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平时平儿在贾琏心目中的印象那必然是极好的,好到能让贾琏无视了平儿的身份。不然以贾琏的家世,即便是王熙凤没了,这正妻的位置贾琏只能如贾赦贾珍那样另外求娶,不能扶正一个通房丫头。
如今既然要给金文翔选媳妇,以书兰的性子自然是要选最好的,而贾府最有本事的丫头除了平儿书兰就没看不出还有谁。
☆、第121章 婚事敲定
说实在的,在明明知道贾府要倒霉的情况下,书兰真心不想和贾府牵扯太多。这不是忘恩负义,只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而已。
当然所谓的牵扯太多,也并不是不来往,如林家这样的背景要是莫名其妙的突然和贾府不来往了,恐怕京城里冒出来的流言蜚语就能将林家给毁了。
不管是什么时候,太冷血太势力的人都不怎么讨人喜欢。
主要是不能在玩什么姻亲,就像林府,先不说什么贾府的姑娘里没有和林槿身份相当的,就是有,林如海和贾敏也没考虑过。不是嫌弃贾府如今走了下坡路,而是两家的关系已经够了,贾府好了不会害林府,林府好了对贾府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不用再牵扯太深了。
像贾府二房那样婆媳两个都是王家出身的事情,在高门大户里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些人家的女儿都是精贵的用来给家族联姻了,要是没有足够的利益是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花两个棋子的。
一来是浪费资源,有些时候是多一个门路是一个希望。二来也是怕牵扯深了,日后出了什么事情撇都撇不清,连累到自家。三来这也有些妄图谋朝篡家的感觉,搞得好像一家想要取代另外一家似的。
因此平时的人来客请的来往没什么关系,一旦牵扯到结婚什么的那就有问题了。若不是金家一家子都是贾府的奴才卖身契都是在贾府的,书兰还真不想给金文翔找个贾府的媳妇,像许皓那样找一个媳妇也不挺好的嘛。
可偏偏金文翔就是贾府的奴才,而且瞧着样子贾府也没有格外开恩将他们放出来的意思,因此即便是书兰有心给金文翔找一个外面的媳妇那也要看贾府的人同意不同意,要是贾府的人不同意的话书兰也没有办法,如此一来还不如省点事直接在贾府里找了。
在整个贾府里以书兰的眼光来看,最出色的就是平儿了,至少在为人处世这方面平儿绝对是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的。但这并不是书兰看上平儿的原因,最关键的是平儿智商够高,虽然因为是女子眼界有些狭隘,可在有限的眼界里平儿绝对能做出最好的选择,不然她在原著里也不可能形成跟着的主子名声差自己却是一个名声好的不得了的。
书兰离开贾府的时候和金鸳鸯金文翔都接触过,鸳鸯不用书兰操心她本身就是一个聪明的。只是这金文翔为人有些软弱没主见,这样的人说好也好,至少他整不出什么大事来,日后不用为他擦屁股,说不好了也不好,关键时候不顶用,平儿聪明正好能将金文翔给管住。
瞧着王熙凤有些犹豫,书兰笑道:“大奶奶不必为难,也是我想当然了,忘记了那小子可是老太太房里的人,也得问问老太太的意思。”贾母如今失去了对整个贾府明面上的管家权,因此将自己院子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管得可严了,金文翔好歹多多少少也算得上贾府院子里排的上号的,婚姻大事怎么着也得和贾母说一声才是。
