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们在他的带动之下,陆续站起身,不过有的人显然是双目含泪,甚至呜咽出声。他们很有次序的举着伞走过来,放到了地下。
乖乖隆地咚!这些百姓到底是怎么了?弄这么多伞要送给我干什么呀?这天没有下雨的迹象呀,清风凉气,眼见着火红的朝阳正缓缓从东方升起呐。
退一步说,天就是下雨,难道我这一行二十多人能用这么多的伞?真是莫名其妙。
哎呦,不对,这便是所谓的万民伞吧?(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四章万民伞(二)
在古代,地方官离任时,百姓们都是要表示一下挽留。当然了,前提是这个地方官应该是做的很不错,在百姓心中有很高的位置才行。对于那些百姓们深恶痛绝,恨不得他立刻滚蛋的官员,当然不会表示挽留了。
百姓们表示挽留的方式很多,但最为普遍的便是送万民伞。它的意思是这个即将离任的官员,在他治理百姓,日常管理之时就像是一把巨伞一样,保护着他属地的百姓,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员越受百姓爱戴。
话是这样说,可是从古至今,真正能受百姓爱戴的能有几人?百姓心甘情愿送伞的又有多少呢?一般的官员在离任之时,为了有个好面子,常常是千方百计想尽办法,私下安排人送伞,说白了,就是走走过场而已。
像是秦厉这样,能有这么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送伞的,恐怕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是屈指可数的。由此可见,秦厉在百姓心里的地位之高,秦厉为官的名声之好。毕云坐在后面的马车里,他对眼前的景象看的一清二楚。这种场面把经多见广的毕云惊呆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只是匆匆来了这河间府。可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不得不让人对秦厉暗挑大拇指。
放眼天下,大部分地方都是民不聊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有多少百姓能一天吃上三顿饱饭呀?各地的地方官损公肥私,真正不贪不占的,为百姓做事,为百姓着想的少之又少。哪里有没有私心的官员呐。
可是河间府百姓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生活水准是相当高。家家不但有余粮,而且手里还有余钱呐!发生这些变化只是一年的时间,这可全都是在秦厉的治理之下呐。
现在百姓又自发的送万民伞。万民伞,顾名思义,万民呐。可眼下岂止万民,你没瞧见那系着红绸带的伞早已垒起来多高,花花绿绿的数不胜数,甚是好看。
要知道,圣旨是昨天下午才下的。这些百姓们知晓后,就是做出这些伞也是要花上一夜功夫的。可是百姓们就是一夜不睡,也是把这伞做出来了。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岁的老人,他们都是真心实意的要送伞呐!这是百姓的心意,百姓的心意无价呐。
的确,河间府能有现在这佯,秦厉是付出了努力,付出了辛劳和汗水。可有了这些百姓的心意,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呐。
清官,好官,这佯的官员绝不能让他在大明倒下去。我毕云只要存在一天,就要保秦厉一日无忧。
眼前的这些伞甭说是秦厉现在的五辆马车,就是再来五辆马车也是拉不完。这些百姓的心意难道就置之不理吗?
显然不能。
可是拉着这些伞招摇过市,甚至是拉回京城,究竟有多大意义呢?眼下圣旨在身,京城定然是瞬息万变,早一天到了京城就能早一天了解情形,可能他这只小小的蝴蝶就能震动翅膀,掀起一些风浪,左右一下时局。
怎么办?怎么办?秦厉一时皱起了眉头。
胡世宁等人在队伍的最后面,他跟随秦厉左右也有一年了。对秦厉的心思把握还是有些准的。胡世宁大步走上前来,先是朝那些期期艾艾的百姓们一拱手,而后说道,“本官是河间新任知府胡世宁,我胡世宁看到眼前景象非常感动,也是非常震动。请百姓们放心,我胡世宁一定会以秦大人为榜样,日后处处像秦大人学习,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这些万民伞嘛,是你们的心意,可是大家也看到了,秦大人是急着上路呐。京城还有许多事情等着秦大人呐。所以,本官感觉这些万民伞秦大人是极不方便带走的。还请大家谅解!”
这些话若是秦厉来对这些百姓说,显然是不合适的。就未免显得太孤傲,不近人情,会让百姓们寒心的。可是换做胡世宁来说,便是另有一番意义了。胡世宁毕竟是接下来的河间知府,是百姓的父母官。他说话大家还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当他说完后,第一个响应的便是陈广。而后在陈广的带动下,众百姓也都是无声的点点头。
胡世宁接着说道,“万民伞是大家的心意,若是让大家收回去,大家显然不会同意。依本官之见,不若就由本官收起这万民伞,存放在河间府衙中。让本官和府衙中所有官员,各地州县的所有官员都时常观瞻,算是作为我等的警醒,作为我等努力的方向吧。”
他朝百姓说完了,才回头朝秦厉微微一笑,问道,“你看如何呀,秦大人。”
乖乖隆地咚!你都定下来还问我作甚?呵呵!真是先斩后奏,脱裤子放屁找费事呐。
不过呐,从这点儿作风上看还是有些像我了。呵呵!胡世宁呐,我果然没看错你,这河间府交到你手上,我秦厉是一百二十个放心呐。现在你也算是为我解决了难题,说来我秦厉还应该感谢你呐。
秦厉朗声笑道,“本官自然要听胡知府之言,呵呵!胡知府呐,这些万民伞就交到你手上了!”
