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又是一桩灭门惨案?”吕季同难以置信地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道:“吕兄,让众人挖土之时,多加留意,切勿伤到那些骨骼。”
吕季同闻言,知道事态之严重,点了点头之后,便带着众人继续挖了起来。
小半天时间过去,后院之中被挖出了三个大坑。
而后院之中的空地上,则放着几尊枯骨。
李沧海带着棉布手套,仔细地将枯骨按照人体骨骼一一排列,竟出现了三具不同程度折损的骸骨。
“公子,我们挖遍了后院,只找到了这三具骸骨。”吕季同走了过来,将锄头放下后,说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让吕季同拿起纸笔充当文书,记录起了尸体情况。
“第一具骸骨,身高五尺二寸,耻骨阔宽,可以断定是名女子。死因,胫骨后折损……。”李沧海仔细检查着第一具尸体的脖颈,又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模拟了片刻,道:“此人应该是被吊死。”
吕季同便记录验尸表格,便不解地道:“公子,这尸体已经化为枯骨,您如何确定此人是女子,且是被吊死的?”
李沧海指着尸体的盆骨道:“要辨别枯骨性别,最好的方法便是从耻骨辨别。男子的耻骨狭窄,女子则较宽。而她的死因,则是脖颈处的胫骨出现断裂,人被吊起来之后,脖子会往下,胫骨便会折断,从而造成这种伤痕。”
吕季同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
李沧海接着检查起第二具尸体,他仔细查看了一遍,说道:“第二具骸骨,身高六尺五寸,是一名男子。死因不明,身上多处骨折,似乎是从高空摔死……。”
说到这里,李沧海心中忽然闪过一丝异样的感觉。
“公子,您怎么了?”吕季同见他兀自发愣,不解地问道。
“噢,没什么。”李沧海回过神来,闭上眼睛缓了缓神,接着道:“接着来看第三具尸骸吧。这第三具尸骸,身高三尺……牙齿有脱落……嗯?是个女童?”
“女童?”吕季同愣了下。
李沧海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他仔细地检查着骸骨,在骸骨的脖颈处一块胫骨上,发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公子,这女童又是因何而死?”吕季同问道。
李沧海语气冰冷,眼中燃烧着怒火,冷冷地道:“颈部骸骨有伤,是被利器割喉致死。”
吕季同闻言,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谁会用如此残忍的手法,对付一名孩童?”吕季同难以置信地道。
李沧海看着三具骸骨,脸色变得越发凝重。
而就在这时,假老道带着刘洋等人赶了过来。
李沧海带人在袁家荒宅挖出骸骨之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扶风镇。
“李公子,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袁家故宅会有如此之多的骸骨?”刘洋看到那些骸骨,脸上尽是惊疑之色。
李沧海摘下棉布手套,沉声道:“如若我所猜不错,这几具尸骸应该就是袁家之人。”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刘洋颤巍巍地走了过去,惊叫起来。
“老丈,当年袁家共有几人?”李沧海问道。
刘洋愣了下,说道:“子梅兄遣散家仆之后,便剩下他与儿子儿媳以及一名孙女……。”
说到这里,刘洋忽然想到了什么,他忙低头看了看三具尸骸,只觉得眼前一片眩晕,险些晕了过去。
这三具尸骸,不正是袁子梅的一家人么?
“怎么……会这样?究竟是哪个天杀的害死了子梅兄一家啊!”刘洋眼角湿润,颤巍巍地哭了起来。
“无量天尊,难怪此处戾气如此之盛,没想到竟是灭门惨案。”假老道诵声道情,摇头叹息道。
李沧海却没工夫理会假老道,对刘洋道:“老丈,当年你找到袁子梅的尸骨,不知将其安葬在了何处?”
