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器-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吴忧还是压根就没想到要请张颖这个专家来参加决策。

“不管怎么说,沃城是必须放弃了。”吴忧最后做出一个结论,“兵还是要继续征的,只要有战争,我们就需要有军队。至于以后的事情,等打完仗交给老天爷决定吧。”

吴忧派刘衮为正使,图兰为副使,带着他的亲笔书信前去联系西古斯教,他们同时负责沿途召集任何效忠云西的部队。吴忧又派出信使去莫湘处取回狄稷,与金肃一同前去召集四散流浪的阿拉特。最后出发的信使是去冀城的,对于赵扬能否出兵,吴忧并不报什么期望。

在撤退的途中,云西都护府颁布了两条影响深远的法令,后世将其合称《逃奴法》:第一条法令规定,逃避主家追捕超过两年的奴隶,只要愿意加入军队效力的,将得到庇护,为云西军效力五年以上(在高层的默许之下,这两个年限后来在执行期间经常性的被放宽处理),即可免除其奴隶身份,并给一小块土地由其自由支配,而该奴隶原有主家的损失将由云西都护府酌情给予赔偿。第二,云西地方政权出面,在荒芜之地设立“逃城”,不愿意参军的逃奴或者犯了重罪的逃犯进入逃城之后就拥有了避难权,其生命安全受到云西法律保护,任何人无权从“逃城”捕捉逃奴或者罪犯,逃奴十五年内不准离开“逃城”,住满十五年后,云西政府自动视其为无罪自由民。进入逃城的逃奴必须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他们也有权选举管理自己的机构,“逃城”内任何犯法行为以及未住满年限企图离开者,都将被处以极刑。

这两条法令自公布之日起就得到了很好地执行,并且被列为考察地方官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逃奴法》和之后对它的一系列修正条文在短短不到十年里就完全瓦解了云州残存的奴隶制度。而这两条法令都是出自于陈笠的手笔。当时能看到这两条法令的深远影响的人并不多,也是直到十年之后很多人才恍然大悟,由于这两条法令的实施,草原上各自为政的局面彻底被打破,部落的强权不再存在,羌胡诸部赖以维系的基础被逐步挖空,最终只有对来自都护府的命令俯首帖耳。

随着在云西政权中逐步掌握了财政命脉,张颖终于名正言顺地填补了阮君去世而留下来的正妻位置。在沃城撤退的前夜,张颖向吴忧和盘托出了自己为云西未来的财政所绸缪的前景。

听了张颖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一席话,吴忧才算有点明白,云西的财政虽然紧张,却还没有象他之前所认为的那样(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到了一种山穷水尽的地步。张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主张——发行交钞。尽管吴忧自诩聪明过人,一时半刻却也不能理解这样的举措会有什么样的前景。

吴忧见过银票,那种从几两到上百两的银票都是经营了数百年的实力雄厚的大钱庄发行的,通用范围也有限,能够和真金白银进行等价兑换。但更大规模的金融活动,吴忧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譬如阮香开给吴忧的那种百万金额的汇票,就让吴忧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如果不是阮香详尽地说明,吴忧都不知道该怎么花用这笔巨款。对于“信用”“担保”这类词汇他懂得其意义,但一旦这些词用于财政收支上面,吴忧便不能理解它们同那些复杂的帐目之间所发生的种种联系。对于张颖一再解释的“交钞”和银票的区别,吴忧费了半天劲才弄懂一点端倪——吴忧知道了所谓的“交钞”将是一种在很大区域内流通的货币,流通区域越广泛,人们的认同度越高,便能够为云西筹措到越多的资金。