所以说书兰才觉得胃淡淡的疼,这亲事做的实在是让人胃疼,金文翔的事情还好解决,日后金鸳鸯的事情那才是一个麻烦事了。
偏偏自己家又和金家是极亲的亲家,等金鸳鸯事情出来的时候金彩已经没了,这事势必又要落到自己头上来,想想书兰头都大了,亏她之前还觉得只要出了贾府自己就无一事轻松了。
说道金文翔是贾母院子里的人的时候王熙凤的眼睛闪了闪,所谓日久见人心,比起贾母来说王夫人真是伤了王熙凤的心。纵然王熙凤心里清楚王夫人只是太在意子嗣的传承了,可心里还是非常的不舒服。
想到这里王熙凤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来:“什么为难不为难的,金家那小子配平儿,还算是平儿高攀了,我能有什么不同意的,只要老太太答应,我这里没问题。”
她这话说得不假,要是金家没林家这么一门亲戚,平儿配金文翔可以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太太奶奶身边的大丫头配管事。
可偏偏金家有了林家这门亲戚,而且林树玉这里还是实职不是虚职,关键林大奶奶来头还那么大,平眼人一看就知道林树玉潜力无限,这么一看的确算是有些高攀。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林树玉牛了,亲朋好友都沾光。
“老太太那里还得大奶奶帮着去说和。”书兰见王熙凤同意了,连忙趁热打铁。
王熙凤想着这事成后自己的好处,又想早点将平儿打发了,免得再出事故,便笑道:“择日不如撞日,老太太今个正高兴,林姐姐要是没问题的话,我立马就去和老太太说。”
书兰想了想也觉得王熙凤说得有理,今天的确贾母高兴,即便是不同意这事,在这种事情在这样的场合下贾母也不会让她们下不了台子的。
两人说好这事,就携手到了大堂里。
“你们两怎么一起回来了?”王夫人看见偷偷溜进来的两人奇道。
“哎哟!”王熙凤一脸大喜的样子,将搞不清楚什么事情一脸茫然满头雾水的平儿推到了贾母和王夫人面前笑道:“老太太太太大喜事呀!”
王夫人瞧着王熙凤的作态,有些搞不清楚眼前是什么情况。这番动作到有些像是王熙凤想要将平儿开脸给贾珠做小妾似的,可现在的问题是这是在林府不是在贾府,就算是平儿突然像安儿爆出有孕来,王熙凤也不可能在这里宣布平儿成为贾珠的小妾呀!王熙凤不是那么没有眼神的人。
别说王夫人没有猜到,就是贾母也没有猜到王熙凤玩哪一出,不由地奇道:“你这是……”
“刚刚林姐姐给我说,说她看上平儿了,想要给平儿做媒了。”王熙凤笑盈盈的说道。
“哦!”贾母闻言一愣。
大家都知道林陈氏如今有孕,书兰要在林树玉身边放一两个伺候的人,这不奇怪。但贾母有些诧异,难不成书兰瞧上平儿了要给林树玉做妾?倒不是说以林家现在的身份不行,而是这讨要别人家的丫头回去给自己儿子做妾,未免有些不体面,这大户人家嘛讲究得不就是一个脸面嘛。
王熙凤是何等聪明的人,一看就知道贾母想错了人,连忙说道:“那人不是别人就是老太太房里的买办,鸳鸯的哥哥,金文翔。”
王熙凤这么一说大家都反应了过来,书兰的婆婆是金家的姑娘这事在贾府不是秘密,算起来书兰也是金文翔和金鸳鸯的长辈,她为这两人做媒也算得上天经地义的事情。
贾母闻言在心里想了想,这事对贾府没什么坏处,对二房也是有好处的。别人不知道贾母在新年的时候可是入宫去朝拜里面的几位大大了的。
以前风光无限的甄贵妃现在已经成为了年老无宠爱的甄贵太妃了,反而是陈德妃成为太妃后越发的得到了太上皇的喜欢,在宫里面的话语权也大,贾母心里还想着如今还在宫里苦苦熬着的贾元春了,想着是不是通过林家这条线让贾元春搭上陈德太妃的路子。
