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德军以一场猛烈的“台风”袭击苏联首都莫斯科,用于进攻列宁格勒的兵力自然减弱了不少,但人们或许容易忽略一点,那边是苏军同样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莫斯科防御战上,同等条件下对列宁格勒的支援也相对减弱了!

想通了这些之后,张海诺对导演一场让世人刮目相看的好戏燃起了信心,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困境中完成自我磨砺和精神升华。于是,他一如既往的展现出自己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并在细微处下功夫,从旁助力使得波罗的海联合作战司令部得以像一部高效的机器般运转起来。在他的鼓励下,军官们纷纷走出办公室下到一线部队视察情况,就掌握蒙群岛作战行动之后,联合作战司令部所辖各部队的兵员、装备和士气情况进行了调查,取得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周之后,一份相当详尽的汇总报告便摆在了张海诺的桌面上——如今他手中这柄剑虽然有些残缺,但只要好好磨拭,稍加时日便能焕发光芒。至于这个区域性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们,在资历和经验上都远远不及海军总司令部的那群将领,但这些大都于30年代毕业于德国各个军校的高材生们,军事素质和能力一点都不差。利用各方面的情报,他们把芬兰湾和列宁格勒的兵力对比、火力配置等等战场因素进行了一番详尽的分析,并就从海上进攻苏军喀琅施塔得和列宁格勒进行了推演。经过反复论证,参谋们向自己的新指挥官递交了一份报告,言明在海上和空中均占据绝对优势、运输船只充足的情况下,仍需要不少于20万部队方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20万军队,不论人数还是操控这支部队所需要的统筹力似乎都远远超出了张海诺能力范畴——指挥一场战役终归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绝不是某些个天才人物通过天才大脑就可以凭空完成的。不过,在对参谋军官们的推演亲自进行评估之后,张海诺也不得不承认,要想通过水雷遍布的芬兰湾,从海上越过已经成为要塞的喀琅施塔得进攻列宁格勒,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苏军的要塞重炮和舰队,还有对方顽强的战斗意志,在这处错综复杂的战场上,捷径几乎是不存在的,唯有付出极大的代价才可能完成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理论评估的结果并不太好,但张海诺依然做好了两手准备。他不动声色的向高层施加自己的影响,使得在希腊完成休整的海军第1战斗师如期抵达拉脱维亚。经过马耳他之战的磨砺之后,这支作战部队官兵虽然减员了约五分之一,但剩下的2万人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些缺乏地面作战经验的菜鸟,如果能够将更多的登陆装备配备给他们,这将是一支令欧洲各国海军陆战部队失色的两栖力量。

就在德国海军战斗部队厉兵秣马的时候,应张海诺之邀,在挪威战役中以5000步兵抵抗20000英、法、挪威联军达6周之久而声名鹊起的山地步兵上将爱德华·迪特尔,也就是目前负责德国派驻芬兰战线山地部队的指挥官,来到里加共商战事。自从苏德战争爆发以来,以第2、第3山地师为班底组建的远征部队,尽管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素质出众的老兵,却由于得不到己方空军支援,加上苏联守军携强大的炮兵、充足的弹药供应、优势的空中力量、很好的公路和海上交通线之利,数次进攻都无功而返,眼下仍滞留在摩尔曼斯克以西约45英里处——距离芬兰边境的进攻出发点才有15英里!

迪特尔和张海诺早在挪威战役期间就有过愉快的合作,如今迪特尔在寒冷的北冰洋沿岸吃尽了恶劣环境和俄国人的苦头,正憋闷得无以发泄,与在列宁格勒战略上犯愁的张海诺凑在一起,很快就从惺惺相惜演进到相互鼓励、相互出招。迪特尔可以说是德国最好的山地战专家,就像张海诺被普遍认为是德国最好的海战专家,两个专家各有特长,看待战局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实质性的交流中,两人的摩擦碰出了优势互补的火花,他们突然又看到了各打翻身仗的希望——若是德国海军出动强大的舰队从海上支援山地步兵的进攻,拿下摩尔曼斯克便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目标;若是海军先从正面实施佯攻,山地步兵从两翼实施强攻夺下苏军据点,再策应海军舰队和战斗部队在喀琅施塔得进行登陆作战,加之以公路运输将大批鱼雷艇运往多加湖进行封锁列宁格勒北路,拿下这座战略要地便大有希望。

在摩尔曼斯克和列宁格勒之间,经过争论式的友好探讨,两人亦在先后顺序上获得一致:作为苏联在北冰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和海军基地,也是那片海域一年中可用时间最长的海运中转站,摩尔曼斯克可以说是苏联北部唯一的“输血口”——尽管它的作用在美军正式参战并大力援助苏联抗击德军侵略之前还没怎么显现出来,但以张海诺对历史进程的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只是纯粹的时间问题,若是等到苏军更加重视起来,再想攻下摩尔曼斯克就又得付出几何倍数的代价了!

在解决了最主要的几个问题之后,两人决定展开这次极为重要的合作。经过了一周,两人联名向最高统帅部递交了新的作战计划。考虑到在芬兰湾清扫出一条可供舰只和运输船同行的安全通道尚需时日,而北冰洋沿岸不久就将进入冰冻期,张海诺建议由自己挂帅出任北方舰队指挥官,以如今驻留德国本土的主力舰艇加上德军第1、第2海军战斗师的部分精锐部队,配合迪特尔的山地步兵以及芬兰盟友从海、陆两面进攻摩尔曼斯克,这不但有机会一举切断苏联北部和英美之间的潜在联系,还能吸引苏军兵力从而为进攻莫斯科的德军主力分担压力。至于列宁格勒,张海诺在直送阿道夫·希特勒的信件中,他以自己的荣誉担保,将在次年春天芬兰湾解冻后从海上发动进攻,誓在两月之内拿下苏联的“第二首都”!