在张颖的规划中,交钞流通区域将以云西实际控制区域为起点,第一步是面向整个云州,其次是比较友好的泸州、淄州、灵州,最终争取使其在大周全境发行。其难点就在于要严格控制其规模,精确计算,收支相抵。试行的第一步也是交钞发行的基础,就是云西地方从交钞发行之日起,所有税赋全部改收交钞。按照张颖的精密计算和反复评估,以云西现有的金银储备量,加上清河一百万两的无限期借款为基础,她就有了相当的储备金,在此基础上,她有把握说动几家大周最有实力的钱庄以巨量金银和债券入股,保证交钞的信用,拓展交钞的应用范围。在三年的时间里,有望为吴忧筹措到五百万两以上的白银用度,如果有必要的话,稍微牺牲一点长期利益,还可以期望把收益的数目再扩大五分之一。如果省着点花用的话,应付云西近几年可能面临的大规模战争和各项建设都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这个计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那些大钱庄大商人从完全的债主变成合作伙伴,分担了风险,更重要地是慢慢将他们捆绑在云西的战车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这些大股东们一起为云西的财政和未来设计绸缪,让云西从只能被动地受人盘剥的窘境中解脱出来。

“您一定会让云西军队在战争中保持全胜的,对么?”张颖探询地问吴忧,随后又自己笑答道:“当然这是毫无疑问的,夫君手下人才济济,云西军力鼎盛,想挫败都很难呢!我之所以这样问您,只是因为——在交钞发行的头三年里,云西军队尤其不能遭受重大失败,并且要保持让人乐观的发展趋势,这是交钞信用最起码的要求。”

吴忧听得眼都直了,自己和一群幕僚们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张颖精巧的小脑瓜里居然早就有了解决方案。“财政盈余”,这是他主持云西军政以来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对于张颖所提出的需要大量熟练的会计人才的要求,吴忧想都没想就应承下来。在他看来,反正云西有的是人,总有那么几个懂得会计的,实在没有的话,大不了就去绑架。消除了后顾之忧的吴忧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圣武历二七一年五月二十八,云州军前锋攻占沃城空城。吴忧亲率奋击营一千将士断后,与云州军前锋短暂而激烈的战斗过后,吴忧率部撤退。

六月三日,莫湘率全军离开小月氏城南下。

第三节 反击

云州军队的进展惊人地顺利。继沃城之后,张瑞符在十天的时间里相继攻克了十五座县城,或者用“接收”更合适。因为自从沃城之后,吴忧再也没有做过一次像样的抵抗。只是不时有小队的游骑出现在云州军队的视野里,给张瑞符提醒,他一直处在云西军队的监视之中。

对云州军队而言,最好的结果当然是速战速决,但吴忧避而不战,仿佛全力一拳击在了空处,张瑞符有些进退两难。他知道吴忧兵力空虚是肯定的了,但从过往的表现来看,吴忧并不是一个轻易被人欺负上门的人,就算兵力不足,他也会倾尽全力拼一下。而按照计算,莫湘的军队应该早就到了的——小月氏城到沃城并不算远。张瑞符预期的沃城收复战并没有发生。难道吴忧是打算央告唐公让自己撤兵?如果是这样倒是正中下怀。两翼的进攻部队还没有回报,主攻方向上却是连续半个月都没有战事发生,张瑞符心里忐忑的感觉更重了。

六月下旬,张瑞符收到了确切的情报,吴忧向西一直逃亡,已经越过了嘉靖关,目标显然不是坚固的宁远城,而是沙漠中的哈克兰城。以沙为城,张瑞符不禁佩服吴忧,在酷热的夏天进行沙漠作战,云州军还没有这个准备。怪不得吴忧这样有恃无恐地逃亡,原来是有这一手。

既然捕捉吴忧决战的计划失败,张瑞符准备再次分兵扫荡沃城周边郡县,巩固占领区。与张瑞符共同领兵的张锐长期为边将,以知兵著称,他提醒张瑞符,相对于中路而言,云州军的两翼兵力其实相当薄弱——朱耀和巴秃颜无论哪一个都无力单独面对莫湘的全军。不管是继续追击吴忧还是分兵略地,都将离两翼越来越远,而现在看来,吴忧的意图显然是诱敌深入。

