个人联名拜折弹劾我‘沽宠邀功,苛酷为政’,专门抄了一份送给了我,还有万岁爷也转来一份糊了姓名的折子,说我‘作践圣道,欺蔑士人’,皇上叫我具折明白回奏。我想了一夜,一字也写不出。也许我真的错了?

可又不知道错在哪里。

“我在康熙朝作了快二十年官,圣祖爷崩驾时,不过是个六品部曹。雍正爷登极,我奉命宣旨陕西,路过山西,弹劾‘天下第一抚臣’诺敏,与圣主际会风云,三年之内由开封府尹晋升巡抚,又在河南特设总督衙门,委我总督,成了位极

人臣的封疆大吏。且就不讲忠孝节义这个大理,我田文镜受恩如此,不知道拼死答报,我还算个人吗?

“可如今我成了王安石一类的奸人!”田文镜尽量压抑着

内心的激愤,提着缰绳的手都握得发白,“既不见容于士大夫,也不见谅于庶民。

我们河南人勒紧裤带三年,这条堤修好,万事都可平安从容调理。如今堤修好了,逃荒出去的说是我逼出去的,民间说我催工派捐如虎似狼,官场说我邀功取媚说我沽宠邀功——我心里好恨!恨自己无能,不能使人知我的心,也恨这些鼠目寸光的乡愚!四爷,你大约不知道,我早已患了肝病,六十多岁风烛残年的人了,自知不久于人世。

唯留此一片忠忱在这中州地上,什么也不顾忌了。

天假我年,三年之内,河南若不能民殷粮足,四爷您请上方剑取了我这老头颅去!



田文镜胸中积郁已久的话一泻而尽,泪水扑簌簌走珠儿般滚落出来。

俞鸿图和刘统勋听着这发自肺腑肝膈的言语,心里一阵酸热,也不禁堕泪伤怀。

“这就是所谓‘知人也难,为人知也尤难’了。”弘历在

得得的马蹄声中沉默许久,

已是霁颜悦色,轻松地一笑说道:“国人皆曰可杀,我意独怜尔才。

别那么死了老子娘似地懊丧,我既在此,当然给你撑腰到底。你是皇上的模范总督,心胸

要再开阔些,度量要再大些嘛!方才看了大堤,我也很有感触,你凭一省之力,做这么大一件事,还没耽误了其余政务,真是不可思议。

我要上奏皇阿玛,有谁再说田文镜的是非,一定叫他先来黄河大堤上看看!“

弘历正极力抚慰田文镜,

昏苍苍的远处一阵马蹄急响,一溜儿米黄西瓜灯摇摇曳曳赶近前来。渐渐近了,众人才瞧见是总督衙门的灯笼。田文镜一眼瞧见自己的师爷钱度和毕镇元也在戈什哈里头,提名儿叫道:“你们这么张惶,是起反了么?四爷在这里呢,不许惊驾!”

“四爷,制台!”钱度一头热汗,牵着马走近来,气喘吁吁说道,“秀才们罢考了!五百多人围了书院,请见总督,请见张学台!我们遍城里寻不见督帅,去王爷驿馆,人说王爷出城看河去了,才赶到这里!”

田文镜头“嗡”地一响:天天怕罢考,天天说罢考,是祸仍旧躲不过,这群秀才真的红了眼,不要命了!

当下不及细想,在马上回头对弘历说道:“奴才这就去处置,四爷只管回驿馆,等着奴才的信儿!”缰绳一抖,两腿一夹,那马嘶鸣一声泼风般去了。

“四爷,

“刘统勋见弘历驻马踌躇,说道:”田文镜去是正理。

您是王爷,又兼着钦差大臣,和秀才们不宜善听善见。

看他省里如何处置,您退在一边,有转圜余地。

“弘历点头,说道:”延清说的是,不过我这里没人在场也不好。俞鸿图去走

一遭——只看只听不说话,去吧!“说罢,径自调转马头回了驿馆,和刘统勋摆了棋对弈,却只心绪不宁,一个劲儿走神儿。

俞鸿图放马来到书院,只见文庙街口已经戒严,沿街店铺檐下大小灯笼挂了足有五六十盏,靠墙站的开封府衙役们

一手提着绳索铁链,一手举着火把,钉子似的一动不动。亮如白昼的灯烛火把下,聚集了上千看热闹的士民商人,伸着脖子往文庙街里傻看。人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嗡嗡嘤嘤议论,有的兴奋得鼓噪大喊,却也是意见不一:“田制台也来了,看这些狗日的们咋办!”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嗨……”

“这都是政事不修闹出的祸。

东汉太学生大闹洛阳,还不为政治昏暗?“

“你那是放屁!这些东西都是吃饱了撑的,拿住一个‘嚓’地割了头,他也就安生了!”

“阿弥陀佛,罪过,都这么年轻,可惜了性命儿的!”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俞鸿图将马拴在街口,挨身挤了半日才到文庙街口,却被两个兵丁拦住,说:“你瞎了眼了,还往里挤?里头不是秀才的,正在往外撵呢!想跟着这群王八蛋一道儿上西市么?”

