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常渊脸色一变,厉声喝道:“本神仙给你赐福,还不谢恩吗?”
李保和的眼睛睁的更大了,突然“扑通”跪倒在地,道:“大神,多谢大神,多谢大神。”
“起来。”朱常渊坐在位子上,喝了一口茶,道:“别跪了,我让你起来就起来。”
李保和起身,退到远处低着头,几乎不敢抬头看朱常渊。
朱常渊暗自好笑,道:“今日我赐你福音之事,切莫对外人道起。”
“是,小人,小人遵命。”
“嗯。”朱常渊招了招手,道:“你过来,我的存在也不要对外人说起,不然会有灾祸遗祸与你李家,若是按照本神的旨意行事,便会福泽深厚。”
“小人知道。”
朱常渊也不吝啬,从系统中兑换出来十本基础格斗技能书拍在李保和的脑后,瞬间将他培养成了一个万人敌的高手,又分别给他传授现代医学技能书,如:基础外科技能书、基础内科技能书、妇科技能书。
至于分类更细的如:脑科、神经科、骨科等却没有具体传授。
不是他吝啬,而是知道这货即便是全都学会也干不了这么多人的活,一个医院开张,仅仅靠一个李保和可不行。
“小人,小人。”李保和突然跪倒在地,道:“感谢大神赐予,小人无以为报,唯有肝脑涂地为大人效力。”
“嗯!”朱常渊点了点头,道:“你回到京师以后,在繁华路段购买一处大宅子,开辟医馆,树立各个科室。我随后自然会将各种仪器、药物、人员等配齐,初步估计三个月之内就可以开张。”
“对了,找人在医馆中开辟出一间地下室来,我有妙用。”
吩咐完了李保和,又送他三千两白银作为启动资金,才派遣他回到京城中筹备事宜。
李保和,是朱常渊教授的除了日月岛众人外的第一人,不论成败,都装载了他大片的期盼之心。
若是京城医馆果然开成功,那么,日后必将财源滚滚而来,仅凭一个医馆富可敌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朱常渊可是知道医院吸金是多么的强大。
关键是这玩意还不兴还价,多少身患绝症的达官贵人不是等着被宰。
送走了李保和,朱常渊心情大好,多日来的沉闷心情一扫而空。出门看了看冬日的骄阳,微微一笑,闭眼舒展身子,一股暖意油然从心头而生。
死了的人,请你们安眠;活着的人,将会生活的更好。
然后,襄阳府中包括襄阳、谷城、郧县在内的诸多小城市,都开始流传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投降罪过可免,抗拒鸡犬不留”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说的天花乱坠可是几乎没有人去关注朱常渊这次用的什么方法、如何平的匪患,不过大家都记住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结局。
他真的做到了,投降罪过可免,抗拒鸡犬不留。
不过是后半句。
这个故事,一半真一般假。
真的是最终这些土匪流寇全部被杀,真的是鸡犬不留。
假的就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提及道那些土匪,曾经也投降过。
朱常渊自然也在街头巷尾听到了这个故事,在听到了故事的那一瞬间,他就知道,有人在暗地里故意散播谣言,且歪曲事实。
肯定是李信。
不用想都知道,因为李信为了维护他朱常渊的名誉,把杀人的罪名都拦在了自己身上,朱常渊却被说成是一个对着土匪失声痛哭的真君子,大丈夫。
第20章就他了
第一伙山贼成功平定,人员伤亡可以忽略,但是影响巨大。
接下来,朱常渊着实轻松了一段时间,没事看看破虏练兵,或者与李信在一起讨论下天下大事,或者与熊大都督在一块吹吹牛,反正是没多久,冬天正式到来。
这段日子,李信也在命下人尽力搜索襄阳府内所有流匪山贼的情况。
不久,将整理好的资料呈到朱常渊面前,说道:“将军,这是襄阳城周边所有山贼的详细资料,一共有十四股。”
朱常渊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每股山贼在什么地方?领头的是谁?什么脾气?有多少人?势力排名如何?等等,都被李信搜罗的一清二楚。
而且,为了方便观看,李信还亲自都用大白话叙述了一遍。
卷目名录上共有十四波山贼,大小不一,朱常渊打眼扫了一遍,发现排在第五的画了个红叉叉,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早就被自己剿灭掉的罗志雄。
这货才排到第五?
朱常渊也是愕然,罗志雄虽然手下只有一千能战斗的兵力,可是跟着他混的人却不少,足足有三千,就这也仅仅在襄阳周边山贼排行榜上排在第五位。
“那岂不是说,这山贼排行榜上第一名第二名的人数更多?”朱常渊摇了摇头,这么多山贼加起来恐怕人数要有好几万吧。
怪不得李信之前说将所有的山贼收归麾下,足足可以割据荆湘之地,若是训练出数万人的精锐部队,割据荆湘简直是不在话下。
同时,想到这里,朱常渊也倒抽了一股凉气,仅仅一个襄阳地区就有这么多的流民土匪,那整个湖广地区有多少?川陕晋豫四省又有多少?整个大明帝国有多少?
不敢想象啊。
怪不得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每次打败仗以后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起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大军,原来在此啊。
天下饥寒,盗匪横行。看来这大明江山也真是到了尽头了。
“是的,将军!”李信从旁边凑上来,用手指了指排在第一位的盗匪说道:“比如这排名第一的孙猴子,号称齐天大圣。其手下山贼有万人,占据一县之地,官兵竟然都无可奈何!”
