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杖ǖ那疤嵯拢荒芪弈蔚拇粼诩依铮泄说恼蕉坊蛞丫谡倩街谐鱿衷谔炜铡�
※※※
丁文彦占了一个先手,这个先手是在敌人对自己假设错误的前提下得以完成的。中国和美国一样,互相之间都不存在着特别的了解与不了解,唯一不同的是中国人对美国充满了崇拜和幻想,而美国对中国充满了敌意和觊觎。但是这样的情况都是存在于不了解的前提下。而丁文彦真正占了个便宜的地方就是美国对中国的陌生。
应该说,双方交过手,在之前的中东地区等等,但是这只是小范围内的小规模对抗,并非大规模的军团对决,而这样的经验只能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相比于中国,美国人的战略战术,则已经被写进多国军事学院的教材中——美国人长期的南征北战,虽然锻炼了自己的士兵以及熟练了自己的战法,同时也让他们的作战习惯,乃至作战方式都为众人所了解。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一个最大的劣势。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直接导致了丁文彦打击敌人机场的计划诞生。
但是先手不代表步步领先,毕竟这不是下棋,不是一个在封闭的小环境里,依靠无可更改的规则完成的一场游戏,这是战争,充满了未知和偶然性,虽然你可以预想所有的细节和计划,但是可能敌人的一名士兵的突发奇想都会导致整场战役的失败。
丁文彦在考虑,彼得雷乌斯也在考虑,当然,双方考虑的方面完全不同。
一连真实的感受到了敌人外骨骼装甲的实力和强大,在J…10前线战斗机的支援下,敌人仍然冒着火箭炮的打击跳跃着向前挪动着。连队里所有的远程武器都已经被用来阻挡敌人的前进,但是,相比于坦克等大目标,敌人的小巧和灵活的动作则让阻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有人都清楚,敌人一旦冲入他们的武器射程之后,将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加挂在他们身上的榴弹发射器以及先进的单兵武器系统让他们的破坏力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敌人仍然在艰难的前进着。在阿富汗长期经受着战争考验的美国士兵,似乎并非传闻中那么不堪一击,惜命如金。
头顶上,战斗机终于倾泻完携带的火力,晃动了两下翅膀,向来路飞回,至少在十几分钟内,他们不会再出现在这里,而这段火力空白的时间里,一连将要如何守住敌人的攻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三人为一小组,每组必须有火箭射手一名,或反坦克,导弹射手一名,另一个成员必须为机枪射手,第三人武器按需要自由搭配。
一连长不知道自己在懵懂中创造了历史,他的这种经典开局方式让以后单兵对抗外骨骼装甲士兵有了传统的模式,在他的命令下,士兵纷纷自由组合,同时,火力的输出也开始有了针对性和侧重性。
敌人再次发起了进攻,没有战斗机的火力遮断,远程火炮暂时也处于非安全的发射位置,单兵的火力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前方,敌人形成一种比单兵冲锋还要松散的队形,再次向阵地发起冲锋,对于敌人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尖兵,只要有任何一名士兵冲进阵地,那么,现有的完美火力阻挡阵势将瞬间瓦解。
一连长的命令或者说他的灵机一动,终于在关键时刻起到了作用,三人一组的作战小组,成为阻挡对方的关键,机枪射手那密集的火力虽然对敌人无法造成决定性的伤害,但是持续性的火力输出和密集的弹幕,却足以限制对方的行动,而三人中可以对敌人造成伤害的火箭射手,此刻则不断的寻找着敌人露出的破绽,准备抓住那稍瞬即逝的机会,给于敌人致命的一击。
第一个不幸者出现了,一名美国士兵灵活的操纵着自己的装甲,左冲右突的穿过重重弹幕,出现在阵地前方数十米的距离内,就在他准备全力冲向阵地的瞬间,一道火光断绝了他的希望。应该说在火光之前,是一串子弹阻挡住了他灵活的跳跃,将他逼在角落,随后,一发火箭弹无巧不巧的射向他的藏身位置,猛烈的爆炸过后,外骨骼装甲内所包裹的士兵已经在爆炸和震动中随着他的梦想去见了默罕默德。
或许第一个战例可以用侥幸或者是巧合来形容,但是,很快的第二个侥幸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按照习惯去寻找规律的存在。第二个牺牲者并不比第一个高明多少,他只是认为机枪子弹对他的伤害至多只是让他受几下重拳,可惜,在几发子弹过后则是一发硕大无比的火箭弹,于是,如同电影里的一幕上演了,只不过结尾却改成了被命中的那位美国英雄真的死了。
没人再试图向前冲了,现代通讯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一瞬间让恐怖和失败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连接两名士兵的牺牲让美国人知道眼前这一切绝对不是巧合,于是乎,所有人都知趣的停止了前进,并且,将自己隐藏起来。
战斗在这一瞬间忽然达成了一种玄妙的平衡,敌人虽然有坚固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以及灵活的身手,此刻却不敢过份逼近,只能在火力的射程范围内,互相射击。这一切乍看起来有点可笑,但是,却是此刻所能达到的最好局面,当然,是对双方的。
眼前这一切对一连是更有力的,因为一连长已经再次呼唤了空中支援,相信过不了多久,那些趴在地上闪闪发光的铁家伙们将会再次尝到空中力量的厉害,想到这里,一连长憨憨的笑了笑,操纵着重机枪向敌人扫射起来。
※※※
彼得雷乌斯发觉今天是一个让他不断吃惊的日子,当然这个吃惊是以不断的失败和落空来达成的。敌人之前的一系列动作步步走在了前面,而眼前要如何挽回步步落后的局面,是一个很让人伤脑筋的问题。
眼前的电子屏幕上,代表着交火的符号越来越多的闪烁起来,并且不断的向地图的每个角落延伸,时不时的会有一两个信号在微弱的闪动之后,瞬间息灭,每个信号都代表着数名仍至数十名美国士兵的阵亡。
大屏幕上,交火的信号松散的组成了一条线,而此刻这条线却在不断的向后延伸着,虽然幅度不大,但是却真真切切。
这说明敌人的进攻,他们难道真的想要拿下喀布尔吗?如果这个问题在战前问彼得雷乌斯的话,他一定会用戏弄的眼神看着提问者,然后冷静的告诉对方,这是不可能的,可是,如果现在再让他回答这个问题,彼得雷乌斯的答案将是不知道。
这场战斗,让彼得雷乌斯有种有气喘不过来的感觉,敌人仿佛对他甚为了解,甚至可能给他照过X光或者还是其他什么,对他的一切了解的都非常透彻,这让彼得雷乌斯感觉很不爽,但是,却也无可奈和,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后备战斗机到来前阻挡住敌人,前提是真的能阻挡吗?
