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第二方案,如果道路被破坏的太厉害,无法修复,那就要在大地里开出一条路来。
不一会儿,各路的侦察兵纷纷回报,不仅原本地图上标记的路都找不到了,其他的路同样也没找到,到处全都被青纱帐覆盖了。
“八嘎”长野枯一郎的感觉越来越不好。
突然,青纱帐里,激烈的枪声骤然响起。
――――
高大虎的这个排是加强排,算他在内,总共有六十五个人,他们每个人头上都带着茅草扎的帽子,趴伏在阵地后面。
枪声一响,不,严格地说,应该是枪声和装在铁皮桶里的鞭炮声一起响才对,他们排距离鬼子还不到三十米。
他们是幽灵暗杀者。
鬼子看不见他们,但他们能看见鬼子,而且,枪声一响,鬼子都是跪姿,而这就更方便他们这些幽灵杀手行动了。
在四面八方的激烈枪声的掩护下,鬼子虽然一个个倒下,但依旧没有发现这些幽灵杀手的存在。
炮击开始,掷弹筒、迫击炮、九二步兵炮向青纱帐开始轰击。
鬼子的炮手极其精锐,炮弹落点极其准确,但炸的都是铁皮桶。
猴子开始笑,那模样就像是占了天大的便宜而忍不住发笑一样。
这仗打的,痛快
高大虎也忍不住笑了。
炮击结束,更多的鬼子冲进了青纱帐,但没有例外,随着战场扩大,鬼子的伤亡也跟着同比增加。
幽灵杀手,自然不只是高大虎的这一个排。
打退鬼子的第二轮攻击之后,高大虎领着战士们放下枪,拿起铁锹,迅速把阵地破坏掉,然后上了壕沟里的小船。
一切都准备的极其充分,壕沟里有的地方有积水,而且还很深,有的地方高些,又没水。
水深的地方坐小船,没水的地方垫木板,然后踩着木板,抬着小船走,走在后面的战士负责把垫脚的木板收回来,下次继续用。
他们的阵地后撤两百米,埋伏在了又一道壕沟里。
游戏继续。
――――
寺内寿一和板垣征四郎两个老鬼子都面色铁青。
计划跟一朵花儿似的,但花开之后,却没想到,花心里藏着的是一坨屎,一坨很臭很臭的屎。
而且,在这一坨很臭很臭的的屎里面还藏着一条蛇,一条很毒很毒的蛇。
在原本的计划里,主攻罗文峪隘口。
把主攻方向定在罗文峪隘口,拣软柿子捏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罗文峪隘口在长城防线的中段,同时又靠近山海关一侧。
只要突破罗文峪隘口,然后长驱直入,罗文峪隘口两侧的长城防线上的其他隘口的支那军队必然崩溃,而一旦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那就可以一雪前耻,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寺内寿一和所有华北派遣军,他们最憎恶的对象,除了黑神军,剩下的那就是二十九军了。
除了发动突袭,消灭了华北驻屯军,二十九军在山海关几乎全歼谷寿夫师团,更被他们视为奇耻大辱。
二十九军的防线都在罗文峪隘口的东侧,所以,他们宁可放过西线的支那军队,也不放过二十九军。
主力师团大都暗渡陈仓调归了上海派遣军,所以,这次寺内寿一压下了老本,用派遣军的直属师团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担任攻打罗文峪隘口的主攻师团。
第五师团果然不负众望,成功拿下了罗文峪隘口。
只要拿下来罗文峪隘口,在寺内寿一和板垣征四郎想来,其他的自然就都水到渠成,但他们万没曾想,翅膀刚刚展开,就被打落尘埃。
凤凰又变成了草鸡。
步兵第九旅团的长野枯一郎的十一联队,三个小时不到,就伤亡了一个大队,而且阵亡的占了绝大多数。
就这样,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竟然还没有一点进展。
寺内寿一和板垣征四郎都没有训斥长野枯一郎,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没这个心思了。
本以为长城是支那军队最坚硬的外壳,只要把这个外壳敲碎,其他的都不足挂齿。
对于支那人大挖壕沟,他们也都极为重视,但这种重视只是在战术层面上,在战略上,他们并没有太放在眼里。
可现在,他们才发现,事情跟他们的想象相差的太大了。
壕沟配青纱帐,这简直就是噩梦
――――
关麟征一夜没睡。
昨天,宋哲元通知他,说是将放弃罗文峪隘口,但不会对五十二军构成威胁。
这是什么话?关麟征有点发懵,他不明白。
守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放弃?
这次守长城防线和上次的差别太大了,后勤弹药等其他的什么都不说,就是在黑神军的指导下,仅仅战术改变一项,就使得伤亡大幅下降。
以前他们守城,阵地里的士兵挨的很近,大半米就有一个士兵,鬼子每次轰炸的伤亡都很大,但现在,坚守在阵地里的士兵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
实践证明,只要准备充分,调配得当,这么做没有任何危险,而这也是不论鬼子怎么猛攻,长城防线始终岿然不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鬼子虽然把罗文峪作为主攻方向,但这完全不能成为放弃罗文峪的理由,因为即便伤亡太大,实在不行,也还可以抽调其他部队轮守。
守长城隘口,一次正面对敌的部队并不多,更因为伤亡大幅降低,指挥部要是这么做,其他守军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在关麟征想来,弃守长城防线,唯一的原因就是挡不住南边来的鬼子,但南边来的鬼子还远着呢,而且,最令人不解地是,为什么只放弃罗文峪?
