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防化兵的故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位新兵按上午点名的顺序列队站好,与上午不同的是,每列队伍的排头多出了一位老兵。
  排长再次点名确认后开始讲话:“同志们:从今天开始,防化连新兵排正式成立,全排由三个班组成,站在每列队伍前头的是你们的班长。他们分别是1班长:王文胜,二班长夏丛林,三班长刘大海。
  新兵排是一个临时编制,我们将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防化兵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结束,再将大家编入到不同的战斗班。
  从明天开始,用两天时间学习部队的条例、条令,学习连队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尔后,进入专业理论的学习。
  下面各班长将本班战士带回宿舍,抓紧时间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晚饭前我们将统一进行内务卫生检查。”
  进入宿舍,班长按个子的高矮重新调整了队列顺序,并以此顺序指定个人铺位和生活用品、个人物资的摆放位置:“这个顺序以后就是我们列队的顺序,不能随意更改。我现在到排长那开碰头会,大家抓紧时间整理内务。”
  班长一走,大家迅速打开背包,重新折叠被子,将生活用品整理归位。
  “朱小木,我发现你的被子叠得又快又好,一看就是整理内务的高手;有空帮我整一下行吗?”肖吉林叠被子不行,但嘴很甜。
  “行,一会帮你整。”朱小木满口答应。
  “肖吉林,我猜你以前在家不干活的吧?”刘兴国见肖吉林年龄小,边整内务,边调侃他。
  “猜的不错,继续猜。”肖吉林也不生气,一边铺床铺,一边回答。
  “那我就直说了:首先,你的皮肤白白净净,说明没有下过乡,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肯定来自城市;第二,个子不算矮,我1。8米,估计你不会超过1。75米,但身体单薄,手无缚鸡之力,体力活肯定不行;第三,长得一副娃娃脸,看样子最多16岁,被子叠不好,估计洗衣服也不会,结论:生活还不能自理。另外,年龄小,社会经验少,锋芒外露,没啥本事,还特别喜欢出风头。”刘兴国夸张地作出了评价。
  “刘兴国,你这样评论人家太不友好了。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能走到一起是缘份,何况还是初次见面。”对刘兴国的恶意评价,站在一旁的朱小木当即表示不满。
  “没事,继续说,我无所谓。”肖吉林对此反倒不在乎。
  “那你先说我猜的对不对吧?”刘兴国完全没有收敛的意思。
  “有的对,有的不对。我确实是城市兵,来自湖北省武汉市;也没下过乡,因为当兵之前我在学校读书;个头和年龄猜得也基本正确。”肖吉林心平气和地说。
  “怎么样,看来我猜的完全正确,我的眼力厉害吧。”刘兴国看了一眼周围的人,十分得意地自我评价道。
  “表面现象你都猜着了,但你下的结论十分荒唐。我是军人家庭出生,在部队大院长大。父母常年不在家,从小就开始独立生活,所以生活自理肯定没有问题,年龄小但社会经验不一定比你少,凭什么说我一无是处呢?”肖吉林仍就不恼不怒地问。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刘兴国有意要激怒肖吉林,想看他生气的表情。
  “我猜你的年龄不超过22岁,按理说我应该叫你兄长,但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承受得起,因为凭其表面现象来判断一个人,而且轻易地给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智商应该只有,只有,算了我也不说具体岁数了,反正与你的实际年龄不符。”肖吉林不紧不慢地反驳。
  “难道说我低估了你的能力?或者说你还有什么其它过硬的本事我没发现?”刘兴国乐呵呵地说。
  “谈不上过硬的本事,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来日方长,以后你再慢慢领教吧。”
  “别等以后呀,现在就让我们领教一下如何?”
  “可以。”看来今天要是不露一手出来,这家伙肯定会没完没了的,肖吉林想了一下说:“我们班的战友,虽然接触只有几个小时,但我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这算不算本事?”
  “这不算,你问一下在场的,谁不认识几个?我们班包括班长11人,还没介绍,我已认识了5个,稍微用心点,我也许能认识7个。”刘兴国露出一副不屑的样子。
  “你说的对,就算认识8个也算不上本事,但如果全班的人不仅全都叫得上名字,还知道他们分别来自哪个省,你能做到吗?”
