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沧海冷冷地道:“别以为本帅下令不许滥杀无辜,就认定本帅是心慈手软之人!我大唐将领在百济王城受辱而死,即便是屠了你全城,也是你们咎由自取!不过我大唐乃天朝上国,向来以仁义治国,本帅也是个恩怨分明之人,本帅只要百济王偿命,对于其他人,本帅可以既往不咎!”
说到这里,李沧海冷冷地扫过群臣,哼道:“这满城百姓的性命,就看你们如何抉择了!”
在群臣眼中,如今的李沧海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魔鬼。
他率领魔军从天而降,用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将百济国轻而易举的攻陷。
而今,这王城又落在他的手中,他若是真的屠城,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
一股深深的恐惧,弥漫在所有百济臣子的心里。
而李沧海那种居高临下,所散发出的浓浓杀意,更让众人惊恐不已。
“将军啊!和东瀛联军攻打新罗,全是百济王执意而为,我等也曾极力劝谏,但并没有任何作用。这与我等无关,与满城百姓也无关啊!”群臣之中,一名老臣颤抖着身子,大声疾呼。
“是啊,将军!这都是百济王和大将军裴勇胜所为,我等也无可奈何啊!宰辅大人,您就快对将军说了吧!”
“宰辅大人,百济王野心勃勃,为了一己私欲而妄造战事,民间早已怨声载道,似这等王上,我们还尊他做甚?”
越来越多的臣子,纷纷对着百济王指责了起来。
那宰辅老臣脸色难看,似乎陷入了犹豫之中。
李沧海看了他一眼,冷冷地道:“你可要想清楚了,究竟是你们那个弃城而逃的百济王重要,还是这满城百姓的性命重要?”
那宰辅老臣闻言,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起来。
过了片刻,他才叹了口气,用苍老的声音道:“王上他……前往北鄙小城而去了。”
“北鄙小城?“李沧海立即命人拿来地图,发现北鄙小城正好是前往新罗必经之路上的一座小城。
高仙芝看了看地图,瞬间明白了过来,道:“元帅,看来百济王是想着前去同百济主力大军会合啊!”
李沧海冷漠地点了点头,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开拔,前往北鄙小城!”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看着那宰辅老臣,面无表情地道:“本帅会留下一队人马留守此城,尔等要尽心尽力协助管理,若是胆敢有作乱之心,待本帅再次杀来之时,定叫你城破人亡!”
“不敢,不敢!我等定会尽心辅佐天朝上官,绝不敢有作乱之心!”群臣纷纷低首道。
唐军已经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在他们眼中,唐军就是一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兵,能够活命就已是万幸,他们又岂敢再有作乱之心?
留下一队人马留守真都城之后,李沧海便没有任何迟疑的率领大军水陆并进,朝着北鄙小城而去。
唐军攻占百济国王城之事,已经传遍了整个百济国,对于唐军一夜之间攻克百济二十余城之事,更是传的神乎其神。
都说唐军是天降神兵,能够刀枪不入,御使雷电。
自真都城前往北鄙小城的路上,但凡遇到城池,唐军几乎都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唐军一路畅行无阻,到了半夜时分,便来到了北鄙小城。
北鄙小城位于百济和新罗接壤之处,是前往新罗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百济大军从新罗赶回支援的必经之地。
