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击部队就位……”
电台里传来了各部队准备就绪的报告声,岩永满意的点点头,到底是攻占过支那首都——南京的王牌部队,熊本师团的悍勇之风犹在……
第七章节
滚雷般沉闷的声音远远的从天边传来,尖利的呼啸声中,无数的导弹夹烟带火的从天而下,绵密的爆炸响成一片,大团大团的火焰如同喷发的火山一样喷涌而起。日本第6师团的进攻锋线瞬间便被笼罩在一片的硝烟烈火中。
数十架喷气战机嘶叫着低空高速掠过那片燃烧着火海,机翼下挂载的低阻航空炸弹摇曳而下,…轰…轰…轰…红黑色的火焰翻滚着而起,将那空气炙烤的滚烫,渐渐升腾而起的硝烟弥散着把惨淡的阳光遮蔽起来。
“防空戒备……”见到站立在高机动车上的岩永清四陆将还茫然傻楞着,一名正大声对着慌乱四奔的自卫官们喝斥着的参谋官连忙扑上去,奋力的把岩永拉下车来。
呼啸而下的航弹准确的落下,那辆车首飘扬着两星将旗的高机动车在爆炸腾开的火球中转眼被撕扯的粉碎,只剩下车体的残骸还在火光中剧烈的燃烧着。
岩永清四被爆炸的气浪抛出甚远,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火焰从他的背上舔嗜而过,笔挺的军礼服被火苗烧的破破烂烂,焦黑的后背在空气中散发着一股肉体烧焦了的味道。
黑压压的直升机群…咯…咯…啦…的从地平线处爬升而起,70毫米火箭弹漫天飞舞,反坦克导弹一枚接着一枚的点杀着地面上那些蠕动着的联军装甲战车。
几辆防空导弹车刚打开雷达,便被空中那些中国战斗轰炸机发射的反辐射导弹给炸的冒了烟。那些射击准备完毕了的火炮则更惨,他们甚至来不及转移,便被炸的烟火四起,而弹药的殉爆更是把围绕在炮位周围的自卫队员给吞没在火光之中。
数架为一组的武装直升机轮番从空中俯冲下来,机首30毫米机炮…嗵…嗵…嗵…的向着地面上扫射着,成片成片的日本自卫队员如同秋收的稻子一样被撂倒在地,被纷飞的钢铁给撕扯成横飞的血肉。
地面微微的震颤着,柴油发动机的尾气中,金属的铿锵声渐渐清晰可闻。一堆的炮弹呼啸着砸在了日本第6师团的攻击前出阵地上,那遮蔽在天边的硝烟中,一排99D式主战坦克远远的出现在城市的郊外。这些坚甲厚盾的中国坦克排着整齐的楔型队形向开始混乱的日军发起了冲击。
狼狈不堪的岩永清四在混乱中试图竭力的集结起自己已经开始溃散的部队,但很快他发现这种努力简直就是徒劳,远处那汹涌而来的中国军队显然并不是已经和自己在小城内拼杀多日的那支中国军队,因为和自己的第6师团一样伤亡惨重的中国守军根本没有反击的力量,精疲力竭的他们根本打不出如此气势恢弘的进攻。
三架亚绿色涂装的‘武直…10’攻击直升机几乎是机腹擦着楼顶掠过,两侧小翼下的火箭发射巢中70毫米火箭弹如雨样的倾泻下去,日军占据着的街区顿时的陷入袅绕的烟火中。
“援军,是援军来了”中国守军的阵地一阵的欢呼,苦战数日,付出了众多战友的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终于坚持到了援军到来的时候,悲与喜交织在一起,大概也只有浴血而生的人们方才有的心情。
突破北方运河防线后,第12集团军便高速南下,重装甲部队如同澎湃的洪水一样汹涌而入,所有中国军人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的增援小城内那些每时每刻都在付出自己的生命坚守阵地的战友。
成群的战斗轰炸机呼啸着从空中扑下来,空地导弹拉出一道道纠缠着的羽烟,不断的有日本自卫队的装甲战车在一团火光中被炸瘫。整个城市的南郊到处都散布着被击毁的日本战车,一道道的烟柱如同丧礼的穆纱一样垂悬在天地之间。