  “你能做到?那你说几个试试?”愣了一下,刘兴国怀疑地说。
  “说几个算什么本事。这样吧,我来替你作个完整地介绍:刘华、朱小木,江西人,是你的老乡,这个不错吧;余平、张潮贵,广东人;胡小舟、杨华河南洛阳人;卫学兵、李汉成湖北恩施人。咱班长浙江人。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肖吉林不紧不慢地说。
  “乖乖,厉害!厉害!我看错人了。”听了肖吉林的介绍,刘兴国知道面前的这个娃娃脸确实不是一个可以随意调侃的人。
  “你怎么知道我们的名字和籍贯,我们都还没有开始自我介绍呢?”刘华感到不可思议。
  “这有什么,上午列队点名时,我一看这点名的方式就猜到我们这几个人可能分在一个班,当时就记住了大家的名字;下午第二次点名,重复了记忆,并将人名与长相对上了号。”
  “可你怎么知道大家来自哪个省份呢?”余平问。
  “这更简单哪,我们这批新兵共来自全国四个省:广东、湖北、江西、河南。你和张潮贵,广东口音重,不用猜也错不了;卫学兵、李汉成,我们是同一个省的湖北老乡,想错也错不了;胡小舟、杨华河南口音,我们到河南的时间也不短了,说不好河南话,听口音还是听得出来吧;剩下的不用说,当然是江西老表了。要说几人中最没把握的是朱小木,他说的是一口标准普通话,是河南还是江西人一时还真有点拿不准,但我刚才看他和刘兴国说话的语气,他俩很熟,应该是江西老乡。”
  “班长说的是普通话,又没有自我介绍,你怎么判断他是浙江人呢?”胡小舟不解地问。
  “不知你注意没,他上午带我们去食堂参观时,路上与一个老兵说话,无意中冒出了一句很地道的‘阿里岗’,这可是标准的浙江人说话语气,意思是‘我告诉你’。”
  “你可真是神童哇!”对肖吉林的超强记忆,刘兴国也很佩服,赞扬的同时还不忘占便宜。
  “我很快就满17周岁了,所以请不要叫我神童,而且我也不神。你还记得上午我们到老兵宿舍参观时,别的老兵都去开会了,这个老兵却没去,在整理条例条令教材;当老兵说从今后大家同吃、同住、同训练时,我还想这个老兵用词不准,是随口溜出来的一句话,完全没想到他就是我们新兵班长。这说明我的观察还不够仔细,分析也不到位。”肖吉林认真地反省着自己的不足。
  “这就够仔细的了,就你这记性还不知足,你还让我们活不?”卫学兵笑着说。
  “是啊,我只要有你一半的记忆就满足了。”余平也赞同地说。
  “其实这件事也算不了什么本事,只要有心,大家都能做得到。”肖吉林说。
  “别安慰我们了,这种本事我们一辈子也学不到。”刘华羡慕地说。
  “不是安慰你们,这事真不难:我们班10个新兵,同一个新兵连来的至少是2到3人,以刘兴国为例,江西老表3人,在新兵连早就认识了;上午我和胡小舟与他同时去老兵宿舍参观,当时就互相作了介绍,10个人没有特别记就认识了5个,如果上午再记住2个人,下午再记3个人,是不是全部都能记下来?”肖吉林认真分析说。
  “说的也是啊。”朱小木说。
  “关键是我们没用心记,慢慢来,养成习惯就好了。你看人家刘兴国伶牙利齿,文化水平又高,如果真要记,我哪是他的对手呀。”肖吉林其实已把刘兴国彻底驳倒了,现在有意给他一个台阶下。
  “小兄弟,别拿我做比较,我不是你的对手,甘拜下风!”刘兴国嘴上说甘拜下风,但听到有人夸他,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你太谦虚了!”
  “什么谦虚,今天算是领教了你肖吉林的厉害,人小鬼大,能言善辩,你叫肖吉林,我看你就是一个小机灵。”刘兴国不得不佩服肖吉林的聪明劲。
  驳倒了刘兴国,算不上什么本事,真实的肖吉林的个性并未真正展示出来。
  肖吉林出生在吉林,父母亲常年在部队工作,三岁时就随父母迁到了武汉。
  别看他年龄不大,却有极好的口才,尤其是记忆力惊人,反应速度快;他有一个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特点:心理承受能力超强!一般情况下,不受环境的影响,轻易不生气,即使遇到让他十分生气的人或事(今天刘兴国拿他调侃、取笑这件事,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事),他也会先对你笑一笑,然后心平气和地与你讨论。
  他与人讨论的过程一般是:首先充分肯定你的观点,接着认真检讨自己的错误,让你感受到他的真诚,不停地点头赞同他的看法,认为他说得在理,但他话题转换十分巧妙,前后衔接非常自然,不知何时就会出现话里有话、指桑骂槐,暗中骂人而且还不带脏字;反应慢的,还一个劲地认为他说得在理,态度真诚,发现不了他话中隐藏的意思,而一旦发现自己上当,为时已晚,常常引得周围人一阵哈哈大笑。
  因他文化程度高,经常给大家讲故事、说笑话,逗大家开心,再加上他天真无邪的性格十分招人喜欢,因而很受战友欢迎,这些内容后面会有详细介绍。
         

  ☆、2、 天南地北侃大山  增进相互了解

  飘了一天的雪晚上仍然没有停歇的意思,室内侃大山成了大家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
  侃大山是北方地区方言,意思是漫无边际地聊天。
  宿舍,一群新兵正围在火炉边取暖。
  “北方的天气真冷,要不是有这个火炉,冬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过!”广东籍的余平挤在靠近火炉人群的最里层还嫌冷。
  “前天我还发现一个怪现象:窗外一个小冰柱被太阳光照了好几个小时,却没有丝毫的融化,这在我们家乡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刘华附和着说。
  “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冻手,冬天不戴手套也从没有冻过手,你们看今年我这手冻得象个包子似的。”卫学兵深有同感地说。
  “我看你们是过惯了安逸的生活,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练。以后有机会让你们见识一下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在我们家乡,冰天雪地干活,有时连棉衣都不穿,天空尽管下着雪,身上却还冒着汗,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娇气,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寒冷。”胡小舟用十分夸张的语气,故意刺激怕冷的战友。
  “在我们广东,很多人就没见过下雪。他们也辛辛苦苦地劳作了一辈子,按你的说法,他们就不是劳动人民了?”余平不服气地反问道。
  “你以为在河南生活不怕冷就很了不起?那是因为你们习惯了这种环境,要说这里的寒冷比得过东北吗?你找几个不怕冷的河南老乡去东北试试。”刘华反驳道。
  “北方有严寒,南方有酷暑。夏天你去武汉体会一下酷热的感觉,最高气温能达到40多度,闷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