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古墓中的瓷器宝贝遭到了践踏,三愣子却依旧热情不减,又跑到左侧的耳室内看了一眼。
“他娘的,是哪个挨千刀的把墓室里的宝贝都给毁坏了啊!”三愣子哭丧着脸,骂骂咧咧的从左侧的耳室怏怏的走了出来。我猜想的没错,三愣子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眼下,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个疑问,那就是,这里的耳室我们都看遍了,为什么始终没有看到晓晓得身影呢?难道她已经找到秘钥出去了不成。不,不可能这么快的,秘钥不会这么轻易找到,而且晓晓也不能这么快就出去了,那晓晓现在去了哪儿呢?
晓晓的失踪,张文魁的反常,墓室人为的被毁等等一连串的疑问充斥着我的大脑。心中焦躁,思考问题时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脉路。我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慢慢的整理思路,一件事儿一件事儿的思考推敲。
我开始分析晓晓的失踪,晓晓是在我们前面进入到墓葬中的,以她的性格来说,瓷器古董这些东西显然没有秘钥重要,当她看到这凌乱不堪,全部是残破碎片的瓷器的时候,肯定不会逗留,一定会去其他的地方寻找。这里不是迷宫,没有那么复杂,所以她并不会走远,如此说来,难道这里有一个隐藏的空间吗?
这个想法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对于眼前这种情况来说,也只有这种推测了。心说还是先跟张文魁商量一下儿吧!看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我靠在墓道的墙壁上,不知不觉间脚已经麻了。张文魁早就进入了耳室,三愣子不知不觉间也进入了耳室,就连一声不吭的陈笑杨也消失在墓道内,空荡荡的墓道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赶紧跑到右侧的耳室。
“魁哥?魁……”我站在右侧的耳室门口,顿时就傻眼儿了。
☆、第六十六章 白棺
我心中正自纳闷,前面几个耳室,张文魁都是匆匆扫了一眼,当发现这些耳室并没有价值的时候,转身就走了,为什么会在这个耳室停留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还把三愣子和陈笑杨吸引了过去,难道这里面的陪葬品没有被破坏么?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兴奋起来。
当我走到耳室门口,耳室里的一幕让我彻底惊呆了,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耳室能够吸引张文魁了。
这个耳室不同于其他的耳室,一般的墓葬都会讲究对称,左右的耳室都是同样大小的。可是这个耳室却不一样, 它不仅不对称,而且要比左侧的耳室大很多倍。确切的说,这个耳室更像是一个大殿。一个豪华无比,金碧辉煌的大殿。用耳室来形容它实在太憋屈了,我姑且叫它大殿吧!因为它真他娘的太大了,张文魁等三人已经走到了大殿的中央,目测这个大殿长度至少有一百多米,宽度至少是普通耳室的两倍。
我有些疑惑不解,此乃皇家大墓,而且古代人一般都是比较传统的,这种逆天的造墓手法完全有悖常理。
在入口处的位置摆放了四尊持剑侍者雕塑,他们剑持右手,身穿盔甲。整体比例和真人差不多大小。身材魁梧雄壮,面目冷峻森严。
侍卫身后是数不尽的陪葬品,陪葬品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各不相同。最靠近侍卫的是一些青铜鼎,鼎依次由大到小排列,最大的青铜鼎足有水缸大小,最小的青铜鼎却只有拳头般大小,做工之精美世所罕见。鼎后面堆放着大量的丝织品,这些丝织品不易保存,此刻看上去就好像浸在水里泡过了一样。尽管如此,依然可以分辨出,这些绫罗绸缎都是上等的布料。在古代,平民又被称为布衣,那是因为他们穿不起绸缎丝织品。只有真正的王宫甲胄贵族富豪才有钱置办。这里一次性陪葬了这么多的绸缎,足见墓主人身份显赫。
在这些绫罗绸缎后面,摆放着一些竹篓残片,竹篓已经腐烂成粉末状,在地砖上的条石上形成了几块黑色的印记。最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黑色的印记后面是四口白色的石棺。从小到大,我只是见过黑色和红色的棺材,至于这白色的石棺,倒还是第一次碰到。
白棺通体发亮,就好像在上面涂了一层石灰一般,与这金碧辉煌的墓葬放在一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四口白石棺呈菱形摆放,不知道是因为白石棺太重,还是有意这样摆放。石棺中间包裹着一个石台,石台上是一个侍女陶俑,手里端着一个金盘。
大殿的四壁金光闪闪,不知道是用金砖砌成,还是刷过一道金粉,总之,手电照上去非常的刺眼。石壁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大体上分为四层,中间一道细长的金色条石将整个石壁分成了上下两半儿。被分开的这上下两块石壁中有分开了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小块的石壁靠近地面和墓室顶部,上面雕刻着云雷纹,大块儿的石壁雕刻了人物,花鸟,山川,树木,河流等等许多惟妙惟肖的图案。四面的石壁铺满了图案。张文魁和三愣子正站在一块图案前,仰头凝视着。
直到此时,晓晓依然音信全无,整个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难道她真的已经拿到秘钥出去了不成,我暗自思忖着,随即走向张文魁。
“大喜,你来的正好,你来看看这石壁上的图案,看能有什么发现没有。”张文魁伸手把我拉了过去,指着眼前的石壁开口说道。
我抬起头,朝着石壁上的图案看去。图案上一个束发美女正在抚琴,表情哀伤,树上的小鸟听到她的琴声,纷纷侧目低头,完全沉浸在优美的琴声中。她身边站立着两个婢女,低着头,看着脚尖。
图案的内容并不难理解,看完了这一幅,我又陆续往下看了几幅。
