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朱永兴算是摆正了认识,不奢望毕其功于一役,不奢望一记重拳便打垮满清,而是用其所长,不操切,不急躁,也不放松。
第四十二章北伐新策
既然放弃了毕全功于一役的耗费巨大的两栖作战,按照目前物资囤积的状况,明军便能开始发动北伐战役。而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登陆山东已经是北伐的序幕拉开。
粮草物资的囤积和供应是统筹全局的,这边省下来,便可以侧重另一边。而在辽东开辟战场,目前正是清军在辽东布防空虚的时候,可谓是个好时机。依靠着明军强大水师,自可以由岛入陆,或在朝鲜之助下在满清的所谓龙兴之地插上一刀。
初步计划很快便被制定出来,先是增兵山东,设立登辽总指挥部,统一指挥山东与辽东的作战事宜;其次是在山东扩军,做好以山东兵征战辽东的准备;最后则是集结荡朔军、灭朔军、征朔军,将克期于两淮展开攻势,沿运河北上,争取与山东战场联为一体。而从初步计划来看,与太祖朱元璋的北伐路线很相似。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这是朱元璋北伐的路线,先山东,后河南,再转山东直入京师。
从兵力上看,朱元璋是动员了大军二十五万进行北伐,在攻占山东沂州(现临沂)前几乎是没有分过兵。之后攻掠河南、直入京师,可谓是势如破竹,最后才是乘胜西进,占领了山西和陕西。
而明军现在的布署是处处压迫,从甘陕、河南、两淮,一直到山东,兵力似乎有所分散。但也造成了清军处处布防的局面,这与朱元璋北伐时元廷外援已绝是有些相似的。
现在,只要明军聚力于一个方向上达成了突破。便有使满清整个防线产生动摇的可能。比如现在的西南攻势,即将展开的两淮攻势,形成了一个钳形,不管哪边取得了成功,在长江中游与明军对峙的清军便有被旋师包围的危险。
当年的朱元璋北伐是沿运河向北,直接打到天津。现在明军也可以这么做。虽然运河被清军堵塞了多处,但并不是不能够重新疏通,并使其成为运输兵员、物资的航路。更有利的一点便是明军在山东已经有了稳固的基地,两淮清军处在可能被截断退路的危险之中。
显然,满清想用两淮之地换取胶东,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只不过,朱永兴早已视还未光复的地区为国土,根本没有什么“议和”的诚意。相反,他倒想借着满清有意放弃两淮而轻松光复这些地区。
“高皇帝光复江南。使蒙元丧失漕粮产地并断绝了漕运,被切断生命线的蒙元统治者再无力维持在北方的统治,很快便崩溃了。”朱永兴对北伐的信心不仅在于军力,“现在是同样的情形,漕粮既是京城满清皇皇室贵族、王公大臣的口粮来源,又是驻扎在北京一带八旗军队的给养来源。虽然短期内满清能靠库存,或者从民间搜刮来维持。但其无力再夺江南的这个事实,却已经是昭然若揭。也就是说。从稍长期看,满清败势已定。这必将会引起其政权内部文臣武将的离心离德。叶卿,国安部要先行一步,为大军北伐创造有利条件。”
“万岁所言极是。”国安部叶虎上前奏道:“据最近一个时期的情报显示,策反招降工作比以往更见成效。一些清廷官员虽在犹豫,却也不敢对我情报人员施以强硬。”
“离间,反间。要兼而用之。”朱永兴知道国安部的策反工作都是很谨慎的,不是多次试探以确定其心意者,是绝不会轻易摊牌的,但他还是多加了几句进行提点,“真真假假混杂。以造成满清的猜忌、杀戮,借敌之手以灭敌。要飞书遍投,示假以真,使得满清疑惧益甚,凛凛终日。”
“微臣谨遵圣谕。”叶虎恭谨答道:“因疑用疑,使其自相鱼肉,必不负万岁教诲。”
连番胜利能使人信心高涨,而疑心病却往往在环境恶劣,或者处于低谷时最为厉害。满清明显已经在走下坡路,对汉人的防范、猜忌之心只会更盛。先使其内部混乱离心,再以军威逼迫,降者如潮的出现也就大有可能。
在历史上,北方绿旗的战斗力要高于南方,在平定三藩之乱,以及与准噶尔等蒙古诸部叛乱时,他们逐渐取代八旗而成为满清所依靠的主要武力。
但现在的形势大不相同,相当数量的北方绿营在南方被消耗,满清的颓势难挽,而粮饷也会越来越短缺。维系北方绿营的军心士气的支柱已经严重不稳,策反招降便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朱永兴的圣谕有些多余,多年的情报工作使国安部有了很丰富的经验,而用间更是中国的古老兵法之一,叶虎又岂能不知?
但皇帝就是皇帝,话说出来,只要有那么点道理,就总会有人称颂“圣明”。朱永兴自然也知道这一点,虽不是得意忘形,却还是很受用。
现在召开的是一次军议,朱永兴并不喜欢用朝会来处理问题的方式。而这种人数较少,谈论较为随意的交代和讨论,却是他经常采取的。
兵部、国安部、户部的主要官员都列席会议,朱永兴觉得层级越少,执行得越为有力。什么刑部、吏部、监察部之类的,本不涉及到军事,又何必让那些不是很懂的官员来混杂视听呢?