俞鸿图当众不便说明白自己身份,解说半日,无奈那兵丁竟是榆木疙瘩做的,好歹不放行。俞鸿图恼上性来,“啪”地一个耳光,掴得一个兵丁踉跄几步:“你去禀知张兴仁,说是俞鸿图来了,问他叫不叫进?!”

“我管你妈的鱼红图鳖黑图,老子是奉命挡人!”那兵丁

不禁大怒,“撒泡尿照你那影——还要找我们张学台!——拿下!”几个兵丁立刻一拥而上,死死架着俞鸿图便往街里走。

俞鸿图一眼瞧见钱度带着几个书吏忙忙过来,大叫道:“钱度,钱度!”

钱度被他叫得一怔,棱眼见是俞鸿图,忙喝退了兵士,说道:“大人受惊了,这会子不是赔罪说话时候。我还要去前头见开封城门领。

①叫他们带您去见制台。“说着匆匆去了。俞鸿图憋了一肚皮的火,好半日才平静下来,随着衙役们径至座落在文庙北边的书院,一到书院门口,便被那场面惊怔住了。

罢考的秀才共是五百多人,都坐在书院过厦三楹大门外的照壁后,绕书院八字墙高悬着上百盏气死风灯,还有从衙门里搜罗的各色灯笼约有几千盏,将这座河南最高学府门前照得通明雪亮。

秀才们都穿着青衿,灯下看蓝汪汪的一片,盘膝正襟危坐,几乎咳痰也不闻一声。一丈多高的两个大石狮子各挂一块白布,上写着血红的朱砂大字:

斯文焉扫地  胥吏之能以欺  乃百代奸佞陋政  大吏小吏宁不戒惧?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此千古圣贤遗训  上智下愚岂可更易!

淋淋漓漓甚有精神。

静坐场外也有十几个各衙门的师爷书吏,

①四品武职,相当于城防司令。

翻着册页瞟着人似乎在查对什么,照壁前灯影里黑鸦鸦站着三个方队,都是军士,却都没有带兵器,因此这边虽然是现场,只是沉闷压抑些,不像文庙街口那样森严肃杀。

“俞爷,请这边,从仪门里进去。”带路的书办见他看完了现场移步要上台阶,忙将手让至东边,说道:“制台桌台学台他们都在至公堂上议事呢!”

俞鸿图点头随他逶迤进了书院,果见田文镜、柯英和张兴仁都在至公堂里。这里只点了两枝细烛,比起外边反而暗得多,幽幽晃动的烛影下,三个省台大员脸色变幻不定,张兴仁坐着,柯英站着,田文镜不停地踱步,清癯的身影幽灵一样不时掠过堂前的大玻璃窗。见俞鸿图进来,张兴仁欠了欠身子,说道:“四爷派人来了,请俞大人主持。”俞鸿图忙转述了弘历钧旨,笑道:“我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你们该怎么办按你们的章程来。”

“秀才们并没有造反,也没有毁骂朝廷。”

柯英剃得溜光的脑门子在灯下映着酒坛子一样的光,吭了一声说道,“他们就这么硬坐,请大人们出来说话。没犯王法,你叫我怎么下手,又该从谁身上开刀?

“俞鸿图不言声绰了椅子坐在旁边,听田文镜道:”抗拒朝廷之令,聚众拒考还不犯法?!凡到这里的都是刁顽之徒,我看要一概拿下,剔别清楚,为首的要正法,扇动闹事的革去功名,其余的记过,允许与考。就这么办!“

俞鸿图方才在堤上对田文镜刚刚生出一点怜惜的心,一下子消失了个干净:生员们不过是对朝廷“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新政不熟悉,不领会,老老实实坐在外头请见一下大

人。

你再尊贵,总逃不出这个天理人情,就出去解劝一下,宣明皇上恩旨的内衷,大事化小不也是功德?一开口就立意不善,一网打尽地整治!

正寻思间张兴仁已冷冷顶了回来:“恐怕不能这么囫囵吞枣地处置。这里头多少都是十年寒窗苦熬了一衿,或者有些俊茂之才将来出将入相,事业功名不在我们下头。先在档上记这么一笔,也许就毁了他们一生,河南文气本来就平常,我还指望着里头出个状元呢,这事只能善罢,如要摧残,我这里就说不通!”

“田文镜!”

柯英突兀地提名道姓喊了一声,“秀才们就是不满你的苛政才聚众请愿的。

你为什么就不能屈尊出去见见,和息了不是更好么?“

柯英是司兰布的次子,父亲在随康熙西征时是亲兵,在科布多掩护康熙突围阵亡,挡住了飞如羽蝗的箭护得康熙周全。康熙得脱大难,即在凉州城为司兰布建祠,封为城隍,司兰布子孙入镶黄旗世袭罔替的伯爵秩位。

既是正牌子旗人,又无后顾之忧,雅不把田文镜看在眼里。河南和田文镜闹生分,他是第一个撕破面皮的。此时柯英暴怒得青筋突起,啐了一口,骂道:“天生的周兴、来俊臣——我就和你过不去,你他妈怎么样?



张兴仁在旁忙道:“老柯,有话慢慢跟他理论,别动粗!”

“动粗?”

柯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要由着我的性子,我还想揍他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