※※※
丁文彦依然坐在指挥车里纹丝不动,仿佛他整个人被焊在了装甲钢板上。对于这一切,周围的人已经司空见惯了,唯一让大家感奇怪的是,丁文彦到现在仍然没有下达下一步作战命令。眼前,战斗仍然持续着,但是,胜负却还没定论,之前被众人所小看的那个如同罐头一般的装备此刻却成为敌人的救命稻草。
“告诉大家,就近集合,以公路为依拖,切断敌人的交通线。”纹丝不动的丁文彦再次下达了自己的命令,与此同时,电子屏幕上通往喀布尔的条条公路突兀的显示出醒目的颜色。
一连的成功模式在无线电网中传递着,被越来越多的兄弟部队所效仿。可就在大家纷纷用此方法抵挡住别人的时候,命令再次下达,得到命令后,众人纷纷就近集合,向规定的目标发起进攻。
中国军队的变化,弄的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在作战指挥系统的调遣下,美军也纷纷改变着战术目标,完成着自己的整合。双方再次走向僵局。
打破这一切的是空中的战斗机,这一次丁文彦赋予了他们一个更大的目标——轰炸喀布尔。
战斗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喀布尔上空的宁静,一贯以轰炸来处罚别人的美国人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被轰炸的目标,当天空中标注着中国军队涂装的战斗机,飞过头顶的同时,中国制造的炸弹也在身边一同爆炸。
凄厉的警报声,在喀布尔上空回荡起来,让人听着既熟悉又陌生,上一次响起时被打击的目标还是塔利班,而这一次被打击的对象变成了之前的惩罚者。
地面上标准系列导弹迅速的腾空,飞向遥远的目标。除了当事人,没人知道结果是什么。但是,轰炸仍然持续,爆炸仍然持续……
第四十九章 彼得雷乌斯
彼得雷乌斯满足美国人对英雄的所有要求,出身贫寒,学习优秀,有魄力,有干劲,娶了上司的女儿,堪称现代将军的典范。甚至有人称他为现代的麦克阿瑟。
反观丁文彦,前半生默默无闻,似乎连学校的成绩也不能用来反证他的才智,到了总参也一直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一直到战争忽然爆发,丁文彦也仿佛基因变异一样,骤然变得的耀眼起来。没人知道,丁文彦为什么会这样,不过这样至少满足了中国人对英雄的喜好——英雄都是由平常人成长起来的。
就这样两个生活轨迹迥然不同的人,忽然碰撞到一起,导致战况变成现在这样一个局面,更是所有人所始料未及的。战役下一步将走向何方,没人能回答,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明星将军彼得雷乌斯碰到了一个劲敌,一个恐怕让他毕生难忘的劲敌,丁文彦终于从仿佛长在他股屁上的座位上挪开了,这让周围的人多少有些不适应,原来丁文彦竟如此高大,身材如此伟岸,虽然丁文彦种种出人意料,但却料敌于先的举动,让大家心生敬畏,但是,对于接下来要如何做,众人心里却仍然没有底。
战斗进行到现在,双方仍然处于攻对攻的境况之下,应该说双方没有进行任何意义上的防守,而采取针锋相对的对抗方式,试图从对方的手中争取到一丝不可见的先机,虽然现在先机仍然掌握在丁文彦的手里,但是,接下来是否能维持并保证这份先机直到战役结束,却是一个未知数,此刻,丁文彦的一举一动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甚至有人一瞬不瞬的盯着丁文彦的嘴巴,试图从他的口型中猜测出下一步命令。
“恩,开饭吧,我有点饿了。”丁文彦的话弄的大家一愣,良久,大家才明白他说的话跟眼前的战斗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当然更让大家奇怪的是,丁文彦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要求吃饭。
“怎么?你们不饿吗?”丁文彦看着愣神的众人,好奇的询问道。众人看着丁文彦有的想了半天点了点头,有的则摇了摇头。
“首长,现在在打仗。”一名参谋犹豫了半天向丁文彦说道,丁文彦听到对方的话,笑了笑,“打仗也要吃饭啊,不吃饭不死了吗?”身边张曙光听完双方的对话,忽然间醒悟过来,高喊了一声,“开饭!”
野战炊事车迅速的烧好了可口的饭菜,不过丁文彦却不辩五六的胡乱吃了几大碗,才满足的出了口气,坐在一旁看着张曙光一脸疑惑的吃着饭,张曙光看着丁文彦盯着自己,索性放下手中的碗,与丁文彦对视,良久,才缓缓的开了口。
“你到底怎么想的?”张曙光直接询问道。
“什么怎么想的?”丁文彦奇怪的反问道。
“行了,你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仗打到这份上,不一口气吃下去,你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