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⒊隽朔⑾值鹿湔湔搅薪⒌牡缥模掖厦鞯淖蚝叫校炔缓偷鹿浇⒔换穑植蝗枚苑酵牙胱约旱募嗍臃段А馑�1933年完工的前英国皇家海军巡洋舰装备的8门6英寸炮自然无法和德国袖珍战列舰抗衡,但是它31。5节的最高航速却又高出对方一截。
望着远处的灰色小点,张海诺长久的在寒风呼啸的舰桥上站立着,这和历史上冈瑟·吕特晏斯在率领“俾斯麦”号出击大西洋时遭遇的那一幕何其相似,他甚至可以感受到当时那位德国海军指挥官惆怅的心情。那艘新西兰巡洋舰的舰长看来是个机灵的家伙,他完全有理由继续保持目前的状态,不断将这艘德国袭击舰的方位报告给皇家海军,好让那些战斗力更强的英国战舰聚拢过来打一场围歼战,这几乎就是一个等级缩减版的“俾斯麦之战”。
“将军……需要通过密电向司令部汇报这一情况吗?”随后来到舰桥上的朗斯多夫同样是满面愁容,作为舰长,他很清楚自己这艘战舰的优缺点,他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带着舰员们对这艘战舰进行伪装,就是尽可能不让英国海军发现自己的身份和行踪。“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足以单挑皇家海军任何一艘巡洋舰,却无法和他们的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对抗。如果遭遇对方的航空母舰,不用张海诺说,朗斯多夫也知道自己的下场会有多么惨淡。
“汇报?”张海诺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当初向雷德尔请战时的情形,那时候自己是如何一副踌躇满志的表情。一帆风顺的路途,似乎已经让他陷入历史上那个朗斯多夫式的自负状态。澳大利亚之海,食物丰盛的狩猎之地,却也是暗藏危机的地方。澳新军队无力和南下的日本军队抗衡,却不代表它们连一艘德国袖珍战列舰也对付不了。
朗斯多夫沉沉的说道:“是的,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可以请求海军部调派潜艇部队增援!”
“不,那样极有可能将我们的具体方位连同身份一起透露给英国人!”
寒冷的海风,让张海诺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他迅速将如今的局面重新分析了一遍,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不,至少“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毫发无损,而且油料充足,这里又是英国海军力量相对薄弱的南大西洋……
“上校,我们不应该坐以待毙!”
张海诺忽然回转身,这差点把朗斯多夫吓了一条,他有些不解的问道:
“将军,您在说什么?”
“上校,我们好像陷入了困境,但事实往往并不像表面上所显现的那样糟糕!”张海诺声调不由自主的提高了,“那艘英国轻巡洋舰发现了我们,但我们也发现了它!它无时不刻不在向上级发报,对不对?”
朗斯多夫茫然的点点头。
张海诺继续道:“英国海军部署在附近的舰只都在朝这边赶来,并且自以为能够抓住我们,对不对?”
朗斯多夫还是不明所以。
“一头掉入陷阱的野兽在猎人们面前将无所作为,但我们并没有真正遭遇陷阱式的困境,我们还有扭转局势的机会!我们……”张海诺握紧拳头,努力从脑海中搜索出一个合适的词语。
“我们可以揣摩到他们的思路,但他们却不能揣摩到我们的想法!”
“思路?想法?”朗斯多夫喃喃的将这两个词重复一遍。
“对!”张海诺一把揽过朗斯多夫的肩膀,这是他从来没有对这位舰长作出过的举动,“因为我们有比他们更加成熟的思想,成熟!”
朗斯多夫眼中有十二分的疑惑,仿佛自己的司令官已经被眼前的局面吓傻了似的。
张海诺可顾不上朗斯多夫心里在想什么了,他快步回到海图室,利用两脚规和直尺在大幅海图上迅速进行了一番推算,然后下令道:“全速向坎贝尔岛方向前进!”
