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东尼奥·萨马兰奇-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那么苏联也肯定会抵制洛杉矶奥运会。这场争斗的损失是属于双方的。美国政府应该从国际奥委会的角度以及美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出发,采取其他方式抗议苏联出兵阿富汗。
  尤伯罗斯表示他也有同感。他同意将基拉宁的意见转告给卡特总统。
  4月22日,基拉宁收到了卡特的一封信,信中写道:“美国反对派遣代表队参加莫斯科奥运会的立场完全是出于苏联人入侵阿富汗的有害影响,是基于国际法准则、维护人权以及美国和其他许多自由世界国家安全决定的。正如我们向美国奥委会指出的那样,美国政府的立场完全建立在上述理由的基础上。这一立场丝毫不意味着我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和信念有所减退,也不影响我们对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奥委会的支持。我们将像在普莱西德湖一样,在洛杉矶欢迎国际奥委会和来自所有奥林匹克国家的运动员。”
  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决定7月16日至17日,即7月19日开幕的莫斯科奥运会前夕,在美国东部的费城举行国际田径赛,邀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运动员参加。加拿大、西德、挪威、瑞士、意大利、新西兰、肯尼亚、埃及、中国等20多个国家的运动员报名参加比赛。
  早在4月24日,中国奥委会在北京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并作出决定,“只要苏联当局拒绝尊重奥林匹克的崇高宗旨,在5月24日前不从阿富汗全部撤出其武装部队,中国奥委会将不派运动员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第22届奥运会。”7月中旬到9月上旬,中国又邀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西德、加拿大、新西兰等国游泳、跳水等水上运动队以及香港游泳、跳水队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和比赛。来访的美国游泳、跳水队,加拿大和新西兰的跳水队,西德的游泳、跳水、水球队,均为本国的奥林匹克队伍,并且都不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因此,他们到中国的访问和比赛也被认为是一种抵制行为。
  除此之外,世界各国人民也加入了抵制行列。美国、英国、西德、瑞士、日本、澳大利亚的许多人取消了参观莫斯科奥运会的订票。美国、比利时、西德、澳大利亚等国的邮政机构停止了印刷或发行莫斯科奥运会的纪念邮票。英国的布纳医药公司撤消了对莫斯科奥运会的赞助。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也决定停止向莫斯科奥运会供应饮料。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广播公司还取消了转播莫斯科奥运会的合同。这样,莫斯科奥运会就成了奥运史上一次投资最大、收益最小的奥运会。
  许多人都声称,法西斯德国利用奥运会掩饰自己侵略本性的历史不会重演,苏联的霸权主义只会受到越来越强烈的谴责。
  看来抵制已是大势所趋。为了给准备参加莫斯科奥运会的国家减少麻烦,国际奥委会又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上,萨马兰奇力排众异,坚持采取变通的应急措施,尽量争取更多的国家参加莫斯科奥运会。他主张在莫斯科奥运会上,每个国家的奥运代表团都可以使用该国奥委会的名称,而不必使用该国的国名。同时还允许代表团使用本国奥委会的旗帜。如果该国奥委会没有自己的旗帜,可以使用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旗帜。此外,除了旗手。不要求任何人列队出席开幕式或闭幕式。在授奖仪式上,可以升国旗,也可以升国际奥委会的旗帜或奥林匹克旗帜。可以不奏国歌,而代之以《奥林匹克之歌》。萨马兰奇的主张经执委们的一再讨论,最后在会议上获得通过。这次会议还通过了另一项决定,以后的奥运会应由国际奥委会主席主持,而不是由带有政治色彩的国家元首主持。萨马兰奇的变通主张无疑使焦头烂额的基拉宁主席感到了一些安慰,但西方国家会不会买帐呢?
  苏联也在积极活动,他们想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招徕更多的参加者。自从慕尼黑奥运会开始,有些国家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即必须有资助才参加奥运会。苏联在出兵阿富汗之前就曾表示愿意对某些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资助。苏联还曾要求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会帮助某些国家的运动员前往苏联民航有停靠权的机场,然后再由苏联民航把他们免费送往莫斯科。苏联的这一行为被西方新闻界解释为苏联为挽救奥运会在最后时刻做出的决定。萨马兰奇立即站出来伸张正义,在《新闻报》上撰文称赞了苏联政府的积极态度,并澄清了事实,说明苏联早在1979年就提出要资助一些贫穷国家的运动员到莫斯科参加第22届奥运会。萨马兰奇的文章被世界许多大报予以转载,苏联方面也对萨马兰奇的做法表示了赞赏。但莫斯科能招徐更多的西方“贵宾”吗?