倍受煎熬的等待之后,张海诺终于得到了来自“狼穴”的召唤——结束巡视后坐镇东普鲁士指挥前线战事的阿道夫·希特勒,决定让张海诺和迪特尔一并前去,向他当面陈述新作战方案。

虽说方案通过与否最终还得看军事狂人、国家独裁者的心情,但扭转命运之门至少已经被敲响,张海诺绝不允许自己放过这次机会。带着暂定为“冰皇后”计划的作战方案,他和同样充满憧憬又心情忐忑的迪特尔立即启程飞赴德国东部。这时候,张海诺压根没有去想历史上这位德军将星的陨落,能力出众的迪特尔在另一个世界并非死于战场,而是因为一次飞行事故而丧生,同机遇难的还有另外两位德国将军,他们的死对于德军山地步兵乃至国防军都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出于政治原因,迪特尔的死还被保密一段时间。

天气情况良好,而拥有三台发动机的容克52也顺利把两位充满潜力的将领送到了位于东普鲁士中部的军用机场。两人下机后,直接坐上最高统帅部派来的轿车,在诸多士兵的护送下一路呼啸着朝位于森林深处的狼穴驶去。

第4章 恐怖预言

位于东普鲁士森林中的“狼穴”,远没有“山崖城堡”那般的气派,就设计用途和建筑特点而言,这里更像是一个隐蔽的军事集结点,包括半埋于底下的钢筋混凝土堡垒,连同通讯基站、营房、哨卡、仓库等等,统统都隐藏在枝叶繁茂的树林之中,从空中甚至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

第一次来到狼穴,张海诺忽然想起了在原来那个世界所看过的一部电影大片,阿汤哥扮演的德国军官虽然在北非失去了一条手臂,但仍然顽强的肩负起刺杀希特勒的重任,地点就在这狼穴的会议室里。炸弹尽管爆炸,但由于威力不足、炸弹位置被意外调换等等原因,这次刺杀最终没有成功,参与刺杀行动的一群德国军官全部被处死。电影本身固然有着许多煽情的成份,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也却有这么一群敢于和独裁者抗争的人,只不过他们的屡次尝试都没能获得成功,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滑入失败的无底深渊。

时光回到1941年的秋天,这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怀疑德军能够取得东线最后的胜利,毕竟在刚刚结束的基辅战役中,德军围歼苏军60余万人,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在“台风”行动中一次投入近200万兵力的大手笔更是让人惊叹德国如今强大的军力。如此背景下,德国军民对于元首的赞美声一片,反对者只能躲在阴冷的角落里继续等待时机……

“列宁格勒……列宁格勒……摩尔曼斯克……摩尔曼斯克……”

对着墙壁上巨大的作战地图,阿道夫·希特勒背着手,如患了轻度老年痴呆者在那里不停的自言自语,手指亦在不自觉的微微颤抖着。

在那副作战地图上,以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为中心的一大片区域,都划着形状、虚实不尽相同的红蓝线条,相较之下,远在北方的摩尔曼斯克就像是一块净土,只有从芬兰延伸出去的一条蓝线指向这个北冰洋港口,而且一大半还是虚线——那便是迪特尔所指挥的山地集群原计划的进军路线。

“说说看,你们为什么觉得摩尔曼斯克比列宁格勒还重要?”希特勒依然面朝挂着大幅作战地图的墙壁,声音不大,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支持或者反对。

在这个阳光明媚、空间宽敞的作战会议室里,除了张海诺和迪特尔之外,还有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威廉·凯特尔元帅、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部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以及陆军总司令弗朗茨·哈尔德将军、空军总司令雨果·施佩勒元帅、海军总司令埃利希·雷德尔元帅。这些人无不是德国三军的重量级人物,若是在这个房间里安放一枚炸弹并适时引爆,德国乃至欧洲的战争格局都要发生改变了——张海诺内心底确实冒出了这么个想法,但很快就被他扫到一旁。以眼前这种情形,虽然没有人明说,但他和迪特尔压根就是在进行作战方案的评审会议。假若方案能够得德国元首和这些人的通过,那么实施起来便几乎不再有任何的问题了!

张海诺与迪特尔相互看了看,然后由军衔更高者解说道:“就目前的战局而言,列宁格勒的战略位置无疑要比摩尔曼斯克更为重要!可是,在这两处战略目标都很难攻破的情况下,我们觉得有必要整合最大的力量首先攻取一处。是先花四周时间、以一万人的代价攻下终年不冻的摩尔曼斯克,还是花两个月时间、以十万人的代价拿下列宁格勒,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整个战争形势的变化!”

话语暂顿于此,张海诺目光一一扫过在场的元帅将领们,确定没有人怀有明显的敌对意识之后,他语调沉稳的大声说:“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应该先全力以赴攻下列宁格勒,但我们大胆预测,美国将在这个冬天结束前参战!俗话说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一旦美英决意从海上援助苏联,那么摩尔曼斯克就会成为苏联接纳美国物资的最大港口!所以,我们有必要首先拿下摩尔曼斯克,断绝苏联大量获得外界援助的最重要海上通道!”

正如张海诺所预料的那样,此言一出,满堂惊诧。

总参谋长凯特尔几乎要从自己的座位上跳起来了,但他最终只是瞪大眼睛看着张海诺,“我不认为美国真的敢于向我们宣战,他们目前根本没有和德国对抗的实力!据我所知,美国民众并不支持政府卷入这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