“就在镇外林子中。”刘洋擦着眼泪说道。
李沧海让人留下看守尸骨之后,便带着吕季同朝着镇外林中而去。
第七百五十二章模仿杀人
扶风镇外有一片茂盛的林子,而袁子梅的坟墓则埋在林中一处较为宽阔之地。
李沧海带着吕季同等人找到坟墓之后,便立即开挖。
打开棺材,里面果然躺着一具尸骨。
李沧海仔细检查了袁子梅的尸骨,发现袁子梅头骨有碎裂迹象,似乎受到重物猛击造成。
“公子,看来这又是一桩陈年旧案,您真的打算继续破解此案?”吕季同看着棺材中的骸骨问道。
李沧海没有回答他,而是让他将骸骨运回镇中,随后自己便回到了镇子。
袁家被灭门之事,很快传遍了整个镇子,这让镇上居民人心惶惶,担心袁家冤魂会寻人索命。
假老道让人备好朱砂黄纸,然后赶走众人,独自一人在袁家荒宅做法超度亡魂。
李沧海回到镇子,先是找刘洋询问了一些有关袁子梅的情况,直到天黑之际才回到了客栈。
回到客栈,狄晴和李钰两人便立即冲进了他的房间。
“沧海,听闻你又发现了一桩灭门惨案?”狄晴惊讶地问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随即将事情经过对两人说了一遍。
两人听完之后,纷纷陷入沉默。
“对于袁家之事,你们有何看法?”李沧海问道。
李钰沉思片刻,说道:“依先生所说,袁家之人皆是死于非命,可以确定此乃谋杀。不过,他们都已经死去多年,凶手恐怕早已不在扶风镇,你要如何寻找凶手?”
狄晴也点头道:“是啊,听你之说,凶手很有可能就是袁子梅前往长安时遇到之人,那人不知何故杀了袁子梅,怕是早已逃之夭夭,又岂会留在这里?”
李沧海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说道:“咱们先来做个假设,假设凶手真的是袁子梅在长安所遇到之人,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何要杀袁子梅?”
“会不会袁子梅得罪了凶手?”李钰想了想说道。
“这是其中一种假设,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原因?”李沧海问道。
“其他原因?若不是仇杀,又岂会用如此凶残的手段?”狄晴以手撑着下巴,眨巴着眼睛问道。
李沧海放下茶盏,沉吟道:“除此了仇杀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凶手之所以行凶杀人,是为了从袁子梅那里得到些什么。”
“此话怎讲?”李钰问道。
李沧海道:“袁子梅是袁天罡之后,而袁天罡又是名满天下的相师,其著作在方士一门可以说是至宝。袁天罡相术无双,而自其归隐之后‘风鉴’之术便自世间消失。袁子梅当年前往长安,怕是使用了‘风鉴’之术,是以引起了他人觊觎。这才导致杀身灭门之祸。”
听完之后,李钰点头道:“这倒是种可能。但无论如何,凶手都不可能在扶风镇待下去吧?”
李沧海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道:“凶手确实没理由继续在这里待下去,袁家灭门只怕会成为一桩悬案。”
几人同时陷入了沉默。
可能是觉得气氛有些压抑,狄晴便拿起验尸表格看了起来。
“杀害袁子梅一家的凶手,手段未免太过残忍了一些。利刃割喉、摔死、吊死还有头部被钝器所击……。”
李沧海手中把玩着杯子,听到狄晴所说,忽然脑海之中闪过一道晴天霹雳!
“难怪我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李沧海猛地站了起来,脸色凝重地道。
两人被李沧海的举动吓了一跳,狄晴惊讶地道:“沧海,你想到什么了?”
李沧海平复了一下心情,沉声说道:“你们不觉得袁家众人之死,有些熟悉吗?”
李钰和狄晴两人茫然的对望了一眼,纷纷摇头。
李沧海解释道:“你们还记得灯笼陈的死因吗?”
