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淦淞恳簿捅怀袈罴妇涠眩羰潜谎侠鞯木ü僦懒耍蠊峙戮脱现氐枚嗔恕�
“没想到英国佬还真耐揍,看他们这次怎么样!”他回过头来自己跟自己嘀咕着。
“今天会有大行动?”旁边的年轻水兵小声问了一句,好在老兵的耳朵还算尖,不然这声音定要给吵杂的轮机声和风雨声遮蔽了去。
虽然上级并没有透露今天出航的目的,但鱼雷艇支队近日来连续为前往多弗尔海峡附近扫雷的扫雷艇护航,其规模之大、动作之频繁,经历丰富的老兵们不难猜到一些东西。虽不确定究竟是何种程度的行动,但人们相信德国海军近期一定有大动作!
“等着看就是了!”老兵吊人胃口的说。
他们此时并不知道,自己早已成为“莱茵演习”的一份子。在这份全新的作战计划中,为了尽可能的迷惑对手,德国海军想尽了一切办法,除了惯用的手段——比如利用双面间谍或者受到错误诱导的英国情报人员向伦敦发去虚假消息之外,他们还费了大力气对一艘体积大致相同的商船进行改造,使它在外形上看起来颇为接近“格拉夫·齐柏林”号,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他们甚至在甲板上放置了木制舰载机模型,然后把它停泊在基尔港最显眼的位置上,让前来执行高空侦察任务的英国飞机将德国航母仍在基尔的消息带回英国。
做足伪装工作的同时,德国海军还千方百计的为主力舰队清扫出一条可靠的前进道路。前期的大规模扫雷行动在英军的干扰下仍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舰队行动前的三天,德国海军的扫雷艇部队更是达到了满符合运作的状态——为了确保靠近比利时和法国北部一侧海上航路的安全性,120余艘扫雷艇舰艇连续出动在英吉利海峡以及法国西北部海域进行长时间的扫雷作业,最终以损失舰艇5艘的代价快速清扫出各种水雷近200枚,开辟出了一条足以供大型舰艇通过的航道!
十二点一过,崭新的一天开始了,而这将是“莱茵演习”中最为关键的一天。最后的冲刺不仅属于德国主力舰队,海军扫雷舰艇及护航舰船肩上的担子同样艰巨。
“全体注意了,全体注意了!”
艇长的声音透过艇内联络筒传到了这艘鱼雷艇的每一个角落——指挥台、轮机舱、发报室以及前后甲板的火炮战位上。
“根据海军司令部下达的绝密命令,我本人在这里非常荣幸的通知大家,我们将在黎明时分护送主力舰队通过多弗尔海峡,这将是德国海军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天,希望各位恪尽职守,为德意志的胜利而战!为海军荣耀而战!”
这颇为突然的通知让艇上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为主力舰队护航何其光荣!强突英吉利海峡何其光荣!海面上风雨未减,但在前甲板下冷凄凄的炮位上,老兵和年轻水兵用激动的目光看着对方时,不约而同的从彼此眼睛里看到了别样的闪光!
