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浪郡的治所乐浪城内,公孙度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暂缓对单单大岭以东秽貊族的征伐,而节省下来的粮食,则通过水师运往青州北海,支援孔融和田楷。
  襄平方面对于公孙度的做法表示理解,并没有逼着他一定要把粮食送到刘和实际控制的地盘内。公孙度这边向青州多提供一些粮食支援,刘和就可以少向青州提供一些,然后把节省下来的粮食投入到其他各州。公孙度之所以这么做,或许也是想要缓和一下他与刘和的关系,只要刘和不急着派兵前往乐浪讨伐于他,这些粮食也算是没有白送出来。
  晋阳城内,当留守的高干得知刘和向受灾各地派粮之后,冷笑着对手下说道:“刘世仁还真以为自己是大善人了,既然他想沽名钓誉、收买人心,那我们就把并州本地的饥民,还有从关中逃难过来的饥民,全都赶到冀州和幽州去,我看他最后怎么收场!”
  兖州昌邑,曹操在得知刘和正在黄河以北大量安置各地的饥民之后,急忙给自己控制下的各郡县下令,要求当地的官员效仿北方的做法,打开粮仓赈济灾民,防止兖州和豫州的百姓向北迁移。
  “刘和这次真是下了血本,居然一口气拿出了数百万石粮食赈灾,看样子他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有什么军事行动,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机会,巩固城池,操练兵马!”曹操对手下如是说。
  徐州郯城,卢植将本州第一富户糜竺兄弟招进府中,与他们商议说道:“这次徐州受灾的地方也不在少数,州里几处常平仓已经告急,你们糜家作为徐州首富,理应在危难之时站出来为本州百姓做一些事情。千万不可因为吝啬一些钱粮,反倒冷了徐州百姓对你糜家的心!”
  糜竺向卢植保证说道:“州牧大人放心,我兄弟两个也不是吝啬之人,值此危难关头,断然不会做那些囤积居奇的勾当,更不会趁机吞并百姓的土地。吾与族人已经商议过了,这次将拿出族中一半粮食赈济灾民,另外一半粮食也是以平价售卖给百姓,绝不赚一文昧心钱。”
  糜芳也拍着胸脯向卢植保证说道:“卢大人且放心,这次为了应对大灾荒,我们糜家特意从幽州购买了上百万石粮食,如今已经全部走海路运抵郁洲山,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大批的粮食便从陆路和水路一起运进来!”
  卢植对二人的表现还算满意,于是安抚说道:“凡事都是有失才有得,老夫在徐州也有数年,等到这次大灾过后,或许就要去洛阳了,你们此时拿出粮食来救济本州百姓,日后自然有人拥戴你们糜家主政徐州。”
  邺城将军府内,每天都有大量的消息来往传递,刘和稳坐中军帐,从容处理各项事务,显得忙而不乱。对于各地接到命令之后的反应,刘和还是比较满意的,从目前反馈回来的情况来看,饥民正在一批一批地接受救济并且转移,除了距离实在遥远的地方暂时无法将粮食运输到位,其他受灾严重的地方已经见不到人吃人的惨剧。
  主抓对外舆情宣传的徐邈,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组织了一群笔杆子每天为刘和摇旗呐喊,歌功颂德,为了给刘和造势,徐邈还亲自撰写编演了几出“样板戏”,派人下乡演出,引起了巨大反响,效果似乎很不错。
  刘和默认了徐邈的这些动作,出于政治宣传的目的,他还替徐邈出了一个主意,趁此机会把大汉第一份报纸捣鼓了出来。(未完待续。。)


 第四七七章 大汉时报

  很早以前,刘和就在琢磨着开办报纸,但因为受到时机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一直没有动手。这次大灾荒降临,虽然对大汉的经济和民生造成了很大伤害,但因为人口流动剧烈,人心惶惶不安,正好可以把报纸这种控制舆情、引导民心的大杀器祭出来。
  徐邈按照刘和的指导,从蓟城工坊内抽调一批手艺精湛的木匠、雕工和染匠,又从幽燕书馆和燕京大学内鼓动了一群接受过新学教育的士子作为报馆的编辑和写手,然后在邺城拉开架子,堂而皇之地挂起一块《大汉时报》的牌子,不久之后第一份样报便出现在了刘和的案头。
  刘和拿着样报认真浏览一遍,发现徐邈基本领会了自己的意图,但还是有一些偏差走样的地方,于是对徐邈说道:“景山,这份样报基本上是按照我的意思去办了,不过还是有一些不足,需要抓紧时间调整。”
  徐邈追随刘和多年,深受刘和的影响和感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酗酒卖醉、放纵不羁的青年,他向来是以刘和的意志为意志,所以对刘和稍显不满意的态度并不觉得如何忐忑和惶恐,而是谦虚地说道:“还请公子明示。”
  刘和仔细回忆前世各种报纸的创办模式和思路,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体会,对徐邈说道:“我们创办大汉时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和引导舆情,对于开启民智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利用报纸的迅速及时传播,把我提出来的简化字和标点符号也灌输给民众呢?另外,这份报纸在保证足够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的同时,是否也能尽量生动贴近一些,不要弄得只有那些饱读诗书的士人才能看懂,也要考虑到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的接受能力?”
  徐邈顺着刘和的思路往下考虑,沉吟片刻之后说道:“公子想要借助报纸传播简化字和标点的做法属下理解,只是普通百姓当中能够识字的人本来就很少。如果雕刻母版时采用了简体字,只怕到时候能够看懂的人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这样岂不是会影响了报纸的主要作用?”
