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光芒,让探索很麻烦!”赵青云皱着眉头,宇宙每时每刻都在挑战人类的认知。以前探索宇宙,只要捕捉光芒就好,因为光芒会携带足够的资讯。但现在却没有天然的发光物体,所有的只能自己一点点去看,这就困难太多。
有光源的话,可以提前几年、几十年观察到极远地方的情况;而没有光芒,就只能自己发射光芒或者是探测波等,然后根据反馈情况研究。这一来一回,就不知道多少时间浪费掉了。
而且这个地方因为没有光芒,以至于各种辐射都很少,仿佛,这里就是一片死寂之地!给人的感觉,这里就像是一道宇宙的疤痕!
没有光芒、少有辐射。要想探索,就只能亲自主动地发射探测器、而且是大量的发射。为了弥补这个时间上的缺失,一些无人飞船携带大量的探测器穿梭在各个角落。而复杂的宇宙环境,又让小型的探测器寿命极短——只有几天的寿命,很难完成有效地探索。
而就算是一些有防御的探测器,在如此距离的冲刷下,寿命也难以维持一个月时间。
这样的消耗,无论是时间还是资源上的浪费,让赵青云都有些皱眉头。
赵青云忽然有些焦躁的跺跺脚,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宇宙环境。简直就是一片死亡星空!“三年!我们最多在这里停留三年!三年后如果还没有所得。我们就暂时放弃,返回的路上再探索。
前面的那个文明,也许还在等待我们救援。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坐视智慧生命被铁疙瘩给统治了!”
只是宇宙的智慧还不是现在的人类能够企及的。很自然的。探索暂时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时间一天天过去。
一些已经探索到的地方不断的完善。一个死寂的世界慢慢的展现在众人的面前。随着更多的大型的、带有防护层的探测器发射和无人飞船探索,终于,有了一个好消息!
发现一个稍微破碎的星球。星球密度竟然达到800多万标准密度(水密度)。
“800多万的密度,远小于中子星密度,也小于白矮星密度。那么,是黑矮星!!!而且破碎后无法自圆,显然不是引力不够,而是组成的物质足够坚固!”赵青云眼睛一下子亮了!黑矮星绝对是世界上最难以侦测的天体之一,因为不发光发热,或者说它就是恒星最后的残骸之一,真的是残骸了,骨灰级残骸!不发光发热没有辐射不说,影响范围也极小,相比于恒星动辄几千亿公里甚至几光年的影响范围,其影响力仅仅只有千亿公里以内!这样的影响范围,实在是加大了探索的难度!
有了一点探索,渐渐地开始出现更多的结果。
一年后,探索了方圆十光年内的星云大致情况。最后赵青云等人根据探索的情况得出一个结论:这里,竟然是一个天体的墓地!当然,这是一种形容,但这里的情况也真的是如此,整个暗星云范围内,竟然没有一颗恒星!
“走,我们去看看。到了宇宙中,不看看恒星的墓地,实在是有些遗憾。”赵青云当机立断,和孙飞雨两人叫上一个完整的探索队伍,就出发了。一行人乘坐一个只有与五公里大小的探索飞船,直接向刚刚探索到的黑矮星位置出发了。
旁边一个叫做李嘉的科学家,正在率领科学团队等,分析各方面的数据,甚至在调整一些以前的理论研究之类的。当然,大家都很兴奋,能够探索到一个崭新的天体,不说别的,至少名声上,就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在如今的华夏文明当中,名誉、道德等等的情况,已经是影响一个人一声评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而这里面,科学荣誉更是名列前茅,因为科学上的成就,也是最容易判断出一个人对这个文明的贡献情况。
黑矮星,这个一直处于理论中的天体,是无法直接观测的,只能通过间接观测;但遗憾的是,至今都没有发现。而现,前方很有可能有一个黑矮星,就算是赵青云都有些高兴。
一帮人简直不是在探索星云,而是去旅行。也许这就是星际时代的驴友吧。
飞船前进的速度并不快,仅仅只保持0。7倍光速,在能够确定足够安全的时候,才会进行空间挪移前进,毕竟在这里充满了各种危机,要是飞船不小心撞上那种坚硬的碎片,后果难料!要是一头扎进黑矮星中,大家就可以“含笑九泉”了。就算是仙人,也没有能力在黑矮星中立足——没试过,也没有人敢去试试!这些极限存在的东西,都是挑战人类的丰碑!
“嘟嘟嘟……”忽然急凑的警报声响起,竟然是最高级的。
一瞬间,李嘉就将所有的数据调出来,而飞船却依旧保持0。7倍光速前进的状态。有时候在太空中,遇到危险了,最忌慌乱,除非已经得到了确切的信息。而现在,李嘉需要做的就是判断危险。
“无人飞船176号侦测到附近有两个黑矮星星系正在相互靠近,而且受到距离和引力变化的影响,速度正在呈现曲线上升加速状态中。这是周围受到影响的范围。
很遗憾,其中一颗黑矮星星系,就是我们就要探索的哪一个。”
赵青云等人看到科学家调出来的投影。
李嘉:“两个黑矮星星系具体情况没有办法探索清楚;只能根据引力等情况,大致的侦测到一个危险的范围。大量的小探测器已经发射,但想要得到具体的消息还是要一段时间。
根据现在的情况估计,我们需要暂时停止前进。不过我个人觉得,应该快速发射无人飞船等,侦测下两个星系相撞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我们还从来没有遇到过,非常值得研究。”
“两个黑矮星星系相撞?不错,值得观看!”赵青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嘉,你说要是两个黑矮星相撞,我们是否有机会采集到黑矮星的碎片?”
