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的,只能站在门边这里,听着里面的对话。
接下来,环夫人步步紧逼,又说了些曹冲不该支持吴凡改革的话。曹冲对母亲的训诫一直默然无语。
吴凡在门外听着,心底越发沉重——曹冲该不会被环夫人说服,继而真的下诣停止改革?
现在万事齐备,连朝中文武群臣都已大多数支持改革。在这个节骨眼曹冲要是反悔,吴凡可真是要发疯了。
这一刻,吴凡甚至想到了兵谏不过,这个念头只在脑中稍稍一纵,就立即被吴凡给掐灭了。对于曹魏政权,吴凡一直是以一个忠心不二的忠臣身份展现在众人眼前,甚至成为其他文武群臣争效的榜样,曹氏亲族亦对他信任不已。这次改革,已经让吴凡与曹氏亲族的关系有些不睦,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可动起兵谏的念头。因为那样一来,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后不得不与所有的曹氏亲族完全对立;甚至兵戈相见,你死我活
就在吴凡心下担忧不已之际,殿内又有一女子的声音传了出来,却是蔡琰:
“妹妹,冲儿天姿过人,年纪虽然尚轻,心中天地却绝非同龄顽童可与之相比。妹妹不妨先歇一歇,听听冲儿对此事之看法。”
经蔡琰这么一说,环夫人总算停止了训诫,让曹冲答话。
曹冲却并没有立即出声,而是又默然跪立了一会儿后,才轻声道:
“母后,孩儿让您生气了,孩儿不孝。”
这话听得环夫人心中一阵暖意。这个世又有什么感情能胜过母子之情呢?不论儿子做错了什么,只要一句诚心的悔过,最先原谅他的,往往就是母亲。
不过,为了让曹冲感受到来自自己的压力,环夫人仍然板着脸,什么也没说,等着曹冲继续说下去。
只听曹冲道:
“母后想知道孩儿支持八叔改革的原因,孩儿便直言相告:二个月前,由于担心司马懿会对孩儿不利,身在云南的八叔将游历至建宁的孩儿与干娘接至云南。期间,八叔曾带着孩儿亲临强攻云南城的战场,目睹我们的士兵在战场厮杀的情景。”
说到这里,曹冲抬起头来,看着环夫人道:
“母后,您一定没有亲眼看过我们的士兵与敌人厮杀的场面,只用一句悲壮已经无法形容。他们前赴后继,踩着同伴的尸体,义无反顾地冲向敌军城墙。而往往未等他们手中的刀枪碰到敌军,就已经被漫天流矢夺去了生命……至于那些有幸冲入敌军群中的士兵,他们要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军,一瞬间就身中数十刀枪,却在生命将尽的最后一刻,仍然用尽全力将手中武器挥向敌军。这些士兵,他们和我们一样,也都有父母兄弟,甚至是妻子儿女;都在日夜盼望着他们能够回去与家人团聚。可是,他们却长眠在了那片异乡土地,永远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更无法再见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
此时的曹冲,已是双眼噙满泪水,哽咽道:
“八叔说得对,人民为了这个国家,一直在无怨无悔地付出,平时为国家缴纳赋税,战时为国家杀敌捐躯。人民为国家付出连生命都包括在内的巨大代价,却只是希望这个国家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一个卑微到只要统治者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达到的要求这里的“什么都不做”,意思是不对外主动发起战争。而我们,享受着他们的赋税,享受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对于这个国家,我们又付出了什么?那种所谓的指点江山,不过是动动嘴巴而已,相比他们为国家所付出的代价,又算得了什么?”
听到这里,环夫人和蔡琰均是愕然不已。曹冲在抹了下脸的泪水后,继续道:
“孩儿认为,身为皇帝,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人民的供养,才对得起人民为这个国家所付出的一切。母后,孩儿不孝,孩儿无法无视人民的利益而否决八叔的改革。孩儿可以不当这个皇帝,但只要孩儿仍为皇帝一天,就会在这一天全力支持八叔的改革”
说完,曹冲默默地向环夫人叩了一头,以示请罪。
能享受皇帝叩头的,只有天的神明。纵使环夫人是曹冲的母亲,这一头也是令她惶恐不已。好在这里没有外人,环夫人赶紧起身将叩头在地的曹冲扶起,一边用袖子擦着曹冲并没有半点星土的额头,一边无奈地连连摇头。
说到底,身为女人的环夫人,受学识和眼界所限,见识难免有些短浅。她之所以反对改革,根本出发点其实就是改革中有许多项削弱皇权之举,让她觉得儿子的权力受损。而且她怀疑吴凡可能是利用儿子年纪太小,不懂事,用花言巧语欺骗了曹冲。
及至听曹冲如此细致条理地一说,环夫人心下了然。虽然她并没有亲眼看过战争场面,更没有亲临过战场;但她在嫁给曹操为妾之前乃是徐州彭城人,当年三军彭城争夺战她也是耳闻了许多,知道战争对于平民百姓之苦。
由此,环夫人对曹冲这番说法也颇有些感触。
另一方面,曹冲把话说得很绝——要想他放弃改革,除非他不做皇帝。曹冲成为曹魏政权继承人,那是遵循了曹操生前意愿而来。光是这一点,环夫人就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退一步说,不让曹冲做皇帝,难道让曹昂、曹丕、曹植做皇帝?那样还不如让曹冲做皇帝呢。至少做皇帝的是自己儿子,而不是别人。
环夫人在无奈中,默允了曹冲的支持改革之举。而蔡琰这时神情间却似有所思,喃喃自语道:
“原来,吴大司马早就下好了这步棋……”
蔡琰的感慨,是二个月前,吴凡不顾她的反对,执意要带曹冲去看看攻打云南城的情景。当时蔡琰还很奇怪,想不通吴凡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看来,尤其是听曹冲这一番论说之后,一切迷惑迎刃而解。
正为曹冲擦眼泪的环夫人,没听清蔡琰说的这句话,追问道:
“姐姐刚才说的什么?”