而皇帝的名分已定,威权也已树立,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手段,能够在内部威胁朱永兴的因素几乎不存在。
叶虎,国安部尚书,下面却还有两个侍郎分权,一管对内,一管对外。
吴三桂,总参谋部主官,却只是谋划赞画,没有调兵用命之权。
易成,朱永兴的亲信之一,经过提点之后,愈发小心用命,与原来的郑家商业划清关系。
新政权的稳固已经相当明显,朱永兴完全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放权,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军事上。
北伐,趁热打铁才会来得更加容易。而且,当朱永兴放眼世界时,便会只把击败满清当成兴复华夏的第一步,便会觉得时间很紧,而急于结束这场战争,把精力集中于追赶世界潮流。
第四十三章保宁
保宁(现阆中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东靠巴中、仪陇,南连南部,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历来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在明末清初时,又是四川临时省会,长达十七年之久,是历代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北伐的策略转变,在两淮、山东、辽东将采取的军事进攻还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而西南这一路却已经是兵临城下,行将开战。
镇朔、讨朔两支明军沿嘉陵江北进,虽然兵力雄厚,却没有分兵他进。作战意图很明显,要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稳稳地拿下保宁,然后继续北上,形成与汉中清军相峙的局面,再分兵占领川北各地。
保宁,川北清军已经尽集于这个要地,其他地方人烟稀少,清军守之无义,明军也不急于占领。
面对着六七万明军的步步进逼,四川巡抚高明瞻一天三急奏,请求清廷给出指示,或是从西安派来援军,或是准许他后撤保存实力。
四川巡抚啊,高明瞻现在异常痛恨自己这个头衔。因为巡抚有守土之责,而四川只剩下保宁这一个立足点,若是无朝廷旨意便后撤,他的项上人头便是清廷要对外交代的替罪品。
“可有信使前来?”保宁官衙内,高明瞻紧皱着眉头,已经不知是第几遍询问了。
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高明瞻长长地叹了口气,心烦意乱地翻着几份军报。
虽然清廷派出了护军统领阿尔津率四千满汉八旗由西安赶到了保宁增援,高明瞻却并不认为这点兵马能抵挡住明军的进攻。还幸亏他从重庆比较完整地撤回了所有的部队,才勉强使保宁的总兵力接近了两万余人。可与明军比,数量上却相差太多。连其中的一个军的人数都不如。
清廷虽然有放弃川北,确保陕西的意图,但还在犹豫,还在举棋不定。就象想放弃两淮、收缩防线,却又不肯就这么无条件地拱手让出。而想尽量支撑,清廷还有一个考虑。那便是一个多月之后的秋收。
漕运、漕粮是不用指望了,而北方受到小冰河期的影响,粮食产量降低,却也不是颗粒无收。只要能多坚持一个多月,多守住一块地盘,清廷便会多搜刮一些粮食,便能在国战中多支撑些时日。
但议和并未使明军停止行动,而此时的进攻时机显然抓得很紧,土地、百姓。连带着地里就要收割的庄稼,清廷要断然放弃的决心便迟迟未下。犹豫、迟疑,还带着些许侥幸和幻想,清廷在逐渐丧失收缩战线的机会。
“大人——”心腹将领总兵王明德匆匆走了进来,挥退了幕僚,凑到高明瞻耳旁低声说道:“阿尔津要率部携带物资撤往葭萌关,正在准备车辆、马匹。”
高明瞻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头。无奈地说道:“其为满人,又是客军。可进可退。可我等,若无朝廷明旨便退,必死于法。”
王明德一副忿忿的表情,骂道:“他见明军势大便要逃跑,还要带走部分甘陕绿旗,却把咱们留在这里。全不顾咱们死活。”
高明瞻思索片刻,猜测着说道:“阿尔津驻兵葭萌关,倒也保障了我军突围入陕的一条通路。本抚估计他是这样想的:若贼围三阙一,我军守不住保宁,自会向葭萌关撤退;若贼四面围攻。我军没有退路,便惟有背城一战方可绝处逢生。如果是哪种情形,都难以威胁其所率八旗,或许贼人包围全城,会暴露其分兵把守的弱点,给其以突袭之机。就象当年伪王刘文秀攻打保宁时一样。”
历史上,还是抚南王的刘文秀在挥师攻入四川后,一路上所向无敌,战则必胜,直接攻到了保宁城下,并由此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在布署攻打保宁时,刘文秀把主力摆在保宁城北面,甚至抽调一部分军队“北塞葭萌关,东塞梁山关”,防止攻克保宁后清军突围窜入陕西。
也就是说,刘文秀所作的布置旨在全歼吴三桂、李国翰、李国英所部清军,并从而改变了三面据险,俯扼清军的态势,使自己的主力置于保宁城北敌守重镇、东、西背水的危境,在兵法上违背了“围师必缺”的原则。
这样的布置一来使清军没有了退路,惟有困兽犹斗、拼死一战;二来则使刘文秀统率的四五万人马兵分势弱,给清军造成了聚力于一点进行反突破的机会。而保宁之败也确实证明了刘文秀过于托大,以及作战部署的缺陷。
护军统领阿尔津显然也知道历史上的保宁之役,所作的应变倒也不无道理。他率军一部保证保宁清军的退路,并且能够形成犄角之势,以便内外夹击明军。这总比全军缩在保宁,被动防守要好。
但对于高明瞻等人来说,在心理上却难以接受阿尔津这种置他们于险地,能救则救,不能救则弃的态度。若是在清廷强势的时候,高明瞻等人可能会选择战死,或者自杀,以效忠朝廷;但现在,当清廷的颓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他们便多了一个选择,便在心里种下了反叛的毒草。
就如同甲申之乱时,北方的明朝官员和将领对崇祯和北京的朝廷失去了信心,在李自成挥师而来时,便纷纷放弃抵抗,降者如潮。现在的情形也差不多,越来越多的人会重新审视自己所要效忠的对象,重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