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妹正在教微儿还有昭儿读书学琴,怕是夫君只能找到这几个人了,其余的陈氏姊妹夫君要是觉得可以带着也行。”

叶应武皱了皱眉,突然间发现自家老婆们也很忙啊。

“算了,有几个是几个吧,不过还是要人多热闹一些,你去到爹爹和娘亲那里问一下,另外某会令人前去兄长和姊姊那里邀请,咱们这一大家子自从大明成立以来,除了逢年过节有限的几次,可是从来没有团圆过。”叶应武笑着说道,“是应该聚一聚。絮娘和琼娘那边也告诉一声,能来就来,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虽然不知道叶应武为什么会有此突发奇想,不过婉娘还是答应下来,旋即秀眉微蹙:“臣妾记得夫君好像说今天下午还要召见户部和吏部的几位尚书、侍郎商量向南北转运粮草的事情?这样可不是要耽误了?”

“某中午不喝酒便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不也就散场了么,你看现在这太阳还远远没有到正午呢!”叶应武既然已经决定了,就没有更改的意思,且不说他是大明皇帝,金口玉言,而且试问这普天之下,又有谁有本事能够让叶应武更改主意?

叶应武想要突然间来这么一个聚会,也是因为刚才有感于陆婉言的话,自己在外征战,好不容易回到家中,结果这几天又在为了各处战场粮草调动以及南洋战场的布置忙的晕头转向,根本没有考虑过家中聚餐的问题,就算是中午晚上聚在一起,也一直都有一个或两个的不在,而叶应武更是因为事务缠身,所以往往都是吃上几口便离开,否则陆婉言她们也不会心疼的一直往这边送汤送点心,就是害怕自家夫君饿到。

自己在外,她们牵挂着自己,而现在自己回家了,也还需要她们牵挂着,叶应武就算是铁石心肠,也应该有所感怀,更何况他两世为人,又经历了从一个浪荡衙内到大明皇帝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更容易感慨人世的沧桑变化,也更知道珍惜眼前的美好。

眼前的,不只是自己的女人,也是家人,更是亲人,不能只有她们付出而自己熟视无睹。

感受到叶应武的手温热甚至有些微微颤抖,陆婉言心中一动,迎着叶应武的目光,看着他郑重的点了点头。

“好,妾身听从夫君吩咐。”陆婉言嫣然一笑,亲自端起来汤煲向屏风后面走去。

而叶应武闭上眼睛靠在龙椅上,轻轻嗅着风中还残留的一抹香气,而刚才陆婉言的笑容还残留在他的脑海中,下意识的向窗外看去,那几株叶应武无比熟悉的树木,原本枯黄的枝叶在这个时候仿佛重新嫩绿。

第六百零五章缘何如此绊人心(下)

天外楼,天外之酒楼。

这天外楼就坐落在大明皇城的东南侧,朱雀大街的西端。古往今来,皇宫为大内,除了大内之地便是“外”地,而皇宫天子所在之地为“天”,所以这位于皇宫外的酒楼便命名为天外楼,同时也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一层意思。

当时天外楼成立的时候,很多清流名儒都如坐针毡,当即奏章就像雪花一般飞上叶应武的案头。这天外楼真是大胆包天,这大明的天可不就是皇帝陛下,而天外有天,天外楼叫这个名字,岂不是说要比皇帝陛下还要厉害,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对此叶应武只是笑了笑,这酒楼是六扇门在叶应武的授意之下开办的,所为的一来是带动南京城的发展,避免南京的酒楼和商铺都集中在秦淮河一带,二来也是想要趁机给皇家也赚一点儿外快,毕竟维持六扇门和锦衣卫的费用实际上也是从皇家内库之中抽调的银子,这也是这两个组织不归朝廷管理、只是配合工作的原因。

话说回来,这天外楼说起来还是他给起的名字。

见到这样的情景,叶应武无奈之下只能将酒楼主人的身份公开,见到酒楼主人是大明长公主殿下,这些本来撸起袖子准备到天外楼闹事的清流名儒们,顿时就销声匿迹了。

敢情只是人家皇室自己开个酒楼玩玩,皇家说自己是自己的天外天,似乎谁都找不出来什么毛病。至于这天外楼的名字,显然也有了另外一层解释,在大内这皇帝生活的一片天之外,还有这天外楼,同样都是皇家的地盘,象征着皇室对于商贸的鼓励以及南京城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这天外楼的生意也很快红火起来,毕竟在天外楼吃饭可就等于给皇家孝敬银子,这样的机会谁都不会放过。当然朝野的官员和商贾们倒也都不傻,还没有来这里胆大到一掷千金的主儿,毕竟那就不是巴结皇家,而是在皇家面前炫富了,这点儿自知之明所有人还都是知道的。

有御膳房退休的厨子以及六扇门从其余地方高薪聘请过来的厨子联手坐镇的天外楼,因为举行的宴会越来越多,名头也越来越响亮,而随着天外楼的红火,周围很快就出现了相配套的茶馆、瓦舍、商铺甚至青楼,这聚宝门外原本比较冷清的街道,顿时有成为第二个秦淮的架势,而且因为这里距离皇宫所在的雨花台很近,距离大明权贵所居住的地方更近,所以来往的客人自然也都是权贵人物,隐约有成为南京城高档消费区的架势,而随着这一片区的发展,以聚宝门外和秦淮河为中心的南侧聚会娱乐区域已经逐渐成形,整个南京城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区,北侧的商贸区,南侧的娱乐区以及东侧的钟山祭坛区和西侧的军队驻地。

