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就没怎么移动过了!

“难道它受伤或是出现故障了?”

上校双眼紧盯着忽明忽暗的海面,尽管从这里他不可能看到那艘德国战舰的情况,可是不断落下的11英寸炮和雷达室的观察报告,让他成为国家英雄的渴望重新复活了——尽管这种渴望仍只是以火种的形式保存在内心深处。

这时候,通讯官再次不合时宜的报告说:“上校,司令部发来密电,让我们以且战且退的方式引诱敌人向西移动!本土舰队将在天明时赶到!”

一边是上级的命令,一边是针对战场形势做出的判断,洛奇·斯特里奥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题,可战局又容不得他左顾右盼,果决的性格让他在没有与任何人进行商量的情况下做出了决定:

“立即向司令部报告,敌方一艘大型战舰不知何故长时间的停在一个位置,此前我们的驱逐舰曾抵近实施鱼雷攻击,我们将想方设法弄清情况!”

说罢,上校抬手看了看表,这时正是夜里10点25分。

第10章 渐变

漆黑的夜空中,流星般的光点不断划过,这些体积硕大的流萤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留下转瞬即逝的倒影,并带着极其尖锐的噪音最终坠入海中,砰砰的巨响中,一根根水柱从波浪中腾起。站在高出看去,这些爆炸物所激起的水柱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视线拉近一些,它们的高度显然要超过任何一艘普通船只的桅杆。

在这片形势看起来相当混乱的海域,各种各样的船只正在夜幕下朝着不同的目标移动去。在它们之中,有的在竭尽全力的奔跑中,烟囱向外喷着滚滚黑烟,有的船身燃着火、冒着烟,速度不断减慢,还有的船身早已倾斜,甲板正逐渐从水面上消失。在这些船只的最北面,两组舰船拥有明显的金属外壳和战斗体型,其中一组逐渐形成了防御队形,三艘战舰几乎排成一条斜线,上面的舰炮以惊人的速度向外射击,另一组拥有两倍的数量,它们三三一队试图从两翼包抄,居于东面那一队,体积更小也更为灵活,并且已经到了距离对方不远的地方;另一队,两艘居前、一艘拖后,它们距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只是和目标保持着一个似乎并不适合前后舰炮齐射的角度。

“9500码!”

遵照上校的命令,测距人员每隔两分钟就报告一次距离,在这样的视线条件下,通过光学设备来测量距离是一件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军官们更多是依靠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技术工具。

“上校,全部鱼雷做好发射准备,一次全发之后,15分钟内可以完成再装填!”

前来报告的是舰上的鱼雷军官,一个金发、高个的年轻中尉,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德国舰队司令官冯·芬肯施泰因的早期经历,实际上,在如今的英国,这位德国将军的知名度几乎是与安德鲁·坎宁安齐名的。在英国人看来,后者率领英国的地中海舰队打垮了意大利海军,前者率领德国舰队击沉了英国本土舰队一半的主力舰——距离打垮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于是,在这场战争爆发将近两年来,在海军界取得最辉煌战绩的两位将军常常被人们拿来做比较,只可惜,现在两个人一个活跃在欧洲海域,另一位仍在地中海统领大局,两者直接对决的时机还远没有到来。

“我们也许根本没有机会等上哪怕10分钟……”洛奇·斯特里奥小声嘀咕着,不让其他任何一个人听见。经过片刻的沉默,他朝那位年轻的中尉点点头,郑重其事的说道:“尽你们最大的努力!”

“是,上校!请您放心!”中尉有点受宠若惊,但脸上出现的不是惊慌,而是一种超乎年龄的自信。

斯特里奥现在完全没有心情去对下属们的表现作出评价,能够完成当前的艰巨任务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司令部能够在第一时间批准他的请求,这支船队连同护航舰艇已经作出和将要作出的牺牲才会有真正的价值。

“7500码!”

数字的缩小速度有些超乎人们的想象,但考虑到这艘轻巡洋舰超过30节的航速以及敌舰的相对速度,这样的变化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负责传令的军官,虽然想要极力忍住,但还是每隔一小会儿就通过舷窗玻璃瞄一眼里面的人影,这和镜子的效果相去甚远,但至少可以看到正对者的动作。在近乎凝固的气氛中,上校纹丝不动的站在原地,一秒又一秒,一分钟接着下一分钟。

“5600码!”

测距军官再一次报来数据,以英制舰载鱼雷的攻击距离,他们很快就要进入有效的攻击距离了。

“右转5度!”上校冷不丁的下达了一个技术指令,传令官以超乎常人的反应在下一秒复述道:“右转5度!”

“左舷鱼雷准备发射!”上校的语气和他的表情一样冰冷,那神态像极了断头台下的监刑官员。

传令官毫不迟疑的转达了这一指令,那意味着8条鱼雷即将射向数千码外的敌舰。现在的情况没有人敢对命中率作出保证,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希望与绝望只在一线之间!

按照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人们晓得测距军官下一次报出的数字将会非常接近合适的鱼雷攻击距离,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指挥室里的人几乎都在猛烈的震动中摔倒。这其中的许多人,之前就已经体味过真正的战斗,或遭到德国潜艇袭击,或被德国飞机空袭,抑或是在与德国舰队的激烈炮战中幸存下来,他们很清楚一艘战舰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样的颤抖——4000码左右的距离上,大口径舰炮几乎处于直射状态,这意味着炮弹命中目标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刹那间的爆炸震晕了一堆人,另一些迅速爬起身来,透过破碎的舷窗,他们发现前甲板已经被刺眼的火焰所包围,呛鼻的浓烟正透过指挥塔的每一处破口涌进来,就在军官们试图通过舰内通讯器了解并控制局势的时候,上校踉踉跄跄的推开一名上尉,抓起电话便大声喊道:“左舷鱼雷发射!”

