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龊鹤樱沓ぴ寄撸渥阃馄玻硎稚蹩欤暮菔掷保氡厥锹塘种腥恕!毖衔⒕鹊溃骸按笕巳绾沃俊倍接晷Χ淮穑溃骸八勒咂湟换阶骼浔耸堑虑宄怯旰魅耍鲂┪姆克谋ι猓涣硪换屏乘勒呋阶髋J偻ǎ耸堑虑宄且桓龉咄怠!�
苏公暗自赞叹,道:“他等来时有一个青布包袱,想必此命案乃因那包袱而起。”东方雨道:“卑职亦如此以为,可惜不知那包袱中有甚紧要物什。”苏公道:“我等虽不知包中有何物,但那凶手却知。那凶手既是知情人,必与死者有瓜葛。”东方雨点头道:“卑职以为,那凶手或是与死者赴约之人、或是暗中跟踪之人。其杀人夺物,必是早先预谋,绝非半路剪径劫财。”苏公捋着胡须,道:“东方大人所言极是。此案还须自死者近些时日行踪追查。”东方雨道:“卑职已着令手下赶回德清城,追查冷、牛二人家眷、亲朋、仇家情形。”苏公颇为赞赏的点了点头。
东方雨又着店家向韶并伙计来问,一一询问,无有可疑。众衙役将冷冰凝、牛寿通尸首搬出酒家,停放在道旁,等待家眷前来认领。向韶见脱了干系,千恩万谢。
第二章 百年古宅
且说苏公四人欲牵马上路,东方雨追问道:“不知苏大人欲何往?”苏公道:“久闻莫干山佳名,神往不已,今欲借道前往一游。”东方雨笑道:“素闻苏大人好游赏遗迹民风,今卑职指引一处,如何?”苏公问道:“何处?”东方雨道:“便是前方的芭蕉庄。”苏公甚是诧异,道:“却不知这芭蕉庄有何怡人景象?”东方雨道:“这芭蕉庄并无甚独特之处,只二三十户蚕农,男耕女织,养蚕纺丝,喂鸡捕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自得。虽非世外桃源,却有如桃源一般。尤其此处还有一处百年的古宅院。”苏公惊讶不已,道:“不想竟有这般好去处!”东方雨道:“卑职愿引大人前往。”遂令手下料理案子,且在酒店等候,只唤上押司相随。苏公闻听,兴致大发,欣然前往。
沿大道前行一里余,见得一条河流,水流平缓,曲曲折折,宽约七八丈,河上有一座麻石拱桥,桥上石刻有“通湖桥”三字,依稀可辨。东方于引众人却不沿大道过桥,而是依河左岸而行,取一条小道入一片桑林,但见桑林中有男女采摘桑叶,高声谈笑,甚是快乐。东方雨指点道:“芭蕉庄便在林后。”苏公甚是欣悦,不知怎的,忽想起冷冰凝、牛寿通之言语,不免思索,莫非他二人果真欲往芭蕉庄?却不知他等欲见何人?所为何事?