因为多中心和多区域的划分,这座大明的都城也逐渐呈现出有别于唐代长安城井井有条的街坊制度和两宋乱糟糟的汴梁、临安城市建设方式,呈现出井然有序却又热闹非凡的城市相貌,更能够适应现在大明四方来朝的国情、并且能够履行大明行政、文化中心以及江南商贸和军事中心的职责,可以说在叶应武的指点和工部的着力规划下,这个曾经因为身在前线而萧条落败的六朝古都,重获新生。

南京能有这个样子,自然是和叶应武参考后世城镇规划设计的经验有一部分的关系,而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历史的必然性。

现在的大明,尤其是在江南一带,因为没有战乱的破坏再加上当地政府的鼓励,商贸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并且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个人工坊,通过接收当地州府订单甚至是竞标的方式进行运作,这相比于另一个时空中明代中后期出现的以小作坊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算是一棵能够支撑起天空一隅的小树了。

唐代时候,商贸尚且不发达,再加上战事的原因以及继承汉代城池的原因,长安由整齐街坊组成倒也在情理之中。而到了北宋,汴梁城是在前唐的州府城池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池狭窄并且一直没有计划扩建,所以导致汴梁城相比于长安的整齐,看上去颇为混乱,而到了南宋,临安一直都是作为行在的身份存在,所以南宋朝廷也并没有过多扩展城池,再加上地势的问题,整个城池只能围绕西湖成带状发展,使得南北交通颇为不方便。

这些都城样式并不符合现在大明的需求,所以相应的就算是叶应武不进行规划,随着时代的推移,如今南京城呈现出的多片区、多功能、多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特点,也早晚有一天会出现,因为这样的都城方才符合大明现有的需求,也能够做到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作用于一身,叶应武所做的只是在中间推了一把罢了。

因为大明北伐之战已经占据完全上风,收复幽燕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大捷了,原本一直压在南京城上空的这一朵乌云烟消云散,连对参加宴会和在花街柳巷寻欢作乐的商贾官员和百姓此时也都来了兴致,各大酒楼和秦楼楚馆无一不是车水马龙,这个远离战场而又和整个国家息息相关的城市,正在用并不是其独有、但是其余城镇绝对难以望其项背的方式来庆祝,更或者是用“狂欢”来形容,或许更妥帖一些。

就算是价格在南京城中绝对算得上最高层的天外楼,这几天也都是天天爆满,人流如潮。当肩膀上的担子猛地空下来,即使是官府衙门也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而在这南京数一数二的酒楼包下一桌宴席是不错的选择。只要这宴席不是公款吃喝,御史台全然不管,就算是公款吃喝,只要没有超过大明法律条文规定的“公使钱”额度,御史台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时候谁还会找不痛快?

这公使钱是延承自宋代的制度,朝廷为了防止官员贪污用来公款吃喝,索性直接给一定限度的额度,只要官员的公款吃喝在这个额度之内,都可以上报朝廷,有些类似于后世开发票报销。而当时很多官员即使是有数额颇大的公使钱,却依旧难以满足其接待上官、笼络属下之花销,所以这个制度在前宋就颇为诟病,到了大明,虽然没有废止,但是因为大明执政的各级官员以少壮派和主战派为主,再加上立国以来,大明一直在对外征战的风雨飘摇之中,就算是心再大的官员,也没有心情在这几年吃喝玩乐,更何况由老臣王爚和能臣陈宜中坐镇的御史台,可一直虎视眈眈呢,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应该如何行事。

所以公使钱虽然一直有额度,但是户部从来没有报销过——前线打仗钱粮还吃紧呢,哪里能让你们在后方紧吃——所以也就是这打了大胜仗,大家才敢打这公使钱的主意。

对此叶应武也就是让御史台和六扇门留意了事,胜利之时,也不好扫了官员们的兴致,但是如果大军凯旋之后,还有人以此为名目公款吃喝,叶应武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至于公使钱制度,几百年的老传统,叶应武也知道不能一朝一夕废除,现在户部掌控在谢枋得手中,这个顽固的主战派绝对会把钱粮用到刀刃上,所以叶应武相信在他手中,用不了多久这公使钱制度也就自己消失了。

这样自然是最好的,实在不行叶应武再出手直接斩断毒瘤。

车驾从皇宫后门出来,以免引人注目。绕着皇宫转了一圈之后,颇有经验的小阳子直接带着车驾驶入皇宫外集中了大多数官员府邸的区域,这几辆并不起眼的车辆很容易就被人看作是官员们的车驾。因为不是第一次护卫皇上车驾出宫,所以包括驾车的车夫和周围跟随装扮成仆人模样的禁卫军护卫都是轻车熟路的样子。

不过叶应武心知肚明,这样也就是装装样子、别搞得太明显大家都比较尴尬罢了,毕竟禁卫军侍卫以及小阳子他们这些在前面开路的叶应武贴身亲卫的样子,实在是很难让人把他们和家仆联系在一起,这些人高马大、走到哪里都是一脸杀气和阳刚之气的杀胚们,恨不得走起路来都踢正步,几乎把“禁卫军”这三个字写在脸上了,而能够让禁卫军着便衣贴身护卫的,除了宫中的天子和妃嫔,还能有谁?

但是叶应武也没得选择,把自己的护卫安全都交给在人群之中来往奔走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六扇门密探,他自己都不放心。反正大明延承前宋制度,皇家讲究与民同乐,所以官家出宫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包括皇帝在内,大家都换上普通的衣衫装装样子,御史台那些御史们自然也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否则的话,想要出去看热闹的皇帝和专门负责给皇帝找茬的御史们可就有得折腾了,而哪一个朝代都经不起这么吵闹。于是这几乎已经成为几百年来相互看不对眼的皇帝和御史们之间少有的默契了。

天外楼一直都很火爆,底下四层熙熙攘攘都是吃饭人交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