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聚集在柏林周边的党卫队士兵以及受党卫队控制的武装人员数量以极快的速度增加着,并且迅速超过了由斯登将军统领的首都警备部队,尽管这些国防军士兵及编入临时作战序列的预备人员早已利用各种工具在柏林周边构筑了多道警戒线,在城郊与市区的结合部,他们甚至还修筑了街垒并配备了大量的铁丝网和机枪,但一场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并没有爆发。以18辆虎式坦克、40余辆IV型坦克、III型坦克以及包括突击炮在内的上百辆各式装甲车为若干先导,数量庞大的党卫队及其支持者们缓慢而有计划的向着市中心挺进。到了2月18日傍晚的时候,他们距离位于柏林中心城区的总理府所在地仅有不到10公里的行程——站在高处甚至就能够看到总理府的白色大圆顶。若不是柏林北部地区还控制在忠于临时政权的陆军士兵手中,在阿道夫·希特勒遭到刺杀后的第一位临时总统路德维希·贝克,恐怕都无法乘坐飞机从东线直接返回柏林。
可是,贝克的归来就能立即稳定军心吗?
答案并没有如一些人期望的那样,狂热的党卫队不仅运来了大量的武装人员,还祭出了他们最擅长的攻心作战,他们如同苏军政委一样在卡车上架上了大号的喇叭,不断广播着他们在慕尼黑、在法兰克福、在科隆以及许许多多德国城镇同时广播着的内容:篡权者谋杀了元首,占据了德国的首都,而且还妄图夺取军队控制权乃至整个国家……
陆军士兵们动摇了,主动让出通道已经不足为奇了,甚至有不少人掉转枪口跟随党卫队人群涌向柏林市中心,这一幕,竟和19年前的啤酒馆事变那样的相似,只不过如今武装游行的地点放在了柏林,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完全调了个方向!
成立还不到一周时间的柏林临时政府,似乎将在这个动荡的、汹涌的夜晚遭到可耻的失败,希望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
北距柏林108公里的斯德丁港,喧嚣、吵闹,沉沉夜幕根本无法阻挡精密的军事机器运转,一艘艘身躯庞大的船只从北方驶入港湾,缓缓靠上码头,等到舷梯和踏板放稳,大批身穿灰色军服的士兵便整齐有序的列队下船。这些人身上的制服显得异常厚重,背上的步枪大都置于一个简易的帆布套袋里,脚上更是穿着比大头皮鞋还要厚实的雪地靴——这样的装备,看上去简直可以登陆北极了!
以连队为单位,陆军士兵们在码头上集结,然后一队队、一列列登上毗邻码头的货运列车。两个普普通通的货运车厢,就能装下一个精锐的陆军连,士兵们看起来颇为疲惫,一上车便各自寻找地方休息去了。
“莫尔……穆特中校?您好,你们这批运的具体人数是……?”
码头一侧,两个德国军官似乎正在进行任务交接。
“海神号运了2420人,卡尔德号运了1452人,梅特号登记是1196人,还有提勒号,也运了351人,一共是5419人,现在已经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人下船了,半个小时内估计可以全部下完!”海军中校说起话来简明畅快,一点也不拖沓。
“好的!我们之前接到的通知是5000多人,相符!”负责接收任务的陆军军官迅速在他的本子上记录着,只是光线不太好,他不得不侧着身子好让不远处的路灯能够照在自己的本子上。
“除了有一些人晕船呕吐之外,我想海军是不会给陆军造成什么损失的!”海军军官打趣的说,他看了看不远处隆隆启动的列车,问道:“他们这是去哪?”
“柏林!”负责接收的陆军军官头也不抬的说。
“噢?”
“具体我也不清楚,三个小时前已经到了一批,4200人,也是从挪威运来的!按照计划,天亮之前还有两批,据说也都是急着运往柏林的!”
“柏林那边发生了什么大事吗?”负责整个运输船队的海军军官进一步问。
站在他旁边的陆军同僚最后顿了顿笔,合起自己的本子说道:“老兄,你在海上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吗?党卫军正试图夺取柏林,好让这个国家重新回到纳粹的统治之下!”
“噢?”海军中校很是惊异的看着对方,一方面,他不知道柏林受到威胁还要追溯到多少年前,另一方面,他不知道这位陆军军官竟对纳粹没有好感——自从1933年夺取政权以来,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党就没有放松过对军队的控制,尤其是经过几年来的战争发展,军队中的纳粹主义者比例增加了许多,这主要是许多新征募的士兵在加入军队之前就已经成为了这种思想意识的信奉者。
“没什么好奇怪的,我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陆军军官看出了对方的想法,他非常坦然的说:“我本人对战争并没有好恶,但我厌恶任何滥杀无辜的行为,那不应该是一个文明国家的政府所为!”
海军中校自然明白自己的陆军同僚所指何事,在德国,对所谓低劣民族的迫害每天都在发生,但不是每个人都对此持赞成和容许态度,不少人都在暗地里协助无辜者逃离德国或是藏身安全之所,更有一些人因此而踏上了反对政府和统治者的道路。也许是对方的率直让他大有好感,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烟盒,阿道夫·希特勒本人不喜欢吸烟,也不喜欢他的士兵们抽烟,并认为那是一种堕落的行为,而受到德国地理位置和战略形势的限制,自战争爆发之后,奢侈品的供应锐减,劣质烟草充斥在德国民众和官兵的生活之中。不过,依然有一些人能够弄到各种各样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尤其是在边境地区服役的士兵以及海军部队——德国的袭击舰和潜艇在海上击沉了大量的盟军舰船,同时也有很多机会从沉船遗留物中找到原本将运往英国本土的物资,运气好的话,他们很可能在一个漂浮的木箱子里找到上号的、用防水纸包好的香烟。大部分自然是当场分给辛苦多日的舰员水兵们,另一些则可能成为各舰官兵之间相互馈赠的佳品。
点上火,陆军军官只吸了一口,便对自己的海军同僚竖起大拇指:“好货色!”
