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三桂的发迹史-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定国又仿佛看到了曙光。李定国找众将领来商量进击大计。众人决定围攻新会。因为新会地处珠江三角州,是广州的海上门户。如果能将新会攻下,必能截断广州城内的给需,从而扯动株守在广州城内的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起到赶蛇出洞的作用,然后围而歼之。

于是,大西军围攻新会。

广州城内的尚可喜和耿继茂得到军报,心里非常着急,却又一筹莫展。出兵击之不是,怕敌军乘虚而入,一举攻克广州城,那自己便失去了窝住之地;不出兵击之亦不是,因为新会是广州的海上门户,若失陷,广州也会成为一座废城。两王无法可想,只得向清廷告急。

然而,形势难以尽如人意。

驻守在新会城中的清兵也知新会城的重要,不管大西军如何攻击,他们都是死守不动。

李定国觉得没法,便想围困之。没有想到清军利用水师从海道向围城中提供援兵和粮食。李定国所率的士兵,擅长陆战,缺少船只与水上作战经验,因此,虽然拼死攻城,却始终无法攻克。

李定国一筹莫展,便召集众将商量。众将认为:唯今之计,只有求助于郑成功。希望郑成功率强大水师与他一起攻城。为此,李定国给郑成功写去一封信,信中称:

“会城两酋(指尚可喜与耿继茂)恃海撄城,尚稽戎索。兹不谷已驻兴邑,刻日直捣五羊,然逆虏以新会为锁钥枢牖,贮粮攸资,是用悉所精神,援饷不绝。不谷之意,欲就其地以芟除,庶省城可不劳而下,故亦合力于斯。在彼望风屏息,遵陆知难,遂恃长舸舰,堵我舟师,非借贵爵星夜发兵,其谁收此一捷也。”

郑成功接到李定国的信后,即派水师来援助李定国。

然而,郑成功派出的水师在途中故障不断,没有定期到达,致使李定国的进攻计划未能实现。

恰在此时,大西军中流行瘟疫,士兵病死无数,损失惨重,士气也为之低落。

而清廷派的靖南将军朱玛喇率领满汉大军从江西兼程赶赴新会。

大西军因力量相差悬殊而大败。

李定国不得不率大西军退回广西南宁。广东的高州、廉州、雷州三府,肇庆、罗定属三州十八里县和广西的二州四县,重新被清军占领。

五、永历帝给李定国送去血诏

孙可望见袭击李定国之计败露,而自己的队伍在湖南又接连败退,因此,他觉得要以功绩方面压过李定国,或者除去李定国都已经不可能。然而,他的称帝之心却越来越强烈。

经过仔细考虑,孙可望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逼永历帝退位,自己便可名正言顺地禅位。但他知道此法并非没有困难,因为按照几千年来的传统,国人会认为大明的天下是朱家的,自己如果想得到皇位,便是造反。这样一来,就有可能激起百姓心中的愤慨。至少会令朝中大臣们不满。所以,他认为采取对永历帝软硬兼施,对朝中大臣威逼利诱的措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同时,他觉得自己不便出面,必须找个代言人去劝说永历帝。他想到了杨畏知,他将杨畏知召来,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杨畏知领着孙可望的旨意前来朝见永历帝。永历帝接见了他。

永历帝其实并没有生病,而是因为忧虑太深。永历帝早就耳闻孙可望有变异之心,尤其令他反感的是孙可望竟然将其祖父与明太祖一起供奉在太庙之中,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向自己示威么?然而,永历帝除了忧虑之外,已别无他法。因为此时的他虽然贵为皇帝,却无诸侯驱使,也无土地可居,更无军队可用,完完全全是一个傀儡皇帝。不过,他心中的反清复明之火无法泯灭,他认为自己是朱家的子孙,大明是朱家的天下,自己必须将鞑子赶出去,才有脸去见到列祖列宗。正因为如此,他才忧郁成病。

杨畏知说:“大王要我来探视皇上,并祝皇上贵体安康!”