百济王想的好,北鄙小城距离新罗较近,只要他能坚守到天亮,就能够等到援军到来。
他原本对宰辅老臣说,若是唐军问起他之下落,就让他故意编造个相反方向的城池,这样就可以将唐军调开。
可他没想到的是,宰辅老臣对这个丢城而逃,甚至对百姓性命毫不在意的百济王,已经是失望透顶,直接将他给卖了个彻底。
躲在北鄙小城的百济王,尚未站稳脚跟,就被唐军给团团包围了起来。
李沧海几乎没有任何废话,到达北鄙小城之后,立即下了攻城命令。
四万大军轻而易举地就踏平了北鄙小城,活捉了百济王,至于他的侍卫,以及一些子嗣,则被愤怒的狻猊军给剁成了肉酱,只有几名重要之人给留了下来。
活捉百济王之后,李沧海命全军就地休整。
“元帅,为何不杀了百济王?”营帐之中,苏海不解地问道。
“百济王毕竟是一国之君,岂能说杀便杀?何况,留着他还有用。”李沧海淡淡地说道。
“末将不明白,留着他又有何用?”苏海眉头紧皱,恨不得立即冲出去,将百济王一刀结果了。
“百济王身份特殊,若是杀了他,百济就会再立新王。与其这样,倒不如直接饶他一命,让他写下投降书,再将他押解至长安,交给圣上处置。如此,方能解除百济之乱。”
苏海揉了揉鼻子,瓮声瓮气地道:“可是依末将之见,这百济王似乎并不打算写投降书。”
李沧海淡然一笑,说道:“他当然不肯写投降书,因为他还在幻想着百济大军前来救他。”
“是啊!百济还有数万人马如今正在从新罗赶来,而且他们的人数应该不会比我们少啊!”苏海忽然想起此事,他眉头紧锁地道:“元帅,不知你有何打算?”
李沧海看着腿上放着的地图,沉吟道:“百济人马虽多,但却不知我军已经占领了北鄙小城,更不知我们已经捉住了百济王。从这点来说,这是我们的优势。你们看,北鄙小城与新罗接壤,而其必经之地,则是这个名为葫芦谷的山谷,是伏击的最佳地点。”
“元帅是想在葫芦谷伏击百济大军?”高仙芝问道。
“攻城之前,我曾让吕季同前去探查过,葫芦谷两边是高山,且光秃秃的并无可供隐藏之处,若是伏击就只有藏于两侧山体之后。”李沧海说道。
吕季同点了点头,说道:“这葫芦谷地形较为复杂,葫芦出口位于百济境内,尾部入口则在新罗境内,大瓜谷内光秃无物,而小瓜谷和葫芦尾入口,却是生长着许多枯树草木。”
第五百六十一章设伏葫芦谷
“可是,对方有八万人马,即便是我军全部前去埋伏,也只有对方半数之多而已,这可如何是好?”封常清皱眉问道。
“吕兄,依你所见,这葫芦口可能装得下八万人马?”李沧海沉思过后问道。
吕季同想了想,摇头道:“应该装不下,最多只能装下四万左右吧。”
李沧海揉了揉眉心,随即盯着葫芦口的地图,眼珠子咕噜一转,很快便有了主意。
“既然不能一下子全部消灭,那就分而歼之!”李沧海眯了眯眼睛,随即吩咐道:“高将军,你带一万人马,埋伏在葫芦谷的大瓜谷两侧,多置些滚木,巨石,待到新罗境内入口处火起,就对进入谷中的百济军队进攻!”
高仙芝虽不知他有何打算,但对李沧海所说却是毫不怀疑,便抱拳正色道:“末将领命!”
“苏将军,本帅给你一万人马守在葫芦谷小瓜谷两侧,多备油桶、弓箭,待高将军发起攻势之后,立即以火箭覆盖小瓜谷。”
“末将领命!”苏海脸色凝重地道。
“封将军,你带领一万人先去新罗境内,多备引火之物,埋伏在葫芦谷入口之处,待百济大军进入山谷过半之时,立即放火。放火之后,即刻前去支援高将军,争取以最快的时间歼灭进入谷中的百济军!”李沧海命令道。
“末将领命!”封常清双手抱拳,隆声说道。
“事不宜迟,三位将军速速前去准备吧!”李沧海说道。
三人对着李沧海拱手行礼之后,纷纷离开了营帐。
“沧海,那我们呢?”狄晴问道。
李沧海摇着羽扇,淡淡地道:“我们,自然是坐镇中军了。”
狄晴看着自信满满的李沧海,顿时有些狐疑起来:“沧海,你这样安排真的有用吗?百济可是有八万人马呢!可你只派出了三万人,这仗要怎么打?”