海军中校自己也抽上了一根,“嗯,一位开潜艇的朋友送的,他们两个月前在北大西洋击沉了满载奢侈品的美国货轮,这样的东西一经运到不列颠,货主马上就能发一大笔横财!现在的英国,物资还是相当缺乏的!”
陆军中校一边吸烟一边感慨:“是啊,该死的英国佬,现在应该很开心的看着我们和北极熊拼杀吧!哎,中校,你说我们还有机会对英国本土发动进攻吗?”
“谁知道呢?”中校盯着不远处那些列队集结的陆军士兵们,“我赌英国人在我们解决掉俄国熊之后主动投降!”
第29章 革命,革谁的命
天,渐渐亮了。
二月寒风,凛冽刺骨,坚守街垒一夜的国防军官兵们,不得不继续和疲惫、冰冻与忐忑组成的“联军”作斗争。
“快起来!有情况!”
“注意警戒!”
“警戒!准备战斗!”
军官与士兵们之间的喊叫突然充斥着街道,但他们的声音已然敌不过另一种雄浑激荡的声音。
街角,第一个庞大大物出现了,而数以百计的人,有穿着黑色制服的,有穿着灰色军装的,还有平民装备却手持武器的,紧随其后,如气势磅礴的巨浪一般不断推进,无可阻挡……
“停止前进!不然开枪啦!”拿着手枪的国防军军官大喊着,他并不悦耳的声音可以确保对面的大多数人完整无缺的听到,但情况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发展。
没有人停止前进,没有!
“子弹上膛!”
军官的口号声熟悉却又刺耳,大部分士兵都不折不扣的执行了,拉动枪栓的哗啦哗啦声隔着几十米都能听辨出来,但对方依然没有停住脚步。
“举枪……”军官声音在颤抖着,他的士兵们,很大一部分,都在矛盾中压低了枪口。
“停止前进!否则格杀勿论!”喊话用力之猛,军官面部涨得青筋暴跳,可对面的那些“暴民们”依然我行我素。
“第一排都有了……”军官将他拿枪的手高高举起,形势已经不容犹豫,可如果开枪,这将是自1918年后的黑暗时期结束以来,柏林第一次响起战斗的枪声。何去何从,决定权就像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任何一边,都具有骇人的破坏力。
迟疑中,硕大的金属怪物已经挺进到三十米之内,看起来它的炮管已经处于最低俯角状态,黑洞洞的炮口应该蕴藏着可怕的力量,也许……那里面的炮弹随时都会发射!
就在这时候,紧随坦克前行的人们,突然唱起了歌。不用听内容,激荡的旋律就已经告诉国防军士兵们,那是号召人们为胜利而战的《冲锋之歌》。
对于这首歌曲,这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于是,持枪的手变得更加迟疑了。
“注意……第一排都有了!枪口……上抬一寸,注意……枪口上抬一寸……预备……开火!”
由于内容上的“细微”变化,军官的这一命令得到了多数人的执行,啪啦啪啦的枪声顿时响起,街道上霍然出现了一阵白烟,而对方阵营中顿时有许多人下蹲或是干脆趴倒,但那辆身披重甲的坦克没有停,那些穿着黑色制服和长筒皮靴的人没有停。
“全连都有了……”军官用力喊道:“子弹上膛!”
坦克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人们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坦克正面的每一个细节,那在这个年代近乎完美的工艺竟与拥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结合在了一起,让人无法不对德意志的工匠们顶礼膜拜。
“注意……枪口放平,预备……”
坦克突然停了下来,人群也放慢了脚步,就在国防军士兵们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坦克炮塔的舱盖打开了,一个穿着黑色制服的年轻男子探出半个身子,大喊道:
“你们的子弹穿不透我们的装甲,更打不倒我们追求真理的灵魂!看清形势吧,陆军的士兵们,不要再被那些为反叛者效力的军官们迷惑了!元首万岁!德意志万岁!”
军官被激怒了,但他的士兵们却陷入了彷徨,就这一会儿功夫,坦克又重新开动起来。
“全体都有了……预备……”
军官侧头看去,却发现他的士兵中间已经有许多人收起了枪口,剩下的那些人,看起来也不太像是准备开枪的!
“士兵们,遵守命令!”军官吼道,甚至发疯似地去扯站在他旁边的一名二等兵,但年轻的士兵却宁可把自己藏在钢盔下面,他的偶像,他人生的奋斗目标,甚至他的信仰,莫不与领导德国赢得举世瞩目胜利的德国元首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开火!”军官这话刚刚出口,对面坦克上却突然射来一串子弹,他整个人顿时像只小鸡般被砸倒在地。
见状,连队的副职军官适时的喊道:“士兵们注意了……收起你们的枪,让到一旁!”
士兵们显然更愿意执行这样的命令,而这时候,那辆坦克已经毫不犹豫的碾上用来构筑街垒的沙包——士兵们纷纷退开,而跟在坦克后面的人群突然迸发出一阵欢呼,拿着枪的、没拿枪的,一股脑的蜂拥而上,从遭到致命破坏的街垒上踏过,只留下那些国防军的军官和士兵们在一旁不知所措。
保卫市中心和帝国总理府的最后一道外围警戒线,就这样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宣告失守。党卫队及其支持者几乎是从四面八方涌入帝国的首都,此时只有北面区域不大的一块地盘,还控制在陆军和为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