李钰点头道:“自然记得,灯笼陈是从高处摔死。”
“不错,灯笼陈是被摔死。而袁家也有一人被摔死,你们不觉得这太过相似了吗?”李沧海问道。
“这或许只是巧合,说明不了什么啊?”狄晴歪着脑袋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严肃地道:“若是灯笼陈之死是巧合,那钱蔺是被利刃割喉身亡,而袁家女童亦是如此,这该如何解释?”
经李沧海一提,两人顿时也觉得有些奇怪。
“还有,龙神庙内夏至被石像砸碎脑袋,与袁子梅之死又何其相似?”李沧海踱步沉吟道。
“先生,你是在怀疑,多年前袁家灭门一案与近来发生的命案是同一凶手?”李钰吃惊地道。
“如此相似的手法,绝非是巧合。依我之经验推测,这若不是模仿杀人,便是同一凶手所为。”李沧海说道。
“何谓模仿杀人?”李钰问道。
“模仿杀人,就是凶手模仿其他命案的作案手法。例如,之前有桩命案,被害人被割去了脑袋,那么模仿者便会以同样的手法,割去想要铲除之人的脑袋。”李沧海解释道。
李钰眨了眨眼睛,沉吟道:“如此说来,近来命案也是模仿杀人了?”
“我想,应该是的。凶手有着很重的模仿痕迹,若是近来命案的凶手与袁家灭门的凶手乃是同一人,他隐匿了这般之久,断无可能再用这种方式引起他人注意。”李沧海沉思道。
狄晴歪着脑袋道:“沧海,我有一点不解。既然这是模仿杀人,可并没有人被吊死啊?”
狄晴的话,让李沧海如遭雷击,他忽然失声叫道:“不好!可能还会有一名受害者!”
两人见李沧海神色凝重,不禁有些诧异。
“沧海,你怎知还有一名受害者?”狄晴不解地问道。
“凶手既然模仿袁家灭门之案行凶,想必一定是要将四种手法全部实施。而今,四种死法已有其三,凶手一定会继续作案!”李沧海凝重地道。
“可是,凶手不是被你抓到了吗?罗甫现在被关押,还有谁会行凶?”狄晴问道。
李沧海闻言,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阵阵敲门声。
“大人,下官有要事求见!”
听到周昌急促的声音,李沧海忙走过去将房门打了开来。
第七百五十三章认罪自杀
“周大人何故惊慌?”李沧海问道。
“大人,不,不好了!罗甫自杀了!”
……
义庄柴房之中,罗甫高挂于房梁之上,尸体早已冰凉。
李沧海命人将罗甫尸体放下,而后检查起了尸体。
罗甫身上并无其他伤痕,致命死因便是脖颈处的勒痕。
勒死罗甫的是一根麻绳,乃是柴房之中用来捆绑木柴之用,甚是结实。
这种麻绳柴房之中还有几根,并无甚特殊之处。
李沧海放下麻绳,忽然看到罗甫胸前似乎藏着什么,李沧海伸手过去,从他胸前掏出了一块布条。
布条叠成几层,上面隐隐约约有黑色的字迹,李沧海展开布条,果然看到布条上以黑炭写着许多字迹。
“大人,这布条上写的都是些什么?”周昌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沧海皱了皱眉,将布条递给周昌道:“这是罗甫的遗言,也可以说是认罪书。他承认杀了灯笼陈以及钱躏还有夏至,杀死灯笼陈是因两人有过节,而杀死钱躏则是因为他与钱躏小妾偷情,被钱躏发现,钱躏扬言要他身败名裂,才让他出手行凶。而杀死夏至,则是为了杀人灭口。直到罪行败露,自知罪孽深重,便畏罪自杀。”
“没想到凶手竟然真的是他!如今他畏罪自杀,也算是报应不爽了。”周昌叹了口气说道。
李沧海没有说话,而是在柴房之中看了起来。
这柴房不大,除了一扇门外,就只有东墙上一个狭小的气窗,寻常人根本难以出入。
李沧海走出柴房,找到两名衙役,仔细询问了起来。
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