  “你这个说法也没错,不过标点符号的使用其实并不影响阅读,就算是从未见过的人,也能很快从符号前后的语句推测出某个位置处的标点是什么用途来,所以在报纸上使用标点符号问题不大。现在看来。还是简体字的推广有些麻烦。”
  一直不曾开口的田畴建议说道:“公子,在报纸上面推广简体字是否可以分步骤来实施。比如一开始的时候。先在一些词组和容易理解的语句之中掺杂一些简体字,就算读报的人此前没有见过这样的字,却能通过前后联想推测出这个字的意思,等过一段时间报纸的发行量上来之后,读报的人渐渐认识和适应了一些简体字,再逐渐化繁为简,这样就可以顺利推行开来。”
  已经完全习惯了简体字和标点符号的郭嘉,此时也忍不住插话进来:“以我之见,不仅要推广标点符号和简体字。最好连字体版式也从竖排改为横排,反正报纸是新生事物,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读报的人通过报纸接受一样新变化也是接受,接受两样、三样变化也是接受,从心情感受上而言,无非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反正我们怎么弄,读报的人就得随我们的心意去读,除非天下还有别的势力可以出钱另办一份报纸!”
  此时的纸张造价十分昂贵,如果不是家境相当富裕的人家,根本就用不起,加之刘和又把自己麾下造纸工匠经过多年研究革新出来的造纸术当做核心机密。连带油墨的研制,分拆雕版刻印技术等也属于密不外传,所以除了他有实力较大数量地印制报纸,别的势力根本就是望不可及。
  刘和觉得郭嘉的主张和田畴的建议都有可取之处,于是全部采纳,然后他又询问大家说道:“我还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那就是随着报纸的推行。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笔吏为报纸提供文稿和消息,是不是趁此机会开办一个新的行会?”
  “公子的意思,是把这些为报纸提供文稿和消息的人组织起来,加入一个行会里面?”
  “嗯,便是如此,不仅要给这个行会制定行业规矩,还要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扶持他们发展壮大。我看这样吧,这些为报纸提供文稿和消息的文笔书吏,今后就叫做记者,而这个由众多记者参加的行会,就叫做新闻协会,你们觉得如何?”
  几人见刘和已经定了调,心里虽然对“记者”和“新闻协会”这两个生造的词句有些不以为然,却也没有反对。这些年众人跟随在刘和身边,已经习惯了刘和时不时从口中冒出一些令人费解的词组语句,而且有些刘和“生造”出来的词句初始听着觉得怪异,但习惯之后就会发觉表述的十分准确贴切,如果换成别的词语和句子,根本无法生动传神地表达原本的意思。
  比如,刘和在总结军事方面的词句时,便提出了“战略”、“战法”、“战术”和“战争”、“战役”、“战斗”等词组,虽然每个词组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明确的指向性,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都觉得不够完整和准确。
  这次商议过后不久,《大汉时报》首刊终于面世,共计刊印了五千五百份。为了确保各地军民尽早看到这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纸,刘和动用了军驿传递报纸,光是从邺城奔赴各地的快马就派出了上百匹之多。
  最先收到报纸的是驻守壶关的部队,因为刘和在军队中大力推行识字运动,所以振威营中层以上将领基本上都能顺利阅读这份报纸。
  太史慈看完报纸之后,立即对麾下部队下令,要求在队一级单位中必须指定一至两人作为读报员,每次新的报纸送达之后,便由读报员负责将报纸上的内容给全队官兵进行宣读讲解。因为军中的识字运动是自上而下,所以到了队这一级单位时,往往都是队率和什长这样的头目识字,因此读报员实际上还是由底层军官或者士兵头目担任。
  太史慈虽然不插手政事。但看他下达的这道命令,分明是认识到了报纸对于统一全军官兵思想认识的重要性。
  驻守壶关和天井关的振威营官兵,很快按照主将太史慈的命令阅读过了《大汉时报》首刊中登载的内容,一些困扰官兵的思想疙瘩也得到了答案。
  “鲍二蛋,现在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拿出这么多的粮食来救济并州饥民了吧?骠骑大将军都亲自在报纸上写文章了,他说今日多救济一个灾民,我大汉明日便多一份复兴的希望!”
  “李疤瘌。少跟老子掉书袋!咱们同一日提的什长,一起进的识字班。你认的字还没有老子多呢!什么叫‘我大汉’?那是骠骑将军的称呼,到你这的时候该说‘咱们大汉’,思想教育课白上了!”
  正当振威营某个小队内两名什长围绕报纸扯淡时,他们的顶头上司,也就是队率跑过来大声呵斥道:“鲍二蛋、李疤瘌,现在有一份光荣的任务要交给你俩!你们不是在比谁识字多么,从明日开始,轮流拿着报纸前往难民营内读报,每人半天。不得有误!”
  军令如山,两个倒霉蛋不敢违抗,赶紧接过队率手中的报纸,出了关门,快步向不远处的难民营内走去。
  蓟城州牧府中,刘惠拿着两尺见方的报纸,越看越是欢喜。
  “好。好哇!公子终于把报纸推出来了,这个时机把握的真是炉火纯青,恰到好处!”
  “州牧大人,这报纸的印量有限,只能送到乡里,无法到村。属下以为可以给各郡县下达政令,命其进行原文誊抄,然后送到各村落中去,这样幽州境内每一个村子都能明白骠骑将军的想法和用意。”
  “嗯,你这主意甚好,不仅要把报纸传达到各地乡村,而且还要在各村专门修建张贴报纸的宣传栏。指定会识字的村民作为读报员,保证上至花甲老人,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