那隆隆的爆炸声是那吹响了的反击的号角,小城内那些挂伤带病的守军也加入到反击的浪潮之中,愤怒的火焰燃烧在每一个中国军人的心中。短短十余天,众多曾经战斗、生活在一起的战友却永远的失去了生命,这座并不很大的城市里洒满着中国军队的热血,他们用年轻的生命书写了共和国军人的那份忠诚与荣誉。
中国军队的首轮打击目标便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第6师团,和位于其左右两翼位置上的美国第25轻步兵师以及由美国第82空降师和日本第1空降旅团组成的第1空降部队相比,从第6师团的位置上打开联军对小城的包围显得更容易一些。
面对着中国军队的优势兵力和集密火力,伤亡惨重的第6师团很快的便溃败了,各战斗单位之间相互失去了联系,在中国人几乎一面倒的如同屠杀般的进攻面前,零星的抵抗很快的便被中国军队的钢铁洪流给淹没。
这个时候的岩永清四倒是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镇定,衣裳褴褛的他并没有选择尽快的撤离,而是提着他的那柄祖传的军刀,挺直着身板矗立在败退的溃军之中。
望远镜的视界中,数辆90式主战坦克对着如浪样涌来的中国战车发起了反冲锋。所有的中国战车几乎是同时开了火,99D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的长杆钨合金穿甲弹轻松的击穿90式的前主护甲,几辆反击的日本战车纷纷的在爆炸声中化做了火球。
配合着正面重装甲部队的攻击,中国军队那些轻盈的轮式步兵战车和快速的‘东风铁甲’高机动车也从坡两翼发动了攻击。
诸如92型105毫米6X6轮式坦克歼击车、WZ551A式轮式兵战车上所携带着的‘红箭’反坦克导弹,更是成了日本装甲战车的第三次噩梦,一些勇敢的发起攻击的坦克就被这些装载在轮式战车上的反坦克暗箭给斩首。
战车炮塔上的30毫米机关炮和12。7毫米口径机枪也喷吐着火蛇,对仓促撤退的步兵喷吐着收割生命的火蛇,偶尔的有一两枚‘MAT’反坦克导弹呼啸着把中国战车给炸成一团火球,但很快的直射而来的高爆弹会把这些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连同他们的射手一起炸上天。
显然愤怒的中国军队要彻底的把这支日本部队彻底的从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作战序列中彻底的抹去,155毫米大口径高爆杀伤榴弹带着那如同撕裂空气般的破帛声从天而降,徐徐的在进攻部队的面前铺上了一张钢铁与火焰的大毯,弹幕射击的掩护下,一辆辆战车几乎是跟着炸点向前发起冲击。
残肢断臂、碎烂的血肉在空中飞舞,一阵血雨腥风。一架架武装直升机喷吐着火蛇上下翻飞,钢铁一寸寸的耕犁着大地,硝烟翻滚,火光四射,战车的残骸,形形色色的尸首遍布在这修罗场上。
溃乱中的日本人发现,中国军队猛烈的炮火在他们后撤的面前炸出了一道火墙,一道由钢铁和烈焰筑就起的抢,任何一个血肉之躯触及到这道火墙便会尸骨无存,甚至是甲坚皮厚的装甲战车也会被炸的浓烟四起。
日本第6师团的自卫官们发现,他们已经掉入到一个巨大的陷阱之中,而这个陷阱竟然是中国人临时挖掘起来的,没有捕兽夹,没有致命的竹签,甚至也没有深挖的沟穴,这个巨大的陷阱只是用一张密集的火网和成群的装甲战车所构筑而成的。
中央突破、两翼包抄,中国军队恰到好处的为垂死的日本人生动的补上了一课现代装甲战。机动灵活的轮式战车从两翼张开巨大的钳子,牢牢的把猎物夹死,几近残忍的看着他们在徒劳的挣扎。中间的重装甲部队则好似一记重拳一样,狠狠的对着猎物猛的一下重击。
那钢铁的洪潮越来越近,反击的火力越来越是稀疏,零散的抵抗被从天砸落的飞弹给撕扯的粉碎,疾风暴雨横扫而过的中国军队几乎没有留给日本自卫队什么机会,合围并歼灭,这是最终的目的。
