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谜途-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醒氲缡犹ê偷钡卣约八阶畛醴⑾止懦堑摹�1722潜水所”共同进行了第一次对抚仙湖底古城的考古。又在五年后,2006年,中国考古研究所退出考古系列活动,转而由当地政府主办了第二次考古活动。
  第二次考古后,仅仅发现两块石头而成为一个大笑柄,加之媒体的炒作与当地政府过度的宣传,使民众一致认为,没有了中国考古研究所参与的考古活动完全是当地的旅游宣传攻势,继而猜测第三次考古活动将完全会成为一场闹剧。果不其然,那之后一年,抚仙湖边便开始修建码头和湖边广场,并且伪造了郭沫若的题字。自此,人们对于第三次考古活动的信心和热情降到冰点,并十分肯定中国考古研究所铁定不会参与。
  不料,事实却狠狠的扇了群众一个大巴掌。因为第三次考古活动不但把原来定的五年一次提前了两年进行,而且全程没有当地政府和任何媒体跟随报道,显得十分低调。不仅如此,我可以想象到渔民都无法相信的表情,因为非但当地政府没有参加,甚至没有回应提出质疑的居民,更没有进行疏导工作,可以说,那段时间内,他们一直是隐形的。
  我听闻这种情况心里也是一惊,因为除了特别特殊的考古活动,都不会这样低调的进行,因为考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当地政府就会支持,当然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既然考古队能舍弃掉这样一块大肥肉,那就说明一是有了充足的资金,二便是考古的方向不能被人知道。
  那么也就证明了我先前的猜想。我想到加上1966年那一次隐秘的考古,抛去第二次仅仅为了作秀的考古,我所知道的国家共进行了三次对抚仙湖的考古活动,而且对外宣称是为了揭开古滇国的千古之谜,我不能否定,但这决不是最终目的,因为只要想采取古滇的历史片段,只需要探察水下的古城遗迹即可,如果说八年前设备不完整,那么如今我国的设备尚可潜水千米,已不在话下,那么考古的最终目的显然已经经不住猜疑。
  所以,正如我所猜想,他们所要接近的,远非如此,但我很清楚,这不是我所追求的,我已经无心再去纠缠这些。
  经过商量我们决定直接乘客车到澄江县那边与探险队会和,而不是去找阿香和浩浩,因为既然他们是被家人用来提醒我而捉走,就一定会保证安全,而且也应该知道了我所知道的这些,应该能理解我,更确切的来讲,我必须先找到解决怪症的方法,要不然即使找到他们,也最终会因到达时间上限而遭遇不测,所以我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两天的行程之后,我只剩下十一天的时间了。
  想着,我突然感觉到胸膛一阵微微的疼痛感,细微到放在平时我根本会以为是岔气而不注意,但知道了怪症的症状后,我就不得不谨慎了起来,连忙掀开T恤查看,果真发现胸膛有些发暗,我心里突然像压上了一块巨石,使我喘不过气来,不知道浩浩有没有出现这种状况,更不知道父母跟姑妈他们究竟去了哪里,是不是已经进了遗城最隐秘的地方。
  如果他们已经到了,这个诅咒为什么仍然没有解除?难道是出了问题?我不敢想。宁愿他们仍在陆地上的某个地方无计可施。
  出乎我意料的是,从昆明市竟然有一条国道直通澄江县,所以很快我们就到达了澄江县的底板村,探险队就在这里等待接应我们,而且我一下车就可以看到抚仙湖的湖面,一时间觉得自己很快就要接近真相了。
  探险队的人穿着统一的绿色无袖背心,使我辨别不出到底哪个是带队的接应人。正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女人靠近了我,伸出手来笑着对我说:“你好,周先生是吧?”
  我大为所异,上下打量着她。瘦瘦的身材显得有些高挑,但实际上也就一米七左右,带着没有顶的遮阳帽,抬起头来一看我才看得清她的脸。是一张有棱有角的脸,具备了鲜明的亚洲特色,是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那种亚洲女演员的类型,肤色近乎古铜但透着健康的光泽,料想便是长期野外作业所致。我听闻她说话方才望向她的眼,却发现这女人眼中透着一股神采,好似一种自信和开朗,但细细品味却能够体会到这不是一个害怕受伤的柔弱女子所能够发出的。
  可能是被我盯了太久,她的目光开始散向别处,显得极为不自在,我刚回过神来,连忙跟她握手:“啊……对,你好,我叫周易。”
  “呵呵……你好,我叫耿丽,是探险队的领头。”她又笑了笑,才化解了刚才的尴尬。
  我心里突然凉了半截,原来韩庆祥口中的那个接应人、那个游走两年调查于民间的,竟然是一个女人!打死我也不会想到!但并不是我有性别歧视,而是这样一项复杂的活动,与一个女人合作,还是一个半路和尚,让我怎么相信她不会拖后腿?