张瑞符深以为然,于是收缩部队,授命张锐组织精锐作为预备队,注意与两翼保持联系,随时准备增援两翼。不久,巴秃颜与朱耀处分别传回消息,两军都进展顺利,没有遭遇云西军队强烈抵抗,占领了大片区域。当地百姓对云州军态度友善,看起来民心还是在唐公这一面的。特别是东路的巴秃颜,在占领兴城外围县乡之后,他知道自身五千兵力不足以包围强攻兴城,所以没有着急攻城,而是择地修筑堡垒,以多个相互支援的堡垒链将兴城围困起来,罗奴儿几次出兵偷袭都因为巴秃颜守卫严密而失败,罗奴儿手头没什么机动兵力,所以很快就放弃了对巴秃颜的骚扰。

张瑞符必须在吴忧主力兵团集中之前取得最大战果,莫湘部队的存在使得他不敢分散主力部队。分析种种可能性之后,张瑞符判断莫湘必定会先救援兴城,因为兴城距离小月氏城既近,各种均需军需物资也十分充足,不管莫湘作何打算,她都应该会先回师兴城。他想不通的是莫湘为什么忍耐了这么久还不动手,巴秃颜只有五千兵马,莫湘完全有实力将他吃下。难道她会舍近求远,去增援宁远?抑或是追随吴忧去哈克兰?其实张瑞符倒真是多虑了,莫湘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动进攻,说起来还是吴忧的命令使然。

莫湘从小月氏城出发后,原本进军路线是沃城,但路上接到吴忧的来信,说道已经放弃了沃城,正向西撤退,而且吴忧交给她另一个任务——云西全套领导机构包括张颖、陆舒等重要人物和伤员都由莫湘派兵护送到大月氏城交给莫言愁保护。莫湘知道这些人员和物资是云西未来最重要的保证,因此亲自率主力全程护送,时刻提防云州军来袭,没想到云州的侦骑居然漏过了这支携带了无数行李一天只能走十几里的笨重车队,张瑞符的主力人马一直被吴忧引向了哈克兰大沙漠。顺利完成护送任务后,莫湘才有功夫腾出手来解决兴城之围。

张瑞符迅速下定了决心,派张锐率轻骑万人,前往兴城,加强巴秃颜的部队。自己则四下征集骆驼和其他沙漠作战的物资,准备派遣一支精干的小分队,抢在莫湘之前深入沙漠,追击吴忧那不多的人马。又征集民夫,修葺沃城,屯聚粮草,希图大举。

无巧不巧,张锐才赶到兴城巴秃颜大营,正赶上莫湘率军进攻巴秃颜。只是巴秃颜修筑的堡垒都是用了心的,虽然每寨只是驻扎百十人,却是坚固异常,并且各堡之间相互策应,巴秃颜又救应得当,只是区区五千人,却给他运使得如同几万大军一般,莫湘试探性地进攻了两天,居然没有找到明显的破绽,不禁对这位对手刮目相看。当时恰值张锐率军来援,莫湘就先退驻零鞠。每日以轻兵挑战,巴秃颜与张锐不为所动,双方僵持十余日,莫湘在兴城终究无所作为。乃引兵西去。巴、张二将恐其为诈,不敢追赶。

莫湘兵去两日,巴秃颜望其营区鸟雀靡集,始信莫湘真去。乃对张锐道:“莫湘此去,必分兵骚扰我补给线,将军可领本部兵拒之。彼来兵少则吞之,来兵多则据守之,则莫湘亦莫可奈何于将军。若是莫湘主力部队能被将军拖住,则是天大的功劳。”

张锐道:“经过这段时间的攻战,我觉得莫湘和所谓云西强兵亦不过如此。其士兵散乱不依队伍,攻不甚锐、守不甚坚,只恐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吧。”

巴秃颜道:“不然,这莫湘娴于军旅,通晓兵法,用兵老辣甚至胜过吴忧,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千万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