最后秦厉又是朝众百姓深鞠一躬,而后翻身上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百姓自知是留不住秦厉了,此时他们只有默默的让出一条路来,秦厉的队伍缓缓从那路上驶过。两旁是垂首而站,眼含热泪为他送行的百姓。
走了,这回就要走了,离开了这一年辛苦努力付出的地方。
直到秦厉一行队伍的背影消失,百姓们才慢慢散去。
秦厉一行人出了河间城,抓紧行进。又是遇到了很多送行的百姓,一路上几乎是送行的百姓不断,让他们行进的速度始终快不上来。唉!百姓,这就是那善良的百姓呀。
毕云心中焦急,还是他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绕路而行,让百姓们摸不清秦厉行进的方向。虽然这样看似是走了原路,其实是快了不少。
悄悄的,在河间府就像是做贼一样的行进着,朝京城而去。(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五章风雨欲来
“回来了,我秦厉又回来了!”此时的秦厉坐在马上,望着那巍峨的城墙,心中感慨丛生。一年了,这一年里虽然时刻在关注着京城的变化,但绝大部分的精力还是放在了河间府的治理上。在河间府闹出了很大的动静,创下了天下第一府的名头,也算是功德圆满,满载着荣誉回来了。
秦厉知道,要想在大明掀起更大的风浪,为大明百姓做出更多的事情,就必须要当更大的官。而这一切都要来自于这京城的权利中枢。另外,在这里还有他魂牵梦绕的牵挂,小娇妻林嫣儿,美貌迷人而又大方泼辣的杨绮梦,还有他的两个未曾谋面的女儿。这一切进了城门便可以见到了,此时他的那颗心如何能不激动呀?
回头望一眼车队,车队这时候似乎也跟着躁动起来。那是不可言表的激动呀。秦厉知道,这些人虽然身在河间,但他们又何尝不惦记着京城。因为河间和京城比起来,还是有些小了,也有些无聊了。
徐渭骑着马就站在秦厉一侧,此时徐渭也是激动万分。他这是第一次来京城。很多时候在梦里才会出现的地方今天就俏生生出现在眼前了。京城,我要随着秦老大干出更多的事,我要让这天下也要知道有我徐渭的名字。要他们知道,秦老大有我徐渭这样一个好兄弟。
京城,繁华之地。正是午后,虽然天空有些昏暗,风有些冷。但南城门口仍然是车水马龙,很是繁华热闹。把守城门的十几个官兵手里拿着长枪,分站在城门两侧,对过往之人看似漫不经心的观察着。但一旦发现有什么异样,他们便会拦下,好生盘问一通。
单单是看这外紧内松的守门兵,秦厉就不由得一愣。严了,他们显然要比以前严了,看来京城内部是要慢慢发生变化了。
风雨欲来吗?
秦厉在记忆中搜索着。
在后世读大学的时候,对明武宗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虽然不甚熟悉,但还是清楚在明武宗驾崩之后,好像朝堂上还是有过分歧的。当时各种要员的主张并不是很一致。未来的那位嘉靖皇帝好像当皇上也不是那么顺利。
这时候的纷争虽然是有的,但毕竟并不是太激烈呀。
呵呵!自己穿越大明了,虽然改变了一些,但总体看历史的轨道并没有偏离。只不过是明武宗朱厚照死的稍稍晚了一些罢了。难道他死晚了,就要出现更大的变故?
不会的,只能是让那远在湖广安陆的兴王一家准备的更加充分了。朱厚熜当皇上只能是压力更小,更顺利一些而已。
可是……可是,这城门兵明显是外松内紧的盘查又是什么原因呢?
哎呦!江彬,明武宗朱厚照死的时间晚了些,这家伙的准备就更加充分了一些。可能这京城内紧张的气氛和他有关吧?
哼!江彬贼子,既然是我秦厉回城了,虽然我只是一只小小的蝴蝶,但怎么说也不会让你的奸计得逞。若是你这样的人当上了皇帝,那我秦厉以后也就不用混了。这大明的天下也就不用延续了。这大明定然会败坏在你这佞臣之手。
秦厉一想起江彬来,不由得牙齿咬的咯咯响,两只虎目在陡然间迸射出愤怒的火花。
看来这一次回到京城,少不得要有一番较量了。
心下胡乱想着,不自觉的已经行到了城门口。秦厉和徐渭,以及余大猷、黄天、周帆、魏祖还有大虎等特种兵们都是骑着高头大马。虽然一路奔波,因为将近进城,很是兴奋。所以他们这时候都是威风凛凛,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守城的官兵先是上下审视了他们几眼。而后又是互相看了一下,便有一个矮胖的官兵走上前来,一声吆喝,“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
显然他不认识秦厉等人。
也难怪了,去年时候秦厉虽然是住在京城的,但秦厉却只是一个小角色,一个正四品的骑都尉。骑都尉是个不管事的散官,根本不会惹人注意。
别看这些守城的官兵,他们认识的人可是不少。尤其是京城里的高官显贵,各类将军,以及他们的家眷,这些官兵是都认识的。秦厉等一行车队他们却是从来没有见过。
未等秦厉说话,秦厉身后的余大猷却一马当先冲了上来。他高高扬起了马鞭,吼道,“让开,怎么?知府大人回京你们还要拦下吗?哼!一群不长眼的东西。”
他本是火爆脾气,平时有秦厉压着,他稍稍收敛。可眼下他心情激动,回京城了嘛,所以便脾气爆发。
矮胖的官兵吓得一哆嗦,但还是梗着脖子回应道,“将军息怒,上峰要求盘查过往可疑之人。小人从未见过你们,自然要盘查一番呐。刚才你说是知府回京,不知是哪位知府?”
“可疑之人?我们啥时候成可疑之人了?告诉你,河间知府秦厉秦大人回京了。”余大猷的马鞭暂时没有落下来,但他的怒火更盛了。
“河间知府回京,将军难道不知道若不是召见,地方官不准回京吗?”矮胖的官兵撇了撇嘴反问道。
到了京城才知道官小。也难怪了,这小小的河间知府在这守门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