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8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馈�

“是的,我当然清楚,这就如同选择题,无论你选择谁,其实都没有错误,但问题是,我需要足够的争取去说服国会和总统,让他们知道,到底谁在威胁我们。”参谋长点点头,用出人意料的爽快口吻回答道。

“恕我冒昧,虽然我知道,我即将提问的问题与我本身所承担的职务有悖,但我确实很想知道,阁下,难道我们真的没法避免战争吗?”属下看着参谋长,犹豫着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战争?避免?这听起来是我所听过的最不可笑的笑话,从雷电劈开氨基酸,诞生出第一个生命体以来,生命的存续和发展就是建立在竞争和剥夺的基础上。同类,异种,高等和低等,战争其实就是这种竞争和剥夺的最终体现。避免战争,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即便最高明的政治家,也只能做到拖延战争而已。”参谋长摇摇头,语气中似乎已经流露出战争必然到来的坚决。

“阁下,我知道了。”属下点点头,退后了两步,随后转身向门口走去。

“记得,美国人,中国人,选择任何一个我都不感到惊讶,唯一能让我惊讶的就是你谁都没选。”在属下走到门口的时候,参谋长用忽然放大的声音对她大喊道。

※※※

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

总统表情冰冷的看着对面代表参谋长联席会议过来回答他质疑的将军,而在他面前,摆着一份刚刚被人联合会议否决的作战计划,一份针对中国的作战计划,并且一如之前的先驱者一般遭到了同样被废除的遭遇,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是由总统提出的。

实际上,自从中国人战败,拳头部队第一军被全歼之后,针对中国本土的作战计划就一直在拟定中,针对中国东北的作战条件根本不成熟,庞大的远东地区成为远征的阻隔,虽然美国依旧强大,但即便是他们,也无法忽视曾经让德军惨败的庞大的中亚地区。

乘胜追击,似乎已经成为战争中不二的定律,但这一次,美国人却发现,当中国人在中东的力量被拔出时,却也在同时变得无处下手。

亚洲大部分在中国人的控制下,尤其是东亚,在中国人强势的侵略战争下,原本还能保持着独立的亲美小国接二连三的陷落,在中国人强大战力下,剩下的除了名义上保持中立,而实际上却与中国暗通曲款的国家之外,就只剩下中国人的传统盟友。

失去亚洲的盟友支持,若想入侵中国唯一能做的就是打通大陆桥,逆向运行丝绸之路,但这看起来似乎并不大容易。

“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他们怎么会那么顺利的将整个东亚同化其中?”新任的总统显然并不满意老总统所留下的部分班底,但是在战争时期,他也只能暂时容忍。此刻,看着对面报告的将军,他忽然觉得,自己的容忍时不时有点温和?

“文化,先生,在亚洲,没有哪一个民族是可以忽视中华民族存在的,对于他们来说,认识和接纳这样一个民族,同时默认其文化的存在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中国人也始终在向这方面努力,这样的努力,甚至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时期。实际上,在我们庆祝苏联被我们解体的时候,中国人已经默默的努力,让前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成为他传统的友好盟友。”将军尽量让自己的解释深入浅出,虽然,作为军人,这些并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总统看着眼前这个军人,发觉自己越发不喜欢对方了。

“这不是我们擅长的领域,就像我现在做的一样。”将军摊了摊手,实在无法解释这个粗浅的道理。

“好吧,我想,现在我明白一些事情了,第一,你们否定了这份拟定的计划,完全基于假设,第二,你或许更适合履行上校的职责。”总统听出了对方话中的揶揄,终于按捺不住愤怒,摆手说道。

“是的,总统先生,实际上,所有的作战计划都基于战前假设和推断……”已经降格为上校的将军克制着解释道,但总统显然不打算给他说完这些话的时间。

“上校,你可以出去了,我会再次提交作战计划给联席会议。”总统不耐烦的摆手制止,同时示意对方立刻离开。

上校无奈的闭上嘴巴,在完成一个必要的礼节后,转身离开,他不清楚,这位继任者为什么表现的如此不理智,唯一让他欣慰的事,似乎这些事情不需要他来考虑了。

(PS:关于上一章节中,油轮使用低速柴油机还是蒸汽机的问题,小卫犯了些错误,事实上,关于油轮使用蒸汽机的信息是源自小卫在08年查询大连造船厂的一篇资料,资料内记述,大连造船厂生产出30万吨油轮,使用蒸汽机,小卫疑惑,又查询缘由,得知是因为蒸汽机的蒸汽可以加热原油,让其液化方便装卸。在读者大大的提醒下,小卫又做了点功课,发现低速柴油机正在迅速取代蒸汽机,当然,故事基于未来幻想,再用蒸汽机显然不合理,小卫在这里真诚道歉。)

第二十九章 无可避免的

总统注视着那名将军离开的身影,心中却流露出一丝感慨,对方表现出的军事常识,足够匹配他所在的职位,但是,他却不懂政治。政治是战争的驱动力,而经济是政治的内核。至于经济才是自由追求的最主要目标。

人们常说金钱是万能的,或许在哲学家眼里,金钱不是万能的,但至少是一个自由限度的体现,美国追求自由,其实追求的不过是金钱罢了。一个好的政治家,其实就是平衡经济和政治的走钢丝的人,向任何一方偏袒,都会造成失衡,最终跌入深谷。

中东掌握在西方人手里只是第一步,现在这个时代,似乎所有人都清楚,中东的控制权,决定着所谓石油战争的胜负,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在石油背后存在着什么?