苏公等入得桑林中,但见四五名汉子拦住去路,为首一人,乃是芭蕉庄地保焦南,约莫五十岁,高声呼唤道:“你等甚人?来我庄中做甚?”东方雨近得前去,道:“焦二爷,怎的不识得我来?”焦南见得东方雨,急忙上前施礼,道:“原来是知县大人来了。”苏公见得,暗自赞许。
苏仁纳闷,与严微私语道:“这庄民言语怎的如此凶恶?”严微道:“苏爷有所不知,今乃非常时节。”苏仁不解,道:“何谓非常时节?”严微笑道:“今逢蚕月时节,蚕农皆如这般。”东方清琪诧异道:“何谓蚕月时节?”严微道:“但凡三四月间,正是江南养蚕时节,称之蚕月。此蚕月非同寻常时期,颇多忌讳,但凡科举考试、征收捐税、办案拿人等等,皆须缓办。又不喜外人来访,即便邻里亦少有往来。”东方清琪甚是好奇,道:“为何这般?”严微道:“蚕农以蚕为生,称蚕作‘宝宝’,比之婴儿,非同小可。此蚕宝宝甚是娇贵,看蚕亦多讲究,所喂桑叶,不可湿,亦不可热。所居蚕室不可暴冷、又不可暴热、不可有烟、不可有臭、不可有病,故不喜外人前来,若不知时务,蚕农必泼你一盆冷水。”苏仁、东方清琪恍然大悟。东方雨闻得,把眼来望严微,道:“不想这位相公竟颇晓养蚕之道。难得难得。”苏公笑道:“严爷端的见多识广。”严微淡然道:“我乃湖州人,焉有不知看蚕道理。”
东方雨道明来意,众蚕农嘱咐再三,方才应允众人入庄。地保焦南引众人穿过桑林,入得庄来,但见众屋舍门上贴一张长条形红纸,上有“蚕月免入”四字。庄中妇幼见着七八人,心存戒意,但见得东方雨,不免笑脸相迎。不知何故,苏仁觉得此庄中有一丝与众不同的怪异,思索多时,方才明白:原来这庄中甚是安静,既无鸡鸭,又无猫狗。即便是那孩童,亦不追打吵闹。
地保焦南引众人入得焦氏宗祠。闻听德清县令到来,族中长者纷纷来迎。那宗祠远离蚕室,乃是庄农祭祀、议事之处,共分外、中、内三堂,大小房屋共一十五间。外堂当中供奉一尊女菩萨,供桌上有馔点祭品,又有蚕妇燃上纸钱香烛,跪地膜拜。中堂所设乃是焦氏祖宗牌位,亦供有香果。又有祖宗遗训。
苏仁立于一侧,细细观望,诧异道:“原来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却不知是何方神圣?”苏公道:“此嫘祖也。”东方清琪道:“嫘祖又是何人?”严微道:“嫘祖本是黄帝之妃,乃蚕农始祖。”地保焦南早令人沏来热茶。众人依次坐下。东方雨方才引荐苏公,地保等闻得是湖州知州苏大人,急忙上前施礼。苏公起身回礼。而后宾主复又落座。苏公问及蚕桑赋税水利等农事,众人皆道东方大人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诸如此类。
东方雨问道:“德清城有一雨湖斋,其掌柜冷冰凝,不知诸位可曾识得?”众人皆道不识。东方雨又问及“牛寿通”。众人亦不识得。东方雨道:“近些时日可有外人来到庄中?”地保焦南道:“小人每日巡视,不曾见得外人入庄。”东方雨道:“庄中可有异常情形?”地保焦南思忖道:“庄中亦无甚异常。大人何故问及?哦,只不过有一桩事,细细想来颇为奇怪。”东方雨道:“何事?且道来一听。”地保焦南道:“此事并不在我庄中,却在庄外。非是他处,便是庄西南和气园内。”东方雨一愣,道:“便是那处百年古宅?”焦南连连点头。东方雨令他细细道来。
地保焦南有些恍惚道:“此事说来颇有些诡秘。诸位有所不知,原来那和气园本是一所废墟,传言说是巴氏先祖所遗,所占地约三十余亩。”严微惊道:“莫非民间传言所称巴氏七世者?”地保焦南唯喏道:“正是正是。不想这位爷竟知巴氏七世!今知此事者,鲜矣。”东方清琪不解,道:“何谓巴氏七世?”有族中老者叹道:“我等亦只闻父辈言及,其中详情,亦不知晓。恍惚间当是八十年前的事情了。”地保焦南叹道:“据族中长者言,我等焦氏先祖本是巴氏邻里,后不知何故,巴氏家人竟自悄然离去,余下我焦氏先祖一家在此,繁衍至今,方有焦氏一族。”众人闻听,一知半解。
苏公暗道:原来所谓芭蕉庄非是有芭蕉,乃是姓巴、姓焦者之故。
