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后世宋朝时期的神臂弩能射六百米远,但却是强弩之末,难穿缟素,连人的皮都擦不破。
最关键的是射速、威力、装填和损坏率太吓人了,这简直就是近代步枪啊,甚至比老式步枪还好用,毕竟这弩可是能连发十次的。
而普通弩弓,射个二百三四十只箭就要维修了,而这新式弩机,竟能射出一千两百只箭,几乎是前者的五倍还要多一点,而且重量竟是如此之轻,威力如此大,这是划时代的里程碑。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起这新式弩机的材质问题了。
李治当初只是想到秦朝那只黑色洪流扫**之时,曾用打造最巅峰,拥有完美金属配方比例的青铜剑,打败尚处在发展阶段还是生铁的铁剑的事,也就那么随便向老家伙一提,没想到真给造出来不错的合金,这古人的智慧还真是牛。
看看后世中国为了航空母舰上一快弹射板费劲了脑汁,就知道一块适用的合金是多么宝贵,却没想此时竟已造出成熟的合金了,虽然这个合金比之后世弹射板,差之以道里计,但还是很牛,至少可以大规模生产啦。
李治笑的眉开眼笑的,眉毛都快和嘴巴连在一起了,但马老爷子下一句话,却把李治打入了深渊。
“陛下,这一架新式弩机很贵的。”老爷子探头探脑的提醒陷入狂喜中的李治道。
贵?
李治不屑的撇了撇马老爷子,又是没见过钱的穷鬼,老子可是古往今来第一首富皇帝,谁能比我更有钱?
“说,多少钱。”李治正了正衣冠,很随意的问道。
老爷子神秘兮兮的竖了三个手指。
“嗯,三十贯?嗯,还算能够接受。”李治想了想,算了算,还可以的价钱。
马光沉默的摇了摇头。
“三百贯?”李治长大了嘴巴,不相信的问道,抢劫啊。
“是三千贯。”马光冷漠的吐出了这么一个无情的数字。
密室内滴水可闻,都是骇然的看着马光,省吃俭用,一贯够五口之家,舒舒服服的过上一月了,这一架弩弓,竟够二百五十户五口之家一年之用,这也太贵了吧。
“陛下,这弩弓,制作复杂,其内零件要求极多,特别是那合金,更是珍贵,所费糜多,三千贯还算保守了,这还不包括虽非弩矢,若是将来,弩矢和弩机消耗损毁,这个缺口将像无底洞一般,很难填完,这弩机是杀人利器不错,不过,同样每杀一个人,都要花钱……”马光有点焦急,虽然用自己制作的东西杀人,有点感觉怪怪的,但若是让一生的心血永沉黑暗之处,却是比杀了马光还要难受。
李治摆手制止了马光的说法,看着手里寒光闪烁的弩机,冷笑道:“有如此利器,怎能不用,哪怕朕砸锅卖铁,也要让我大唐豪男儿,持此利器,傲啸寰宇,金银不够,抢就是了,没人手,不是还有奴隶吗,也不能一开始就有好待遇,总得还干几年奴隶,奴隶也得分等级的,嗯,回去就补上。老爷子,朕也不多说了,这个新式弩机,朕要打造十万架,弩箭无数,配件无数,需要多久。”
李治的回答,也是振奋人心,至少归海一刀等人,都是咧嘴无声大笑起来,不过算算,尽是大唐一年的税收,这还不包括箭矢、配件的钱。
马光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仔细皱眉算到:“按照先秦时期秦朝的生产方法,给我一万人,第一个月,我能给陛下生产一万架,随后熟练后,我能加速到一万五千架,前提是原料充足,并且人员食宿不需要**心,还不包括弩箭等相应配件。”
李治木然的点点头,良久,才点头道:“也就是说一个人用先秦时期的流水作业办法,一个月能生产出一架,好朕给你二十万人,食宿不用你管、材料充足,你需要多久,当然还有弩矢和配件。”
“人员多了,培训反而会很难,三个月的时间,十万架,还有每架配套的一千弩箭,和配件,全部不少。”马光心算了半柱香的时间,正式向李治承诺。
李治满意的点点头,看着那弩机,突然道:“这新式弩机还没名字吧?”