一桶原油价格是多少?一吨煤价格是多少?同样变成电能的差距又是多少。对石油的控制,让石油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一个让人咋舌的地步。而寡头们,就是靠这种办法,通过对全世界的剥削完成美国经济的大踏步前进。

纵观美国历史,摆在美国面前的无数的障碍,都因此而坍塌,从阻碍美国独立的英国开始,到阻碍自由剥削的奴隶制,再到阻碍平衡的日本和德国,再到将整个东半球囊括下来的苏联,而此刻,则是中国。

中国这个经济发展的怪物,中国住满了以勤劳为荣,以攒钱为荣的怪胎国家,对于美国人来说,今天花掉明天的钱,让自己成为一个负债者似乎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就一如他们的宗教一般,人出生就是负债的,就是具备原罪的。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攒起今天的钱来应付充满未知的明天,是一个已经写入传统和骨子里的定理,如果中国仍然处于封闭和贫穷的话,这个民族特点或许还不值得注意和警惕,但是当中国成为一个庞大而富足的国家时,这个特点足以毁灭任何一个妄图利用资本和投机攫取利益的组织和国家。

这就是中国与美国之间未来的根本冲突,一个貌似简单,但实则却是基于骨子里,传统文化里,不可改变的东西,而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必然会成为阻挡在美国面前的又一块巨石,打倒中国,让中国成为美国继续发展的下一块垫脚石,或者,死在中国这块巨石面前,成为中国庞大文化中的一个驳杂分支,这道选择题,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可以选出一个足够符合自己利益的答案。

为了金钱这个万恶之源,控制美国的那帮家伙,是可以牺牲任何利益和任何人的,而对于他们,这样的选择题,似乎根本不需要哪怕一秒钟的犹豫时间。想到这里,总统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的前任,他的牺牲,何尝不是那帮金融寡头为了以后的发展所作出的一个牺牲呢?

※※※

“我记得那年我只是少校,老婆作为随军家属得到了一份距离我家很远的工作,为了方便他的工作,我花钱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那辆自行车有20安时的容量,四百五十瓦的电机,时速可以达到三十公里。每天的费用是一块钱的电费。”丁文彦看着眼前的参谋们,一字一句的缓慢说道,没人清楚总参的例会,丁文彦为什么会扯到风马牛不相及的交通工具上来,而且他还是带着满身伤痕。

“后来我买了摩托车,原本一天的费用,从一块钱变成了十块钱。再后来,买了汽车,这部分消耗从十块钱,变成了二十块钱,我想问问大家,同样的路程,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汽油代替了电之后,价格会飙升几倍?我们付出的汽油费用里,又有多少最终落在西方石油寡头的手里?”丁文彦在绕了一个圈子之后,忽然提出自己的问题,而当他的目光扫到所有人身上时候,每个人流露出思考的模样。

“它是不可替代的,是吗?”有人忽然开口,一个机敏的回答,但丁文彦却并没有表现出赞许的目光。

“对于人类来说,没什么发明和发现是不可替代的。唯一不可取代的是贪婪。”丁文彦看着对方,缓慢地说。没人再次提出自己的疑问,所有人的思绪都随着丁文彦的话而陷入思考中。

“相比于美国人,中国人天生的不安全感,让我们更在意一些可以掌握的,而绝非规则,而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恰恰是最不稳定和最善变的规则,美国人不希这种他们不能掌握,甚至不能理解的东西成为阻碍他们的东西,所以,注定了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不要考虑妥协,妥协的结局就是认输。”丁文彦说到这里,如潮的疲惫纷至沓来,他缓慢的坐回到身后的轮椅上,在众人的注视下,被医护人员推着离开了会议厅。

※※※

伊朗,某油田,下午三点十五分

彭铮一动不动的匍匐在沙地上,而就在他前面二百米的地方,一群美国军人正在一边悠闲的警戒着,一边聊着漫无边际的天。

彭铮听不到对方说什么,在他这个距离,只能看到对方的口型一张一合,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可以猜测出他们对话的内容,无非是某此艳遇或者是某个枯燥任务中的一个出奇的场景。

不过,彭铮对于他们的话题毫不在意,他的目标实际上是他们身后的油井。

“敌人数量有多少?”耳机里,一阵轻微的杂波声响过之后,屈俊杰的声音忽然响起,听到询问,一动不动的彭铮终于放下那仿佛已经长在眼睛上的望远镜,按向喉头送话器。

“大约二十个人,两辆斯特瑞克,其中一辆装备着120MM迫击炮。如果我们在五百米外发起进攻,那个家伙足够把我们撕成碎片。”彭铮眯缝着眼睛留意着两个士兵身后的那辆全副武装的斯特瑞克,缓慢地说道。

“你肯定有办法对付,不过我最多只能在战斗打响后给你三十秒的时间,三十秒钟后,我们会从三个地方冲过去。”听到彭铮的话,屈俊杰迅速回答道。

“三十秒?如果你给我三十五秒钟,我可以给你打两辆。”彭铮再次举起望远镜,镜头里,那两个士兵仍然没有结束聊天的意思。

“成交,一分钟后,战斗开始。”屈俊杰没有犹豫地答应下来,听到他的话,彭铮随手扔掉望远镜,从身边的沙堆里挖出带来的通用便携导弹。

一分钟的时间?彭铮低头看了看手表,随手打开发射筒的保护盖,利落地装入导弹,随后以一个绝对标准的姿态瞄向前方。

屈俊杰显然对于时间卡的非常死,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