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酝酿之时就征询了许多朝中重臣的主意,还得到李世民的首肯,在朝议时候,基本没遇到什么阻力,就通过了,在他所提的诸多建议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采纳并付诸实施后,王易都有一种错觉,是他在主导了大唐往哪个方向发展。
这些新政的施行让王易沾沾自喜,但其他一些新的政策推行却让他挺是郁闷、
差不多在新的一年春后,李世民不顾众臣的反对,下诏令荆州刺史荆王李元景等二十一王所任刺史,让他们的子孙世袭,同时委长孙无忌、李靖、房玄龄等十四人为各州刺史,也让他们的子孙世袭,在世袭令下发的同时,改封了这些官员的封爵。
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国公,李靖被改封为卫国公,房玄龄改封梁国公等。
这件被许多大臣反对的事被强力推行,让许多人感觉到的异常,差不多在同时,李世民推行的另外一件事让朝中许多大臣感觉惶惶。由吏部尚书高士廉,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中书侍郎岑文本撰的新《氏族志》成,这本新的《氏族志》重新划分了姓氏的尊贵,专以今朝品轶为高下,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降原先最尊贵的崔、卢、李、郑、王等诸族为第三。
此志一公布,朝中哗然,一些有世家大阀背景的大臣群起反对,也遭到了民间许多人,主要是崔、卢、郑、王等四大家族所分居之地士族的反对,不过李世民不听任何人的劝谏,一力推行此志。
李世民的一些举动让王易挺是不解,不过他到底有着后世人的心境,再加上熟知历史,知道无论什么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再英明的皇帝都会有做出让人无法理解事的时候,他们许多时候都是从皇权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天下百姓角度考虑问题的。
这些遭到许多大臣反对的大事王易没有表示任何意见。
他只提建议,劝谏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会惹怒皇帝的事,还是让魏征、萧瑀等不怕死的人去干吧!
王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被李世民采纳,那就是派遣一个使团前往吐蕃,以抚慰之名打探吐蕃国内情况,李世民在春天时候做出决定,派出了以鸿胪少卿冯德遐为使者的由数百人组成的抚慰团,前往吐蕃逻些城,慰祭在归国途中不幸身死的大论禄东赞。
这是一个双重身份的使团,使团的大部成员可以都是间谍身份,他们主要的任务是打探吐蕃的情况,有可能的话还在逻些城设立据点,随时打探吐蕃国内的动向,并传来长安来。
禄东赞当殿的威胁惹恼了李世民,也让李世民对吐蕃产生了警惕,这些年吐蕃对外扩张的势头确实非常强劲,边上的党项、白兰等诸羌都臣服于吐蕃,只有一些离大唐境不远的部落,因为主动向大唐示好,吐蕃人慑于大唐的兵威,才暂时没有对他们动手。
但暂时不动手不表明吐蕃人不会动手,被王易动,认可了吐蕃是我大唐非常强大敌人的李世民,也去做一些未雨绸缪的事,派出使团是一项,加固与吐蕃接壤地城池,令边军加强戒备是第二项,当然军备改革这可以是最重要的一项手段,大唐军力提高了,战斗力加强了,就不怕吐蕃人的入侵了,甚至可以先下手为强,在吐蕃人进攻前,将他们的军事力量消灭掉。
两仪殿的偏殿内,李世民正和长孙无忌、王易聊事。
当着长孙无忌的面,王易向李世民报告了许多他经手的事。
可喜可贺的事还是很多,李世民听了眉开眼笑,长孙无忌也是一副乐呵呵地神态。
王易看着乐呵呵地李世民道:“陛下,募兵制试行了一年多,所募集的兵员数量已经有十万左右,这十万军士都得到了正规的训练,在与其他军伍对练、演习过程中,他们的各方面表现也是非常不错,无论哪方面的表现,都不是以往以府兵组成为主军队可以比的,相信在真正的战争中,他们会有更好的表现!”现在的王易希望有一场战争,来检验这些年他和侯君集及其他人员所做事的成就,他更希望试验的对手是吐蕃人。
“唔!这些年军中所发生的变动,朕都看在眼里,朕也希望这些变动能让人有更多的惊喜,特别是战时,募兵所得新组建的军队能为我大唐取得更多的胜绩!”李世民抚着胡须笑的很无耻。
一旁的长孙无忌也颌首赞同,“陛下,臣觉得,其他那些曾参加过战事的军伍,在演练时候都不能与新组建的军队对抗,那在战时,这十万新组建的军队会表现出更强大的战斗力!一定会所向披靡,为陛下带来更多的惊喜的!”