见猎物转向了,远处那艘新西兰巡洋舰不依不挠的跟了上来。坎贝尔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以南700多公里,是新西兰南部较大的一座岛屿,呈半圆形,面积约有100平方公里,除一个气象研究站之外并无其他居民定居。全速航行的话,“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在天黑之前便可驶抵坎贝尔岛,张海诺料定新西兰巡洋舰上没有雷达,所以决心利用那座海岛解决掉这个棘手的尾随着,一举扭转局势。
第10章 激战
“6年前,我曾以特别观察员身份随格森号训练帆船远航至这一海域。当时那座岛上就只有一个新西兰官方气象站,它距离新西兰南岛实在太远了,所以根本没有人前来定居!”
张海诺对朗斯多夫谈起这一点时,坎贝尔岛已经出现在了舰首前方的海平面上,远远望去,那只是夕阳下的一个小点。张海诺自己虽然没有登上过那座岛屿,却从当年格森号的老船长那里得知了一些有关这片海域的重要信息,这在当时看来并无多大用处,未想今天竟能派上大用场。
对于这位编队司令官“突发奇想”的新战术,朗斯多夫既未予肯定,也没有提出更好的办法。在遭遇那艘新西兰轻巡洋舰之后,舰上官兵们反倒是一个个摩拳擦掌、求战心切。自出航到现在已经有3个月有余,他们还没有遇上一场真正激烈的战斗。
在精装版的简史舰艇年鉴上,军官们找到了有关新西兰海军主力舰只的资料,尾随而来的那艘属于英国利安德人级轻巡洋舰,标准排水量7;430吨,装备8门6英寸(152毫米)主炮和2具四联装21英寸(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它显然比张海诺他们在阿根廷外海轻松击沉那艘英国武装巡洋舰更具战斗力,但和德意志级装甲舰相比,占优的便只有它那31。5节的航速。
“将军,那艘新西兰巡洋舰还在我们身后跟着,要不要用舰尾主炮赶走它?”舰上的枪炮指挥官、年轻但在这一职位上却属于老资历的凯尔弗上尉主动前来请战。
这是一张多么朝气蓬勃的脸庞,张海诺看着凯尔弗,心里不禁感叹到。舰上的水兵大都还不满21岁,军官们也少有在30岁以上的,可以说是最富活力的一群,尽管几个小时以来的连续戒备让他们面露疲态,眼下看来并没有打消他们作战的积极性。
“现在距离多少?”
“大约15;000米!”年轻枪炮官的脸在夕阳照耀下显得异常红润。
“这样的距离上主炮命中率太低,我们得节约炮弹,好应对随后的战斗!”张海诺虽然否定了他的建议,口吻却很友善,而这位枪炮官在之前数次炮击中的表现也令他感到满意。
一听后面有战斗,凯尔弗面有喜色:“是,将军!”
“上尉!”张海诺叫住转身要走的枪炮指挥官,指着前方的岛屿:“那座小岛的最高点位置有一座气象站,里面有能够随时向外界发报的电台。我们可以靠近到5000米的距离,你能保证敲掉它吗?”
凯尔弗端起挂在胸前的双筒望远镜,这时比刚才的距离又近了一些,从舰上已经能大致分辨出它的轮廓了。
放下望远镜之后,凯尔弗信心满满的说道:“为了抵御风暴,它应该要比一般的房屋坚固,但我想我们的5。9英寸炮足以让它失去作用!将军!”
张海诺满意道:“很好,上尉!让我们的炮手们尽早做好准备吧!”
“是,将军!”