严微道:“我尝闻家师言及,道是德清山野有巴氏者,七世同居,共男女百余人,安老怀少,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众人闻听,惊叹不已。苏仁惊道:“家有七世,端的世间罕见。”苏公叹道:“七世者,奇也。而七世同居,则奇中之奇也。”东方雨道:“可惜我等迟来了八十年。”东方清琪奇道:“如此言来,那最长者岂非有百余岁?”地保焦南然之。苏公暗自惊叹,不由想起陶渊明《桃花源记》,百余人隐居于此,怡然自得,岂非亦是那桃花源?只是此中颇多悬念,巴氏一族为何离去?又投往何方?其中缘由不得而知。
东方雨问道:“且不知这和气园中有何怪事?”地保焦南道:“这和气园因风霜雨雪之侵蚀,又无人居住,庭院中杂草丛生,早已破败不堪。”苏公诧异道:“巴氏离去,为何尊祖先人不住在这和气园中,反另辟屋舍?”地保焦南摇头道:“大人有所不知,先祖传有遗训,但凡焦氏子孙,不可住在和气园中,且园中物什,不可窃拿。”
苏公似有所思。有一族中长者叹道:“我焦氏先祖还有遗训:好好看护邻里屋舍,待巴氏回来。只可惜待得时日久了,却不见巴氏后人回来。而我焦氏子孙,渐渐忘却先祖遗训,不免有人暗中偷盗园中有用之物,以为己用。”地保焦南唏嘘道:“此亦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了,至得今日,那园中早无可用之物,空余些残垣断壁罢了。且杂树繁衍、杂草丛生,常有狗兔鼠蛇出没,甚少有人入园去。只是那和气园旁有十余株桑树,待到蚕月时节,庄中人便采摘桑叶。遮莫五六日前,小人浑家及小儿前去采摘桑叶,小儿年少贪玩,竟自一人入得园去。”言到此,焦南停顿下来,竟满脸惊恐之色。
东方清琪见他此般神色,不由惊诧,追问道:“甚事如此可怕?”焦南惶恐道:“小儿入得园内,不时便不见了踪影。小人浑家兀自懵懂,竟未留心。待到觉察,高声呼喊,未闻小儿回答。小人浑家急忙入得园去,四下找寻。那园内宅院颇多,小人浑家入得一院中,忽见得一条黑影,一闪之间便不见了,小人浑家唬得半死:原来这和气园中有鬼!”众人闻听,皆脸色大变。唯有苏公、东方雨、严微面不改色。
焦南颤栗道:“小人浑家尖叫不已。园外采桑族人闻得,纷纷入得园来,寻得小人浑家,又四下找寻小儿,不多时,在一破屋内寻得小儿。小儿倒在地上,人事不醒,抱出屋来,掐其人中,又冷水泼面,方才醒来,问他前后,小儿并不曾到屋内玩耍,也不知何故便昏倒了。”苏仁惊道:“此园中必有蹊跷。”焦南连连点头,道:“待众人将小人浑家、小儿搀扶出园,忽闻得园中一声怪叫,那声甚是凄厉,似非人声。众人皆惊恐不已,回得庄来,告知族老。住老遂召集数十名男子,持刀握棍,寻得园内,四下搜寻,并无怪异。小人引几人寻至一院,那院中有左右厢房,只是门窗屋檩早已全无,忽见得那破壁上赫然流着血!”东方清琪虽是侠女,颇有胆色,闻得此言,亦不免惊恐。
东方雨淡然道:“此血何来?”焦南道:“小人等战战兢兢上得前去,却见那墙上血离地约莫七八尺,顺墙流下。小人等唬得半死,环视四下,除却杂草,并无一物。”苏仁道:“却不知那血何以上得墙去?”严微冷笑不语。焦南道:“小人等猜想,或是畜生受伤,随即召唤众人前来,细细搜寻,四周却无有血迹。”东方雨笑道:“依焦二爷之见,莫非这和气园中果真有鬼魂?”焦南颤栗道:“小人浑家明明见得鬼影,绝非眼花幻象。”
东方雨淡然一笑,道:“不知苏大人有何高见?”苏公捋须笑道:“鬼魅妖精,未免怪诞。只是此事颇为怪异,难以解释。依本府之见,不如入和气园一遭,探问究竟则个。”东方雨道:“卑职愿随苏大人前往。”焦南惊道:“万万不可。若二位大人有所失闪,小人等性命难保呀。”苏公笑道:“古人云:邪不胜正。我等火焰甚高,即便有甚鬼魅,亦不足为惧。”焦南及众族老苦苦劝阻,苏公哪里肯信,焦南无奈,只得依了,遂引苏公、东方雨等往庄西南和气园去了。众族老放心不下,遂着人召集庄中男丁,以为接应。
地保焦南引众人出得庄,过得一小山坡,便见得坡下一片茂盛树林,那和气园便隐身林中。原来那园中大树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