蔡琰忙收回心神,笑了一下,道:
“哦,没什么。只是突然间觉得冲儿长大了,很是欣慰呢。”
见蔡琰夸儿子曹冲,环夫人也是十分欣慰。是啊,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感悟,果然不是其他同龄顽童所能相比的。
由此,环夫人心中的无奈总算被这份欣慰有所冲淡。再看向倚在怀里的曹冲,脸也现出少许笑容出来。
而吴凡,这时已经步履轻松地离开了后宫。
曹冲的那番话让吴凡同样欣慰不已。当初吴凡执意让曹冲去看看强攻云南城的情景,用意就是让曹冲深刻体会到人民对于国家所做出的巨大付出。如今看来,若是当初曹冲没能看到强攻云南城的情景,今日面对环夫人的训责,曹冲最终肯定是要收回改革的授命。
这步棋,还真是走对了。
接下来,就是具体施展改革的每一步方案了。
吴凡的神情间躇踌满志,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中明媚的太阳,深吸了一口气,嘴角现出一抹微笑。
……
三个月后,洛阳城。
城市还是原来的城市,街道也还是原来的街道,行人自然也还是城内的居民。
看起来一切都没有任何改变。
然而,细看每一个行人的神情,却会发现与三个月前大不同相。每个人的脸都带着一丝期待,一丝憧憬,一丝兴奋,当然,其中还少不了一丝迷茫。
吴凡的十五项改革,如山崩,如海啸,迅速席卷全国洛阳作为都城,自然是首当其冲。民众们不论男女老少,对改革之事项都有些听闻。街坊巷尾随处可见人们聚在一起,争相恐后表达自己对于这十五项改革的看法和预想。
皇宫内,元老院和众议院已经成立,分别为昭明殿和泰和殿。这只是临时性的场地,按照吴凡要求,要将两院都设计建造成后世的圆形会场,以便于会场内的人员发言,以及互相之间直观可视等等。
监察司也在同时成立,座落于静明殿,来自十大学派的顶尖门生共五十人成为第一批监察官。这些人都代表了各自学派的最高形象,为了赢得民众对各自学派的认同,他们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极为注重;在对待本职的监察职责,更是一丝不苟。
其它各项改革也都取得了一定的初步进展,包括英烈祠和名人堂,正在有条不紊地加紧修建。这两座建筑却是十五项改革中,唯一没有一个人反对的。
只因这两座建筑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讲,意义都极为深远。不但在战时可以感召将士为国尽忠,还能在平时激励人民为国奉献。
不论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都没有理由去反对修建这两座建筑。
此时,正是每天的早朝时间。两院一司的所有人员经宫门进入宫中,随后分成三路前往元老、参议员和监察官所在的宫殿。
吴凡与几十位开国员勋一起,被曹冲指定为元老,并获得众议院投票通过。此时正一路说笑着走进昭明殿,开始今天的工作……。
第324节 新的情况
第324节新的情况
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有些人一旦喝了酒那真是滔滔不绝啊;不过当他的话题只局限在一两件事物的时候,就变成磨磨叽叽了。
“凉州今年遭逢大旱,粮食减产六成以,饥民约二十万。凉州刺史国渊众议院,请求陛下允许开仓赈粮,分发一部分军粮到饥民手中。”
昭明殿内,元老们于殿内左右坐成数排,曹冲端坐于正座之。在他面前二十几米处,一名来自凉州的众议院参议官,手持文向曹冲作以陈述。
在曹冲左右两边,还侍立着二十四名衣甲鲜明的卫兵,极具威风。由于刚刚实行皇帝与由地方直接推举来的参议员面对面议政,自然需要一些必要的安保措施。这些卫兵,就是专门负责保护皇帝;另外,卫兵们所产生的震慑的气势也能在一定程度突出皇帝的威严。
曹冲听完凉州参议官的陈述后,看向下面的几十名元老,不用曹冲开口询问,刘晔已是拱手道:
“启禀陛下,此参议官所说之事基本属实。据为臣半个月前得到的情报,凉州饥荒最重之地为武威治下酒泉,有饥民近十万;加之凉州其它受灾地区,总饥民数量应该已达二十万左右。”
曹冲听得微皱眉头,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
“不知凉州地区军粮存有多少?又有多少军马?可以拿出多少军粮赈灾?”
这些军事方面的情况,身为文官的刘晔并不是很关心,也就没有确切地了解,只得摇了摇头。
正在曹冲举棋不定之际,元老席中又有一人向曹冲拱手示礼,众视之,却是曹纯。
“启禀陛下,凉州军马约十五万,军粮约二百八十万。一次拿出一百万赈灾,余粮尚可足够一年消耗。”
说完,曹纯表情有些不自然地扭头看向殿外。
他身为曹氏亲族,自然是反对改革的顽固派。却在无法阻止改革的情况下,被曹冲指定为元老,此时又如改革所预期的那般,以元老身份为皇帝排忧解难。
这让曹纯心里不是滋味,但又不忍心看着曹冲拿捏不定主意而置之不理。
因此,才演了方才那一幕矛盾的画面。
曹冲听罢,心下了然,当即批准了参议官递交来的文。
参议官也为自己的这份地方提案能顺利通过而欣慰不已,一边向曹冲表达凉州百姓的谢意,一边叩拜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