  1980年7月19日,莫斯科在冷清的气氛下上演了第22届奥运会热闹的开幕式。虽然满天飞洒的玫瑰花雨和成千上万的和平鸽把奥运会主会场衬托得热烈欢快,仍掩盖不住运动员人场仪式的冷清与落寞。只有81个国家和地区派团参加了80年代第一次世界体育盛会,是1960年罗马奥运会以来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少的一次。运动员人数也比前几届大为减少,男女选手总共只有5353人(其中男选手4265人,女选手1088人),比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二十届奥运会男选手的人数(5848)还少395人。
  由于美国等许多国家未参加,大部分奖牌集中到苏联及东欧国家手中,其中苏联195块(80金)、东德126块(47金)、保加利亚41块(8金)、匈牙利32块、波兰31块、罗马尼亚25块、英国21块、古巴20块。上述国家除英国和罗马尼亚外,均未参加洛杉肌奥运会。
  今基拉宁不快的还有另外一件事,即他希望不在奥运会举办期间选举国际奥委会主席。他认为在这期间委员们还有其它许多事情要做。此外,基拉宁以前曾同意他第一届8年任期满后,再连任两个4年。但奥运会不断遭到抵制的现实已令他心灰意冷。
  1980年7月16日,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前夕,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
  第8章 体育大总管
  ·入主国际奥委会
  ·第七任主席
  ·新总部
  进入国际奥委会后,萨马兰奇一步一步稳固自己的地位。他先是担任了礼宾部和新闻部主任;接着又被选为执行委员;1974年开始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1979年,即被选为主席的前一年,他又兼任了礼宾部主任的职务。
  现在萨马兰奇的目标更加清楚: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刚进入国际奥委会时,萨马兰奇就遇到了来自西班牙前国家奥委会主席埃洛拉的刁难。现在,在通往世界体育最高行政职位的最后冲刺阶段,他又遭遇了莫尼克·贝弗利欧夫人。
  贝弗利欧夫人是法国著名女教练苏珊娜的女儿,曾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获200米仰泳银牌,是记者、作家,也是巴黎市长雅克·希拉克的朋友、私人顾问。她的丈夫也是位作家、贝弗利欧夫人比萨马兰奇晚一年进入国际奥委会,担任新闻发言人。1971年被布伦戴奇任命为国际奥委会总干事。这是个实权很大的位置。在国际奥委会的《相簿》上有各任主席的各种活动照片。其中一幅照片是布伦戴奇1973年发表告别演说的照片。布伦戴奇右边是萨马兰奇和贝弗利欧夫人。两个人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由此可知。
  萨马兰奇同贝弗利欧夫人在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上有很多不同。贝弗利欧夫人属于老牌奥林匹克派,反对所有针对奥林匹克运动的重大改革。而萨马兰奇根据自己在国际奥委会工作以来的亲身感受,认为非对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进行大的改革不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发生的炸死以色列选手的惨案和随后的绑架案,以及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巨大的财政亏空,使萨马兰奇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要想真正实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友谊、和平、进步”的理想,推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宏扬奥林匹克精神,必须对由顾拜旦主持制汀的《奥林匹克宪章》进行修改,取消对职业运动员参赛的限制,推动奥运会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
  另外,萨马兰奇对贝弗利欧夫人专横跋扈的作风也很看不惯。贝弗利欧夫人自恃掌握实权,总是摆出一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架势,与萨马兰奇随和可亲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是萨马兰奇并不想同贝弗利欧夫人争论,在开始共事的前几年,俩人基本上可以作到和平共处。
  70年代初,萨马兰奇在希腊奥林匹亚举办的奥林匹克研究会上的演说中谈到了奥运会业余与职业运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布伦戴奇比较敏感的问题。萨马兰奇马上收到了布伦戴奇的一封信,信中对萨马兰奇提出了批评。萨马兰奇看得出来,这封信实际上是贝弗利欧夫人写的。而且是她把萨马兰奇的讲话稿交给布伦戴奇,以制造俩人之间的不和。萨马兰奇对贝弗利欧夫人这种挑拨离间、越俎代庖的做法非常反感,二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虽然萨马兰奇的夫人玛丽亚为了调和二人之间的矛盾,数次陪同贝弗利欧夫人到风景如画的巴塞罗那旅游,但仍未能软化贝弗利欧夫人的“铁石心肠”。1975年,当萨马兰奇公开宣称要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贝弗利欧夫人。尽管如此,由于萨马兰奇的工作成绩斐然,加上两任主席的赏识,他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逐年上升,并最终于1980年升任主席。贝弗利欧夫人甚至连萨马兰奇走马上任的日期也故意安排在7月16日,尽管她知道萨马兰奇总是喜欢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在7月17日他生日的这一天。
  在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贝弗利欧夫人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反对他的改革措施,特别是反对取消职业运动员参赛限制。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需要革新,萨马兰奇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受到了全世界运动员的欢迎。而贝弗利欧夫人因固守陈规,终被奥林匹克运动抛弃。1985年,为国际奥委会工作了14年,并连续负责了7届冬、夏季奥运会的组织工作的贝弗利欧夫人,被迫辞去了总干事的职务,满怀郁愤地离开了国际奥委会。
  事隔十余年,此事再起风波。1996年10月,德国《柏林时报》载文称,国际奥委会曾支付给1985年被迫辞职的总干事莫尼卡·贝弗利欧(即贝弗利欧夫人)730万美元,以使她对国际奥委会的秘密保持沉默。
  文章披露说,国际奥委会通过当时东德的国家安全部或称“斯塔西”的特工人员卡尔—恩兹·韦厄(当时也是世界拳击协会的秘书长),向贝弗利欧夫人支付这笔钱。韦厄是萨马兰奇的一位密友。
  韦厄的“斯塔西”记录显示,从贝弗利欧夫人辞职至1988年12月底,她每月都从国际奥委会获得15万美元的“补偿费”。同时,她还一次性获得100万美元的与国际奥委会彻底“断交”的补偿费,条件是她不向外界透露任何有关国际奥委会的秘密。
  “补偿费”从1985年6月开始支付,韦厄的记载表明,总金额约达730万美元。
  文章还声称,莫尼卡·贝弗利欧还接受了由国际奥委会出钱购买的一辆豪华轿车。当莫尼卡·贝弗利欧辞职时,报界只报道了她强调自己与国际奥委会的合同要到1988年年底才结束,并有传闻说她正在准备写一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