  我这样想着,不知不觉中脸上似乎透露出了这种不信任的心理。
  “最近有什么新线索吗?”我接着直截了当的问。因为我怕如果和韩庆祥他们一起谈,他会再使眼色让耿丽保留些内容,反而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更不如能套出点就套出点。虽然我也不敢肯定耿丽会比他直爽多少。
  “嗯……我不知道那算不算线索,我们一个月前开始潜水,在潜水所那里听说不久前一个潜水员在潜水作业时消失了,虽然水下死亡的事情常有发生,但那个潜水员失踪后并没有找到他的尸体,后来我们从渔民那里听说,他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开始我们不懂这个意思,虽然也听说过抚仙湖底有一座遗城,但渔民却说并不是水下的那个地方,因为水下只剩下破石头了。”耿丽讲的语速很快,看得出来她很难理解这种说法。
  “那渔民没有给你解释这种说法吗?”我又问。
  耿丽耸了耸肩,表示没有。其实这也难怪,给一个外地人说自己本地的秘密传说跟卖国差不多,历经世事的老渔民应该不止一次的遇见过前来寻找遗城的人了,所以自然轻车熟路的勾引起了人们来这里探险的好奇心,自己的利益也就达到了,至于渔民,我猜大多数也是不会知道真正的秘密所在。
  不得不说,耿丽无法理解的这个传说我是肯定听说过的,讲来也无妨。于是我讲,所谓的“另一个世界”,不过是一个玄妙的说法,它所指的本身就是水下的城市。很早有人传说晴天时可以看到水下的人们正常生活,但后来水下混沌的景象公布于世,这个传说开始变卦,转而说真正的水下之城并不是人们所看到的表面,而是像海市蜃楼一样的一个地方,只不过它真实存在。本来,这是渔民的亲属在渔民淹死在水中后的自我安慰,只是后来越传越玄乎,就成了今天这个传说。
  一想到这些,我脑子中突然有种错觉,会不会人们所指的那座城市的确不是水下的破败石头,而是另一种存在呢?难道就是钟山龙给我看的那张带有天空和陆地的地方?还有他那句匪夷所思的话:“这个地方在水下。”虽然我能够想象出那个地方的诡异,但仍然不敢相信是否真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耿丽听了我说的想了好一阵子,一直望着几间房子后的抚仙湖出神,许久后才开口说:“也许就是这样,我们潜下水底,发现虽然下面有过建筑的痕迹,但房屋已经难以辨认,只剩下长满藻类的巨型石块,不过,那里似乎有一个不同的地方,是我在失去方向时发现的,但没敢靠近,后来就找不到了。只是我能够记得,那个地方在水底很突兀……”耿丽说着说着声音轻了下来,看得出她想到了在内心深处令她惊骇的事物。
  我浑身一个激灵,立即问她:“是在这里看到的?”
  耿丽呆呆的摇了摇头,说:“不是,是那里。”她用手指着在夜色笼罩下抚仙湖岸边最黑暗的地方。
  

  ☆、第七十九章 涉水

  
  由于两日的奔波劳苦,我终于站不住了,倒头睡去像头死猪,尽管心负重担却没了嘈杂的梦,一直睡到了太阳出山,生物钟才好不容易刺激醒了我。
  我爬起来时探险队的人已经准备好了,一个个听说今天会下水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全然不知会有危险存在。我问耿丽他们这样会不会有什么危险,万一出了事故都完蛋怎么办?
  耿丽倒是一肚子的自信,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完全是一帮驴友来消暑探险,都是经过批准了的,而且就几天。我们人少,正好让这群人稀里糊涂的帮我们一把,看他们能不能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
  我听她这么一说心里有了点底,虽然觉得有些小阴险,但毕竟不会害人。
  简单的做了点准备,耿丽就和王鸣两个人去了“1722潜水所”租用潜水装备和教练,我则和筱诗袁浩去了湖边找了个老渔民,说是要在水上逛一圈,而且出价也不低。其实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找一个年纪大的阅历丰富一点的询问一下这地界的古怪传说,顺便打听一下考古队到底的去向。
  船是经过改装的,速度不慢,很快就离开了岸边,虽然抚仙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但面积只有二百多平方公里,所以被称作是深水型淡水湖。早晨的日光洒在抚仙湖碧绿的湖面上,由近处的碧绿像太阳升起的地方延伸出去,渐变成耀眼的金黄色,好似一块镀了金边的翡翠,我一时间望得出神,心里竟平静了下来。
  筱诗戳了我一下,我方才反应过来。
  “快看那个!”筱诗趴在船边上看着水中,连袁浩也趴了下去。
  我示意渔民先停一下,自己立刻往下看。趁着太阳还没照在湖面上,暂时没有反射,我可以看到,在水下不算很深的地方,突出一个方形石块,明显的看得出越往下摞得越多,就像是一个梯形,虽然上面缠满了水藻,在水的冲击下也歪向了一边,但不难猜想得出,当时可能是一个塔状建筑物,只是沉到水底后随着时间推移水流冲击才变成这个样子的。
  我再向其他地方看去,就失望了,因为其他地方的石头被水藻包围了个严严实实,不要说看清楚形状,就连分辨底下的到底是石块还是沙地都十分困难。我抬上头来,脸已经被憋得通红。
  “这好像就是传说中的那个人发现的水底石塔。”我说。
  “但是就这一个建筑物不能说明什么啊,难道滇国的皇都就是一塔?”袁浩脸上露出了难以理解的笑容。
  “不是,这不是塔。”老渔民头也不回的看着前面,已经点上了自造的烟卷。
  我们三个被这句话卡住了,一起看着老渔民。他的头发尽是银色,不是那种斑白,而是整个变成了银色,脸的颜色早已被晒成比古铜还要深一点的褐色,甚至连发隙间头皮的空地也无一幸免,从面颊上的晒斑不难看出,这全是常年的风吹日晒所致。除了这沧桑的肤色,此刻他眯起眼看着远处的日出,眼角的皱纹就像光下泛起涟漪的湖面,不知有多少次,他坐在船上如此看着无法直视的旭日升起,直至眼角不能再舒展开来。
  我们对视一望,心里大概在想同一个问题:这老头一定知道什么!
  几乎在同一时刻,三个人就要说话,我抬了抬手让他们俩不要说,自己心里早想好了怎么对付他,因为我觉得他一定很老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