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原君真的没有什么机会了,部队被打散了,他除了身边的两个师团之外其他的部队他指挥不了。后路也被切断了。日军的后勤供应已经完全中断。
那帮俄国人真的没有多少战斗素质,不过他们现在是斗志高昂。在即将胜利的情况下他们对分散在各个地方的日本军队一个一个发起歼灭性的打击,依靠着中国人给他们提供的武器,大日本皇军今天被干掉一个联队,明天损失一个旅团,这样打下去真的不行。
最要命的是松原君不敢让日军集结起来对这些俄国人进行有效的反攻和阻击。一旦日军集结了一定数量的部队,这帮俄国人感觉自己打不过了他们马上就会走,然后中国的坦克就回来了。好比打架一样,一旦小日本想翻身,中国人会转过头来再给他们一棍子让他们继续躺着。
装甲集群的冲锋就是中国人手里最有力量的武器。到目前为止松原君已经找到应付装甲部队的办法,他的办法也得到了日本方面甚至全世界认同。但是没用,这救不了他。
松原君在给日本军方的建议中说的非常明白,对付中国人的这种速度极快而且攻击力极强的装甲集群,普通的步兵防御阵地是毫无效果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日本方面的装甲集群部队。也就是说你必须有那种机动性非常强的力量,在中国发起突然进攻的时候你能快速的去增援。用强有力的攻击来摧毁他们的攻击。
这办法说的很对,但是说了等于没说。别说日本的坦克技术比中国落后了整整一代,就算给他们这项技术,现在造坦克也来不及了。
日本方面已经做出了放弃这场战争的决定,而且就像杨小林战前估计的那样,日本军方不光放弃了这场战争。也放弃在短期内继续在陆地和中国抗衡的想法。
他们也不是傻子,就和当初杨小林暂时放弃海军发展是一个道理,日本人看出来在陆地他们已经不是中国的对手了,这个时候跟在中国后面和中国比着造坦克是很不明智的事情,特别是西伯利亚的资源被中国掌握之后,日本就算是倾尽全力恐怕也追不上。
既然追不上就不追了,与其用尽力气跟在中国陆军的后面追赶。不如把这力气花在海军的身上,让日本海军拥有更大的力量。只要日本的海军对中国有绝对的优势,那中国就算在陆地赢了一千次也无所谓,你奈何不了我,我却可以随时掐住你的咽喉。
中国的对外贸易路线等于掌握在日本人的手里,不说能把中国掐死,最少能让你吃到嘴里的东西不那么容易咽下去,这就是袁世凯说的,小日本不会让我们顺利的消化西伯利亚。
日本现在想的就是赶紧结束在俄国的战争,让日本方面能少损失一些人,少损失一些力量,最少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上,能稍微的保住那么一点颜面,然后在大海上面他们随时可以找回这个场子!掐断中国海上贸易之后,中国不一定能跑的比日本快。
想法可以说是好的,方案也完全正确。日本的海军在海面上不断的挑起各种事端,中国的海军却在一步一步的退让,甚至连从去年开始的海军正常的巡航都不进行了,那些游弋在南沙和黄海一带的小炮艇也没有了踪迹。
这个时候袁克定忽然代表中国政府向英法美三国提出交涉,要求和这些西方国家签订更进一步的海上合作条约,所有的国家都以为中国这是害怕了,甚至德国方面的报纸对中国的这个行为作出了解读,德国人说也许杨小林到现在还不向日本宣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让事情能有一个退路,中国显然知道他们的海军远不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对手。
英国方面的报纸也说的明白,中国人现在找到英国,肯定是想利用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军事影响力来限制日本方面的各种挑衅动作,同时也希望用英日同盟来约束日本。
包括日本在内,所有的国家都以为中国怂了。
确实,日本海军现在排名世界第三,甚至和排名第二的德国海军差不了多少了。而中国海军呢?全世界排名第三十二,在亚洲甚至还比不上暹罗。
暹罗国这两年和日本走的很近,从各种表象上可以看出,一旦中日海军开战,他们很可能站在日本人这一边,那样的话中国将腹背受敌,不管从战斗力还是形势上来看,中国都没得打,所以怂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绅士们好像忘记了,杨司令是怎么从东北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从在杆子屯打了俄国人第一场袭击开始,他就没怕过。
中国现在真的很低调,日本和俄国的谈判报纸上真的看不到中国人的一点意见。大海上面日本的军舰四处横行,中国的军舰却缩在了自己的近海区域不敢出门,这态度不是杨小林怕了,是他准备动手了。
杨小林让中国海军缩回来,是因为他正在等着那邮船上的飞机能够从甲板起飞,一旦这个目标达成,中国将主动发起一场海面上的决战。陆地上的战争是不是已经把你们双眼闪花了?等我们把世界第三的舰队送入海底的时候,你们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的。就算自己的航母最后没有成功,他也动手,因为他绝对不允许日本人掐住中国的脖子。
退让,是为了给战争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氛围。杨小林需要在国内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不管是打海战还是打陆地战争,他都希望全中国的老百姓能支持他。
日本军舰对中国商船和渔船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中国沿海一带老百姓的生活,渔民出海没有了安全保证,各种出口和进口的贸易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个时候那些商人和沿海的群众都希望中国海军能出面保护他们,能尽到一个国家的军队应该尽的责任。
