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嘉诚、郭鹤年只是象征性地出了点小钱,交八佰伴投资,实际上都放弃了札幌。具体什么原因,他们三人都未向外界透露。
李嘉诚、郭鹤年是多么精明且谨慎的人,他们每一笔投资都是周密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否则他们就不会建立起价值千亿的商业王国,即使积累下来了,也会在一时的冲动中败个精光。
香港的地产商视投资日本札幌为险途,这必然会对和田一夫的“札幌国际城市蓝图”产生不利影响。现在是1998年,也许是笔者信息闭塞,至今未听到有人把札幌称之为国际城市。
除札幌国际购物中心外,“新世纪半田”也可看作“东京构想”在东京之外获得的安慰。
1989年,和田一夫的大蜕变年。这年3月,和田一夫组织了一个创办新型店的项目研究小组。他们在八佰伴一个较大规模、综合性较强的三岛分店作试点,决定突破八佰伴一贯的开设小店、只经营超级市场做法。在规划蓝图前,和田一夫请设计师来香港参观气势宏大的太古商城。
于是,八佰伴在与静冈县相邻的爱知县半日,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消费中心。“消费”的内涵包括传统的吃穿用,以及饮食、文化、演出、体育、健身等。这不是一个商场,而是一个建筑群。和田一夫将它定名为“新世纪半田”,喻示八佰伴事业的“新世纪”。
据八佰伴向外界提供的资料,新世纪半田的整个建筑面积为5。88万平方米,其中百货商场的营业面积为1。5万平方米。它以商场为核心,周围环绕着日本最大规模的世界饮食街、名店、文化体育设施、圆顶演出厅等。
其中的体育设施有室内游泳池、溜冰场、健身房等。演出大厅叫国际文化会馆,它在日本百货同行所建的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面积2310平方米。国际饮食街建筑面积为8362平方米,60家酒馆饭庄鳞次栉比,汇集了世界各地的风味。1991年新世纪半田部分开业,是当时日本最大的一条国际美食街。该处还有一个能容纳2O00部汽车的大型停车场。
这个堪称商城的中心,是八佰伴一家,还是多家财团投资?资料未显示。项目总投资额为135亿日元(加上开业费约200亿日元),当年营业额目标是135亿。日本商业界的人士认为达不到,因为不是在县府名古屋(日本第三大城市)。
据日本驻港记者报井臣之助在香港《广角镜》的一篇文章所说:“国内爱知县一个分店就投下200亿日元,而日本八佰伴一个月的正常收益(税前利润)才11亿日元!这种投资策略成为日本同业中流传的笑话。”
新世纪半田是八佰伴商城式的第1号店,是爱知县的第4号店。另3间小店也都在邻近静冈的中小市镇。好大喜功的和田一夫,决定按照新世纪半田的模式,在1997年前,在本国开设富士宫百货店、知立购物中心、冈崎购物中心等。
尽管八佰伴找到债券筹资的方便之门,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市崩溃,这道门也给封死了。事实上,在1994年就已宣判这个宏伟计划遥遥无期。
总是心想美好事物的和田一夫,仍心怀憧憬,预示2000年前可实现。
由于日本国外不少人士和传媒,多年来认为八佰伴是日本的最大的百货集团,笔者想尽己所能,作一些澄清,并试比较八佰伴与日本著名的百货公司经营上的异同。
1993年是八佰伴事业的顶峰期。我们还是从这一年的资料入手。
1993年度,进入日本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注:以经营额计,不包括银行保险业),入百强榜的零售商共7家,按名次排列分别是:神户的大荣、东京的伊藤洋华堂、东京的西友、东京的佳思客、东京的三越、大阪的高岛屋和日井(均指总部所在地)。
大荣是1957年中内功兄弟创办的家庭小店,至1993年在日本全国大中城市拥有215间大型商场(绝大部分是超级市场)、在全日拥有160家子公司和关联企业。被誉为日本历史最短、发展最速、规模最大的流通企业。大荣在海外投资表现不积极,只开设了2间大荣分店。大荣的口号是“以物美价廉,丰裕社会”。除零售业外,它还从事批发业务、开发地产业务。大荣在全国实现集团连锁店电脑联网,各分店的经营情况和所需信息在电脑中一目了然。
大荣的总部在神户,集团职工总数是1。9万人,总资产9934亿日元,净资产(剔除债务)2107亿日元,净资产率为21%;销售总额201O0亿日元,经常性利润24o亿日元。大荣的负债率约8成,这在香港不可想象,日本对信用好、经营正常的大企业实行保护政策,银行往往乐于向这类企业贷款。
伊藤洋华堂在80年代一直居全日第一,到1993年止盈利连续13年获全国第一。集团在国内拥有143间店铺,其中超级市场占114间。另外,集团控制了全日“7—11(SevenEleven)系列店”的子公司,“7—11”的总部在美国,是世界广为人知的24小时方便店。1991年,伊藤洋华堂把美国总公司的控制性股权买了下来,“7—11”在全球拥有13500家连锁店(主要是出售专利)。伊藤洋华堂是日本最早进行POS电脑网络管理的公司,也是日本推行厂家直销最彻底的百货公司。