“怎么样?是不是有门道?”张文魁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只是叙事性图案,讲的是一些宫廷生活来着。当初在修建这个墓葬的时候,只是为了迎合墓葬的结构,使这四面的石壁不显得单调,这才加上去的。若真要跟这里的墓葬扯上关系,充其量也就是墓主人生前的日常生活。”我回答道。墓主人赵姬自从被冤枉以后,整日抚琴疗伤。这应该是淮南厉王要求加上去的,赵姬死的时候,淮南厉王还没有称帝,因此,在淮南厉王登基以后,这才将这个秘密公开。可是,逼死他母亲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生身父亲,也就是先皇。在当时封建君主时代,想要平反,揭露了先皇的暴行。在文武百官和百姓眼里都是一件忤逆不孝的事情,这直接危及到他的皇位能否顺利的坐下去。
最后淮南厉王不得不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先皇赐死他母后的事儿,还有他母后被冤枉以后的境遇一股脑的绘制成图案,埋进了阳陵墓。这样一来,当代百姓臣民便不会看到了。若干年后,当人们看到墓葬里的这些图案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
“说不定,这秘钥就藏在这些画中。”张文魁一本正经的说道。自从我破解了浮雕上的机关,张文魁就一直觉得很神奇,只要看到一幅图画,或是特殊一点儿的图案,张文魁总要上去研究一番。好像每一幅图案都藏有玄机一般。看着张文魁依旧乐此不疲的看着那些图画的模样,我感觉有些好笑。
“魁哥,你不是说,那秘钥上的金环在鹰兽的脖子上吗?会不会它在墓道中弄丢了?”我开口问道。我记得张文魁说过,鹰兽脖子上的一个金环他见过,那种金环市面上很少,他也有一个同样的金环,这金环最先是系在秘钥上的。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不过,我想张子敬应该不会这么白痴吧!如果挂在鹰兽的脖子上,秘钥随时都可能会丢失。”张文魁分析道。
☆、第六十七章 大师制魃
张文魁说完,又自研究起石壁上的图案来。他给我的感觉并不像是在研究石壁,更像是在寻找着什么东西。我站在一边,被墓室里的一切搞的脑子乱哄哄的。
“找到了!”乱想之际,忽听到张文魁大叫。
“找到秘钥的位置了吗?”我赶紧凑了过去,只见张文魁眉头紧锁,随即眉头又舒展开了,竟自笑了起来。我心中暗自纳闷,着到底是闹的哪一出啊!张文魁莫非疯了不成。
“不是秘钥。”张文魁低声说道。
张文魁不是在找秘钥,那是在找什么,难道是墓主人的棺椁吗?我心中暗自猜想着,这才想起,到现在为止,我们连墓主人的棺椁都没有看到,不得不说这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大的也是最复杂的墓葬。墓葬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遍布着恐怖的气氛。
我循着张文魁的眼神看过去,只见这幅图案上画的是一个入殓的场面。人群中围着四具棺材,两口棺材置于左侧,棺盖已经盖上了,周围聚集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聚集在另外两口棺材旁边,这两口棺材里并没有放入尸体,棺材旁边支起了两块木板,木板上躺着两个男子。
在两个被捆男子的左边,两个拿着皮鞭的人凶神恶煞,不住的抽打着捆在木板上的人。右边站着两个拿着尖锥的人,他们一手按住被捆男子的脖子,一手拿着尖锥刺向他们的眼睛。在木板旁边生了很大一堆篝火,火上架着一顶大锅,锅内的水不住的翻腾着,冒着热气。在大锅的旁边,站着一个束腰道士,此刻,他正站在一个香案旁边,香案上摆放着许多碗和一些小小的药瓶儿。
这个道士正是张子敬,我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在进入阳陵的时候,浮雕上就已经出现过这个道士,而且在他身边有一个衣着华贵,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从中年男子的服饰和身边的陪从来看,他一定就是淮南厉王。当时得场景应该是张子敬陪同淮南厉王去巡视殇阳十三陵的修建进展情况。这里有很多的图案反复出现了这个束腰道士,更多的时候,他是站在一旁指挥,而张子敬又是主持修建阳陵的,由此可以判断,此人一定就是张张子敬无疑了。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张子敬是阴阳大师,如果要做法事,定然是由他来做。
令我疑惑的是,他这是在做法吗?这完全是在用酷刑嘛。
“魁哥?这幅画我似乎没太看懂,既然你说找到了,定然知道其中的含义,你就跟我讲讲吧!”思虑再三,我依然无法参透这图案里的内容,更加不能理解张文魁的想法。感情他找了半天,就是在找这幅图案,这实在让我有些意外。
“你不要心急,在仔细看看。”张文魁从兜里掏出一支烟,在嘴里点燃。
“我说魁哥,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时间卖关子啊!刚才你不是说要我们赶紧离开这儿嘛?搞的我心里闹哄哄的,还以为这个墓中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可怕的事儿呢!”我有些生气的说道。这张文魁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一会儿着急着让我们赶紧离开,一会儿又气定神闲的坐在这儿研究石壁上的图案。跟着他这么闹腾,我迟早会得精神病。
“刚才我是很着急,不过现在,呵呵,不用着急了。”张文魁如释重负打了个哈哈,一口烟雾吐在我脸上,得意洋洋的说道。一直以来,墓中的图案都是我来破解的,这一次,他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在我之前看破玄机,心中甚是高兴。
听张文魁这么一说,我又仔细打量起石壁上的图案来。
只见张子敬面前的香案上摆放着两支长长的尖锥,这两枚尖锥外形酷似钉子,之所以没有管它叫钉子,是因为在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