关麟征和手下大将高参想的脑仁疼,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五十二军驻守潘家口、喜峰口和铁门关,跟罗文峪紧挨着,如果日军长驱直入,抄了他的后路,那五十二军就得全军覆灭。
如果仅仅是宋哲元,关麟征非得跳起来不可,但现在所有的军令都是由黑神军和宋哲元联合下发,关麟征的反应就小多了。
何况,如果出事儿,二十九军的危险不比他的五十二军小多少。
对黑神军,关麟征不仅敬佩,同时也很感念,他之所以感念黑神军,除了黑神军让他们的伤亡大幅下降之外,更是因为黑神军把所有受伤的将士都照顾的极好。
上一次的长城抗战,之所以伤亡那么大,受伤后不治而死的人数要比直接战死的更多。
对这些,关麟征早已习以为常。实际上,不仅是关麟征,其他人也一样。
但是,这次,当看到黑神军对每一个受伤的士兵都尽心尽力地治疗,而且都照顾的极好,那种感觉,关麟征从未有过。
不过,不管关麟征对黑神军的感觉是如何的好,可面对三十万日军,他是无论如何也轻松不下来的。
上次长城抗战才五万日军,而这次是三十万,而且准备的更充分,炮火更犀利、猛烈,一个不好,那情势就不堪设想。
消息一个个传来。
罗文峪隘口的守军是后半夜悄悄撤离的,然后天一亮,鬼子占领了罗文峪。
鬼子占领罗文峪隘口之后,并没有向两翼进攻,而是长驱直入。
鬼子这么做的目的不难猜。
如果占领罗文峪隘口之后,即刻向两翼发起进攻,这么做固然可以更快地崩溃其他隘口的守军,有利于他们迅速突破整个长城防线,但这不利于重创长城防线的守军。
实际上,鬼子的胃口大得很,他们要的都不是重创,而是全歼。
长驱直入,进行大范围迂回、包抄,既让前线守军不战自溃,更无处可逃,很容易予以全歼。
没人不担心。
中午,战情通报来了。
看着战情通报,人人都有点发傻。
鬼子伤亡超过一个大队,而己方却只牺牲六人,重伤五人,轻伤十九人。
这样的战损比也太梦幻了些。
第二十五师师长张耀明问道:“军座,这怎么可能?他们是不是诓我们?”
关麟征轻轻摇了摇头,虽然太梦幻了,但他相信,因为这份战情通报,黑神军有份。
黑神军的信誉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种财富越是巨大,就越经不起损伤,所以黑神军即便要失信,也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失信。
沉思片刻,关麟征道:“大家想想,他们这仗是怎么打的?”
黑神军把长城防线内的很大一片区域原本的道路全部毁掉,种上了高粱苞米,然后在青纱帐里开出一些极其隐秘的小路。
这些小路全部都被青纱帐覆盖了,即便大军在白天转移,鬼子的飞机也发现不了。
这么做,固然让人人都感到很不方便,但毫无疑问,最头疼的应该是日本人。
这些,他们都是知道的,而这也是弃守罗文峪隘口之后,让他们不至于太过慌乱的一个主要原因。
众人想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共产党这仗是怎么打的。
无边无际的青纱帐配壕沟,这固然会让共产党占尽优势,但这么个战损比,依然还是解释不通的。
众人都很气闷,作为一支主要的军力,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竟然连指挥部想怎么打一点都不清楚,而且,他们还不能怨恨黑神军和宋哲元。
搁他们,他们也得这么做。
好在,不知为什么,人人都对黑神军有信心,相信黑神军不会坑他们。所以,尽管很是气闷,但心里不是很慌乱。
这时,第二师师长郑洞国问道:“军座,日本人进攻受挫,他们会不会转而从侧翼进攻我们?”
又摇了摇头,关麟征道:“从侧翼进攻,日本人也会面临同样的困境。”顿了顿,又道:“此种战法虽然很难缠,但这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绝壁天险,日本人就是直接从青纱帐里开出一条道出来都应该不是太难。”
众人点了点头。
黑神军到底要怎么打这一仗?议论来,议论去,最后,人人心里都藏了十八只小耗子,闹心呢。
会议结束,只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加强侧翼的防守,以防万一。
――――
青纱帐里,在一条大水沟的边上,高大虎和排里的战士们正在休息。他们把高粱秆砍到,在水沟边上铺了厚厚一层,躺在上面很是舒服。
忽然,猴子沿着水沟跑了过来,到了高大虎身旁,报告道:“排长,小鬼子来了。”
腾地一下,高大虎坐了起来,然后一翻身站起来,快步沿着水沟往前跑去。
跑了大约有十分钟,就到了青纱帐的边上。
这儿是一个观察哨,有三名战士。
接过望远镜,高大虎透过青纱帐向前面看去。
这会儿,小鬼子已经准备好了,正在向前推进。
好家伙,看上去有四十多辆坦克,正轰隆隆地开过来。
坦克四周,有很多鬼子兵,但这些鬼子兵手里大都拿的不是枪,而是锃亮锃亮的铁锹。
另外,高大虎还看到,坦克上都绑着些一尺多宽、两米多长的铁板,只不过这些铁板上都打了好多孔洞。
坦克能开过去的地儿就直接开过去,过不去的地方,就由拿铁锹的鬼子兵修出一条路来。
很快,高大虎就知道坦克上绑着的那些带好多孔洞的铁板是干什么用的了,原来坦克要是陷在泥里了,就用这些铁板垫。
还别说,真好使,坦克陷进泥地里,用铁板一垫上,马上就能出来。
看了一会儿,高大虎放下望远镜,命令道:“接大队部。”
观察哨有电话,很快,接通了,高大虎拿过话筒,向大队部报告。
报告完毕,高大虎命令道:“布雷。”
随后,他继续观察,又过了一会儿,坦克已经很近了,最前面的不到两百米,高大虎吩咐道:“撤。”
通讯兵收线,四个人迅速撤离了这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