他们不会管你能不能打的过日本人,他们只希望在日本的军舰对他们的船进行无理的搜查和冲撞的时候,中国的军舰能出现在他们身边。
广州发生了游行示威,规模还不小,四千多人参加,要求中国海军出海去保护中国的商队和渔船,但是政府对此却没有做出任何解释,中央严令广州政府,对游行示威活动不得镇压,但是政府工作人员不得作出官方的表态,更不能参与其中。
有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不知道的,杨小林也不会和他们解释什么。老百姓的愤怒他能理解,他需要鼓动这种情绪,这是未来中国对日作战的时候沿海居民全力支援我们自己部队的保障。但是杨小林还需要让这种情绪发酵一下,光是仇恨和愤怒是不够的,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我们不会为了仇恨去战斗。
第七十六章 马帮铃响
仇恨真的不是我们战斗的理由,纠纷更不是。如果仅仅因为我们和一个国家之间有纠纷,而且对他们相当不爽就要打仗的话,那么中国现在最应该打的不是日本,而是英国和法国。
大清朝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现在的中国政府,我们在西藏的问题上和英国人纠缠不清,我们在越南和法国人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而且英法是当初一脚踢开中国大门的两个强盗,仇恨如果可是指挥我们去战斗,现在的西南应该是炮火连天才对。
中国和英法在越南和西藏问题上的谈判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但是双方谈归谈,谁都不愿意采取一种强硬的态度,让现在的一副友好合作的现象受到损害。
特别是在西藏,由于西藏的政教合一的体系本来就非常特殊,中国方面的脚步显得异常谨慎。当初杨小林成立西南方面军,并且让义勇军总参谋长蔡锷担任方面军司令,二十多万大军进驻云南,让英国和法国着实的紧张了一段时间,也让西藏一带的一些地方势力有些惶恐不安。
英国方面在印度马上组织了必要的军事力量,并且做好了战斗准备。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法国人和英国相当的默契,两个国家摆出一副攻守同盟的架势,一旦中国强行动手,他们准备马上还击。印度是英国在亚洲利益的根本所在,大英帝国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这里。
包括西藏的活佛喇嘛,同样是抱着一个警惕的心,眼睛盯着云南,深怕蔡锷打过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方面好像没有任何用武力来解决纠纷的迹象,而且中英和中法的关系慢慢的密切了起来,这让西南的紧张局势慢慢的得到了缓解。
战争的阴云好像真的慢慢远去了。
困桑巴特感觉不打仗挺好。困桑巴特是藏族人,跑马帮的,他最不希望看到这里发生战争,因为对于他来说。战争即有可能摧毁他的家园,也会断了他的生路。
在这里跑马帮可不是一般人能跑的起来的,西藏一带本就特殊,各个头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武装,马帮就像是汉人以前押镖的那个行业一样,你不光要拳头硬,还要人缘好才能跑的起来。
他手里有三百多人抢。算的上是人强马壮,可是每一次出入都非常的小心。特别是在西藏和青海交界的地方,这里汉族和藏族的势力错综复杂,一直是谁都管却又谁都管不了的地方。
土匪横行,响马遍地,千里无人烟!
进入西藏被抢了你还可以去找那个地方的头人,八成都能把货物要回来,但是在这个地方要是被人盯上了,你根本不知道是谁干的。
困桑巴特每次走这一段路的时候都要等其他的马帮一起走,凑个千把人抢。才能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西藏的势力对这里的土匪是不管不问的,中国西南方面军成立之后,派了一个旅来青海这里想剿灭那些土匪。但是汉人很快放弃了。
没有人能剿灭这里的土匪,因为他们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平时他们在家里像是农民一样,为生活而忙碌着,一旦让他们盯上可以下手的商队,他们马上集合。然后在前面把商队给抢了。
你不给他们抢是不行的,这里土地贫瘠,靠着田地里的那点收入根本无法让这些人生活下去。没吃的了自然要抢,而且把抢看的天经地义。结果是陷入越抢越穷,越穷越抢的恶性循环。
汉人的部队一来的时候到处去找那些土匪,但是他们找不到。等他们一走。土匪马上出来了。后来汉人发现军事上的剿灭无法达到目的之后,马上在青海这里建立了几家工厂,其中还有现在政府大价钱扶植的青海精密仪表厂。
另外,汉人还从成都开始修建直通青海的铁路,同时在这里雇佣当地人修公路。这些举动明显比军事剿灭要高明一些,但是困桑巴特依然不看好。
是有很多原来的土匪现在去修路去了,不过还有一些已经无法改变自己生活习性的家伙依然靠抢劫为生。这让来往的商队依然十分危险,而且路总有修好的时候,你修完了,那些人又失去了工作,局面还不是一样要回到从前?
困桑巴特觉得以后跑马帮还是要靠自己,官兵真的靠不住。
看看身后五十多车的货物,再看看前面那条仿佛要延伸到天际的道路,他在内心中祈祷了一下,希望这一次能和以前一样人货平安吧。他本来想多等几支商队一起出发的,但是这一次运气显然不太好,十几天的功夫居然一支商队都没有来。那边飞鸽催货好多次,再不走真的不行了。
“检查枪膛!每个人都把精神打起来!把马料喂足了,车上货物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