艇长的言语就此打住,人们却长时间的陷入震撼之中难以自拔,服役于鱼雷艇部队的人战前大都目睹过德国舰队的阵容,舰艇数量和吨位虽然不及英国海军,却承载着整个德国多年未竟的海洋之梦。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航行,鱼雷艇支队以及紧随其后的扫雷艇支队克服了风大浪高的不利因素,最终抵达了距离加莱港不足10海里、到对岸多弗尔山崖大约15海里的预定水域,之前一天他们就曾在这里进行过持续大半夜的扫雷,并且安全清扫出了7枚由英军舰艇或者飞机布设的锚雷和1枚磁性水雷,而在主力舰队抵达之前,他们将再次认真检查这片水域,以确保不会有哪怕一枚英国水雷因遗漏而威胁到德国海军的主力舰艇。
在得知了此行的真正目的之后,整个编队中从军官到水兵无不士气高涨。和往常一样,扫雷艇支队的11艘扫雷艇以特定的阵型开始在这片海域展开有序的扫雷行动,护航的S级鱼雷艇则各自占据有利位置以防英国舰艇偷袭——在过去的交手中,远道而来的德国海军官兵已经逐渐熟悉了这个老对手的习惯。英国佬往往仗着地理上的优势从多弗尔港风一般呼啸而来,若是发现对手比较强大,他们一通炮击或者发射若干鱼雷后即高速撤退,如果看到对手弱于本方的情况,他们逗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但也不至于陷入久战,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空军还不致于压制对岸强大的德国空军!同样道理,轻巡洋舰级别以上的英国战舰很少出现在这片海域,除非他们试图护送某支重要船队穿过这片危险的水域。
在紧张的布雷与警戒中,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看来英国海空军在海峡布雷的行动因为这恶劣的天气而暂时中止了,扫雷艇部队仔细搜索之下仍没有发现一枚水雷。此时尽管饱受颠簸,艇员们却依然个个兴高采烈,仿佛已经赢得了一场堪比挪威战役的大仗似的。
“北面有情况!”
德国主力舰队的身影尚未出现,但艇内联络筒传来的声音却已经令人足够亢奋的了。神经粗大者十有八九会以为那是来自于本土的强大德国舰队,但在这关键时刻,经验丰富的军官们还是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指挥艇很快利用弱光灯传达出重要指示:“全体备战!S艇加速前进!”
随着发动机噪音不断增强,以速度见长的S级鱼雷艇开始发力,它们甩开扫雷艇部队以战斗横队向着发现情况的方向驶去,艇长们不约而同的向自己的艇员下达了做好战斗准备的命令——在这距离英国本土最近处仅有十余海里的地方,英国舰艇完全可能在任何时间出现!
风雨交加的海面上隐约传来了舰艇全速航行时轮机发出的机械噪音,视线中却看不到一星半点光……
第6章 偷天陷阱(5)
如同那个时代的其他超级战舰一样,历史上的“俾斯麦”号也是因为航母技术演进而沦落为失意者的。在那个世界里,它的足迹远未像声名一样远播世界的各个角落,除了在波罗的海有限的海域活动,它仅有一次踏足大西洋的机会,但紧接着便是一曲豪壮而令人惋惜的悲歌。
现在,改变历史的良机再一次出现在张海诺眼前,以“俾斯麦”号为核心的德国舰队已经在英国人尚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到了英吉利海峡东边的入口处,接下来的道路是数百年来许多国家海军在战争期间想都不敢想的。不过,张海诺闪念之间的想法只是促成这一行动的源头,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在法国战役以及不列颠空战期间固执己见的德国独裁者,喜欢尝试新事务且追求完美的他出人意料的对这一思路异常欣赏,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张海诺心底的不满得以一扫而空。
凌晨3时10分,海图测算和无线电测向得出的数据均显示舰队已经来到了距离多弗尔角仅仅15海里处,处于英军大口径要塞炮的火力覆盖范围,但张海诺丝毫不担心那些部署在多弗尔附近的大炮,因为在这样糟糕的天气里英军飞机和舰艇就算冒黑出动也无法对自己的炮兵进行精确的指引,至于实力上占据优势的英国本土舰队主力此刻更是身处数百海里的苏格兰北部基地,真正能够阻碍德国舰队的,除了英国海军布设的水雷之外,看起来便只有驻扎在英格兰南部的小型舰艇了!
初春的凄风冷雨不像夏日的暴雨来得凶猛去得也快,而是以一副连绵不绝之势而令人厌烦,海面上风大浪高,却少有雷鸣电闪,所以当耳际传来隆隆“鼓声”之时,张海诺和他手下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官们在第一时间得出一致的结论:拉响警报,准备战斗!