永历帝知道杨与孙之关系,也知他之来意,便说:“请你转告孙可望,朕并没有病,他不必挂怀!”言下之意,他不要打什么主意。

杨畏知笑道:“大王说皇帝虽无体病,却有心病,心病甚于体病,大王所以忧虑。”

永历帝说:“孙可望怎知我有心病?”

杨畏知说:“大王认为皇上虽为皇上,却无保驾之军,又无寄居之地,更无诸侯驱使,所以必生忧虑!”

永历帝已隐知其来意,但又不敢相信,便问:“孙可望还说了些什么?”

杨畏知说:“大王说皇上与其这样生病,损坏龙体,倒不如少操些心,多些阳寿!”

永历帝冷笑道:“朕如何才能多些阳寿呢?”

杨畏知说:“大王说只要你禅位于他,大王保证你继续过安稳日子,并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

永历帝听到这里,气得浑身发抖,怒道:“朕虽然欠佳,但死也不会禅位于他!”然后,就倒在椅子里起不来。

杨畏知是鼓足勇气说完最后的话的,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话会对永历帝有这么大的冲击,因此,他站在那里,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永历帝见杨畏知仍站在那里,便挥挥手示意他出去。

杨畏知将实情告诉了孙可望。孙可望大骂永历帝,然后与杨畏知商量,商量的结果是认为永历帝之所以敢这样斥责杨畏知,拒绝自己的要求,是因为永历帝身边还有一些愚忠之臣,所以,他认为必须剪除永历帝身边的这些大臣。

永历帝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忠于他的大臣,大臣们见孙可望敢明目张胆地逼皇上退位,都非常气愤。觉得不剪除孙可望,永历帝就难稳坐皇位,大明就会不灭于清朝,反灭于孙可望之手。然而,令大臣们伤心的是,皇上却没有一支可以用来除贼的队伍!他们想来想来去,便想到了李定国。在他们看来,李定国虽然也是张献忠之义子,是大西军的四王之一,但从他的行为来看,他对大明朝是忠贞不渝的。虽然起用他来对付孙可望有一定的危险,但他们舍此以外,别无他法。

大臣们来朝见皇上,并将他们密谋的结果告知皇上。

皇上听后,思索了一阵,便说:“李定国与孙可望结盟于先,投诚我于后,众爱卿劝朕诏李定国打孙可望,岂不是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么?”

众大臣将他们对李定国的分析告诉皇上,皇上听了,心里仍然拿不定主意,便说:“此事容朕再思索一下,众爱卿暂且退下。”

孙可望接到众大臣密谋除他的报告,认为必须先下手为强。于是他便密令驾前军将那些参与密谋的大臣一一除去,然后再令杨畏知去见永历帝。

永历帝得知支持自己的大臣全被孙可望派人杀了,当时便昏厥过去。醒来之后,便终日以泪洗面。他总是自责,认为是自己害死了这些大臣。

杨畏知又来到永历帝面前,永历帝一见他,便斥责道:“你还来干什么?”

杨畏知说:“大王要我来看看皇上!”

永历帝怒道:“你回去,要孙可望来!孙可望为什么不来见朕?难道他是无脸见朕么?”

杨畏知说:“大王之所以不来,是怕自己冲撞皇上。大王让我转告皇上:要皇上别指望有人能帮皇上,这样会害人害己!”

永历帝怒道:“你给朕滚,你这条狗!”

杨畏知冷笑道:“大王还让我转告皇上:禅位之事,皇上须早作决断,他等不及了!”

永历帝气得再也说不出话来,只任两行热泪沿着脸颊往下流。

没想到杨畏知一再相逼永历帝的行为激怒了永历帝身边的一年轻太监。他觉得孙可望欺上太甚,自己身受皇恩,必须以身报君。当杨畏知走后,他便跪到皇上面前说:“皇上,奴才之躯虽微,但任凭皇上差遣,奴才绝不惜皮囊之躯!”