“晴儿,你忘了我之前说过,要分而歼之的吗?”李沧海羽扇轻摇,微微笑道:“这葫芦谷的入口在新罗境内,据吕兄所查,入口处是一片枯木林,极易燃火,只要点燃,就会变成一片火海。如此,八万大军就会有半数之多会被火海所阻。此时,谷内杀声响起,敌军必定军心大乱。军心一乱,战力则会大大削弱,八万兵马根本不足为惧。何况,对方在听闻百济城被攻陷,自新罗千里奔波而来,且又在新罗经历连番大战,必是疲惫不堪,而我军则是以逸待劳,胜算至少有八成。”
听完李沧海的分析之后,吕季同惊叹不已,钦佩地道:“元帅神机妙算,简直犹如孔明在世!百济王竟然和元帅为敌,可真是连死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的啊!”
狄晴则盯着李沧海看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她才悠悠地看口道:“沧海,你何时学会打仗了?我看你以后不要叫李沧海了,我觉得叫李诸葛才更适合你。”
李沧海看了看自己手中拿来装模作样的羽扇,淡然一笑道:“晴儿,你还记得在地下冥宫之中,我曾经带出一本兵书么?”
“记得啊,那兵书现在还在家里放着呢!咦,难道说,你所知道的这些,都是从那兵书上所学来的?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兵书啊?”狄晴眨巴着眼睛,惊奇地问道。
李沧海眼中充满惊叹之色,声音之中充满恭敬地道:“那是大唐名将李卫公亲手所著的兵法!”
“卫国公李靖?”吕季同吃惊地问道。
李沧海点头道:“不错,正是李靖。卫国公学究天人,精通兵法韬略,他将毕生所学全部记载了下来,并被太宗皇帝收为至宝藏于冥宫之中,本帅有幸得到兵书,学到了一些皮毛罢了。”
“难怪你一直都是一幅胸有竹成的样子啊!”狄晴恍然大悟的说道。
李沧海的摇了摇羽扇,沉吟道:“若是我所猜不错的话,明日日出之前,百济主力就会到达葫芦谷,到时必将有一场大战,你们先去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明日之战吧!”
吕季同和藤原杏子点了点头,对着李沧海郑重的行礼之后,随即返回各自营帐休息。
次日辰时左右,百济大军果然来到了葫芦谷。
“将军,前方就是葫芦谷了!”百济大军之中,一名斥候对着百济大将军裴勇胜说道。
裴勇胜一身戎装,腰悬宝剑,被风霜雕刻的脸上,尽是冷酷之色。
“唐军胆敢趁火打劫,占我城池,区区四万人马就想吞并我百济?简直不自量力!传令下去,让所有将士以最快的速度穿过葫芦谷!本将军要趁着唐军未站稳脚跟之际,给他们一个致命打击!”裴勇胜挥了挥手,冷冷地说道。
那斥候领命之后,立即前去向全军传达。
此番百济和东瀛联军,共出兵八万余人,然而在与新罗军队交战之时,东瀛却一直让百济冲锋在前。
百济虽有不爽,但奈何要借东瀛之势,只得每次交战都充当着前锋的角色,可新罗的殊死抵抗,却让百济头疼不已。
短短半个月时间,百济就死伤万余之多,而东瀛却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伤亡,这让裴勇胜险些抓狂。
此番接到百济国被唐军攻占的消息,他虽说震惊,但却也正好让他找到了借口将百济军队从前线抽离,以免成了东瀛的炮灰。
百济虽与东瀛联军,但各自都有着各自的小算盘。
百济可不像东瀛那般有野心对中原九州虎视眈眈,对百济来说,占领朝鲜半岛就足够了。
只因新罗有大唐做靠山,百济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直到东瀛妄图借道朝鲜,攻打大唐,才让百济抓住了机会。
百济虽