此时此刻,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正激烈进行中,交战一方是前来掩护友舰扫雷和实施接应的德国鱼雷艇编队,它们已经对巡逻至此的一艘英国驱逐舰形成了左右夹攻之势,那阵阵炮声便是英国战舰发出的——它试图以舰上的4。7英寸炮驱走不断逼近的德国鱼雷艇,无奈对方数量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期,区区4门舰炮根本无法兼顾所有的目标,能够阻碍对方实施雷击战术的看起来只有汹涌的浪涛,但在迫近到足够的距离之后,那些高速航行的德国鱼雷艇还是争先恐后的射出鱼雷,黑色的海面上顿时出现了一条条可怕的白色浪迹,任英国驱逐舰极力闪躲也无济于事,但在被击沉之前,尽职尽责的英国水兵还是利用无线电发出了“在多弗尔海峡发现多艘敌舰”的信号。
位于多弗尔港的英军指挥部和设立在加莱附近的德军无线电监测单位几乎在同一时间获得了这份未经加密的电报,战斗的进程也因为这突发的遭遇战而悄然发生了改变。
风浪中的战斗固然惊险,但对于久经战斗考验的德国鱼雷艇指挥官和艇员员们而言,这样的战斗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在法国投降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部署在英吉利海峡附近的德国轻型舰艇和英国舰艇之间总共发生了40余次交火,平均下来基本上每周都有战斗发生,考虑到英吉利海峡多半时间处于相对恶劣的海况之下,实际交火的频率要比人们想象的高出一些。在这些通常势均力敌的战斗中,德国海军的S级鱼雷艇总共击沉击伤英国军舰9艘、商船17艘,击落英国飞机1架,如此战绩在德国海军中已经非常不错了,但他们自身也损失18艘鱼雷艇,战损率之高在德国海军中同样是首屈一指的。
不多时,舰艇高速行驶时的轮机声再度从夜幕深处的海面传来,仍在搜救英军幸存者的德国艇员们顾不上疲惫便准备好投入新的战斗。舷侧挂架上额外搭载的鱼雷让他们具备再发动一次攻击的能力,但若一击未中或是仍有敌舰幸存,他们便只能对着敌人叹气了——以舰上的20毫米机关炮根本无法对付鱼雷艇以上级别的舰艇,就算是英国佬的小型炮艇也能欺负这些失去了鱼雷的S艇!
夜幕下渐渐显现出来的,是一个又一个朦胧的黑影,领头的鱼雷艇谨慎的向对方发出灯光信号,这次回应的不再是劈头盖脸的炮火,黑暗中一闪一闪的光代表着德国海军特有的联络信号:这里是K,请在前方领路!
德语中的Konig即是国王之意,众所周知,如今的德国海军中配得上这一名头的仅有一艘战舰。不过鱼雷艇支队的普通德国水兵们对于高级联络密语并不了解,艇长和主要军官也是在启航之前才从来自柏林的特别联络官那里获知这些代码的。在火力强大的主力舰队面前,这些仅有百来吨的S级鱼雷艇看似无足轻重,但因为日常活动的关系,它们对多弗尔海峡一带十分熟悉。在指挥艇的组织下,这群S级鱼雷艇很快进行了重新编队,它们以近似V字形航行于德国舰队前方,而庞大的德国主力舰队此刻从前至后的顺序依次是“沙恩霍斯特”号、“俾斯麦”号、“格拉夫·齐柏林”号和“欧根亲王”号,5艘护航驱逐舰分别位于舰队左右两侧和队列后部,大小17艘舰艇以相对紧密的队形高速向英吉利海峡深处驶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多弗尔港的码头上灯光晃眼、口号声声,自打前往多弗尔海峡执行巡逻任务的E级驱逐舰“蚀”号发回最后一条无线电信号之后,多弗尔港务司令部一方面向伦敦发去请示,同时向驻扎在港内的巡逻舰队发出了紧急战斗命令。从睡梦中惊醒的军官和水兵们迅速从营房赶往各自所属舰艇,而这其中反应最快的当属英国皇家海军第22“海上骑兵队”的小伙子们,他们是皇家海军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