偶尔的有着一两枚‘MAT’反坦克导弹如同黯淡的流星一样胡乱的射出,立即的引来中国军队如同报复性的打击,呼啸而下的武装直升机毫不留情的把抵抗者连同附近的作战单位一同的炸的稀烂。
败了,而且败的很惨……日本陆上自卫队第6师团司令官岩永清四陆将无神的看着远处那轰鸣着越来越近的中国战车,突然的抽出了自己手中的军刀……
曳光弹的轨迹交织穿梭着,12。7毫米子弹残忍的撕裂着疯狂的冲过来的日本人的身体……
随着一枚呼啸落下的高爆炮弹…轰…的一声炸开,一团翻滚而起的火焰在升起的硝烟中肆虐着,陆上自卫队第6师团的旗帜燃烧着颓然折倒……
第八章节
日本陆上自卫队第6师团覆灭的消息在日本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反战人士和右翼分子在东京市区再一次发生激烈的冲突,以至于东京警视厅不得不动用大批的镇暴警力,使用橡皮子弹和催泪瓦斯才将骚乱弹压下去。
议会在一天之内,连续召开两次听政会,内阁官房长官以及防卫大臣分别代表内阁和防卫省就第6师团被歼灭,接受议员们的质询。执政的日本自民党被迫就此事向民众谢罪。在大多数的日本民众的眼中看来,战争的对错是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一个师团的全军覆没却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无论是在幕府时代,还是在昭和时代,那时候的日本军人都将战败视为最大的耻辱。败军之将只有通过切腹谢罪来洗刷那份战败的耻辱。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军占领下,西方意识逐渐的传入日本,改变着日本,但残存在思想深处的那种对于失败无法接受的思维还是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日本人。
第6师团的被歼带给日本人的不仅仅是惊谔,甚至还有愤怒,而这甚至远远的超过了半个月之前第3师团的覆灭带给民众的那种错谔。并不是说第3师团的被歼灭就能够为日本人所接受,而是因为有着‘熊本师团’之称的第6师团一直以来都是日本军队的精锐中的精锐。
作为明治维新后日本军队七大甲等师团之一的第6师团无论是在日中甲午战争,还是在日俄战争,从二战甚至到重建自卫队,一直都是日本武装力量的重点精锐部队,从装备到人员素质都可谓在自卫队中数上前列。
从派往中国大陆的那天起,装备精良的第6师团就被疯狂的日本民众寄于了无限的厚望,“让帝国的旭日旗再一次的飘扬在那庞大国家的土地上”,当战争爆发的那天,无数的日本人就希望能够实现这一梦想。
“自唐以来,资源匮乏的日本岛国就从没有放弃过征服中国大陆的念头,白江口之战,百济与日本联军为刘仁轨所率唐军水师大破,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以日本的惨败而宣告结束,自此从派遣遣唐使为先,日本开始了向中原王朝俯首称臣的历史。而后蒙元灭宋,完成统一中原的元帝国同时向日本国派出了庞大的远征舰队,然而台风频繁,数次远征皆为天灾所阻,后被日本人颂为‘神风’的台风拯救了这个岛国”
小城内一处野战掩体内,满面征尘的贺平大校望着空中那飘散的硝烟,若有所思的对着旁人讲着历史上的中日之战。
“随着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结束,明帝国开始了漫长的禁海期,一些中国的商人为了谋求商业利益而不顾中央政权的禁海令,游走于海外。这时间的日本也正处于三国诸侯割据时期,征战不断,国家动乱。一些日本浪人于是与那些被明帝国称为‘海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