“陛下,苏定方将军训练的特种作战军队也已经有了战斗力,不过要真正验证这支人马的战斗力,还需要在实战中!”苏定方所领的被冠以特种作战队的新军已经有三千人规模,他们在训练与友军的对抗中表现出让人吃惊的战斗力,在与新组建的新军模拟演练中,他们曾一夜徒步急行一百五十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对方的营地里,将拥有一万多人马的这支对手军队的主官制服,粮草“烧毁”,取得完胜。
当了“俘虏”的新军主将原本非常骄傲,但经此次演练后,自信心大受打击,人也有点变态了,命部下进一步加强训练,以免再遇到相似的情况。
“军备改革有了初步的成就,朕希望在下一次战事中,这些新军能有上佳的表现…”
第六十八章初步成就
第六十八章初步成就
第六十九章 吐蕃大军寇边
第六十九章吐蕃大军寇边
冯德遐所领的使团在秋末冬初时候回到长安。
随冯德遐一道去逻些城的,共计有两百七十五人,而随他回长安来的,只有七十五人,其他人员除一部分因意外不幸身亡外,大部人员都以各种方式在吐蕃国内潜伏下来,行刺探情报,必要时候的刺杀、破坏等方面的秘密间谍工作。
这些留在吐蕃境内的人能不能发挥作用,还是个未知数,包括提出这个建议的王易对此心里也没有底。毕竟现在这个时代,情报传递手段落后,这些人又不是严格训练出来的间谍特工,也没有现代化的特工武器,再加上吐蕃境内环境、气候又非常恶劣,即使这些人能打探到有用的情报,能不能传回来谁也不清楚,而主管他们的官员有新的命令,也不一定能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做出应对。
只不过王易在李世民问询他这些事的时候,还是充满了信心,有这么百来号人扔在吐蕃境内,到时肯定会发挥作用,很可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可都是军中非常出色的斥候呢。
趁此机会,王易也向李世民提议建立专门刺探情报,类似后世国安局或者美国中央情报局这样的机构,有专人负责,主持间谍人员的培训、管理、任务安排等事务,李世民听了表示赞同,但并没有当场接受,只是这建议他会好好考虑一下的。
冯德遐回来时候所报告的情况还是挺有用的,从这位鸿胪寺少卿所呈的报告中,让人解到很多东西,包括吐蕃境内的人文地貌,还有吐蕃武装力量的组成和基本战斗力也有一定了解,当然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吐蕃军队在禄东赞被刺杀后的异动。
冯德遐所报告的吐蕃军队的异动引起了李世民等人的注意。
在禄东赞被杀后,弃宗弄赞对军队进行了清洗,可以更进一步将吐蕃国内的军政大事掌控在自己的手上。全面掌握了吐蕃国内事务的弃宗弄赞,正在四处征召武士,并将征召来的武士集结在逻些城以东方向一带,很可能接下来会有大动作。
在细细问询了冯德遐及随团的其他官员关于吐蕃国内的情况及军队的动向后,李世民马上召集了一些重臣商议,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弃宗弄赞这番举动有可能是针对我大唐进行的布置,接下来,吐蕃很可能会以武力威胁我边关。
弃宗弄赞还让冯德遐带来了一封措辞比较强硬的信,弃宗弄赞在信中再次向李世民请婚,并要是李世民不同意的话,那太邈视他们了,吐蕃人不会接受这样的轻视和污辱的。
弃宗弄赞还在信中含蓄地提起了禄东赞被杀之事与大唐有直接的关系,很可能是大唐皇帝直接派人刺杀,或者指使其他人,借手其他力量做的,若大唐不为此道歉,吐蕃人不会忘记此仇的。
冯德遐在向李世民的当面报告中也提了一点,那就是弃宗弄赞非常恼火于李世民的拒婚,曾当着冯德遐的面发火,斥责大唐皇帝看轻他,尊贵的吐蕃赞普是不会忍受这样的污辱的。
看来弃宗弄赞对禄东赞的被刺虽然很恼火,但也庆幸身边少去了一位威胁他统治地位的贵族,从尔使得他可以掌控吐蕃国内的全部事务,当着冯德遐的面所讲及呈给李世民的信上,并没有一力指责大唐,只是以禄东赞被刺胁迫李世民同意许婚,将某一位公主下嫁于他。
在讨论此事时候,王易也道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弃宗弄赞这样做,可以非常肯定地,这位吐蕃赞普一再请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吐蕃在周围部落中的威望,以此威服周围的羊同、苏毗及诸羌。吐蕃内乱刚平,弃宗弄赞需要借助外力,树立他的威望,并为提高吐蕃的国威做出努力。
如今禄东赞身死,弃宗弄赞大权在握,踌躇满志的他更是期望借强盛的大唐进一步稳固他的统治,加强吐蕃的威望。若我大唐一再拒绝其请婚要求,弃宗弄赞很可能会以兵事相威胁,举大军犯我边关,以战事的胜利达到相同的目的,而他可以借攻我大唐机会,名正言顺地出兵占领居于大唐与吐蕃中间的那些部落和国,弃宗弄赞一些不寻常的举动已经明他是在为这个目的做准备了。
王易的分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大部的人都认为,当初禄东赞当殿的威胁不会是凭空的,在禄东赞出使前,吐蕃君臣间肯定有过密议,做出过若大唐不愿意许婚,吐蕃就以武力威胁的决定。
李世民听从了王易的建议,为应对吐蕃人的入侵做了许多准备,并马上回书一封,再次严拒了弃宗弄赞请婚的要求,称其没有一点诚意请婚,若要请婚让弃宗弄赞亲自来长安。
王易的所料不差,在第二年春天,吐蕃高原上的冰雪刚刚开始解冻之时,从逻些城送来了好几份情报,详细了陈述了吐蕃国内的异动,弃宗弄赞已经集结了近三十万大军,准备挥师东征,目标很可能是我大唐。
再迟一些时候,又有更详细的情报送来,弃宗弄赞将举全国之力,以被大唐数次拒婚,受到污辱为由,征讨我大唐,在后面这些情报送回来之时,弃宗弄赞已经快速征服了苏毗、多弥等部落,并勒令暂时被其征服的苏毗、多弥及诸羌仆从军,随其大军一道,征讨我大唐。
弃宗弄赞在向民众公布的征唐檄文中称,其手下的大论禄东赞来大唐朝贡回国的途中,被大唐军队杀害,大唐皇帝一再羞辱吐蕃赞普,为了堪比神灵般尊贵的吐蕃赞普不受人侮辱,为了给禄东赞报仇,吐蕃倾全军之力,举大军三十万人,讨伐大唐,誓要攻灭我大唐,马踏长安。
留在吐蕃境内的这些间谍人员,终于不出人意料地发挥了作用,提前将吐蕃人攻我边关的消息传回到长安来,可以让朝廷早几个月做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