集团职工数14600人,总资产6893亿日元,净资产4724亿日元,负债率为31。5%。就这点可见伊藤洋华堂财力雄厚、作风稳健,它的历史长达70余年,原有规模也远较大荣大,大荣在总资产上后来者居上。但伊藤洋华堂大有可资骄傲之处,盈利一直遥遥领先,1992年销售总额15116亿日元,经常性利润为975亿日元。日本百货业的税前利润不超过10%,而伊藤洋华堂竟达60%以上,这是因为“7—11”的专利收入毋须再投入大成本;集团最大限度实行厂家直销,减少中间环节以节省成本。该集团负债率低,近几年日本零售业全面衰退,它遭遇的财政困难不如大荣那么大。
西友与大荣、伊藤洋华堂并称为日本三大超级市场集团之一,创立人和大股东是堤清二。西友的店铺数难于统计,它开店的特点,不是开设单间的店,而是建造一条商业街,商业街以超级市场为中心,包括各式店铺,其规模宏大。八佰伴的“新世纪半田”号称日本第一,是标榜“国际”二字,引入洋货及外国风味餐馆。以地理位置、客流量、营业额等比,都比不上以东京为大本营的西友商业街。西友还有一大特色,商场和商城的自有率较高,不少店铺是自己的物业。除零售业,西友还广为经营包括电影制作、电影院、戏院、美术馆、出版公司、广播电视台、芭蕾舞学校的商业性文化产业,以及食品、金融等业。西友在海外拥有香港分店1间,新加坡分店2间。
集团职工数10800人,总资产5758亿日元,净资产率为18%;总销售额11038亿日元,经常性利润128亿日元。
佳思客(佳世古)是日本五大超级市场集团之一,它是在不断的合并中发展起来的。集团在国内外拥有159家公司,国内职工11900名,国外职工8000名。佳思客的海外业务引人瞩目,飞跃之年是1988年兼并了美国的达尔波特公司,改名为美国佳思客总公司,该公司在美国拥有较大的销售网。佳思客的店铺数不详,它的一大特色是建立共存的购物城,自己经营与出租经营相结合。
佳思客总资产6515亿日元,净资产率为35%。总销售额1O057亿日元,经常性利润275亿日元。
佳思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名为“吉之岛”,在香港拥有5间吉之岛超级市场,数目上排香港日资百货第二名,盈利状况却居首位。佳思客在中国内地拥有分店,属日本母公司开设的名叫“佳世客”,香港公司所开设的叫“吉之岛”,它们虽同系,但财政独立。
三越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商,前身是1673年三井高利在江户创办的和服屋。日本二战前排名第二的大财阀(第一是三菱)三井集团,就是从最初这间和服屋发展起来的。战后盟军解散财阀,将三井肢解为若干大公司,三越便是脱离母公司的一间。三越以东京为大本营,在日本各个中心城市都设有豪华百货店,另在全国设有114间卫星商店,同时拥有16家关联公司和协作商店。1970年三越在巴黎开设海外第1号分店,1991年设立欧洲总部,海外分店分布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海外业务在同类百货集团中是最大的。
三越是传统意义上的百货公司,在日本以店铺规模大、豪华气派、陈列讲究、货品高级、感觉舒适而著称。三越在传统百货业中长期处龙头地位。
三越职工数12340人,总资产5072亿日元,净资产率30%;年销售总额8429亿日元,亏损22亿日元。这是因为日本经济衰退,国民购买力降低,不堪承受三越的名牌高价商品。
高岛屋与三越、松阪屋同为日本历史悠久的百货店,它创办于1831年。该公司的店铺高档豪华、规模大,是日本经销进口洋货比重最大的一家,并且多是名牌服装,其中服装的销售额占总额的38%。公司只在本国的大城市开店,共有18家,但全是大型店,拥有关联公司60家。高岛屋最早跨国投资,1958年在纽约开设海外第1号店,到1993年也只是在巴黎、伦敦、米兰、悉尼等国际大城市开设了分店,也是大型豪华店。高岛屋在香港设有办事处,也准备发展分店,鉴于香港日资泛滥,放弃计划。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十分明智的。
高岛屋职工数9798人,总资产4697亿日元,净资产率22%;销售总额7886亿日元,经常性利润51亿日元。从盈利水平看,传统百货业普遍不景气。从传统百货公司只有三越和高岛屋2家进入日本企业百强,可见超级市场更具蓬勃之势。
日井是通过平等合并而不断发展壮大,1963年才由小店合并成立,历史短暂。公司拥有154家连锁店,长期是一般意义的超级市场集团。1986年,日井率先在横滨开张“迈卡尔本牧商城”,集购物、娱乐、饮食、度假为一体,在日本引起轰动,引起多家公司的效仿。八佰伴的“新世纪半田”号称日本首创,是在“国际”二字做文章,不像日井的商城具有更浓郁的日本特色。在80年代后期,日井不断突破单一的超级市场经营,与“味之素集团”合办精品商店,与意大利公司合办意大利餐厅。日井海外业务不活跃,笔者所知是在米兰开办了“日米屋”综合性商场。
日井的职工数8072人,总资产7187亿日元,净资产率34%;年销售总额7895亿日元,经常性利润24且亿日元(注:以上均指税前利润)。
西武、松阪屋等也是日本历史悠久、名声显赫的百货公司。如西武,销售总额虽未进入日本百强企业的七大公司,但资产总额曾达9300亿日元。经常性利润微小,但非经常性利润颇丰——主要来自房地产的收入(注:各家机构的计算方法不一,有的剔除非核心业务计算资产及收入)。
西武集团的大股东堤义明曾经多年被列为世界首富。伊藤洋华堂的伊藤雅俊、大荣的中内功,是日本十大超级富豪之一,10余年来,他们的排名在5—10之间,其中伊藤雅俊作为超级富豪的历史长达30余年。
非常遗憾,笔者未见到日本哪家财经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