朱常渊听李信这么一说,不禁往目录上看去。
原来这排名第一的山贼头目原名叫做孙小凤,自称“齐天大圣孙悟空”。外界都称其为孙猴子,手下有万余人,占据襄阳城西面三百里外地一处山间小县城:房县。
房县,故称房州,藏身于大巴山中,是山中一处峡谷小盆地,盆地面积极小,只有十来平方公里,四周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非但不是什么易守难攻之地。却是个易攻难守之地。
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孙猴子占据房县,一旦大批的官兵驻扎进来,他大可以率领山贼分散进入四周的山脉中。如此一来官兵无可奈何,早晚要撤出去。
很简单,因为房县周围百里都是连绵大山,根本没有补给可用,要是从襄阳城运送粮食物资过来,太浪费精力。
当然了。若是官府派遣小股的官兵进入,那孙猴子就不会走了,而是留下来拼死作战,然后将官兵吞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别忘了,这货手下足足有一万人。
有人要问,不是房县没有物资存粮么,为什么能养活孙小凤手下的这万余人部队。
答案是能,因为孙小凤的这些手下,并不是专业的士兵。大多是附近山旮旯里面的村民,粮食本来就深藏在大山之中,自给自足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这孙猴子在房县可谓根深蒂固,已经在此占领七八年有余了。
“房县,古代时候便是房州,地理环境极其艰险,是古代的流放之地。”李信轻声漫语的淡然说道:“《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及其家族万人被流放与房陵、秦太后的面首嫪毐及其家族四千余人同样被流放在了房陵。房陵,就是现在的房县。”
看了看朱常渊的脸色,怕他还不懂房县这个大坑是个难啃的骨头,又道:“汉代以来,汉武帝流放济川王刘明、清河王刘年及刘勃于房州,隋文帝的废太子杨勇也被流放房州,还有,唐中宗李显,被流放房州十四年,还有唐天子的儿子李忠。。。”
“李公子想说什么?”朱常渊抬眼看了一眼,道:“请直说吧。”
“是,将军。”李信深深的吸了两口气,说道:“将军这第二次剿匪,最好不要拿孙小凤开刀,一则那里地处太过偏远,二则他在房县根深蒂固,我们绝对没有半点胜算。”
还有一句话李信没说,那就是:就你手上这一千人,即便长途跋涉到了房县,也会被孙小凤吃的骨头都不剩。
“房县的城池高大么?”朱常渊问道。
“房县城池败坏已久,若能兵临城下,并无攻城之忧。”
“房县县城地势如何?”朱常渊又问道。
李信显然是做过了一翻详细的调查,说道:“房县虽然地处深山中,周边群山连绵,然其县城十里方圆却地势平坦,并无险可守,尽是良田。”
“嗯”朱常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直直的看着排名第一的孙小凤。
李信心中陡然一跳,暗道老大不会是对着房县动心了吧,连忙说道:“将军,房县之地有孙小凤万人盘踞,且苦心经营多年,万万不可轻易进攻。”
“还有,我估摸着即便咱们的杀鸡儆猴之计行之有效,能够威慑震服周边所有的盗匪,却不能对孙小凤有半分效果。”
“为何?”朱常渊问道。
“因为他不怕。”李信直言不讳:“你去的人多他就跑,去的人少根本没用,所以他并不怕咱们。再者,之前无论左良玉、张献忠、甚至是熊文灿,都对这块肉动过心,然则,竟无人染指其上,由此可知房县难克也!”
人多他就分散往山里跑,房县物资补给都难以为继,所以去太多人围剿不好,而且,老子手上并没有太多人好么?
不过?人少了就一定打不过他么?
不一定!
朱常渊摇了摇头,眼中精光流露,看着李信说道:“若我一纸降书派人去招降这孙小凤孙猴子,他会出来投降吗?”
李信摇了摇头,“绝无可能。”又道:“即便将军威名震天下,然则也无可奈何。即便咱们手上人多,搜尽房县周边山脉,十万人马也要辗转半年,还不一定就能根除。”
“且即便率十万人马平定了房县,绞杀孙猴子,一旦大军撤出,自然还会有张猴子李猴子跃然而出。”李信将话说的很肯定,意思也很明显:你朱常渊别去打这房县的注意了。
“若是我仅仅派遣数百人平定房县,抓住孙猴子,屠戮山贼,结果又会如何?”朱常渊冷眼问道。
“不可能。”李信没有回答朱常渊的问题,而是首先否定了他的想法,百人平定房县,这不可能,即便你派一千人过去,孙猴子照样将你吃的渣渣都不剩。
“我问结果会如何?”朱常渊目色凌厉的继续问道。
“呃。”李信吸了一口气,道:“若是将军果真凭借数百人平定房县,绞杀孙猴子及其党羽,那么剩余的一十二家山贼根本再不用将军出马,一纸招降书就可定襄阳之患。”
“那好!”
朱常渊一拍桌子,拿出一支毛笔在第一名孙小凤的名字上画了个大大的圈子,说道:“就他了,本将军的第二把火,就烧烧这孙猴子的屁股。”
“将军不可啊。”李信听完大惊,说道:“将军呐,不可!万万不可。”
“将军不了解房县,这绝非上上之选。”
朱常渊丝毫不为所动,抬脚出了大帐,看着外面明媚的阳光,呵呵一笑,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房县么,不就是一伙小小的山贼么?
万余人又如何?古代有句话说的好:虽千万人吾往矣!
“将军,将军!”李信几乎是扯着朱常渊的衣角出来,满面愁容的说道:“将军呐,万万使不得。李信自知将军打仗神勇无双,四百人就可以抵挡皇太极十三万,但是此时不同彼时。”
“李公子不用劝说,本将主意已定。”
“将军啊。”李信犹自不死心,跪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