永历帝泪流满面地说:“朕无一兵一卒可使,你虽有死志,又有何用?”

小太监说:“我听说李将军有忠君之心,皇上可派奴才传旨于他。”

永历帝说:“李定国虽有忠君之心,然而,他与孙可望同属张献忠养子,怎知他会反孙可望而帮朕呢?”

小太监说:“虽然尚未可知,但比一味等死强些,皇上为何不试一试?”

永历帝听后,觉得有理,便从身上撕白帛一片,咬破手指,草书血诏,其意大概是:贼孙可望肆意杀戮大臣,威逼朕禅位于他,是大逆不道之举。望李定国将军念天下苍生之性命,前来救驾,剪除逆贼,维系朝廷,救万民于灾难之中。

永历帝写完之后,问小太监:“孙贼党羽甚多,你小小年纪,如何出去?”

小太监接过血诏,藏在贴身处。然后,自破脸面,披散头发说:“奴才装成被皇上逼走的太监,必能出去。”

永历帝看着血流满面的小太监说:“朕若脱出此难,必封你为大夫!”

小太监说:“奴才非为名利所动,而是见孙可望欺君太甚才拔刀相助的。”

永历帝听后,心想自己身为皇帝,却要小太监帮助,顿时羞愧不已。他不忍心再看到小太监的样子,便转过身。等小太监走后,他才叹气道:“皇帝强乎?皇帝弱乎?”

六、李定国奉诏除贼

李定国接到小太监送来的血诏之时,其处境也非常艰难。

清朝政府得知尚可喜、耿继茂和朱玛喇在广东大败李定国之后,顿时振奋起来。顺治皇帝觉得推翻明廷的机会到了,便召洪承畴议事。自从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多问于洪承畴。在他心目中,洪承畴虽然名为汉人,其实早已成了满人。所以,他对洪承畴非常相信。顺治皇帝问洪承畴:“洪爱卿,对于剿贼之事,你有何看法?”

洪承畴说:“对于汉人,臣历来喜欢利用其矛盾。”

顺治皇帝说:“永明之军,都是逆贼张献忠之部下,何来矛盾?”

洪承畴说:“据臣所知,孙可望称帝心切,而李定国又誓死效忠,其势必产生矛盾!”

顺治帝说:“朕观此事虽有隙可乘,但并非易事!若无雄才大略之人,恐难胜任。不知洪爱卿能否替朕出征?”

洪承畴说:“若圣上要洪某出征,洪某力死不辞。”

顺治帝说:“如此甚好!”于是让洪承畴经略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到长沙来指挥与大西军作战之全局。

洪承畴到长沙后,立即提出“两粤合剿”之策,其意是集中兵力压到南宁,企图将李定国消灭在南宁城内,从根本上瓦解大西军。

然而,孙可望为了防患李定国阻止自己称帝,已派关有才率四万人驻于广西田州,阻拒李定国的后路。

李定国于此困境,本已心急如焚,恰又接到永历帝的血诏,内外交困,李定国立刻昏倒过去。醒来之后,便哭曰:“我主苦矣!”然后召集众人商量对策。

众人一致认为:孙可望僭逼帝位,乱杀大臣,罪不可赦!现有永历帝血诏在此,正好奉诏讨贼,以保朝廷。

李定国见众将义愤填膺,也非常激动。于是对太监表示自己要“先除逆贼,后议恢复”,并让皇上安心。

小太监走后,李定国便冷静思索起来。按理,自己目前只有与孙可望联合抗清,或许还可一搏。若再经内耗,前途实在难料。因为自己手下仅六千余人!拿六千人与数十万之众去搏,无异于以卵击石。然而,皇帝血诏已下,自己再没退步余地,只有以死一搏。成败与否,只有看天意而定了!

李定国退至四川,与关有才部相遇。李定国思之,若能全师而过,尚有一线希望,否则便再无胜机。他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