嗯?李嘉一下子愣住了,然后就是狂喜!是的,要是能采集到黑矮星的碎片,绝对是巨大的收获。在所有的与恒星沾边的天体当中,正常的恒星不用说,根本就是气体的,也就没有碎片一说。而一般的中子星,表面是浆液流,也很难产生碎片;而且中子星质量足够大,很难破碎;其强大的质量甚至可以将一切的攻击伤害等转化为自己身的质量!
至于说黑洞,就算了,现在人类最多也只能在黑洞10亿公里以外转圈呢。
那么,研究大质量天体,这类黑矮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黑矮星却不容易被找到不说,而且人类对于黑矮星的形态也不是很明了。但是眼下不就有一个机会么!而且根据黑矮星上的缺口就能知道,黑矮星是固体的、而且是极其坚硬的固体!
“给我联系后面的舰队,派遣1000艘军舰过来,等两个黑矮星相撞的时候,给我瞄准黑矮星攻击。趁着两个黑矮星相撞的时候,尽量采集碎片!”渐渐地,赵星宇眼中闪烁着有些疯狂的光彩。
一般的中子星就算是相撞,其巨大的密度和引力,也足以让两个中子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那么也就只有体积更大、但是密度和质量更小的黑矮星,才是现在人类研究的最好研究对象。
“是!”旁边自然有传令员传达命令。
“李嘉,两个黑矮星还有多久相撞?”
“殿下,预计要一年三个月7天17小时。”
赵青云点点头,“既然时间充足,那么大量的发射一次性探测器,用直接撞击星球表面的方式,采集黑矮星表面的数据。注意不仅仅要发射自带光源的主动探测器,也要发射那种被动探测器。我们看看这样的天体会有什么样的辐射等。
还有,假如黑矮星本身如果没有任何光热辐射等发射的话,将会是一个良好的研究质量和空间的关系的机会。因此,空间等相关的探测器不要忘记。
用几艘无人飞船直接将探测器等,送到最前方,展开探索。
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有这样的惊喜。黑矮星啊,一定要侦测到足够的数据。
对了,你直接联系后方调遣一艘科考船过来。”
“是!”李嘉也是兴奋。“不过殿下,我们现在距离有些近,需要移动一点距离。”
“那就移动。科学上的事情,你说了算,我不会插手。我只要最后的结果。”这就是说,剩下的科学考察等事情,赵青云是完全放手了,让他们去探索。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这就是现在的社会风气。
随后一系列的命令吩咐下去,赵青云彻底成了闲人,就等最后的结果了。
第一零三三章采集星辰碎片
“十艘无人飞船已经抵达黑矮星星系外围,正在展开探索。”
虽然赵青云放手不管,但是李嘉还是时刻汇报情况。
“黑矮星星系质量是太阳系原始质量(没有改造前的)的三分之一,引力直径2247亿公里,范围内没有形成星球,只有一个庞大的吸积盘;吸积盘执行0。8亿公里。经探测,吸积盘中已经有一些直径达到上百公里的陨石等。
不过根据现在得到的资料可以推断,因为黑矮星周围吸积盘盘旋速度度过快,以至于不断地冲刷陨石,因此上百公里的陨石已经是这里的极限。再大,就会被撕碎。
但是速度再高也没有达到临界点啊,为什么就无法形成星球呢,有些疑问!
黑矮星平均温度零下269。89度,接近宇宙背景温度;可以断定这里已经完全冷却,你不用担心高温爆发等伤害。
第一、第二两艘无人飞船已经开启防护层准备进入吸积盘内部探索。
第三、第四两艘无人飞船准备从星系斜上方越过吸积盘,直接进入黑矮星内部探索,甚至会尝试登陆,以侦测更多的信息等。
剩余的飞船做备用,稍后会有安排。第一波探索的飞船,估计寿命不会太长,我们需要数据、足够的数据!”
果然,第一波飞船的寿命不长。尤其是进入吸积盘的飞船,短短不到三天就毁掉了。很多探测器还没有来得及释放——还准备进入中心位置释放呢!
但毁灭了也不是没有收获,这些无人飞船本来就是要做炮灰用的。简单地勘探之后大家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里的吸积盘无法形成星球;原来,这吸积盘当中,竟然有黑矮星碎片存在!这些碎片很小,往往只有几厘米甚至几毫米,但这些碎片却十分沉重、当然也就十分犀利。
这些碎片就像是绞杀机器一样,不断地磨碎吸积盘内的大型物体。当然,也包括人类的两艘深入吸积盘探索的飞船。
但另外两艘飞船也没有幸免,但总算是将探测器释放出去了。
原来这一片星空十分混乱。星辰形成的吸积盘等。并不规则。一些小的碎片等,并没有严格的被束缚在黑矮星的吸积盘是上,而是乱飞!而且数量真心不少。
“这真的是一块墓地!太乱了!”李嘉脸色都有些悻悻,四艘飞船啊。加上大量的探测器造价要按照亿元来计算。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星空探索。本身就是一个极度烧钱的行业。随便一个飞船上小小的螺丝钉,跟随飞船飞行十多年,用在这个螺丝钉身上的能量。也足以汇聚出一个能量块出来!
但付出这么多,总算是有了回报。
“殿下,共有21233个探测器已经临近黑矮星,其余的探测器已经毁掉。
下面准备将探测器分成两批。一批尝试环绕拍摄,另一批尝试直接冲撞地面拍摄。按照计算,在探测器毁灭之前,一般的光学探测器可以拍摄多大两万张图片;而就算是射线探测器,也能拍摄8000张图片,足以对某一个地区进行针对性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