“果然是喜事。”贾母转头看向书兰说道:“你倒是好眼光,一下子就将凤丫头身边最得力的大丫头看上了,平儿在咱们府上也是冒尖的。”
“老太太说笑了,我呀哪里有那么好的眼光呀!不过是瞧着大奶奶厉害,想着她身边的丫头也一样厉害罢了。”说着书兰叹气道:“老太太不知道,鸳鸯或许也没和老太太说过,她哥哥呀有些蠢性,没什么主见,我呀就怕他日后娶了一个不懂事的媳妇害了他。只想着找个知根知底又厉害的管住她,巧的是大奶奶也同意将平儿许人,我可不就捡漏了,正好平儿和鸳鸯平时也处的好,不怕日后姑嫂问题。”
“哟,你们都听听她这话,听着还是一举三得的好事,让我不答应都只能答应了。”贾母笑骂道。
“谢老太太!”书兰脸上立马绽放开来大大的笑容来,说完就上前牵着平儿的手,将手腕上戴着的白玉镯子褪下来套到她手上“好孩子,如今老太太大奶奶都应了,这信物你可戴好了,改明呀我就让人找个好日子亲自来大奶奶那里提亲。”
平儿此时羞得头都不敢抬起来了,心里乱糟糟的,只能任由着书兰将白玉镯子套到了自己手上。
“恭喜平儿,贺喜平儿了。”王熙凤在一旁作笑道,然后又从贾母身边将鸳鸯拖了过来,满脸笑容“也恭喜鸳鸯姐姐了!”
“大奶奶快别取笑我了。”平儿听见王熙凤的取笑,更是双颊绯红,压根不敢将头抬起来看人。
平儿心里如今正乱得话,王熙凤什么消息都没有和她说就将她许配给金文翔了,从情理上来讲有些独裁,可大户人家就是这样一个丫头配一个下人能有什么好说的。
但平儿到底是人,人是有感情的,和她一起做王熙凤陪嫁丫头的人,两个是贾珠的小妾一个已经嫁人生子了,要说平儿没这方面的想法肯定是假的,只是事情临到头了,平儿却有些手足无措。
金文翔到底值不值得她托付终身,平儿不知道,更何况她之前对贾珠也起了不好的心思的。如今突然没希望了,平儿心里一下子也未必能转过弯来。
但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她也只能遗憾着、忐忑着、不安着又带着一点窃喜和希望……
☆、第122章 薛家宝钗
贾母和王熙凤都同意了,这婚事也就定了下来,金文翔和平儿的意见并不重要完全可以忽视掉。
解决了一件大事后,书兰心情不错的回家了,等着贾母和贾敏派人送来贺礼后,书兰的心情就更不错了。礼物不值什么,但要的是人家领了她那份情,有道是钱债好还情债难还。她原本是一句玩笑话,谁曾想竟然真能一语成谶,算是白白的捡了一个便宜。
因为金文翔和平儿都是贾府的下人,他们的婚事倒是很简单,三书六礼虽然不会少,但却没之前林树玉和许皓娶妻那么慎重,很多事情都是简略化的。
书兰请人看了一个好日子,就向贾府送了一个拜帖,准备去纳采。
贾府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大事,很快就回了音信让书兰那天只管去。于是等到那一天书兰就带着下定的东西去了贾府,却没想到在贾府看见了另外一群人。
“给老太太太太请安,老太太太太万福。”书兰笑盈盈的说道。
“这是来纳采了?”贾母叫起书兰后淡淡的问到,虽然金文翔是她院子里的人还是她身边第一得意人鸳鸯的亲哥哥,可金文翔还是入不了贾母的眼,再则王熙凤对这事积极的很,她也就不用喝孙媳妇抢事做了,当时候只管在一旁看就行了。
书兰抿嘴一笑“老太太见笑了,我呀是个急性子,老太太和大奶奶好不容易答应了这事,我可不得赶紧过来纳采把平儿给定下来嘛。”
前几天书兰才递了帖子进来,贾府的主子们都知道这事贾母如今这番也不过是闲来的一句而已。倒是几个姑娘和贾宝玉不知道这事,闻言连忙向平儿道喜“平儿姐姐大喜。”
平儿闻言羞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