值得庆幸的是,舰上的大部分通讯线路还在运转,话筒那边传来一个清晰的声音:“是,左舷鱼雷发射!”

这一刻没有人知道8具鱼雷发射管中有多少能够正常使用,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目睹鱼雷出击,甲板以上的熊熊烈火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一些勇敢的水兵在军官的带领下试图扑灭大火,另一些则对甲板上的伤者进行紧急救治。

上校顾不上磕破皮的额头,继续抓着通讯器喊道:“全舰左转10度!右舷鱼雷准备发射!”

在这之后的几秒钟时间里,通讯器里的沉寂叫人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就在这节骨眼上,那里面终于传来的复述命令的声音,负伤的战舰很快开始转向,甲板上的大火则借着风势迅速向舰桥扑来,火舌甚至已经开始扑到了舷窗上。

最漫长的等待,只持续了三分钟时间,一个不断咳嗽的声音从通话器内传来:“右转10度完成!”

上校右手紧紧握着话筒,“右舷鱼雷发射!”

轰的一声巨响中,战舰再次剧烈颤抖起来,大火的映衬下,好些没有心理准备的水兵被震出船舷,一团更加刺眼的火球仍然从这艘战舰的前部甲板腾起,几处舷窗残留的钢化玻璃片上渗着鲜红的血……

※※※

作为英国皇家海军多年的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算得上是各国同期建造的主力舰中状况最好的一艘,尤其是战前长达两年的现代化改装,使它的火控系统、无线电装备均处于第一流的水平,更加重要的是,这艘自建造之处就被设计来作为舰队旗舰使用的强大战列舰,具备其他许多战舰所没有的“领袖底蕴”。

舷窗外的海面上依旧风雨交加,得到伦敦刚刚发来的密电之后,托维和他的参谋团队迅速在会议室里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只有一个:舰队该按照原计划前进,还是改变航向驰援战场。会议并不长,而从直接切入主题的讨论开始,所有高级参谋官的看法就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力争消灭那艘受损的德国战列舰。在这种情况下,托维别无选择,以英国本土舰队司令、特别海上战斗集群指挥官的名义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

取消J520…1号作战指令,调整作战方案,海上战斗集群继续保持目前队形,以最高航速向坐标地域前进!

按照“短板原理”,庞大的英国舰队很快调整到“伊丽莎白女王”号所能达到的最大航速——24节,并对航向进行了细微的调整。仅理论推算而言,这支舰队与敌方舰只接触的时间因此而提前了30到45分钟,假如海面上的风雨仍保持现在的状态,航母舰载机的作战效能只能达到正常情况下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也许还要更低一些。

一小时二十分钟之后,伦敦再次发来密电:“猎户座”号战沉,“肯尼亚”号失去战斗力,三艘轻微受伤的驱逐舰已经绕过德国舰只并朝本土方向返航,眼下在那片交战海域,英国海军仅有一艘受伤的轻巡洋舰“水神”号仍在与强大的德国战舰纠缠。在这些坏消息之后,伦敦还发来一个好消息:德国人未继续追击西逃的运输船,但也没有得胜收兵的迹象,它们似乎由于某些原因滞留在战场之上——依照“猎户座”号沉没之前发来的一系列报告,很有可能是其中一艘德国战列舰被英国驱逐舰发射的鱼雷所击中。尽管在数月之前德国舰队突破海峡的行动中,德国旗舰“俾斯麦”号吃到一枚鱼雷却安然无恙的情况,让英国海军高层感到沮丧,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国战舰就能抵御一切攻击,而且相比于战斗力与防御力均让人感到恐怖的俾斯麦级战列舰,德国海军的其他战舰似乎就要低上一两个档次。况且,相比于德国海军舰艇并不特别牢靠的动力系统,英国舰只出现动力故障的几率更小,这也意味着它们在战斗期间更少受到机械方面的因素影响。

第11章 再度交锋

“在距离法国海岸300多海里的地方,一艘重巡洋舰不去猎杀那些在逃的、没有自卫能力但装运着大量物资的运输船,而是竭力驱赶一艘对自己够不上实质威胁的轻巡洋舰,这是什么原因?”

凌晨一点零五分,正以24节航速向南行驶的英国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海图室里,一位身着洁白军服,肩戴两颗耀眼金星的中年将领,对着海图凝眉思索,而他的手里捏着一份电报纸,那上面有海军司令部刚刚传来的密电:试图监视德国舰只动向的英国轻巡洋舰“水神”号,迫于航速相近、火力更猛的敌舰追击,现已向西撤退了20海里,在那里,它根本无法用雷达监测那艘疑为受伤的德国主力舰的动向。

“当你指挥的战舰一切正常的时候,你根本不必害怕敌人观察它,但如果它出现什么问题而无法及时行动的时候,情况则会截然相反!”

与托维并肩而立的,是一位身材适中、白发苍苍的将军,他那满是皱褶的皮肤,一看就是长年经受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这位被誉为“海军心理战专家”的将军名叫易安·尤艮斯,在上一场战争以及随后十年间可算是叱诧风云的将领级人物,自30年代因某些人为因素而转入皇家海军学院从事单纯的教学工作,而在前往地中海舰队任职之前,托维恰在那里进修过一段时间,尤艮斯正是他的课业教授。

在人们平常的观念里,军界的师徒之缘与战场上同生共死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但阅历丰厚的老师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