“不如叫马氏……”马光就待提议,但随即被李治打断了。
“什么马氏不马氏,这是属于大唐,属于汉人的,嗯,就叫‘天帝之鞭’吧。”李治目露别人不明所以然的深意,取了这个独具意义的名字,有了“天帝之鞭”,那个“上帝之鞭”,哪来的回哪去吧。
本来马老爷子还一脸的不爽,但听到“天帝之鞭”的时候,再想想当日试射的威力的时候,却是觉得再没有比这名字更恰当不可了。
“好气魄啊,天帝之鞭,你是把自己当成天帝了吗?”马老爷子这一刻竟有点不敢直视正在YY,气吞万里如虎的李治。
自己的作品将投入生产,这对于马光来说,是无比满足的一件事情,在李治身旁急声道:“陛下,这个天帝之鞭,什么时候可以开工生产啊?”
李治笑道:“放心吧,三天之内,就开始第一期生产吧,朕会调动整个天下会和天下各大商业协会的水陆车行码头,尽快集中大量的所需物资和二十万奴隶,厂房什么的,就先在大唐皇家军校里吧,朕让他们给你们腾出地方,训练了这么久,也该把他们拉出来练练了,剿剿匪,平平乱啥的。”
“对了,每个零件都要分开生产,最后组装也要分开组装,步骤越多越好,不仅可以加快生产速度,减少生产困难,关键是——保密,你懂的吧。当然也要保重质量,朕可是要打造人类古代史上最先进也是最恐怖的连弩大军,可不要以次充好哦”
李治突然想起杨善游将弩弓的制作工艺和大量材料偷偷运到塞外薛延陀部,马上警觉起来,可不能让秘密,被别人知道,科技就是力量,这个时代可没有知识产权,还是将所有秘密握在手里来到好。
“陛下放心,老头子明白。”马老爷子确实明白了,保密嘛,不说自己也知道啊,这可是自己以及墨院众同僚一辈子的心血,里面还有自家祖宗的功劳呢,那可是万万不能告诉别人的。
要不是看在李治是皇帝的份上,都没门,况且中国人历来就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传男不传女,凡事留一手,又怎会泄密呢。
不过,李治还是下定决心,派大量锦衣卫暗中混入,以免被人所乘,不仅是外族,还有大唐内的不安分分子,那也是要防着的,人在江湖,安全第一啊。
看着马老爷子心中暗暗算计,李治不由感叹道,要不是自己当初英明,大唐怎么会有天帝之鞭如此利器,当真是绑的好,绑的妙啊,绑的俺心里呱呱叫啊。
由此可见,劳动人民的力量是伟大滴,当世人还在为手臂拉扯的弩而咬牙切齿的时候,大唐的弩已经进入机械齿轮的时代,咱用转的,左转转,右转转,梯真达官、禄东赞、阿史那杜鲁,你们一起欺负朕啊,朕不爆发一次小宇宙,都当我是hellokitty啊。
大唐如今正是国力、军力上升的黄金时期,李治现在迫切希望大唐能用天帝之鞭在那些北地胡人还有吐蕃佬身上试试……
虽然有点翁金锤砸鸡蛋,但这种欺负人,李治喜欢啊
就是要用大唐强大的令人发指的,不可理喻的。去打那些还在用兽骨做箭头的北地胡人,在他们形成自己的文字文明前,送你去见天帝。
想当初,秦王扫**后,再去对付北方匈奴,虽然蒙恬河套大战,杀得匈奴血流漂橹,但到底让匈奴还有他们的后裔、文化,一直流传到自己穿越而来,仍然存在。
北地胡人文明更盛过往,尤其是五胡乱华后,虽然很多胡人被赶回了草原,但也传承了许多文明,及至后世,经有了完整的蒙古文,不过有了天帝之鞭,李治有的是信心,**,你再强,也灭了你。
变吧,变吧,从高句丽亡国的那一刻其,李治就知道了大唐时空早已经刮起了一阵阵飓风,将过往的一切都吹离了原来的轨道,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唐人街?不要,以后世界都是唐人何来唐人街;