年轻的枪炮指挥官敬过军礼后便大步流星的离开了位于司令塔外部的露天舰桥。
“这可是我们自参战以来首次炮击岸上目标!”朗斯多夫未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说了一句。
“为了保证我们的战术成功,这是必须的!”张海诺显得很坚定。
过了大约20分钟,“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已经抵近到距离坎贝尔岛5000米的海域,对于这艘吃水相对较深的大型战舰来说,这个距离足以保证它的安全,但再向岛屿靠近便有搁浅的危险。
就在这时,战舰左舷那些安装在封闭式舷侧副炮塔内的单管150毫米炮开火了,在甲板执勤的军官和水兵们饶有兴致的看着炮弹飞向岛屿中部的制高点,前面几发炮弹,距离山顶的白色房屋还有几十米的距离,到了第3轮射击时,它们的弹片便可以威胁到那栋建筑了。当炮弹首次直接命中它时,甲板上一阵欢腾,仿佛他们击中的不是一座非军用设施而是白金汉宫的屋顶似的。
望远镜里,张海诺看到那座新西兰气象站上用于通讯的无线电天线已经荡然无存,滚滚烟尘正从被击中的建筑里涌出,此外,他还看到了晃动的人影,想必是那里的工作人员。
“也许可以停止炮击了!”朗斯多夫在一旁建议到。
张海诺没有理会他,而是朝舰内走了几步,对司令塔内的军官说道:“给我接射击指挥室!”
舰内电话很快被接通,张海诺从军官那里接过话筒,“上尉,干得漂亮,现在,将射击数据传达到前主炮那里,让我们的11英寸大炮也预热一下吧!”
电话那边的声音稍有点迟疑,但他还是忠实的执行了这一命令。不消1分钟,前主炮居中的炮管便首先发炮,高爆弹在飞行数秒后准确的落在了那白色建筑旁边,巨大的爆炸让整座岛屿就像遭遇火山喷发一样颤抖着,而目标则被严严实实的遮掩在大团烟尘之中。
面对朗斯多夫有些惊异的目光,张海诺简单的解释道:“如果他们抢修好无线电,将对我们的行动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远处那艘新西兰巡洋舰上的官兵,对德国战舰炮击岛上气象站既不解又气愤,如果不是上级有令,他们恨不得上去一通炮火和鱼雷将那万恶的袖珍战列舰击沉,但现在他们的首要任务依然是让对方处于自己的监视范围之内,这点在夜幕降临之后显得尤为艰难。所幸的是,南半球在11月间昼长夜短,而且今天晴朗的天气似乎也在帮助追踪者一方。
德国人的炮击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岛上的烟尘散去之前,那艘德国战舰从岛屿右侧驶过,左转并在新西兰人的注视下隐入岛屿背后。
“德国人要干什么?”
新西兰舰长和他的军官们大为不解,舰上唯一一名英国联络官,对此亦只能无可奈何的耸耸肩。
这时新西兰人也顾不上黑夜很快就要降临,他们连忙将舰上唯一的一架海狐水上侦察机弹射了出去。这架老式的双翼机在海面上摇摇晃晃的一边向坎贝尔岛飞去一边爬升,待它爬升到一定高度时,机上的联络员通过信号灯发出莫尔斯讯号:“它正在向北行驶!”
新西兰人正期待自己的侦察机能够传回更多的情报,可就在这时,岛屿那端传来了密集的炮声,德国人的高射炮弹猛烈的朝空中的那架海狐砸去,舰上的新西兰官兵不由得为自己的飞行员捏了一把汗,舰长连忙下令:全速向北行驶!
老式的双翼侦察机虽然被气浪颠得上下左右的摇晃,却始终没有如德国人所期望的那样被击落,但空中飞散的弹片还是给它带来了一些伤害,在略过坎贝尔岛上空不久,它在空中盘旋半周,以比爬升时快得多的速度滑向海面,逃离德国高射炮火的威胁后最终降落在了坎贝尔岛和新西兰轻巡洋舰“阿基里斯”号之间的海面上。
岛屿的另外一边,高射炮火停息了,但两舷和舰尾甲板上仍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道,舰员们脚边滚落着赤黄的弹壳。就在这时,张海诺接连下达了两道极为重要的命令:“舰载侦察机携带小型炸弹起飞——目标敌方侦察机,战舰全速转向——折返向南航行!”
德国海军使用的Ar…196…A1虽然要比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