英语不要,为了后世无数兄弟,不要过四六级,不要背单词,一定要将英语,丢进历史的茅坑里。
白种女人?可不可有呢?这个很纠结啊,自己还是蛮喜欢像杰西卡——阿尔芭类的白人美女,这个可以有吧。
带着这种纠结心情,李治很高兴的和马老爷子就接下来生产的琐事又谈了许多,直到月上柳梢头,李治谈兴稍歇,也终究没有见到马老爷子那小孙女,听马老爷子说去南方求学了,唉,见不到喽。
出了墨院后,李治等人又下了山,伴随着夕阳西下,快速的离去了,待出了山林后,李治一边策马奔驰,一边心思涌动,赵虎,回去就升他官,给老子在七天内,剿灭河东地面上的流民们,要不,老子非要他吃不了兜着走,我叫你们敢造朕的反,唉,离出兵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啊
其时残阳斜射过来,天地间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太阳,也不再耀人眼目,像个俏丽的少女一样,温存、恬静,天边的几朵白云散开了,变成斑斓的晚霞,太阳困倦了,打着呵欠,伸着懒腰,从西边的山头慢慢滑落。
战马奔腾,带起一路尘埃,李治等人的背影消失在龙首原上……
第二十九章夜宴,少妇的
第二十九章夜宴,少*妇的
第二十九章夜宴,**的诱。惑
在夕阳收起最后一抹晚霞中,李治一行人策马进了长安城,一路直入大明宫,路上自是没有什么人敢拦截的。
到了翠微殿后,小桂子却是早就在此等候多时了。
“陛下,皇后娘娘醒来后去朱雀街看望母亲杨氏一行人了。”
小桂子请安后的回答让李治一怔,随后恍然大悟的拍了拍头,这事是自己昨天答应的,不过当时也没放在心上,这一会儿,却是忘了。
说起武家姐妹,李治虽有心染指,但毕竟如今还是自己的大姐和小姨子,身份未定,归属未明,却是不好住在大明宫的,所以李治和武媚娘商议一下,干脆在朱雀街赐了一所宅子。
当时武媚娘还特意嘱托,不要太大,够用就行,让李治着实另眼相看,看来古语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武媚娘如今每日和李治母后长孙无垢混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的,悄然间,竟然有从一代妖后有向一代贤后转变的迹象。
李治摸了摸下巴,对小桂子笑道:“走,摆驾看乐殿。”
心中有点冲动,脑海中响起那晚在画舫中的一夜旖旎,李治突然很想抱着自家那个小妮子,估计,那小妮子现在已经可以下床了吧,唉,谁叫朕的能力太强呢。
“喏”小桂子眯眼应了一声,从小伺候李治长大,小桂子对和李治青梅竹马的萧淑然自是熟悉无比。
相对于精明强悍,颇具皇后威严的武媚娘,小桂子是打心眼把萧淑然当成自家闺女,尽管这样的话,依他的身份,可能一辈子也没资格说出来,但是,小桂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总是多多给李治说一些小妮子的趣事。
“对了,陛下,今日淑妃娘娘在陛下下朝后,遣宫娥送来一份请柬,奴婢这儿给您收着呢。”刚刚准备迈步的李治身形一顿,好奇的接过小桂子手中的红色描金请柬,打开一看,顿时眉毛微微一皱。
“陛下,可是有什么不妥?”做下人的,最是善于察言观色,一见李治眉毛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